学术不端

搜索文档
男性的子宫,在医学论文里长出来了
虎嗅· 2025-05-08 16:04
最近一段时间,从中日友好医院的手术争议到协和"4+4"学制的讨论,医疗界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几篇学术论文的"出圈",更是在互联网上掀起一阵 令人啼笑皆非的风浪。 引发舆论的源头之一,是一篇名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发表于《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上, 作者是一名护士,而这篇关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情绪支持和生活质量的论文却显示,文中80名受试患者中有55名男性。 目前该论文已从知网下架。(图/论文截图) 这让人下意识以为是假新闻的事件,却真真实实发生了。5月5日,该护士所在的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布通告称,已核实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 依规依纪给予该护士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 但"妇科疾病男性患者"现象并非孤例,在不同期刊的妇产科领域的多篇论文中,实验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均提到了男性患者,他们患的疾病包括子宫肌瘤、 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产后出血等。 讽刺的是,当我在查阅相关文章时,微信底部弹出一个提示,让我搜索"男性可以得子宫肌瘤吗"。出于好奇,我点击了搜索按钮,出来的结果是:男性确 实可以患有子宫肌瘤。 5月6日,刊载过相关涉事论 ...
比假论文更离谱的,是逼着护士写论文
虎嗅· 2025-05-08 12:12
一 最近,医学圈的瓜是一个接着一个来。 董小姐涉嫌学术造假的事还没扯明白,山东齐鲁医院又上了热搜。 起因是他们院的护士霍某某,八年前发表了一篇研究"子宫肌瘤术期护理"的论文。 其中赫然写到: "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 "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 众所周知,得子宫肌瘤的前提,是要有子宫。 可在这篇文章里,没有子宫的男性,居然能得子宫肌瘤,还在研究样本里占比七成。 吃瓜网友无不大呼逆天。 按照"微博智搜"目前整合的素材,我们可以简单勾勒出这篇神文诞生的背景——很多时候,发论文追求的是待遇,而非学术。 医护圈也一样。现在的行情是,三甲医院的临床护士要升级做主管护士,必须通过考试,还得发表至少两篇护理学的论文,以此证明自己才华。 霍护士发水文大概率是为了评职称晋升。 写不出正经论文又没有门路的她,可能直接买了论文代写一条龙服务。 掏了一笔"润笔",让杂志编辑帮忙水一篇论文,然后刊登出来。 她自己估计都没看过这篇文章成品。 帮她发文的杂志,挂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名下。 论文代发中介说,这本杂志版面费报价大约在4000~10000元之间,贵是贵了点,但审稿流程非常快,三天 ...
治病救人,医生更需要的是论文还是临床经验?
观察者网· 2025-05-08 12:08
学术论文乱象 - 医学论文出现男性患者作为对照组的低级错误 暴露期刊审核机制缺失 [1] - 代笔论文现象普遍 人工智能可能加剧错误产生 [2] - 国内医学期刊问题复杂 SCI论文存在"诚信互刷"现象 [2] 职称评审体系问题 - 论文指标在职称评审中占比过重 导致临床医生被迫购买论文 [3] - 专利领域同样存在花钱买职称现象 [4] - 论文量化指标受重视 临床能力难以系统量化 [6] 科研体系结构性矛盾 - 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不直接相关 甚至存在冲突 [3] - 导师成果与学生贡献难以区分 容易滋生学阀 [7] - 功利化论文模式不利于自主科研体系建设 [8] 学术期刊国产化挑战 - 国内科研体系高度依赖国际期刊 [9] - 西方国家开始限制科学数据访问 凸显国产替代紧迫性 [9] - 国内期刊数量和质量有限 难以形成有效学术交流平台 [11] 改革方向建议 - 预印本网站尝试减少审稿限制 但产生新问题 [7] - 需建立自主可控的学术期刊体系 [8] - 应严肃处理学术不端 同时为年轻医生减负 [12] - 需改善医生待遇 平衡临床与科研压力 [13]
“男性患妇科病”的论文何以接二连三出现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19:14
对于此类明显的学术不端现象,当然要严厉打击,但还应该思考,这些作者为何如此热衷于发表劣 质论文。最可能的原因恐怕还是目前专业技术晋升体系中过度重视科研和论文发表。比较典型的例如护 士和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的通道都被论文数量牢牢卡住,但他们开展学术研究的条件和能力都很有 限,一些人不得不炮制低质论文,甚至公然抄袭或造假。有些领域职称评定还与专业脱节,导致有人不 得不花钱买论文或找人代笔,进而形成畸形的论文产业链。 其实,护士、中小学教师这类基础性技术岗位的主要价值在于服务,强调的是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 能力,需要的是接地气的工作交流,比如在工作交流会上谈谈个人经验,在行业简报或单位内部媒介上 发表一些技术改进举措等,在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方面,反而可能比学术论文更管用。如果基层技 术人员的小技巧或小改进也能成为晋升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立足岗位开展实用性创新就会蔚然成风, 这对提升技术服务质量和打造一支过硬的技术人才队伍均大有好处。 相反,如果让基础性技术岗位人员花太多精力搞科研和发表论文,不仅对于水平提升毫无益处,而 且还会浪费社会资源,甚至助长论文造假等不良风气。更要看到,评职称变成造假比拼,真正的工作能 手 ...
【西街观察】离谱论文背后的评价之困
北京商报· 2025-05-06 23:21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护士论文中被曝出现"男性患子宫肌瘤",一篇严肃的医学论文竟出现如此 荒谬的错误,引发各界关注。 让一个身处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没有科研基础、没有充足时间、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去发表专业论 文并不现实。 就论文本身,国家层面应通过技术升级尽快更新核查系统,以引导医疗单位及工作者对论文质量的重 视,尽快将防控造假的端口前移,以此震慑造假的动机,从而减少学术不端的批量发生。 论文之外,更要修补制度不合理之处。对于医疗领域的科研人员,要考虑行业的特殊性和实效性。减少 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科研等硬性要求。 目前,医院已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涉事期刊在其官网发布致歉声明。 公众的疑点颇多。比如,如此低级错误,为什么能出现又何以一路顺利"通关"?基层的护理人员为何在 临床之外也需要发表论文?医院在评定职称、评先树优方面,是否存在重论文轻临床的现象? 简单把医护人员或科研人员论文造假归咎于学风浮躁、学术失范、诚信失守,并不能完全解释这荒诞。 离谱论文背后,除了学术品格等个人因素外,学术机制本身惩罚力度不足、对第三方机构查处乏力、医 疗论文代写灰产蔓延、行业鱼龙混杂监管缺位都是"漏洞 ...
涉事编辑已辞退!《中国医药指南》道歉
证券时报· 2025-05-06 18:52
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被网友热议。 论文称选取的子宫肌瘤患者中含男 性,引发质疑。 5月5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布情况说明称,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齐鲁医院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 类晋级晋升等资格。 声明称,经调查,该学术不端问题的发生是因为当时的审稿流程存在漏洞,审核人员未能对文章内容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查,未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错 误;部分编辑和审核人员责任意识不足,对学术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在工作中未能严格遵循学术出版的标准和要求。对于涉事编辑已作出辞 退处理。 5月6日,《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学术不端的声明》,称对涉事编辑已作出辞退处理,并制定了整改措施。 声明还称,此次学术不端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的声誉和公信力,也对学术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对此 深表歉意,向广大读者、作者以及学术界郑重致歉。 据杂志社官网介绍,《中国医药指南》杂志是由中国保健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创刊于2003年1月,国内外公开发 行。据悉,2024版复 ...
《中国医药指南》道歉!
第一财经· 2025-05-06 17:27
学术不端事件处理 -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针对"多篇妇科疾病研究论文中出现男性患者"事件发布声明,确认存在学术不端问题 [1] - 调查显示问题根源为审稿流程漏洞,审核人员未严谨审查内容且责任意识不足,导致错误未被发现 [1] - 涉事编辑已被辞退,公司制定整改措施以规范出版流程 [1] - 事件对公司声誉及学术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杂志社公开致歉 [1] 内部管理问题 - 部分编辑和审核人员对学术规范认知不足,工作中未严格执行出版标准 [1] - 公司承认管理缺陷,强调将加强流程监管与人员培训 [1]
“男性患子宫肌瘤”论文涉事期刊主办单位:领导很重视正核查
南方都市报· 2025-05-06 16:40
| | | 涉事论文截图。 南都记者注意到,涉事论文名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发表于2017年6月《实用妇科内分泌杂 志》,作者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霍某某。截至5月6日,该论文仍可在知网打开、下载。 论文提到针对在围手术期的子宫肌瘤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 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因出现"子宫肌瘤男性患者",论文引发广泛质疑。 此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布情况说明称,5月5日上午,该院关注到网友反馈的相关论文信息,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工作。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 学术不端问题。该院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说明表示,齐鲁医院一直高度重视学风 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始终秉持"零容忍"态度。 5月6日,南都记者搜索发现,《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创刊时间为2014年,主办单位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其2024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097,综 合影响因子为0.055,属于低分水平。多名期刊投稿中介告诉南都记者,目前此杂志"已暂停 ...
妇科论文出现“子宫肌瘤男性患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通报: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降级处分
新浪财经· 2025-05-06 08:39
据报道,上述论文2017年6月发布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在线公开时间为2017 年11月29日,作者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霍文静。 下载论文后可以看到,论文的资料与方法中介绍称:"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 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 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 (42.5±3.2)岁。"而在该论文的开头部分,则称"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 论文 ,被网友广泛议论。论文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 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 男性会患子宫肌瘤吗? 该论文被指"过于离 谱"。 有媒体报道称,某三甲医院妇产科医生表示, 针对子宫肌瘤的研究,对照观察组病例中不 可能包括男性患者 ,"这种情况可以举报学术不端,但凡经过外审的论文都不会发生这种错 误。" 5月5日下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称:5月5日上午,我院关注到网 友反馈的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