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等关税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72小时内,越南柬埔寨先后对美国投降,微妙时刻,美对华政策开始倒退
搜狐财经· 2025-07-08 10:02
特朗普(资料图) 据新华社消息,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高调宣布: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仅仅72小时后,柬埔寨政府紧随其 后,于7月4日宣布与美国在关税谈判中达成协议。这两个东南亚国家在美国设定的7月9日对等关税暂缓期大限前,选择了快速妥协。 越南的协议堪称一场不对等的交易。根据特朗普的表述,越南将对美国商品全面取消关税,敞开市场大门。作为"回报",美国将对越南输美 商品的关税从原先威胁的46%降至20%——但这仍远高于越南给予美国的零关税水平。更值得警惕的是,协议中明确规定:对经越南转口的 第三国商品将征收高达40%的重税。这一条款被广泛认为直指中国产业链。过去数年,为规避美国对华高关税,不少中企通过在越设厂组装 或贴牌再出口美国。40%的关税几乎掐断了这种迂回路径,迫使产业链直面冲击。 特朗普(资料图) 柬埔寨的让步同样充满无奈。这个被中国网友亲切称为"柬钢"的国家,此前面临美国开出的49%超高关税——这是特朗普政府针对东南亚国 家提出的最高税率。2024年柬埔寨262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近四成销往美国。如此重度依赖,使得柬埔寨在谈判中筹码有限。虽然协议具 体税率尚未公布,但分析 ...
特朗普宣布对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美对越进口征收20%关税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23:32
贸易协议内容 - 美国与越南达成新贸易协议 对越南所有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20%关税 同时越南给予美国商品零关税市场准入 [1] - 协议规定若商品来自第三国经由越南中转再出口至美国 将被征收40%关税 旨在打击利用越南规避贸易壁垒的行为 [1] - 该协议在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90天关税暂停期到期前一周达成 避免数十个国家面临对美出口关税骤升风险 [1] 市场影响 - 特朗普特别指出美国大排量车型(如SUV)在越南市场有潜力成为畅销品 [3] - Lululemon Athletica股价一度闪崩 因越南是其最主要服装生产国之一 但随后市场消化消息 股价回升0.75%至246.955美元 [3] 协议背景 - 特朗普与越南总书记苏林通话后达成协议 称这是两国间"伟大的合作" [1] - 特朗普表示与苏林的谈判"非常愉快" [3]
关税突发!刚刚,特朗普宣布:达成协议!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23:26
美越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将缴纳20%关税 转口贸易商品征收40%关税 [1] - 越南同意取消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所有关税 实现美国对越南市场的零关税出口 [1] - 协议在7月9日最后期限前达成 避免了美国原计划对越南加征更高关税 [1] 协议背景及历史关税调整 - 今年4月初特朗普曾对越南征收46%关税 后下调至10%为谈判留出时间 [2] - 过去十年制造业产能向越南转移 导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扩大 成为加征关税主要目标 [5] - 2023年越南是美国第六大进口来源国 输美商品总额达1370亿美元 [2] 越南产业格局及企业影响 - 越南已成为美国主要纺织品和运动服装供应国 耐克 盖璞 露露柠檬等企业均在当地设厂 [2] - 协议宣布后耐克和露露柠檬股价剧烈波动 [2] - 越南贸易部长积极与耐克 盖璞等企业高层沟通争取谈判支持 [5] 贸易数据表现 - 2023年5月越南对美出口同比增长35% 企业加紧在最后期限前出货 [5] - 越南对美贸易顺差在各国中排名第三 仅次于中国和墨西哥 [5] 协议附加条款 - 越南承诺增加采购美国商品 包括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 [5] - 协议要求越南加强打击贸易欺诈 严格防范转口贸易 消除非关税壁垒 [5]
加关税三个月,物价稳定、关税收入大涨!特朗普为美国带来繁荣?
搜狐财经· 2025-07-01 09:25
关税政策实施效果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启动对等关税政策,最初对多数进口商品加征10%-49%关税,后因市场震荡迅速下调至10% [1] - 政策实施三个月内关税收入连续刷新纪录:4月达174.3亿美元(同比+130%),5月突破240亿美元(同比+270%),6月预计超280亿美元 [2] - 10%税率在维持企业利润和市场供应同时显著提升关税收入,避免20%+高税率导致的贸易萎缩风险 [2] 通胀表现与价格影响 - 核心CPI同比增幅稳定在2.8%,5月整体CPI同比仅涨2.4%,6月预计持平 [4] - 细分商品价格波动有限:主要商品同比+0.3%,电视机降9.8%,智能手机降14.3%,加税25%的汽车仅涨0.4% [4] - 当前价格稳定源于三大因素:进口商提前囤货(库存商品掩盖成本压力)、价格传导滞后(供应链需数月反应)、进口商短期承担关税成本 [6] 潜在风险与未来趋势 - 库存消耗后新商品将反映真实关税成本,7月或成价格转折点 [6] - 进口商难以长期消化关税成本,若税率再提升将转嫁消费者 [6] - 标普预测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将达15%(高于2024年),2025年底核心CPI或升至3%-3.5% [6]
G7大开绿灯,美国关税战最后一搏?中国早有警告,反击信号已拉满
搜狐财经· 2025-06-30 22:47
G7税收协议的核心内容 - 协议允许美国科技巨头豁免OECD制定的全球最低企业税规则,避免向海外市场补缴税款 [1] - 美国国会需废除《美国竞争法案》第899条款,该条款授权政府对"歧视美企"的国家加征报复性关税 [1] - 协议被批评为"向大公司投降",本质是美国用战术退让换取盟友在对华经济围堵中的战略配合 [3] 美国的谈判策略与主导地位 - 美国在协议达成前威胁对欧盟数字税启动"301调查",并计划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欧洲商品加征关税 [3] - 特朗普政府采用"掀桌子"式施压,单方面叫停与加拿大的数字税谈判 [6] - 谈判节奏完全被美国主导,盟友迅速妥协以换取关税豁免 [3] 欧洲的三重困境 - 财政主权让渡:欧盟每年因美国科技巨头避税损失逾200亿欧元,新协议变相承认美国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4] - 对华政策绑架:欧盟跟随美国对华实施半导体设备禁运,荷兰ASML对华出口额因政策限制骤降 [4] - 内部撕裂风险:东欧国家附和反华政策,而德法等国因对华贸易顺差左右为难 [4] 中国的反制策略 - 稀土王牌:中国对镓、锗等关键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全球90%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美国重建供应链需5年 [9] - 分化美欧联盟:中国批准空客公司价值170亿美元的飞机订单,同时暂停采购波音737MAX [9] - 规则制定权争夺:中国联合巴西、南非等国家推动数字贸易规则改革,挑战美国主导的"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标准 [9] 未来局势的关键点 - 美国的让步能持续多久:特朗普的"交易思维"可能短命,关税大棒可能再度挥舞 [9] - 欧洲的"战略自主"能走多远:马克龙呼吁"欧洲不应做任何大国的附庸",德国强调与中国合作解决气候危机 [9] - 中国的反制如何出牌:从稀土出口管制到新能源汽车补贴,中国仍有大量不对称武器 [11] 全球贸易规则的转变 - 全球贸易规则正从"美国主导"转向"战国时代",美国靠威逼利诱维持盟友关系,霸权根基松动 [11] -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在西方阵营的裂缝中构建更坚韧的经济防火墙 [11] - G7内部可能先于遏制中国而内爆,贸易战的真正输家或许早已注定 [11]
对等关税给美国带来繁荣?实施三个月,物价没崩、关税收入大涨
搜狐财经· 2025-06-30 19:05
关税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美国关税新政实施首月即创下关税及特定消费税174.3亿美元的征收纪录,5月关税收入达240亿美元,同比激增270%,截至6月26日的6月关税及特定消费税累计征收272.6亿美元,月末有望突破280亿美元 [3] - 10%的税率设定既避免高关税引发的贸易萎缩风险,又通过适度加码形成可观税基,成功将关税总额推升至历史高位 [3] -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DHS - Customs and Certain Excise Taxes项目本月累计征收27,257万美元,本财年累计征收121,795万美元 [4] 关税政策对物价的影响 - 3月以来美国核心CPI同比增幅连续三个月稳定在3%以内,5月整体CPI同比上涨2.4%,与市场此前预期的通胀风暴形成鲜明对比 [5] - 5月主要消费品同比涨幅仅0.3%,电视机和智能手机价格两位数同比下降,被单独加征25%关税的汽车品类价格涨幅控制在0.4%低位 [5] - 物价平稳现象源于进口企业的"抢关效应",3月至4月初大量未受关税影响的进口商品库存形成价格缓冲垫 [7] 关税传导机制的延迟效应 - 供应链传导存在滞后性,从出厂成本变动到零售价格调整需经历生产、运输、仓储、分销等环节,当前消费市场反映的仍是关税上调前的成本结构 [7] - 进口商在出口商拒绝降价、消费者尚未感知涨价的夹缝中承担了关税成本,短期利润让渡维持了市场价格稳定 [7] - 随着库存消耗殆尽,进口商持续承担关税的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成本转嫁终将不可避免地推向消费终端 [9] 长期经济影响预测 - 若现有关税政策持续至年底,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将攀升至15%区间,未来几个月的核心CPI可能达到3%至3.5% [9] - 当关税成本完全渗透至消费环节,叠加进口商利润修复需求,物价上涨压力将呈几何级数释放 [9] - 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压力,新兴市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遭遇冲击,跨国企业投资决策趋于保守 [11]
安利股份:今年以来 安利越南产销量有所提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22:29
国际贸易影响 - 公司直接出口美国占比约2.55%,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有限 [1] - 间接出口美国业务中,沙发家居美线市场客户产品主要在中国以外生产加工,销售额占营收比重较小 [1] - 消费电子品类中,苹果采购产品销往美国部分占营收比重2.58%,但美国对智能手机等产品予以关税豁免,实际影响有限 [2] 客户业务发展 - 耐克采取"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策略,中国生产产品基本不销往美国,影响较小 [2] - 2025年1月公司升级为耐克战略合作伙伴,开发产品多、项目多,态势良好,预计2025年实现中高速增长 [3] - 2024年与阿迪达斯处于产品开发和验证阶段,2025年3月下旬实现部分订单量产,目标2025年实现较好销售额 [3] 营收结构 - 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品类营收占比合计约70%,其他品类占比30% [2] - 功能鞋材、汽车内饰品类营收占比较2024年底有所提高 [2] 越南业务进展 - 安利越南2023-2024年因验厂认证周期长、产销量未达盈亏平衡点等因素经营亏损 [3] - 2025年以来产销量提高,经营业绩改善,产能利用率约50% [4] - 正推进剩余2条生产线建设,计划下半年调试投产,形成4条生产线产能 [4] - 安利越南已通过耐克实验室认证,为未来获取订单奠定基础 [3]
安利股份(300218) - 2025年6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8 19:3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线上交流会议,时间是2025年6月18日10:00 - 11:00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有民生证券李金凤、华安基金辛大伟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刘松霞、证券助理高杰晶 [1] 关税影响 直接出口 - 2024年公司直接出口美国占比约2.55%,产品差异化强、技术含量高,美国客户短期难寻替代品 [1] 间接出口 - 沙发家居美线市场主要客户销往美国产品多在中国以外生产,销售额占营收比重小 [1] - 体育运动品类受美国耐克影响小,耐克对中国采取“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策略 [2] - 消费电子品类受美国苹果影响有限,2024年苹果从公司采购产品在中国加工后销往美国部分销售额约占营收比重2.58%,且部分产品获关税豁免 [2] 后续应对 - 2025年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公司关注90天谈判窗口期政策变化,通过推进大客户战略等优化巩固竞争力 [2] 品类收入占比 - 截至2025年4月,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品类营收占比合计约70%,其他品类营收占比合计约30%,功能鞋材、汽车内饰品类营收占比较2024年底有所提高 [3] 合作品牌收入展望 耐克 - 2025年1月公司升级为耐克战略合作伙伴,开发产品和项目多,力争2025年实现中高速增长 [4] 阿迪达斯 - 2024年处于产品开发和验证阶段基本无销售,2025年3月下旬部分订单量产实现一定销售,努力在2025年实现较好销售额并为未来高增长蓄势 [4] 汽车内饰业务 单车价值量 - 汽车内饰产品应用部位多,一辆车约需2 - 15米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 [5] 竞争对手 - 主要竞争对手有日本世联、江苏瑞高及国内中小企业,公司虽后进入但综合规模全球第一,正充实营销力量提升品牌口碑 [5] 原材料价格影响 - 公司经营对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变动敏感,会适时调整销售单价传导成本变动 [5] 安利越南经营情况 - 2023 - 2024年因客户验厂认证等因素经营有亏损,2024年成为阿迪达斯和耐克供应商并通过耐克实验室认证 [5] - 2025年产销量提高、业绩改善,现阶段产能利用率约50%,正推进剩余2条线建设,计划下半年调试投产形成4条生产线产能 [5]
专家访谈汇总:蚂蚁入局稳定币
稳定币法案在全球密集落地 - 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立法并将于2025年8月生效,首次将稳定币纳入明确监管框架,对数字金融生态形成制度性加持 [1] - 监管明确后市场资金集中押注重合规技术服务商,相关企业股价出现涨停潮,体现"监管驱动、技术兑现"逻辑 [1] - 投资人需关注在港具备合规申请能力、技术储备和监管对接经验的企业,这些公司有望首批进入监管"白名单"获得长期优势 [1] - 稳定币重构美元流动路径,绕过SWIFT和传统银行体系实现链上流通,恒生电子、天阳科技、四方精创等非发币主体公司可能成为链上金融系统"底座"提供商 [1] 蚂蚁集团的稳定币布局 - 蚂蚁国际和蚂蚁数科分别从跨境资金运营和底层技术基础设施切入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形成"分兵合击"战略 [2] - 蚂蚁国际年处理跨境业务超1万亿美元(其中3000亿已通过区块链运行),可支撑稳定币爆发式增长;蚂蚁数科通过技术沙盒和RWA建设锁定底层服务能力 [2] - 香港监管要求2500万港元最低资本和100%储备托管等高门槛标准,蚂蚁已完成沙盒测试并与监管多轮沟通,有望首批获牌 [2][3] - 蚂蚁拥有自研智能合约平台、数亿跨境支付用户及成熟区块链技术,在技术成熟度、资金流规模和监管协同经验上显著优于京东币链、渣打银行等竞争者 [3] 工业金属交易机会 - 2025年4月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工业金属恐慌性下跌,后因90天实施延期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弹至起跌位 [3] - 美方24%对等关税仅延期90天未取消,叠加欧美通胀/就业数据偏强,中期利好兑现难度加大 [3] 奔驰大规模召回事件 - 2025年6月13日奔驰单日发布三起召回公告,涉及EQC等8款车型共1.61万辆,其中EQC占1.34万辆 [3][5] - 频繁召回暴露出BMS系统与供应商(如宁德时代)集成适配测试不充分,影响品牌溢价 [5] - 投资者可关注BMS软件、热管理系统、智能检测算法供应商,以及高温线缆、防火结构件等安全可靠性零部件厂商的订单增量 [5] 互联网电视收费治理 - 2025年6月中旬广电总局专项治理自动续费,要求取消"默认勾选"并实施续费前显著提醒 [6] - 新规将导致续费率显著下滑,尤其影响边际付费用户和非活跃用户群体 [6] - 中小型OTT集成商和电视盒子内容商可能因成本压力退出,芒果TV、央视频等具备合规能力和成熟运营体系的平台更具适应性 [6]
宏观ABC系列之七:一文读懂美国的《国家紧急状态法
德邦证券· 2025-06-15 16:18
NEA与IEEPA相关情况 - 1976年美国国会为遏制总统滥用权力通过《国家紧急状态法》(NEA),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被通过,二者常结合使用[4][5] - 截至2025年,美国总统共宣布90次紧急状态,49项仍在持续,自1977年以来,美国历任总统在超90%的紧急状态声明中动用IEEPA经济权力,截至2022年3月,67次紧急状态宣言引用IEEPA,37项仍在持续[2][7][8] 2025年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 2025年特朗普政府绕开国会,引用NEA和IEEPA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征收高额关税,如对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加征25%,对中国商品加征10%[2][11] - 美国国际贸易法庭裁定特朗普政府关税措施违宪无效,但裁定被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暂缓执行,政府或将坚持推进关税政策[2][12][13] 风险提示 - 特朗普政府上诉成功,CIT无法限制关税政策继续实行[2][14] - 美国经济复苏进程低于预期[2][14] - 特朗普与各国谈判进程低于预期[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