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

搜索文档
阿维塔半年销量倍增连续4月破万 5G数智工厂挂牌60秒下线一台车
长江商报· 2025-07-29 07:34
工厂与技术 - 阿维塔全新5G数智工厂在重庆挂牌,由长安汽车、华为、中国联通联合打造,是全球首个全域5G数智AI柔性超级工厂,设备自动化率100%,应用5G、AI、数字孪生等40余项技术,平均每60秒下线一台新车,支持跨品牌共线生产 [2][6] - 工厂基于统一数字底座实现全制造流程数字化,所有设备5G联网,订单生成到车辆下线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全透明 [8] - 行业观点认为该工厂将为公司在产能保障与技术迭代上提供强劲支撑,助力高端市场布局 [2][8] 销量表现 - 2024年6月销量达1.02万辆,同比增长117%,连续四个月销量破万 [3][11] - 2024年全年销量7.36万辆,同比翻倍,增速行业领先 [12] - 2025年上半年销量5.92万辆,同比倍增 [4][14] 战略规划 - 2025年挑战22万辆年度销量目标 [5][13] - 计划2030年推出17款新产品,覆盖轿车、SUV、跑车、MPV,目标全球销量80万辆,成为中国高端汽车品牌前三 [8] - 长安汽车2030年目标销量500万辆,其中自主板块400万辆,数智新汽车300万辆,海外120万辆 [16] 资本运作 - 2024年8月以115亿元收购华为子公司深圳引望智能10%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8] - 2024年12月完成C轮融资超110亿元,投资方包括长安汽车、渝富系基金、南方资产系基金等 [9] - 计划2026年IPO上市 [10] 国际化布局 - 2024年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车型售价50万-70万元起步 [15] - 2025年计划进入超50个国家和地区,布局160家渠道,目标海外年销量1.5万辆,2027年达6万辆 [16] - 2025年7月与约旦、埃及经销商签约,阿维塔11在新加坡上市 [16] 合作与支持 - 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协议,共同开发下一代车型,在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领域深度合作 [9] - 阿维塔科技总裁表示新央企成立将为公司提供更强有力支持 [7] - 长安汽车2025年上半年销量135.53万辆(同比+1.59%),自主品牌占比84.9%,新能源车销量45.17万辆(同比+49.05%) [17][18]
这个电子货运领域首届国际研讨会在广师大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7-28 14:23
会议概况 - 第一届IEEE E-CARGO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IEEE E-CARGO国际暑期学校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办,聚焦E-CARGO模型和RBC方法学在复杂系统问题中的应用 [1] - 会议吸引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等20多所高校的17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 [1] - 暑期学校为期3天,设置7场教程,40多名学员参与E-CARGO模型理论与应用培训 [8] 学术内容 - 专家演讲涵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智慧医疗、数字孪生等12个前沿领域 [3] - 青年科学家论坛邀请国家优青、欧盟玛丽居里学者等4位教授作专题汇报 [5] - 设置5个专题分组讨论,包括角色协同决策、复杂系统建模、跨学科应用等方向 [6] 学术成果 - 评选6篇最佳论文(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6] - 举办"E-CARGO与我的科研"座谈会探讨模型发展路径 [6] - 新增"群体博弈与社会仿真"专题研讨会 [6] 主办方信息 - 会议由IEEE SMC学会与广东工业大学联合主办 [8]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提出建设"根植湾区、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高水平技术师范大学目标 [3] - 承办方包括分布式智能系统技术委员会等机构,协办方涉及加拿大尼普森大学等国际院校 [8]
亚信科技(01675):点评报告:集成融合NVIDIAOmniverse,产品力面向AI时代升级
浙商证券· 2025-07-28 1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信科技将自研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融合,探索赋能国内制造业转型之路 [1] - 公司数字孪生平台实力获认可且已多领域落地实践,与英伟达平台集成有望实现全面跃升,还能与大模型应用交付能力协同加速工业制造场景AI落地 [2][3] -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69.15、74.61、82.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71、6.74、7.77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亚信科技将自研的数字孪生平台、MaaS平台、智能体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融合,探索制造业转型之路 [1] 点评 - 公司数字孪生平台是IT产品体系重要部分,定位于通用工具,为多场景提供支持,深耕多年获权威认可,已在多领域落地实践,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 - 英伟达Omniverse平台在物理AI时代有望加速渗透构建新工业生态,与该平台集成融合,公司数字孪生平台有望全面重构 [2] - 公司自2023年布局AI大模型交付领域,2024年进入兑现落地期,已交付多个项目、订单量超5000万元,未来大模型应用交付能力有望与数字孪生平台协同,加速AI在工业制造场景落地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69.15、74.61、82.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71、6.74、7.7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 基本数据 - 收盘价HK$12.36,总市值11,585.31百万港元,总股本937.32百万股 [5] 财务摘要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646|6915|7461|8269| |(+/-) (%)|-15.78%|4.05%|7.89%|10.8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45|571|674|777| |(+/-) (%)|2.23%|4.84%|17.99%|15.25%| |每股收益(元)|0.60|0.61|0.72|0.83| |P/E|9.68|18.63|15.79|13.70|[10]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A - 2027E各指标进行了预测,还给出了主要财务比率,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情况 [11]
索辰科技(688507):专注CAE核心技术开发,完善业务版图助力军工、工业信息化建设
长城证券· 2025-07-28 1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8][1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已逐步实现CAE软件多领域、全方位覆盖,具备先发优势,是国防、工业信息化重要力量 [1][8][127] - 工业软件及CAE细分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好,技术门槛高,获政策及资金支持 [2][8][46] - 公司传统CAE产品客户群向多元化转变,新业务物理AI及机器人已推向市场 [8][127] - 公司收并购动作频发,完善业务版图,扩大领域覆盖,是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式 [8][124][1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国产CAE软件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 - 公司专注CAE核心技术研究、开发与销售,为国防军工、工业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13][16]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陈灏先生,上海市国资监管委员会间接持股 [17] - 主营产品为工程仿真软件和仿真产品开发,采用直销模式;未来布局机器人事业部,关注机器人“小脑”解决方案 [19][20][24] - 2019 - 2024年营收稳定增长,毛利率超60%;工程仿真软件营收占比上升,仿真产品开发营收增长;研发费用率后期或降低,其余费用或上升 [27][30][33] - 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占比60.37%,学历和年龄结构与科技成长公司相符;2024年研发投入1.08亿元,占比28.49% [35][38] CAE技术壁垒及行业分析拆解:政策、资金支持的高壁垒行业 - CAE软件融合多学科算法和技术,技术壁垒高,需深厚理论基础和持续创新;应用能优化设计方案、提升研发效率 [39][40] - 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265亿美元,中国预计达333亿人民币;2022年中国CAE市场规模37.6亿元,预计2030年达137.09亿元 [46][54] - 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工业软件发展,“正向设计”是软件行业自主创新必经之路;行业需求变化催生数字孪生、云计算等新技术 [56][60][62] 公司竞争力分析:注重研发自主可控,掌握优质客户资源 - 公司在CAE领域实现全流程自主可控,拥有十四项核心技术,部分细分领域有技术和算法优势 [65][66][69] - 公司CAE软件产品多领域覆盖,流体、结构领域产品具技术先进性;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70][71][83] - 公司推动人形机器人正向研发,收到机器人订单,促进工业软件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创新 [84][87] - 公司客户主要为军工单位和科研院所,客户粘性强;积极拓展民用市场,民用市场有增量预期 [90][91][92] 物理AI与收并购 - 行业赋能与资源整合带动未来成长 - 物理AI是时代趋势,公司聚焦物理AI平台,实现工业装备智能化升级,应用场景多元 [107][113][117] - 工业软件收并购可解决实际痛点,实现产业链转变;索辰科技通过收并购完善CAE生态版图 [119][12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35亿元、7.58亿元、10.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6亿元、1.22亿元、1.44亿元;EPS分别为1.07元、1.37元、1.61元 [8][127][133] - 工程仿真软件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3.26亿元、4.66亿元、6.68亿元;仿真产品开发预计营收为1.94亿元、2.75亿元、3.91亿元 [128] - 工程仿真软件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为97.17%、97.74%、98.15%;仿真产品开发预计毛利率为46.67%、56.43%、63.85% [129] - 预计2025 - 2027年销售费用率为7.50%、8.00%、8.50%;管理费用率为13.50%、13.80%、14.00%;研发费用率为35.00%、37.00%、38.00% [130][131][132]
亚信科技(01675):集成NVIDIAOmniverse,赋能工业制造数智转型
招商证券· 2025-07-28 08: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信科技将自研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融合,探索赋能国内制造业转型之路 [1] - 亚信科技数字孪生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深度集成,前者为多场景提供一站式支持,后者支持开发者集成技术到工业软件与仿真工作流中 [7] - 集成平台搭建的仿真环境结合大模型应用服务,可加速AI在工业场景落地,公司已协助多家制造业企业,未来将深化集成、开拓市场 [7] - 2025年6月26日亚信科技跻身中国“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六强,凭借多方面能力及跨行业实践排名第六 [7]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7.06/8.2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 17%/56%/16%,对应PE分别为23.3X/14.9X/12.9X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营业情况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913、6646、7141、7871、8784百万元,同比增长2%、 - 16%、7%、10%、12% [2]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952、719、592、871、994百万元,同比增长6%、 - 25%、 - 18%、47%、14% [2]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545、453、706、820百万元,同比增长 - 36%、2%、 - 17%、56%、16% [2]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57、0.58、0.48、0.75、0.87元 [2]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19.7、19.3、23.3、14.9、12.9 [2] - 2023 - 2027E PB分别为1.6、1.6、1.6、1.4、1.3 [2] 基础数据 - 总股本937百万股,香港股937百万股,总市值11.6十亿港元,香港股市值11.6十亿港元,每股净资产7.1港元,ROE(TTM)为8.2,资产负债率36.8%,主要股东为田溯宁,持股比例29.9213% [3]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40%、141%、181%,相对表现分别为36%、114%、131% [5]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8399、7639、8098、8851、9847百万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886、2861、2873、2878、2881百万元,资产总计分别为11285、10500、10971、11729、12728百万元 [12] - 2023 - 2027E流动负债分别为4290、3462、3863、4131、4633百万元,长期负债分别为394、397、397、397、397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4684、3859、4260、4529、5030百万元 [12]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6616、6682、6779、7304、7841百万元 [12]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82、 - 104、548、639、655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51、316、 - 261、 - 260、 - 259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54、 - 1208、 - 269、 - 266、 - 199百万元 [12] 利润表 - 2023 - 2027E总营业收入分别为7913、6646、7141、7871、8784百万元,营业成本分别为4915、4162、4585、5064、5629百万元,毛利分别为2975、2484、2556、2807、3155百万元 [12]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952、719、592、871、994百万元,除税前利润分别为639、586、484、763、887百万元,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分别为533、545、453、706、820百万元 [12] 主要财务比率 年成长率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 - 16%、7%、10%、12%,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 - 25%、 - 18%、47%、14%,净利润同比增长 - 36%、2%、 - 17%、56%、16% [13] 获利能力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37.6%、37.4%、35.8%、35.7%、35.9%,净利率分别为6.7%、8.2%、6.3%、9.0%、9.3%,ROE分别为8.1%、8.2%、6.7%、9.7%、10.5%,ROIC分别为10.6%、7.9%、6.3%、9.3%、10.0% [13] 偿债能力 - 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5%、36.8%、38.8%、38.6%、39.5%,净负债比率分别为0.0%、0.0%、0.8%、0.1%、0.7%,流动比率分别为2.0、2.2、2.1、2.1、2.1,速动比率分别为1.9、2.1、2.0、2.1、2.0 [13] 营运能力 - 2023 - 2027E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6、0.7、0.7、0.7,存货周转率分别为79.0、22.1、15.9、15.9、15.9,应收帐款周转率分别为4.9、3.2、2.9、2.9、2.9,应付帐款周转率分别为6.4、3.9、3.9、3.9、3.9 [13] 每股资料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57、0.58、0.48、0.75、0.87元,每股经营现金分别为0.62、 - 0.11、0.58、0.68、0.70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07、7.14、7.23、7.79、8.37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92、0.38、0.19、0.30、0.35元 [13] 估值比率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19.7、19.3、23.3、14.9、12.9,PB分别为1.6、1.6、1.6、1.4、1.3,EV/EBITDA分别为12.1、17.0、20.0、13.7、12.1 [13]
脱钩断链的“搅局者”VS 赋能全球的“稳定锚”
搜狐财经· 2025-07-28 02:07
全球制造业格局变化 - 全球超过七成国家和地区面临美国关税大棒威胁,但关税政策未能有效解决美国制造业问题,反而加剧全球供应链混乱 [1] - 美国上世纪70年代制造业就业占比达20%,但当前面临工业供应链不足、劳动力技能短缺等问题 [3][6] - 美国电网等基础设施老化,铝业协会指出需25-30年保障电力供应才能支持工厂回流 [6] 美国制造业回流挑战 -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受到经济学家质疑,认为无法解决美国去工业化问题 [5] - 半导体企业在美国设厂面临劳动力短缺,熟练工人不足制约制造业回流 [6] - 苹果手机供应链依赖亚洲工厂,即便加征关税,在亚洲采购仍比美国重建供应链更便宜高效 [7] 中国供应链优势 - 中国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实验室"的转变,成为全球供应链"稳定锚" [1][8] - 苹果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中80%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10] - 惠普在中国生产超过4.5亿件产品,依赖数百家本地合作伙伴 [10] 中国市场潜力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年消费近50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超50万亿元,进口超20万亿元 [10] - 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为全球供应链重构提供"中国方案" [8][10] - 中国贸促会强调全球产业链需安全稳定、开放包容,反对脱钩断链 [11]
萝卜快跑获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阿维塔全新5G数智工厂正式挂牌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7-27 17:45
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 - 萝卜快跑获得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可在浦东新区重要功能片区提供自动驾驶服务 [1] - 萝卜快跑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 并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提供L4级自动驾驶接驳服务 [1] 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 - 比亚迪在马来西亚推出全新纯电紧凑型SUV元UP(BYD ATTO 2) [1] - 比亚迪与腾势在马来西亚已建立超过40家销售门店 计划将服务网点扩展至30家以上 [1] 智能制造与工厂升级 - 阿维塔全新5G数智工厂在重庆正式挂牌 由长安汽车与华为、中国联通等联合打造 [1] - 该工厂是全球首个全域5G数智AI柔性超级工厂 实现设备自动化率100% [1] - 工厂应用5G、AI、数字孪生等40余项技术 平均每60秒下线一台新车 支持跨品牌共线生产 [1]
餐饮配送→智能家居→工业制造,突破!国产机器人加速“出海”收获众多海外“粉丝”
央视网· 2025-07-26 13:55
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表现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 2025年上半年出口继续增长61.5% [1] - 出口目的地从东南亚、非洲扩展到欧洲、北美等高端市场 欧洲市场份额占比近三成 [1] - 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割草机器人出口额达10.1亿美元 同比增长近六成 德国和英国为主要出口国 [13] 行业应用场景拓展 - 应用场景覆盖餐饮配送、智能家居、工业制造、医疗辅助等多个领域 国产机器人已进入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工业机器人出口中汽车制造领域占比34% 电子行业占28% [15] - 公司重点突破汽车产业链 为宝马等欧洲企业提供零配件及白车身焊接解决方案 [17] 技术创新与市场地位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和生产国 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 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 [20] - 在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20] - 工业机器人行业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不低于10% 发展重点包括人工智能、协作机器人、数字孪生等领域 [26] 国际竞争力展示 - 60多家中国公司参加德国慕尼黑世界自动化展会 展示先进智能机器人装备与技术 [15] - 中国机器人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 有望从最大市场转变为最具创新力的技术发展地 [22][26]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再添佳绩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9:48
山东省智能工厂建设成果 - 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公布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五家化工龙头企业成功入选 [1] - 入选工厂代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智能化建设顶尖水平 包括海科瑞林高端油品炼油智能工厂 威联化学精益生产智能化工厂 联合石化卓越智能制造智能工厂 赫邦化工特种化学品智能工厂 天弘化学基于智能数字孪生的石化智能制造工厂 [2]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智能化转型措施 - 开发区管委会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依托全省首家化工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 实施确定性网络项目 搭建"智改数转"公共服务平台 [3] - 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行顶层设计 按照"场景 车间 工厂 标杆"发展路径 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 智能工厂 [3]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3]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智能化转型成果 - 东营港化工产业园被评为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和省级数字经济园区 [4] - 累计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 优秀场景及省级各类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近20项 [4] - 智能化应用密度与深度在全省化工园区中名列前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