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普惠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服务提升消费金融体验
经济日报· 2025-09-16 06:14
近期,招联消费金融"创新构建自服务体系 率先打造消保智能体"案例入选2025年度数字普惠金融产品 与服务创新成果。据悉,招联金融创新推出了数智化"自服务"体系,通过AI技术赋能信贷全流程,为个 体奋斗者、新市民等长尾客群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普惠金融服务。 从整个消费金融行业来看,中邮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也在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与研发力 度,数字化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盲区和痛点得到有效缓解。《中国消费金融公 司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末,消费金融公司累计取得技术专利1242项,为机构数字化转 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数字技术重塑金融格局的当下,消费金融行业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从服务方式、产品创新等方面下 沉,加快延伸普惠金融服务半径。 中原消费金融副总经理邵航认为,消费金融机构实现"普"与"惠"的平衡,并非简单地让利。消费金融机 构践行普惠金融,需在"普"的广度与"惠"的深度间找到动态平衡,这本质上是一场对风险定价能力、成 本控制水平的综合考验。消费金融的服务对象多为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足的新市民、县域用户及蓝领群 体,其信用信息不完整、收入波动性大的特点,在客观上推高 ...
各地探索“多路径”破解农户贷款抵押难题 “信用+”让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更精准
央视网· 2025-09-15 10:53
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为农户建立金融画像,整合家庭资债、医保参保、信用历史等信息以确定授信基础额度 [5][7] - 浙江农商银行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截至7月底基本实现全域符合条件的农户授信全覆盖,惠及农户956.8万户,授信总额达1.44万亿元 [9] - 浙江省农户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已达68% [9] 整村授信与特色产业贷款 - 金融机构推广“整村授信”等主动授信模式,通过批量授信缓解农村经营主体资金瓶颈 [10] - 湖南岳阳县通过整村授信支持377个村,涉及农户6317户,授信金额达16.1亿元 [14][16] - 湖北试点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款,信用价值最高A级的农民个人可获得不高于100万元授信,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高于1000万元 [18] 财政与金融协同机制 - 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及33家省级农担公司通过财政加金融合力化解农户贷款难题 [23] - 全国农担体系累计为超过480万个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76万亿元 [29] - 建设银行江苏新沂支行与农担公司合作,今年投向“三农”领域的信贷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 [27][29] 农村信用贷款发展趋势 - 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普惠型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为9.49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50.41%,较去年同期上升5.37个百分点 [30] - 全国已有181.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贷款,获贷主体数量比年初增长10.18% [32] - 福建、山西、吉林、河北、海南、上海、青岛、西藏等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获贷率均超过70% [32]
蚂蚁集团:确立AI转型战略,多项业务成果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9-10 22:16
公司战略转型 - 蚂蚁集团确立面向下一个十年的三大战略方向 支付宝双飞轮 AIfirst 加速全球化 全面向AI时代转型[1] - 公司创业21年 第一个十年参与中国移动支付进程推动二维码支付普及 第二个十年参与数字普惠金融实践[1] C端业务发展 - 基于蚂蚁医疗大模型开发的AI健康管家AQ服务用户规模突破1亿[1] - 支付宝"碰一下"功能扩展至超300个细分场景 覆盖400多座城市 被5000多个品牌和千万商家接入 用户数破亿[1] - 支付宝联合千万商家启动"夏季消费节" 发放超1亿资金补贴 带动"碰一下"支付笔数增长超20%[1] B端及全球化业务 - 蚂蚁国际推出金融科技行业首个AI即服务平台"金融AI驾驶舱"[1] - 蚂蚁国际2024年资金处理量突破1万亿美元 服务覆盖多个市场[1] - 区块链实时跨境资金管理平台Whale完成2024年超三分之一资金处理量 与多家主流银行合作[1] - 鹰序外汇时序预测大模型准确率超90% 已应用于多场景 可降低企业成本 英国巴克莱银行已集成该模型[1]
港口供应商有融资需求,日照银行青岛分行百万“中标贷”极速到账
齐鲁晚报网· 2025-09-10 15:17
"中标贷"优势是什么?"中标贷"不依赖传统抵押物,而是基于企业在阳光慧采平台的中标行为、历史履 约信用、港口回款现金流等真实数据,进行综合授信评估。从申请、授信、签约到放款,全流程线上化 操作,极大提升了融资效率。真正做到了凭中标通知,快速启动融资;签合同即可激活更高额度;港口 回款闭环,还款有保障。 2025年9月7日,对山东港口的钢材供应商居总来说,是一个格外惊喜的日子。当天申请、当天到账—— 日照银行青岛分行通过"中标贷"产品,为他批复了百余万元贷款,及时缓解了企业在中标后的资金周转 压力。"没想到这么快,简直像'及时雨'!"居总感慨地说。 这背后,是日照银行青岛分行与山东港口阳光慧采服务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数据+场景"融资新模式 ——"中标贷"的正式落地。 "中标贷"是什么?据介绍,"中标贷"是日照银行专为山东港口供应商定制的数字金融产品,依托山东省 港口集团唯一指定的电子招投标平台——"阳光慧采e平台",结合真实招投标及履约场景,运用大数据 风控和金融科技手段,为中标企业提供全线上、高效率的融资服务。该产品分为两类额度模式,精准匹 配企业不同阶段的用款需求。线上小额快贷:凭中标通知书即可申请,大数据 ...
中国太保: 中国太保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0%,保险服务收入1418.24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0%,营运利润199.09亿元,同比增长7.1%,内含价值5889.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管理资产规模37729.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 [6][7][11] - 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2.3%,新业务价值率15.0%,可比口径提升0.4个百分点,产险业务承保综合成本率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承保利润显著改善 [4][11][17] - 公司聚焦"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布局,实施大康养、国际化、"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战略,深化数字化转型,强化风险管理,提升服务能级 [5][6] 经营概览 - 集团内含价值5889.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有效业务价值2234.33亿元,增长4.9%,集团净资产2818.71亿元,下降3.3% [4][16] -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可比口径增长32.3%,新业务价值率15.0%,提升0.4个百分点,太保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6.3%,下降0.8个百分点 [4][11][17] - 保险服务收入1418.24亿元,增长3.5%,其中太保寿险增长1.0%,太保产险增长4.0%,集团客户数18138.2万户,下降1.0%,客均保单2.35件,增长0.4% [4][16] - 月均保险营销员18.3万人,与去年同期持平,综合退保率0.8%,下降0.1个百分点 [4][16] - 总投资收益率2.3%,下降0.4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1.7%,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2.4%,下降0.6个百分点 [4][11][16] - 第三方管理资产8482.33亿元,增长5.0% [4][1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78.85亿元,增长11.0%,其中太保寿险206.99亿元,增长3.2%,太保产险57.33亿元,增长19.6% [4][16][18]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太保集团264%,上升8个百分点,太保寿险215%,上升5个百分点,太保产险241%,上升19个百分点 [4][16] 寿险业务 - 规模保费1934.70亿元,增长13.1%,其中代理人渠道1373.80亿元,增长0.9%,银保渠道416.60亿元,增长82.6%,团政渠道128.92亿元,增长9.7% [18][20][22] - 代理人渠道月均核心人力4.9万人,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72870元,增长12.7%,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7120元,下降13.4% [24] - 银保渠道期缴举绩网点总数1.3万个,增长28.9%,月均期缴举绩网点数增长70.2%,其中国有行增速达164.9% [24] - 分红型保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101.28亿元,大幅增长,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代理人渠道占比达51.0% [19][26] - 商保年金新保规模保费290.30亿元,增长165.1%,健康险新保规模保费104.34亿元,增长5.8% [26] - 个人寿险客户13个月保单继续率96.6%,25个月保单继续率94.5%,提升2.8个百分点 [27] - 保险服务收入422.74亿元,增长1.0%,保险服务费用263.37亿元,增长1.4%,投资业绩71.00亿元,增长10.3% [27] - 地区贡献中江苏、浙江、河南、山东、上海、广东、河北、北京、山西、湖北前十省市规模保费1273.48亿元,增长15.1%,占比65.8% [27] 产险业务 - 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0亿元,增长0.9%,保险服务收入968.31亿元,增长4.0%,承保利润35.50亿元,增长30.9% [28] - 机动车辆险保费536.06亿元,增长2.8%,其中新能源车险保费105.96亿元,占比19.8%,承保综合成本率95.3%,下降1.8个百分点 [28] - 非机动车辆险保费591.54亿元,下降0.8%,承保综合成本率97.6%,上升0.4个百分点,剔除个人信用保证保险后为94.8%,下降2.3个百分点 [28] - 健康险保费155.19亿元,下降3.8%,承保综合成本率99.3%,下降1.5个百分点,实现扭亏为盈 [28] - 农业险保费142.93亿元,增长4.7%,责任险保费128.65亿元,增长3.3%,企财险保费50.81亿元,增长11.9% [28] - 车险保险金额57083.89亿元,承保利润25.12亿元,健康险保险金额26783.46亿元,承保利润0.37亿元,农业险保险金额4057.23亿元,承保利润0.97亿元,责任险保险金额219663.93亿元,承保利润0.64亿元,企财险保险金额1267.75亿元,承保利润3.19亿元 [28] 资产管理 - 集团投资资产29247.28亿元,债权类金融资产占比75.0%,下降0.9个百分点,股权类金融资产占比14.8%,上升0.3个百分点,核心权益占比11.8%,上升0.6个百分点 [17] - 总投资收益率2.3%,净投资收益率1.7%,综合投资收益率2.4% [11][17] - 第三方管理资产8482.33亿元,增长5.0% [4][16]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构建保险行业首个支撑千亿级大模型优化的全信创基础设施,训练形成650亿参数的保险领域大模型 [5] - AI坐席覆盖近一半客户服务总量,健康险理赔自动化率达到16%,大模型对责任认定准确率高,累计检出风险金额上千万 [6] - 智能防灾减损服务体系、全链路客户经营智能辅助系统、智能理赔整体方案通过"保险+服务+科技"深度融合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5] 战略布局与社会责任 -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科技企业7.5万家,科技投资余额1197亿元,新能源车险服务车辆数超过530万辆,绿色投资规模持续增长 [6] - 大病、长护、惠民保等政策型健康险覆盖240城4.6亿人次,农险保障规模超4000亿元,服务2700余家次小微企业开展内外贸易 [6] - "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实现九城十园正式开业,健康服务覆盖客户1358万,增长12.6% [6][26] - 荣获多项行业奖项,包括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ESG新标杆企业奖等 [5][6]
中信百信银行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规模增至1195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3:44
财务表现 - 总资产119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0% [1] - 净资产94.5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50% [1] - 营业净收入28.75亿元 同比增长28.64% [1] - 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1.66% [1] 业务发展 - 客户贷款余额902.90亿元 较年初增长8.14% [1]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1.62亿元 较年初增长22.65% [1] - 产业金融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26% [1] 战略举措 - 持续优化业务结构 强化自营能力体系建设 [1] - 依托数字化优势提升金融服务可及性 [1] - 重点服务小微企业和新市民等普惠客群 [1] - 启动"用户魔方"项目构建全息用户画像 [1] - 通过数据治理与AI引擎提升中小微企业授信审批效率65% [1]
中信百信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利双升,战略转型成效渐显
经济观察网· 2025-08-28 10:48
财务表现 - 总资产1195.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0% 净资产94.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0% [1] - 营业净收入28.75亿元同比增长28.64% 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1.66% [1] - 客户贷款余额902.90亿元较年初增长8.14%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1.62亿元较年初增长22.65% [1] 普惠金融业务 - 产业金融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26% 显著高于全行整体贷款增幅 [2] - 通过全数字化操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准入门槛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 - 服务小微企业实践成果获《人民日报》经济版专题报道 [2] 消费金融业务 - 优化自营信贷产品"好会花·借钱" 对优质客户提升个人贷款额度上限支持装修等大额支出 [2] - 对有长期消费需求客户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通过数据驱动实现额度利率精准匹配 [2] - 开展多轮消费金融专项行动 持续优化线上操作流程提升数字金融服务体验 [2] 科技创新应用 - "用户魔方"项目通过AI引擎分析构建全息用户画像 助力中小微企业授信审批效率提升65% [3] - "灵犀"智能体创新探索"一句话银行"能力 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仅需一句话指令即可完成转账等操作 [3] - AI辅助解决率实现82% 为探索大模型在智能客服领域应用提供样本 [3]
信也科技上涨2.33%,报9.65美元/股,总市值24.45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5 22:07
股价表现 - 8月25日盘中上涨2.33%至9.65美元/股 成交额259.72万美元 总市值24.45亿美元 [1] - 交银国际证券于8月21日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3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70.5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1.46%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14.93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38.43% [1] 业务定位 - 公司为在美上市金融科技集团 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金融服务进化 [1] - 业务涵盖科技驱动消费金融 国际化业务及财富中介三大领域 [1] - 立足中国链接B端与C端 在东南亚国家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1] 技术能力 - 为B端机构提供营销/技术/风控一站式BOT综合服务 [2] -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与浙江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建立深度合作 [2] - 重点探索人工智能与数字普惠金融领域 打造产学研融合通道 [2]
再换董事长 百信银行突围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25 18:35
核心观点 - 百信银行经历董事长和行长同时更换 面临经营业绩下滑和资产质量恶化压力 同时推进从消费金融向产业金融的战略转型 [13][15][25][32] 人事变动 - 董事长更迭:谢志斌被选举为第三任董事长 任职资格待监管部门核准 此前两任董事长分别为李庆萍和吕天贵 [3][6][8][10] - 行长更换:2024年寇冠接替李如东出任新行长 任职资格已获批 [12] - 高管团队稳定性受关注:七年内更换三任董事长和两任行长 2024年董事长和行长同时变更 [13][14] 经营业绩 - 营收增速大幅放缓: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9.68亿元、45.34亿元、46.26亿元 同比增速从32.35%降至2.02% [15] - 净利润显著下滑:2024年归母净利润6.52亿元 同比下降23.72% 2025年一季度再降11.95% [16][17][21] - 净息差收窄:2024年净息差3.97% 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18] - 收入结构高度依赖利息收入:2022-2024年利息净收入占比均超91% [19] 资产质量 - 不良率回升:2024年末不良率1.5% 较2023年1.36%上升0.14个百分点 [3][23] - 不良贷款余额增加:2024年末不良贷款12.50亿元 同比增长11.01% [22] - 风险抵补能力下降:拨备覆盖率从2023年303.76%降至2024年264.69% [24] - 贷款增速放缓:2024年末贷款及垫款净额807.04亿元 同比仅增0.92% [22] 业务转型 - 消费贷款占比下降:2022-2024年末消费贷款占比从84.09%降至76.52% [29] - 发力产业数字金融:推出"百兴贷"、"百车贷"、"百票贴"三类产品 转向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30] - 监管处罚记录:2023年8月因11项违规被罚款503.2万元 涉及个人不良信息等问题 [30] 薪酬争议 - 人均薪酬上升:2024年人均薪酬71.69万元 同比上涨4.22% 高于A股银行龙头中信银行的58.1万元 [28] - 降薪传闻:社交平台出现"全员降薪20%-50%"爆料 公司回应称"不属实" [1][28][29]
信也科技上涨5.2%,报9.1美元/股,总市值23.0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2 02: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5.2%至9.1美元/股,成交额达1434.85万美元,总市值23.06亿美元 [1]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34.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8% [1] - 归母净利润7.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44% [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为在美上市金融科技集团,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金融服务向可负担、可信任和可享受进化 [2] - 业务涵盖科技驱动消费金融、国际化业务及财富中介业务,聚焦链接B端与C端并打造开放生态 [2] - 在东南亚市场助力当地普惠金融发展,立足中国同时拓展全球化布局 [2] 技术合作与投入 - 为B端机构提供营销、技术、风控等BOT一站式综合服务,提升机构业务效率与合规可控性 [2] - 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深度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及数字普惠金融领域,构建产学研融合通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