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融合
搜索文档
【发展之道】 在数智融合中做强服务型制造
证券时报· 2025-10-14 05:03
政策目标与量化指标 - 到2028年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 [1] - 目标为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广泛普及、新模式涌现、产业生态优化、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1] 服务型制造定义与发展驱动力 - 服务型制造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数智技术为支撑的新型产业形态 [2] - 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态将服务深度嵌入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 [2] - 高质量发展须借助科创新驱动实现关键共性技术能力的有效供给 [2] 关键政策导向与技术发展重点 - 鼓励加强服务型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并编制发布技术清单 [2] - 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融合需求感知、集成研发设计等共性技术攻关 [2] - 面向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等重点场景推动攻关成果转化应用和迭代升级 [2] 企业主体角色与支持措施 - 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硬件+软件+服务"的产业发展模式并与上下游合作 [3] - 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并推动其数字化转型 [3] - 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开放平台与中小企业合作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3] - 支持培育服务型制造转型方案提供商和公共服务平台增强服务供给能力 [3] 数智融合与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 [3] - 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并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 [3] - 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建设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3]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引导大模型和智能体在重点场景应用 [3] 产业转型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全球制造业正经历从提供产品到提供"产品+服务"的重大蝶变 [4] - 服务型制造是中国制造通过价值提升构筑新竞争优势的关键钥匙 [4] - 该方案是中国制造向价值链顶端攀登的路线图和数字时代的华丽转身 [4]
中国移动杨杰:把握数智时代机遇 合创AI+时代
人民网· 2025-10-11 14:22
公司发展成就与定位 - 公司已成长为网络规模、客户规模、收入规模三个全球第一,并在创新能力、品牌价值、公司市值、盈利水平四个方面实现全球领先 [4] - 公司聚力实施5G+发展战略,建成双千兆网络,打造5G行业应用超5万个,助力我国5G实现全方位领先 [4] - 公司在AI+领域成功打造数万卡智算集群、数万亿Tokens高质量数据集和万亿参数AI大模型 [4] 行业发展趋势与特征 - 以AI为引领的新一代数智技术正加速融入实体经济全链条各环节,催生创新聚变、产业裂变、经济智变 [5] -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加速融合,未来将形成与物理世界精确镜像、实时交互的数字世界 [5] - 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加速融合,AI持续释放技术能力和经济效益上的两个规模效应,推动碳硅融合共生成为重要趋势 [5]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面向十五五,公司将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BASIC6科创计划、两个新型计划,以AI+为战略着力点,当好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 [6] - 公司将全面推动数智设施升级,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持续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7] - 公司将全面推动数智应用升级,以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为发力点,加快AI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 [7] - 公司将全面推动数智合作升级,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构建开放合作生态,重点打造四类合作载体 [7]
南大发布“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 数智科技破解老城保护难题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13:28
项目核心观点 - 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发布“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旨在通过跨学科数智技术系统性破解古城保护难题 [1][2] 项目技术平台 - 开发中华古城多时相地图平台,为近3000座府县城搭建历史地理信息数字化平台,绘制“古今对照”双城之图以呈现城市空间结构百年变迁 [1] - 构建中华古城保护区识别平台,依托遥感、GIS、图像增强和人工智能方法,完成四省近500座府县城的历史影像编绘,初步识别历史城区外廓并分析古城郭、古街巷、古河道等城市肌理 [2] - 打造中华古城风貌重建平台,选取典型古城,借助无人机、激光雷达、三维点云和AI技术进行数字风貌复原和智能形态修复,并生成多维度文明图谱 [2] 社会参与与目标 - 项目发起中华古城守护者行动,通过上线小程序、推广二维码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2] - 项目目标是以科技赋能为引擎,以数智融合为路径,探索文明传承的“中国范式”,为全球聚落遗产保护贡献智慧 [2]
南大“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在京发布
新华日报· 2025-09-24 07:45
项目核心内容 - 南京大学发布“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旨在为世界古城文化资源保护提供“中国标准”与“中国方案” [1] - 该工程依托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以跨学科的数智方法赋能古城保护 [1] - 工程通过建立中华古城历史影像平台、中华古城保护区识别平台等平台实现目标 [1] 技术路径与数据规模 - 工程建立了中华古城数智复原“采—智—模”的技术路径,全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古城基因并开展智能修复 [1] - 构建了代表性古城的3D多模态数据库 [1] - 工程基于对全国近3000个古城的调研以及数字图谱资源库建设,从多重维度对古城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建库与管理 [1] 具体应用与实施 - 实施多维度数字图谱建构技术手段,对中华古城文化基因要素进行精细化解析与图谱绘制 [1] - 建立科学、可靠的古城保护评价系统性指标与“数智赋能城市保护准则” [1] - 工程已开始投入使用,目前正配合国家文物局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开展古城文物调研工作 [2] 社会参与与技术手段 - 工程发起“古城守护者”社会实践活动,以小卫星、无人机为核心技术手段建立立体古城保护方案 [2] - 项目方表示将以科技赋能为引擎,以数智融合为路径探索文明传承的“中国范式” [2]
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数据要素×气象服务”决赛在东莞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8:54
赛事概况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气象服务赛道决赛在东莞举行,该赛道由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及东莞市人民政府指导 [1] - 东莞赛站承办工业制造、商贸流通、气象服务、应急管理四大赛道,吸引来自23个城市的250支队伍报名,超百个项目晋级决赛,其中气象服务赛道有21支队伍 [1] - 决赛团队围绕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强化气象赋能增益作用、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等方向进行竞技 [1] 创新应用案例 - 海上风电气象服务团队打通气象、海洋和风电等12种31类数据壁垒,建立融合应用平台,创新红橙绿三色风险预警体系,可一键匹配六个大场景 [2] - 在台风摩羯期间,该平台通过精准启停风机,实现增发电量7200万千瓦时,创收2160万元 [2] - 该平台使阳江海上风电基地沉桩效率提升75%,年均节省工期45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2000万元 [2] -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团队推出气象预警大灾风险管理平台,采用移动互联、5G、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气象灾害预警监测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3] - 该保险平台上线8个月服务超1万家客户,在8场台风期间提供44次预警提示,有效帮助客户减少财产损失 [3] 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多个参赛项目融合城市气象、地理、交通、人口等数据,挖掘气象数据在低空经济、保险等领域的跨界价值 [2] - 赛事推动东莞数据产业成果落地,期间发布了《东莞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2025-2027年)》 [4] - 东莞市数据产业集聚区(南城)暨“湾区数谷”揭牌,并启动了东莞市数据标注产业园(万江)项目 [5]
金明精机(300281) - 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17:4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11%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9.28% [2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成功研发功能性重包袋一体化生产线 [4] - 交付高阻隔重包袋机组 [4] - 发布7层农膜大机头新技术 [4] - 先进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提升超大模头等核心部件产能 [4] - 子公司金佳新材推出高阻隔软包膜产品 [5] - 双向拉伸薄膜业务推出内添加型抗静电聚酯薄膜和新能源电池保护膜产品 [5] - 开发五层共挤薄膜吹塑机组带在线MDO拉伸装置 [6] - 开发九层共挤上吹风冷式高阻隔薄膜吹塑机组 [6] - 开发九层共挤下吹水冷式高阻隔薄膜吹塑机组 [6]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授权专利共481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实用新型专利377项,外观专利16项,德国专利9项,申请PCT专利11项 [12] - 多层共挤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12][20] 市场与业务拓展 - 子公司金佳新材海外营业收入占营业总收入超50% [14] - 产品销往中亚、南美、北美、东南亚等地区 [14] - 公司为全球五大薄膜装备供应商之一 [20] - 2025年4月参展Chinaplas并举办Open House设备演示活动,吸引十余个国家客户 [21] - 2025年下半年拟参加德国K-show、印尼Indonesia Plaspak 2025、中国国际塑料展览会等多个展会 [21] 数智化与AI赋能 - 工业大数据平台已实现全球近300台智能装备并网服务 [10] - 云端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由子公司深圳智汇云端软件技术公司运营,目前营收占比较小 [11] - 与北京大学彭一杰教授团队合作推进AI赋能智能制造,采用多智能体平台架构和大语言模型 [16] 绿色制造与ESG - 公司持续践行节能降耗三年行动计划 [9] - 重点关注可回收、可降解循环包装产业动向 [9][13] - 持续升级优化单材化包装解决方案和可降解设备 [9] - 2024年度Wind ESG评级为A级 [18] - ESG治理水平有助于强化公司智能制造、绿色智造品牌形象 [18] 经营策略与规划 - 公司采用塑机+薄膜双轮驱动策略 [6] - 深化高性能薄膜装备及特种薄膜材料的研发与市场开拓 [6] - 持续调整改善双向拉伸薄膜业务,推进生产线工艺革新、新产品开发及管理变革 [23] - 搭建新材料-智能装备-智慧工厂-大数据云平台-特种薄膜新产业链布局 [13]
科技赋能 智“会”未来
北京商报· 2025-09-12 00:32
展会科技应用创新 - 首次大规模引入AIGC互动与XR沉浸式体验 彻底改变观众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角色[1] - 采用剧目实景复原加影院级裸眼3D技术 实现热门剧集经典场景1:1复原[1] - 部署数字人解说员 向导机器人 AI翻译和陪逛智能助手等多类型智能服务系统[1] 智能化服务场景 - 自动驾驶交管巡逻车和无人驾驶接驳车投入实际运营[1] - 咖啡机器人 冰淇淋机器人实现现场餐饮制作功能[1] - 智能设备深度融入会务服务 安防巡检 餐饮供应等多维场景[2] 展会模式转型 - 从科技成果展示台升级为科技应用体验场和服务创新试验田[2] - 构建高度韧性和可复制的智慧会展模式[2] - 通过可感知 可交互 可验证的沉浸式实践降低服务贸易认知门槛[2] 行业范式变革 - 科技办会不仅是手段升级更是深刻的范式革命[2] - 展会竞争力取决于如何展而非展什么[2] - 加速服务从技术到市场 从概念到合同的转化进程[2]
【西街观察】科技赋能 智“会”未来
北京商报· 2025-09-11 23:29
展会科技化转型 - 2025年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慧物流及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等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1] - 首次大规模引入AIGC互动与XR沉浸式体验,使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例如通过"剧目实景复原+影院级裸眼3D"技术复原热门剧集场景[1] - 采用数字人解说、向导机器人、自动驾驶巡逻车、无人接驳车及AI翻译等科技手段,深度融入会务服务、安防巡检及餐饮供应场景[2] 科技赋能展会模式创新 - 科技应用从展示品升级为实际服务者,大幅提升展会服务效率与智能化水平,构建可感知、可交互、可验证的沉浸式实践模式[2][3] - 通过科技降低服务贸易认知门槛,加速技术服务从概念到市场合同的转化进程,推动展会成为科技应用体验场与服务创新试验田[2][3] - 国际展会竞争力未来取决于"如何展",即能否为参与者提供深度、自由及创造性的介入空间,科技是实现该目标的核心动能[2][3] 展会范式革命 - 科技办会不仅是手段升级,更是深刻的范式革命,使服贸会既展示服务标杆,自身也成为服务标杆[3] - 通过构建高度韧性、可复制的智慧会展模式,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实现多维度的参与感与获得感[3]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服贸会健康馆成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秀场|聚焦2025服贸会
华夏时报· 2025-09-11 22:20
展会概况 - 本届服贸会以数智领航和服贸焕新为主题 吸引近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2] -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汇聚全球顶尖医疗机构和科技企业 展示人工智能和高端影像设备等领域最新进展[2] - 展会突出智能化 体现中国构建服务贸易新发展格局的紧迫性 科技革命促使全球化分工调整和产业链重构[2] 医疗AI技术应用 - GE医疗展出国产高端PET/CT MaxElite+ 采用第三代零噪声数字化探测技术 全身成像提高约3倍 显像剂量降低约一半[3] - PrecisionDL深度学习平台自动优化图像质量 减少噪点 使病灶边界更清晰 定量分析更精准[3] - 联影展示世界首创全身临床超高场5T磁共振uMR Jupiter 打破3.0T作为最高场强长达20余年的记录[4] - 联影元智医疗大模型融合多模态技术 实现医疗场景深度适配 并推出首款适合国人语言习惯的医疗级助听器uOrigin[4] - 飞利浦Elition AI+全域智能磁共振实现业界最快64倍扫描加速 兼顾降噪和高分辨三合一[5] - 飞利浦CT5300由中国团队深度参与设计制造 搭载深度学习AI算法 大幅降低辐射剂量[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6]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在京启动 构建算力协调供给和数据集成开放能力[6] - 北京市公布医疗卫生领域十大机器人应用场景 推动医疗服务向智能化和高效化转型[6] - 京港两地医疗卫生机构签署2025年至2030年度合作协议[6] - 政策和市场利好因素共同推动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贸易向更高水平发展[7] 创新服务模式 - 天津鹏瑞利医院作为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参展 呈现医康养护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本[7] - 医院已接待来自北京的患者和养老客户 以及超过15个国家的外籍人士[8] - 与新加坡保健集团签约开展医师培训和国际会诊合作 未来将配备外籍医师并搭建国际医疗转诊平台[8] - 开设多个专科科室和体检中心国际部 提供定制化医疗服务 满足高端及多元化医疗需求[8] - 开通天津市及异地医保 接洽众多国内和国际商保 形成医保商保相融合的支付模式[9] - 多业态融合模式实现医疗资源高效整合与互补 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连续性健康保障[9] 行业发展趋势 - 健康医疗领域发展将更加注重数智化、精准化、个性化与国际化[9]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使医疗装备更加智能高效 医疗服务更加便捷贴心[9] - 国际医疗合作深化促进全球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9]
【西街观察】科技赋能,智“会”未来
北京商报· 2025-09-11 21:50
一场盛会应当是什么模样?是高朋满座的金玉良言,琳琅满目的展位展品,还是摩肩接踵的观众人 流?"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2025年服贸会把谜底写在了谜面上。 顺应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慧物流、商旅文体健融合发 展等专业领域,展示来自全世界创新发展的成果。 历年服贸会,都是全球前沿科技首发首展的舞台。更为重要的是,以科技办会、科技办展为目标,服贸 会上的新科技、黑科技层出不穷,服贸会自身也在进化。 如何办好服贸会,科技赋能扮演重要角色。在专题展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作为服贸会的重要科 技板块,成为最能体现服贸会科技含量的看点之一。 本届服贸会还首次大规模引入AIGC互动与XR沉浸式体验,彻底改变了观众的角色—从"旁观者"成 为"参与者"。 比如,在"北京大视听"展,以"剧目实景复原+影院级裸眼3D"为特色,将多部热门剧集的经典场 景"搬"至现场。观众可走入《国色芳华》中1∶1复原的刘府庭院,透过裸眼3D与实景结合的方式,实 现"从看剧到入戏"的跨越。 本届服贸会还推出"北京方案推介官"数字人解说,向导机器人为来宾提供引导解说,咖啡、冰淇淋机器 人现场制作美食……不仅可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