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应星控股(01440):8月香港CR7® LIFE 博物馆访客人数较7月增长超过40%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6:48
博物馆运营表现 - 博物馆自开幕以来广受欢迎 接待大批球迷 提供基斯坦奴•朗拿度生平及职业生涯沉浸式体验 [1] - 2025年8月访客人数较2025年7月增长超过40% [1] - 2025年8月第三个星期访客人数较第二个星期按星期大幅增加超过250% [1] 公司战略发展 - 博物馆成功巩固企业形象 提升市场地位 支持收益来源多元化 [1] - 集团正积极寻求与著名知识产权持有人合作建立长期合作 [1] - IP合作措施旨在增强产品差异及品牌资产 丰富收益来源并可能产生额外回报 [1] 行业贡献 - 博物馆为香港体育旅游及文化产业发展贡献良多 [1] - 强劲增长突显营销推广活动成功 反映博物馆作为全球一流景点地位日益显著 [1]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20:11
活动概况 -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8月21日开幕 主题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1] - 活动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采用"1+3+N"系列文化活动架构 [1] 活动内容 - 主会场包含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活动 [1] - 举办三场典型案例发布活动 涵盖文化传承发展 文化科技融合 山西"文化地标"领域 [1] - 全省同步开展文旅推介 文艺演出 新品发布 非遗体验 集章打卡 吉祥物互动等配套活动 [1] 活动特色 - 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方式打造可看 可听 可玩 可交易的文化空间 [1] - 全方位 立体式展现三晋文化独特魅力 [1]
21社论丨增加优质影视内容供给,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8:24
政策举措与行业影响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强调多措并举加强内容建设 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1] - 实施"内容焕新计划" 加强内容创新 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政策 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 优化机制并提高效率 [1] - 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播出宣传推介 加强纪录片和动画片精品创作 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 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 [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短视频平台崛起导致短视频与短剧抢走观众注意力 挤压长视频平台和传统广电市场 电视剧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1] - 互联网短剧审核机制与影视剧不同 常依靠穿越、重生、豪门、霸总等制造"爽点"的剧情吸引眼球 [1] - 政策举措为电视台与电视剧制作机构在制作和播出领域增加更多空间 有利于提高传统广电在内容和商业上的竞争力 [2] 影视剧产业价值与IP经济 - 影视剧是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以较长篇幅和鲜明角色展现丰富故事情节 是文化IP尤其是可商业化IP的重要来源 具有巨大商业价值并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来源 [2] - 电视剧是各国文化出口主流产品 中国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和潮玩品牌泡泡玛特以IP形式走向世界 但缺乏影视剧长故事赋予的感情连结 [2] - 繁荣影视剧创作能打造更多IP 衍生出更多具有商业价值的场景、服务和商品 [2] 短剧与影视剧产业对比 - 短剧成为资本和市场追逐热点 但形成产业链尚不及影视剧所能释放的经济价值与商业规模 [3] - 大多数短剧是一次性快速消费品 难以形成IP基础 制作成本较低廉且周期较短 内容和模式相似 [3] - 短剧生产生态难以为影视剧行业培育和输送高质量编剧、导演以及演员等人才资源 [3] 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 - 应大力发展影视剧产业 适度给予行业更多创作空间 令题材更加多元化且内容创意度更高 丰富观众精神世界并培育更多IP经济 [3] - 推动C-Drama(Chinese Drama)走向世界 提高国家软实力 向世界传播更具吸引力的中国文化 [3] - 引进更多优秀境外节目 形成开放竞争行业格局 有助于影视产业提高制作质量和创意能力 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3]
21社论丨增加优质影视内容供给,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7:07
政策举措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多措并举加强内容建设 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1] - 实施"内容焕新计划" 加强内容创新 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政策 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 优化机制 提高效率 [1] - 加强超高清节目制作播出宣传推介 加强纪录片 动画片精品创作 鼓励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 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 [1] -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加强节目版权保护 [1] 行业影响 - 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政策 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 优化机制 提高效率 给电视台与电视剧制作机构在制作 播出等领域增加更多空间 提高传统广电在内容和商业上的竞争力 [2] - 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 吸引更多观众回归电视频道 [2] - 短视频平台崛起 短视频与短剧抢走观众注意力 挤压长视频平台和传统广电市场 电视剧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1] - 互联网短剧和影视剧审核机制不同 前者依靠穿越 重生 豪门 霸总等直接制造"爽点"的剧情吸引眼球 [1] 产业价值 - 影视剧是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以较长篇幅和鲜明角色展现丰富故事情节 是文化IP尤其是可商业化IP的重要来源 具有巨大商业价值 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来源 [2] - 电视剧是各国文化出口中的主流产品 需要繁荣包括动漫等在内的影视剧创作 才能打造更多IP 衍生出更多具有商业价值的场景 服务和商品 [2] - 短剧成为资本和市场追逐热点 但尚不及影视剧所能释放出的经济价值与商业规模 大多数短剧是一次性快速消费品 难以形成IP基础 [3] - 短剧制作成本较低廉且周期较短 内容和模式相似 难以为影视剧行业培育和输送高质量的编剧 导演以及演员等人才资源 [3] 发展建议 - 大力发展影视剧产业 适度给予行业更多创作空间 令题材更加多元化 内容创意度更高 丰富观众精神世界 培育更多IP以及IP经济 [3] - 让C-Drama(中文电视剧)不断走向世界 提高国家软实力 向世界传播推广更具吸引力的中国 [3] - 引进更多优秀境外节目 形成开放竞争的行业格局 有助于影视产业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制作质量 提升创意能力 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3]
广州要有国际书展了?南国书香节重磅来袭,本届亮点抢先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6:07
2025南国书香节亮点 - 展会空间升级 主会场面积4万平方米 参展总面积超100万平方米 设置24个特色馆 4大功能互动区 4大主题展厅 全省各类分会场467个 [4] - 参展机构阵容升级 中国出版集团首次携旗下23家"国字号"出版社整体亮相 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等百年老店 [5][6] - 海内外名家云集 重点邀请40位国际级文化名家 共计200余位海内外名家参会 高品质文化活动同比增加22% [7][9] - 国际化程度提升 "阅·世界"展区展出23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成果 包括2万种来自企鹅兰登 麦克米伦 日本小学馆等国际顶尖出版机构的欧美日韩原版图书 [9] - AI融合文化场景 设置"渡渡潮活馆"为核心枢纽 联动IP潮玩馆等特色展区形成文创矩阵 "孩教圈AI阅创馆"提供四大主题体验 "AI+广州26街区"实景剧游打造沉浸式探索 [11] 出版物品质提升 - 科技类出版物占比提升至25% 重大主题出版物200余种 [8] - 学术著作专区首次引入多项国家级出版工程成果 [8] - 文学经典区汇集茅盾文学奖近五届全部获奖作品及作家手稿 [8] - 展出博洛尼亚插画奖与2025年度最佳童书作品 [9] 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22年全国第一 2023年增加值达7806亿元 占GDP比重5.75% [14][15] - 截至2023年底 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08万家 占全国1/7 [16] - 文化制造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1.05万亿元 占全国超1/4 [16] -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数量全国第一 文化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 [16] 文化出口与出海成果 - 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 - 2024年广东游戏出海营收规模达423.6亿元 同比增长9.9% [20] - 拥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2个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2个 [20] - 举办"粤版图书走出去"签约仪式 展出金庸多语种经典等粤版海外图书 [12]
文脉奔涌二十载 杭州奋楫再出发——杭州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年纪事
杭州日报· 2025-08-04 11:10
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 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于2016年、2020年、2023年分别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速远高于同期全市GDP增速,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一及全国前列[13] - 2024年全市规上数字文化企业实现营收8855亿元,同比增长约10%,电竞游戏、数字视听、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含科量"显著提升[14][15] - 数字内容、影视生产、动漫游戏等产业在之江文化产业带等平台集聚发展,形成人文与经济交相辉映的产业图景[13] 文化出海与国际影响力 - 网游成为文化出海重要力量,网易雷火出口额持续位列全市服贸出口前列,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中杭州12家企业、6个项目入选[16] - 依托国家级平台和国际联盟,推动网文、网剧、网游"新三样"出海,近三年杭产网络游戏版号数量占全国20%以上,网络动画片发行许可数量占全国28%以上[16][17] - 通过大阪世博会"浙江周·杭州日"、巴西里约热内卢传统工艺展等活动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认同"的跃升[8][17] 文化创新与标杆项目 -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参展观众逾45万人次,全网话题阅读量超6亿,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6][12] - 2006年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2022年提出打造"国际动漫之都、电竞名城"目标,动漫产业集约化、国际化发展成效显著[12][13] - 2005年以来23部影视动漫出版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多部作品获华表奖、飞天奖等国内外奖项[17]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全市建成418家城市书房、187个邻里阅读空间、95个文化驿站及188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形成全方位"城市书网"[18][19][20] - 2024年杭州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人次突破2000万,纸本借阅超1295万册次,电子文献浏览量达1.34亿次[18] - 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推动书房与社区、园区融合,电魂自在里文化空间等新型阅读空间跨界融合文化活动[19] 政策支持与战略规划 - 2005年浙江省委提出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构建文化大省建设框架,杭州以此为核心抓手提升城市竞争力[10] - 2012年杭州成为国内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2018年由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向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跃升[13] - "后亚运、2万亿、超大城市"新阶段以文化产业为引擎,深化文化出海与体系建设[11][15]
权威数读·经济半年报丨这组数据,感受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新华社· 2025-07-30 19:43
行业整体表现 - 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7.4% [2] - 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48445亿元 [2] 细分行业增长 - 内容创作生产行业营收增速11% [3] - 创意设计服务行业营收增速11% [3] - 新闻信息服务行业营收增速10.8% [3] - 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9944亿元 同比增长3.1%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 [7] -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实现营业收入12130亿元 同比增长4.6%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 [7] 文化服务业贡献 - 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9218亿元 同比增长10.7% [6] - 文化服务业营收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比重达55.0% [6] - 对整体文化企业营收增长贡献率达77.0% [6] 文化新业态发展 - 16个文化新业态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 同比增长13.6% [10] - 对整体文化企业营收增长贡献率达76.8% [10]
潮涌文澜丨之江潮涌 文脉绵长
央视网· 2025-07-28 11:26
文化建设战略引领 - 2005年习近平亲自部署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其中包含文化产业促进工程 [4] - 战略实施20年来推动浙江实现文化繁荣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全域化创新样本 [1][6] -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民营影视产业实验区,吸引超2000家影视企业入驻 [5][6] 动漫产业发展 - 2003年浙江动漫产业几乎为零,2005年杭州获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举办权 [3] - 习近平考察中南卡通时强调动漫产业是21世纪朝阳产业,应提供健康精神食粮 [4] - 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浙江成为国内重要动漫产业中心 [5] 影视文化产业崛起 - 横店通过专项基金和配套服务构建全球最大影视实景拍摄基地 [5] - 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加速,形成完整影视产业链 [6] - 浙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现象级文化产品 [6] 文化经济融合实践 - 浙江将文化基因注入经济,形成服装、皮鞋、眼镜等特色产业集群 [3] - 202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19万亿元 [12] -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159亿元票房纪录 [12] 新兴文化业态发展 -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从城中村转型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8][10] - "文博热"和"非遗+"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12] - 国潮产品消费吸引力持续提升,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12]
义桥是一首什么诗?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02
诗路文化枢纽建设 - 义桥镇作为浙东唐诗之路源头、钱塘江诗路关键节点及大运河诗路交汇点,形成"诗路枢纽地"定位 [5] - 钱塘江诗词展示馆收集南朝以来5000余位诗人作品,设置七大沉浸式展区实现千年诗思汇聚 [6] - 城镇空间全面诗化改造,包含诗意林、诗词墙刻、油画院等载体实现"无处不诗词"布局 [6] 文化IP产业化路径 - 2024年通过恭王府海棠雅集活动促成北京什刹海街道与义桥缔结友好关系,推动跨区域文化联动 [7] - 开发"渔浦十二道"餐饮品牌授权,将诗词意象转化为实体消费产品 [9] - 规划延伸文创产业链,涵盖创意市集、非遗衍生品开发及青年创客扶持等多元业态 [9] 文旅融合实践 - 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新型文化实验场,兼具市民诗教基地与诗人创作平台双重功能 [8] - 浙江科技大学连续两年组织中外学生实践团,推动本土文化从文献研究向体验式传播转化 [9] - 实施《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提升寺坞岭、虎爪山等景区配套设施 [9] 文化传播创新 - 采用声光电技术复活历史诗境,如"渔浦烟光"沉浸式体验场景 [6] - 连续举办三届钱塘江诗词大会,吸引中华诗词学会等专业机构参与学术研讨 [6] - 通过"新坝π青年"等实践活动构建文化传承的青年参与机制 [9]
建德探索人文乡村共富新路径
杭州日报· 2025-07-15 10:48
人文乡村建设模式 - 建德市通过"新安诗路"文化带建设串联散落文化资源,形成"精神共富+产业共富+人才共富"乡村振兴路径 [2] - 采用"文艺村长+文化特派员+乡村运营师"三维联动机制激活乡村文化活力 [2] - 下涯镇之江村通过摄影模特产业带动50余村民就业,每人日收入200-5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300万元 [6] 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 下涯镇2024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带动民宿餐饮收入超800万元,衍生写生培训、艺术品展销等新业态 [6] - 李家镇化石产业带动5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开发化石盲盒等文创产品销往全国 [7] - 梅城镇千鹤村打造6条研学路线及康养产品矩阵,运营收入达151万元,新增就业岗位6个 [8] 影视文旅产业突破 - 建德市三年落户影视企业57家,累计出品承制影视剧103部,群演培训中心输送群众演员300余人次 [9] - 桂花村改造20栋农房为"民宿影棚","田园卡丁车"项目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 [9] - 寿昌镇举办浙江电影"凤凰奖"颁奖典礼,推动影视文化产业发展 [8] 人才培育体系 - 之江村通过文化特派员引进专业人才,直接带动50余位村民参与文化服务,3人成长为摄影讲师 [10][11] - 镇头村"1+X+N"培养体系形成音乐人才链,培养出5支文化队伍,村民与专业演员同台演出 [11] - 航川村云下美术馆项目入选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打造中国首个乡村摄影艺术大展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