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双节”假日观察丨自然人文交融,火热“乡村游”激活假日消费新引擎
新华网· 2025-10-08 22:06
行业核心观点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乡村游呈现火热景象 激活假日消费新引擎 [1] - 各地乡村游火热带动假日文旅消费旺盛 折射出乡村全面振兴的澎湃动能和文旅产业发展的蓬勃兴旺 [10] 北京平谷乡村文旅活动 - 平谷区策划举办多项精彩纷呈的乡村文旅活动 融合艺术季和音乐节等多种形式 [2] - 活动以文艺赋美激发乡村文旅新活力 [2] 湖南新化农文旅融合 - 新化县紫鹊界梯田景区迎来最佳观赏期 当地因地制宜打造农耕体验和生态步道等农文旅融合项目 [4] - 项目结合新化山歌和梅山武术等非遗展演 不断提升游客体验 [4] 浙江桐庐乡村慢生活体验 - 桐庐县富春江乡村慢生活体验区为浙江省首个乡村慢生活体验试点区 以芦茨等三个村为核心 [6] - 体验区串联江与溪和山与谷等原生态自然景观 为游客提供休闲新体验 [6] 湖北恩施传统民俗活动 - 恩施州建始县战场坝村以庆国庆和贺丰收为主线 举办摸秋大会 [8] - 200多名游客和村民一起下田摸秋并合力制作月饼及跳摆手舞 [8]
秋日里的中国斑斓如画 神州大地绘就绿水青山“幸福图景”
央视网· 2025-10-08 16:41
泸沽湖景区旅游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4.75万人次,同比增长42.93% [5] - 景区坚持水资源保护,稳定保持国家I类水质 [5] - 泸沽湖位于川滇交界,湖面海拔2691米,是中国第三深淡水湖 [2] 潮州古城文旅活动 - 假期期间组织超过一百场文旅活动,包括非遗展示和英歌舞表演 [10] - 在广济桥上设置12个非遗展示摊位,展示潮绣、木雕等 [6] - 韩江两岸节日气氛喜庆,吸引大量游客 [6] 郑州工业遗址转型 - 原郑州油脂化学厂改造为潮玩聚集地,集纳工业展示、街头艺术等新业态 [11] - 假期园区日均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 [11] - 项目带动了6000余人就业创业,活化废弃老厂房 [11] 七步沟景区旅游增长 - 国庆假期景区日均接待游客量较平日增长3倍 [16] - 举办传统晒秋活动,展示数十种太行山原生农作物 [16] - 活动以“秋山草堂·晒秋场”为主题,构成秋日丰收图景 [15][16] 黄岗梁旅游带动效应 - 秋后首场降雪形成独特风光,吸引大批自驾游游客 [19] - 独特景色带火了周边民宿、餐饮等行业 [19] - 区域保存完整森林生态系统,为多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19]
20个街区获评首批“陕西省商旅名街”
陕西日报· 2025-10-08 09:48
评选活动概述 - 陕西省商务厅于10月6日认定20个街区为首批“陕西省商旅名街” [1] - 评选过程包括自主申报、层层推荐、专家评审及公示环节 [1] 商旅街区定位与作用 - 商旅街区是商业与旅游的融合载体,作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窗口和激发消费活力的重要平台 [1] - 评选活动旨在打造商旅融合新标杆,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1] 首批商旅名街名单 - 首批认定的20个商旅名街包括大唐不夜城、老城根Gpark、四海唐人街、大唐西市、长安十二时辰、永兴坊、泾河新城茯茶镇、陈仓老街、西府老街、福园巷子、袁家村、中华郡、韩城古城史记文化街区、照金红色文化创意街区、延安红街、金延安、榆林夫子庙、天汉长街、石泉老街、棣花古镇 [1] 后续发展规划 -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商旅街区的引领作用,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1] - 计划策划举办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以进一步培育消费热点、释放消费潜力 [1] - 目标是为全省万亿级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1.65万家、1.32亿,流连忘返!火热数据间透视文旅产业蓬勃向上 添彩美好生活
央视网· 2025-10-02 17:47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十四五”时期全国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总数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1] - 2024年入境游客人次达1.32亿,同比增长60%以上,内地居民出境旅游达1.23亿人次,同比增长40%以上 [3] - 各地建设非遗工坊1.29万家,带动相关产业120万余人就业增收 [5] 政策驱动与市场活力 - 2025年2月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西双版纳144小时免签政策生效,半年多内迎来近百个东盟国家旅游团 [7] - 2025年以来截至9月28日,磨憨边检站验放外国籍人员105万余人次,同比上升29.3%,其中东盟国家人员104万余人次,同比上升29.2% [17] - 过境免签、区域性免签等政策互相协调,持续推动“China Travel”火爆 [4] 西双版纳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1—8月西双版纳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242.50万人次,同比增长2.27%,旅游总花费638.42亿元,同比增长8.09% [25] - 2025年1—8月西双版纳海外旅游者达43.39万人次,同比增长223.40%,旅游外汇收入2.84亿美元,同比增长223.30% [25] - 当地推出风情共鸣、寻根访源等主题共18条特色旅游路线以服务东盟国家游客 [11] 产业链与就业带动 - 随着入境游客攀升,西双版纳小语种导游的需求不断增长 [20] - 中老铁路开通后,东盟国家游客增多,为当地创造了“家门口”就业工作的机会 [24] - 公安、边检、文旅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通过信息申报系统提升通关效率 [11]
花车巡游、光影节分会场同步亮相上海临港
新浪财经· 2025-09-29 16:52
活动概况 - 第36届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活动临港新片区专场于9月28日晚启动 标志着临港新片区成为上海旅游节重要舞台之一 [1] - 临港新城作为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分会场 以"光临奇点·环见未来"为主题 围绕中铁大厦和荣耀之环形成地标联动 [1] - 在南岛中铁大厦打造"临港LOOK"光影秀 通过光为纽带实现科技能量与情绪共鸣的同生共频 [1] 发展战略 - 临港新片区依托自身优势持续创新文旅产品并提升服务质量 努力成为上海及全国文旅产业新亮点 [1] - 未来将通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商文体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致力于为人们提供多样化参与选择 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发展 [1]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文化旅游事业,这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新华社· 2025-09-29 16:51
"十四五"以来,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的 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跟随海报,一起看看。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文旅公共服务惠及城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 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 "村晚"活力四射,"村歌"唱响全 "广场舞"舞动城乡 旅游厕所革命深入实施,新建改扩建厕所约15万座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十四) 国际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 十 文化遗产工作开创新 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5项 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2人 北京中轴线、西夏陵和中国茶、春节申遗成, 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60项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4项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 "十四五 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 比2020年增长37.7% · 2025年上半年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个 "文旅+百业""百业+文旅"释放带动效应 ...
新华社快讯:我国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
新华社· 2025-09-29 14:23
行业发展态势 - 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 [1] - 旅游业经受疫情冲击后快速恢复发展,产品供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市场乱象得到有力整治 [1] 文化产业规模与效益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1] - 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达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1] 旅游业市场表现 - 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1] 产业经济作用 -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在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方面作用彰显 [1]
宜宾抛出超169亿元机会清单
四川日报· 2025-09-29 06:42
项目发布核心信息 - 宜宾市举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机会场景发布会,发布总投资超169亿元的67个文旅机会场景清单 [1] - 发布会重点推介了长江音悦街焕新计划、五粮液酒旅融合精品旅游线路业态提升等5个代表性项目 [1] - 此次发布是落实宜宾市7月提出的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目标的具体举措 [1] 文旅机会场景分类清单 - 人文景观盛地类别包含李庄抗战文化场景提升等18个项目 [1] - 生态度假胜地类别包含蜀南竹海世外桃源康养度假等29个项目 [1] - 美酒文化圣地类别包含五粮液酒旅融合精品旅游线路业态提升等4个项目 [1] - 活力赛事中心类别包含宜宾城市体育文化综合体运营等2个项目 [1] - 时尚演艺中心类别包含"长江首城会客厅"演艺赛事等4个项目 [1] - 品质消费中心类别包含三江新区王府井商业综合体等10个项目 [1] 战略合作与资金支持 - 发布会现场进行了文旅产业战略合作签约 [2] - 宜宾市承诺每年提供超2亿元文旅发展资金以支持项目落地 [2] - 将配套超20亿元文旅产业贷款和超1.5亿元全行业消费券 [2]
算一算高铁开通的“经济账”
辽宁日报· 2025-09-26 09:03
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 沈佳高铁沈白段将于9月28日开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 - 高铁开通结束了新宾满族自治县无铁路交通的历史,为当地发展打开全新空间 [3] - 高铁将串联沿途美景,使市民出行提速 [2] 对个人通勤方式的改变 - 高铁开通将为跨城通勤者节省大量时间,例如从沈阳至抚顺的单程通勤时间可从超过一小时大幅缩短 [2] - 高铁开通有助于降低通勤者的经济负担,例如相比拼车单程60元的成本,高铁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2] - 通勤者将告别早高峰拥堵和驾驶疲惫,获得更便捷的通勤体验 [2] 对旅游业的直接促进 - 高铁解决了远途游客的交通瓶颈,预计将为赫图阿拉城等景区带来更多客流 [3] - 景区为迎接高铁游客进行多项升级,包括更换指示牌、栽种5万多株花卉以及推出满族歌舞新编排和互动游戏 [3] - 当地民宿和餐饮业积极准备,例如赫图阿拉村满族民宿备好苏子叶饽饽、满族八大碗等特色菜以迎接游客 [3] 地方政府及企业的配套措施 - 新宾县调配6辆高铁专属接驳车以解决游客“最后一公里”交通难题,并计划从11月起优化公交路线,新增新能源公交车实现无缝衔接 [3] - 当地推出多项旅游福利,包括为首趟高铁游客免费发放伴手礼、凭高铁票在9月28日至10月8日期间免门票游览全县A级旅游景区 [4] - 在9月28日至30日期间,当地十佳美食店铺提供8.8折优惠,十佳酒店和民宿提供7.5折优惠以吸引游客 [4]
南充解锁文旅产业发展“新玩法” 四大核心“招牌”全球圈粉
四川日报· 2025-09-13 10:33
行业整体表现 - 南充市可爱岛温泉水世界暑期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同比增长15%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千万元,新增3000余个季节性就业岗位 [1] - 南充市文旅产业已迈进“亿级俱乐部”,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预计2025年接待游客将达到1.1亿人次,文旅产业产值达到1550亿元 [2] 核心资源与品牌建设 - 南充市凝练出四大文旅核心品牌:“世界古城·春节原乡”、“将帅故里·红色南充”、“中国绸都·丝绸源点”、“赛事名城·垂钓天堂” [2] - 南充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拥有六合丝厂等文化资源,嘉陵江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在此交融 [2] - 作为春节文化发祥地,“到南充阆中,过正宗中国年”的品牌活动使南充在海内外知名度提升 [1] 项目投资与开发 - 2023年以来,南充累计实施省级重点文旅项目83个,年均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连续3年居全省第二位 [3][4] - 规划面积17.5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的熊猫三国城项目施工进度已超50%,预计2026年元旦正式亮相,将填补三国文化核心的亲子互动体验园项目空白 [5] - 依托原南充炼油厂遗址建设的南炼记忆公园总用地面积约180亩,包含近30个景点及运动场地,有望年内开工建设 [4] 消费场景与活动创新 - 通过引入赛事演艺等活动打破文旅淡旺季,例如“三国之源·潮起顺庆”群星演唱会创本地规模之最,并配套推出餐饮最低6.8折、住宿最低4.5折等消费优惠活动 [4] - 第十四届中国升钟湖国际钓鱼大赛预计吸引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名选手参赛,强化“赛事名城”品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