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商用车
icon
搜索文档
每天净赚约1.8亿元,宁德时代三季报出炉:新能源商用车业务增速明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5:09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 [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每日净赚约1.8亿元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6.6亿元,同比增长19.6% [1]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72.91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张与股权投资 [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77亿元,同比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H股IPO募集资金到账 [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896,082,131千元,比上年度末增长13.91% [2] 储能业务 - 第三季度公司出货量约180GWh,储能占比20%,动力电池占比80% [4] - 储能业务产能利用率饱和,交付受制于产能,预计未来一两个季度得到缓解 [4] - 公司在山东济宁、广东瑞庆等多地基地大幅扩产,仅山东济宁基地2026年新增储能产能预计超100GWh [4]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246.4GWh,同比增长115.2%;中国储能电池出货232.03GWh,同比增长118.4% [4] - 国家政策推动储能通过调峰、调频等服务实现盈利,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5] - 政策出台后国内储能市场快速增长,公司正加速产能扩张以改善出货情况 [5]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今年发布了麒麟电池、NP3.0技术及神行Pro电池等新产品和技术 [6] - 钠新电池已成功通过新国标认证,正与客户推进开发落地 [6] - 商用动力电池出货快速增长,占总出货比例接近20% [8] - 公司正在打造重卡换电生态,加速重卡电动化 [8] - 产品覆盖牵引车、矿卡、物流车等多场景,配套换电站运营规模居行业前列 [8] 商用车市场 - 新能源商用车业务增速明显,带来较大业务增量 [8] - 今年前8个月中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11.37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80% [8] -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到了经济性拐点,基础设施可支撑新能源重卡大规模商用,今年是新能源重卡元年 [8] - 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可能超60% [8] - 公司下一步将联合整车厂、能源运营商完善换电标准与网络布局,目标在干线运输、港口等高能耗场景实现快速渗透 [8] 股价表现 - 截至10月20日收盘,公司A股上涨2.33%,报366.5元/股 [3] - 公司H股上涨1.25%,报528港元/股 [3]
从技术驱动到场景适配——中国重汽新能源产品的全维度解决方案
齐鲁晚报· 2025-10-21 10:3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亚璐 新物流时代背景下,用户对新能源商用车的需求已从"能用"升级为"好用、耐用、实用"。作为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引 领者,中国重汽始终从用户需求出发,不仅在核心的三电系统掌握了多项突破性关键技术,更针对全球多元应用场 景,构建全系列、全覆盖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矩阵。在中国重汽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的新能源展区,中国重汽以 多款新能源旗舰产品为代表,立体化呈现为不同作业场景量身定制的高端适配方案。 续航王者——满足用户高强度运输需求 城市配送与短途运输场景中,车辆需兼顾稳定续航、灵活补能以应对复杂路况与高频次运输任务,这也是新物流时代 下"最后一公里"运输的核心要求。汕德卡C3H增程轻卡深度契合用户"高效周转"需求:搭载自研整车控制器,可根据 路况切换最优运行模式,精准解决城市道路"频繁启停"情况下的高耗能难题。此外,该车型配备永磁同步电机,峰值 功率可达130 kW,不仅在起步、加速时动力响应迅速,而且在满电满油情况下综合续航里程高达1000km,有效提升 车辆日均运营时长,助力用户运营收益稳步增长。 S6EV 皮卡则以更强承载+超长续航为核心优势,精准回应不同运营场景的"多元化、碎片化 ...
净利增长超四成,宁德时代透露未来两大业务增长点
第一财经· 2025-10-21 00:1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042亿元,同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为185.5亿元,同比增长41.2% [1]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近2831亿元,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超490亿元,同比增长36.2% [1] - 影响前三季度利润的主要财务指标为:财务费用变动预计增加营业利润约41亿元,投资收益预计增加营业利润约21亿元,资产减值损失预估减少营业利润近26亿元 [1] 业务增长动力 - 储能和新能源商用车业务增速已超过乘用车,并预计未来将维持相对高增长态势 [2] - 国内储能市场因136号文出台走向市场化,盈利模式显现,海外数据中心及大型储能需求也在增长,预计明年增长势头持续 [2] - 新能源重卡市场高速增长,今年前8个月累计销售11.37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80% [2]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公司认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已到经济性拐点,基础设施可支撑大规模商用,2025年是新能源重卡元年,预计到2030年渗透率可能超60% [2] - 对新能源乘用车购置税退坡的潜在影响无需过度担心,因行业已历经多次补贴退坡不影响长期趋势,短期影响可由储能和商用车业务填补 [3] - 公司展望至2030年左右,锂电需求非常明确 [3] 二级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20日,公司A股股价下半年累计上涨47%,总市值达1.67万亿元 [4]
持续深化海外市场 LANDKING科技新品全球发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0 09:35
公司战略与全球布局 - 公司以“科技赋能 装备美好”为主题,举行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海外战略品牌LANDKING携新一代产品矩阵登场,旨在为海外市场注入新动力 [1] - 公司深度融入集团全球创新网络,依托覆盖15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产业根基与近3000家服务站点,构建从动力总成到整车的全链条技术护城河 [3] - 公司已完成2.5吨至18吨全系列产品布局,并前瞻性布局纯电、混动、氢燃料电池及清洁柴油、天然气等多技术路线 [3] 产品适应性开发与服务 - 为应对全球复杂运营环境,公司积极推进本地化适应性开发,如针对中东极端高温进行热管理系统强化,确保高温环境下高效稳定 [6] - 针对东南亚、独联体及美洲等高湿高盐环境,公司实施专业级防腐技术升级,显著提升整车耐久性 [6] - 公司依托集团全球服务网络,与合作伙伴构建“研产供销服一体化”体系,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6] 新一代产品矩阵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新一代产品矩阵,包括X7新能源及燃油车型、X1纯电小卡以及全新VAN车 [7] - X7系列新能源轻卡配备2120mm超宽驾驶室,电池容量高达200kW·h为行业最高,搭载L2+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安全等级达行业顶尖 [7] - X1系列新能源微卡配备1650mm宽体驾驶室,转弯半径小,专属底盘调校使操控性与舒适度提升8%,低货台设计较竞品低15mm [9] 产品性能与技术优势 - 新能源大VAN车型提供5.9米至7米多种长度选择,高功率电机最大扭矩1200N·m,功率150kW,载重达3.3吨,牵引能力4.95吨 [11] - X7系列在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全面对标国际顶尖标准,并在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实现重要突破 [13] - X1纯电小卡与全新VAN车聚焦城市物流与末端配送场景,致力于提供更低碳、高效、经济的运输解决方案 [13]
9.58万起!上汽大通纯电大VAN新品上市 或冲击市场格局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18 21:34
产品上市与定价 - 上汽大通MAXUS大拿M1和V1L于10月15日上市,覆盖营运客运、专业物流和定制改装场景 [1] - 大拿M1搭载83度电池,售价19.78万元起;大拿V1L 83度电池版售价17.08万元起,50度电池版售价12.48万元起,限时一口价9.58万元起 [1] 产品核心优势与市场定位 - 公司以“技术架构+产品矩阵+生态服务”解决方案响应商用车行业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大拿M1聚焦客运场景,大拿V1L主攻物流赛道 [5][6] - 大拿M1提供7座和9座布局,最大腿部空间280mm,乘客区通道宽度超485mm,7座版后备箱容积达3.3立方米,电池通过新国标针刺不起火测试,零下20度极寒环境下能耗优化20% [8] - 大拿V1L整车得仓率高达70%,最大容积8.9立方米,额定载重1.43吨优于同级30%,货台高度520mm,综合工况续驶里程达535公里 [10] 核心技术:鸿图超级商用电动架构2.0 - 鸿图架构2.0以浩核电驱、纤盾电池与融合热管理为技术底座,浩核电驱体积占整车1.25‰,纤盾电池厚度140mm,支持800V高压平台,30%-80%补能需18分钟 [14] - 融合热管理系统在零下15℃续航折损率优于同级12.8%,支持整车综合续驶里程超1200公里,百公里电耗低至12.8度 [14] - 大师底盘使车辆空间大20%、承载能力强15%,商用全域驾驶辅助系统包含19项核心功能,端到端无人物流技术已落地 [16] 商业模式创新:铃驹生态 - 铃驹生态以“0门槛、0负担、0佣金”为核心,提供“0押金租车”、“先租后买”政策,租金可抵扣车款,新用户有机会获8888元创富基金 [18] - 生态覆盖全国1000+门店,通过“管车通”平台监控车辆数据,提供全免费易损件更换服务,并整合DHL等优质订单实现0佣金抽成和运费秒到账 [18] - 生态已升级为包含“双轨货网生态”、“全链运营生态”、“多元产品生态”的创富生态圈 [20] 行业影响与公司战略 - 国内纯电VAN车市场从“蓝海”迈入“红海”,但产品多聚焦续航和空间,未能深度覆盖用户创富全场景 [5] - 公司凭借连续5年单品牌销量第一的优势,致力于推动纯电商用车从“单一工具”迈向“全链路创富伙伴” [3][5] - 公司计划持续优化鸿图架构2.0的技术实力,借助铃驹生态资源网络,树立高效运输新价值标杆 [22]
【商用车】2025年9月轻型商用车市场预测研究报告
乘联分会· 2025-10-16 16:40
行业洞察 - 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五菱扬光冠军版"新车,搭载宁德时代天行电池系统,推出封窗版和客车版,售价分别为83,800元和85,800元,续航里程310公里 [3] - 江淮汽车全球上市新能源皮卡悍途PHEV和悍途EV,其中悍途PHEV基于自研"H-Power"架构打造,悍途EV为国内首款非承载式纯电四驱皮卡,起售价15.98万元 [5] 产品分析 - 新能源轻卡2024年销量突破10万辆,增长率达123.3%,2025年1-8月销量10.5万辆,同比增长94.2% [9] - 新能源小卡2024年销量8.4万辆,同比增长72.7%,2025年1-8月销量7.1万辆,增长36.6个百分点 [9] - 2025年1-8月轻小卡总体渗透率达到23.6%,较2024年提升5.1个百分点,其中轻卡渗透率23.2%,小卡渗透率24.2% [9] - 新能源商用车2024年销量60.7万辆,同比增长71.4%,2025年1-8月销量55.4万辆,同比增长61.2% [10] - 2025年1-8月轻小卡在新能源卡车中比重为31.8%,仅次于轻客 [10] - 广东省为新能源轻小卡主力市场,渗透率最高且销量领先;北京、浙江等7省份为重点市场,渗透率介于30-50%;云南、河南等4省份为增量市场,渗透率低于30%但增长率高于100% [12] - 产品策略聚焦于精准切入细分市场、强化产品力和丰富产品矩阵 [14] - 服务策略重点加强金融支持、延长三电质保时长并完善新能源服务体系 [16] 销量预测 - 预计2025年轻商市场整体平稳发展,全年累计销量预计为281.4万辆,同比增长3.3% [21] - 驱动因素包括政府加大投资、扩大内需、电商消费提升带动城配物流需求增长,以及货车国三、国四淘汰和新能源城市物流等中高端需求 [21] - 制约因素包括地缘冲突、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国内房地产低迷及消费者信心不足等 [21]
最高789马力!徐工/三一/东风/陕汽等55款新能源重卡新品选TA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15 15:04
苏州绿控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工信部397-399批新车公示中,共有55款新能源重卡新品配套苏州绿控的驱动电机产品 [1] - 配套车型广泛覆盖29家不同企业,包括徐工集团、三一集团、东风公司、江淮汽车、陕汽集团等主要厂商 [5] 配套车型类别分析 - 新能源常规重卡申报车型共18款,其中牵引车8款(均为6×4重卡),自卸车及底盘7款(均为8×4重卡),载货车及底盘3款 [7][8][10] - 新能源专用车申报车型共37款,其中环卫专用车占绝大多数,达35款,另有1款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1款汽车起重机 [12] - 专用车技术路线多样,包括25款4×2充电车型,以及6×4、8×4充电车型和8×4换电、燃料电池车型 [12] 产品技术实力 - 配套电机产品功率覆盖范围广泛,从160千瓦(218马力)到550千瓦(748马力) [14][15][17] - 涉及电机型号多达23款,展现出丰富的产品矩阵,可适应多种场景需求 [14][15][17] - 有2款车型采用双电机配置,其中江淮重卡一款纯电动牵引汽车搭载双电机后整车最大功率达到约789马力 [19][20]
从2020年销量4564台到如今月销量突破1.7万台 远程跨越式发展铸就冠军品牌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3:10
行业转型态势 - 2025年9月中国商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攀升至31.4%,较2024年全年的19.6%显著提升,较2020年的2.7%增长超10倍,标志着新能源商用车从“可选品”转向“必需品” [1] - 行业驱动逻辑从政策补贴主导切换至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的新阶段 [1] - 新能源商用车在经济性、效率、可靠性、便利性方面已赶超燃油车,成为物流企业首选,得益于三电技术优化、配套设施完善和智能化管理升级 [3]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推出玄武电池,融合十一合一总成,率先通过GB38031-2025新国标,并承诺业内首个10年80万公里质保 [3] - 公司成立智芯科技,全栈自研形成智能云控和芯核集成两大核心技术,实现三电系统高效率、轻量化、低成本、长质保等优势 [6] - 醇氢电动系统可覆盖中国全使用场景,基于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及可持续性优势,为用户带来更优的TCO表现 [8] - 公司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汇聚超2000名研发工程师,累计申请专利4000余项,主导或参与86项标准制定 [11] 生态构建与商业模式 - 远程打造醇氢生态科技,坚持甲醇制备、加注、动力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在全国重点区域和路线已建设900多个甲醇加注站 [5] - 公司发布“生态3.0战略”,推动经销商、运营商、服务商三网融合,提供经营管理标准和数智化管理工具,促进向生态服务型公司转型 [8] - 围绕“车与货、车与能源、车与环境”三大协同,公司构筑行业大生态,以用户思维与场景思维融入造车体系 [8] 市场表现与竞争地位 -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五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近120%,2025年前三季度销量达107,826辆,9月单月销量突破17,000辆,单月销量为2020年全年销量4,564辆的4倍 [9] - 公司新能源物流车市占率从2020年的5.2%跃升至21.1%,连续两个月排名“油电全榜单”第三位 [9] - 公司在英国、西班牙、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市场实现出口量第一,海外市场突破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9] - 远程作为“行业月销量41连冠”的头部企业,在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替换”过程中占据优势 [12] 未来发展空间 - 考虑到新能源商用车在全部保有量中占比仅为5.3%,未来仍有相当大的垂直替换市场规模 [12] - 具备技术护城河与生态能力的企业更有可能在长期竞争中占据优势,公司通过全链条布局构建万亿级绿色产业链 [12]
汽车视点丨五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近120%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缘何成为行业“黑马”
新华财经· 2025-10-14 23:37
行业整体趋势 - 9月中国商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攀升至30%,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19.6%的渗透率,较2020年的2.7%水平增长超10倍 [1] - 新能源商用车已从行业“可选品”转向“必需品”,驱动逻辑从政策补贴主导进入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的新阶段 [1] - 行业增长逻辑转变,在经济性、效率、可靠性、便利性等方面已赶超燃油车,成为物流企业首选 [2] - 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新能源商用车在全部保有量中占比仅5.3%,未来仍有相当大的垂直替换市场规模 [7] 远程公司市场表现 - 今年1-9月累计销量10.7万辆,同比增长49.5% [1] - 实现五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近120% [1] - 9月单月销量突破17000辆,单月销量是5年前全年销量的4倍 [6] - 市场份额接近20%,今年1-9月全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56.6万辆,远程销量10.7万辆 [3] - 新能源物流车市占率从2020年的5.2%跃升至21.1%,连续两个月排名“油电全榜单”第三位 [6] 技术与产品优势 - 推出新能源商用车专用电池玄武电池,融合十一合一总成,率先通过GB38031-2025新国标,承诺10年80万公里质保 [2] - 成立智芯科技,全栈自研形成智能云控和芯核集成两大核心技术,实现三电系统高效率、轻量化、低成本、长质保等优势 [3] - 醇氢电动系统可覆盖从漠河到吐鲁番的国内所有使用场景,基于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及可持续性优势 [3] - 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中央研究院,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拥有全球超2000名研发工程师,累计申请专利4000余项 [6] 生态构建与商业模式 - 发布“生态3.0战略”,推动经销商、运营商、服务商之间的“三网融合”,构建全域覆盖的生态伙伴体系 [4] - 将用户思维与场景思维融入造车体系,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模式创新,提出以用户需求为源头的正向研发 [4] - 围绕“车与货、车与能源、车与环境”三大协同,构筑行业大生态 [4] - 打造醇氢生态科技,坚持甲醇制备、甲醇加注、醇氢动力“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在全国重点区域和重点路线已建设900多个甲醇加注站 [2] 增长确定性与竞争优势 - 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0%,实现跨越式增长 [6] - 海外市场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在英国、西班牙、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市场均实现同类出口量第一 [6] - 核心估值逻辑已从“政策红利”转向“技术壁垒+生态能力”,在研发投入、专利数量与生态覆盖度等维度形成差异化优势 [6] - 作为行业月销量“41连冠”的头部企业,在新能源商用车这一万亿元级绿色产业链中,有望占据未来行业竞争的核心位置 [7]
渗透率跃升销量领跑,远程商用车凭创新与生态构建长期价值
全景网· 2025-10-14 21:20
行业整体态势 -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新能源渗透率在2025年9月达到31.4%,相比五年前的2.7%实现大幅提升 [1] - 行业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1] 公司市场表现 -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连续41个月蝉联销量榜首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销量达107,826辆,9月单月销量突破17,000辆创历史新高 [1] - 公司单月销量已达2020年全年销量的4倍,过去五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近120% [1] 技术研发实力 - 公司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全系产品新能源化的商用车品牌 [2] - 公司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汇聚超2000名研发工程师,累计申请专利4000余项 [2] - 公司实现核心技术全栈自研,推出新能源商用车专用电池玄武电池,承诺10年80万公里质保并通过新国标认证 [2] 产品技术路线 - 公司采用“醇氢+电动”技术路线,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重卡续航超1500公里,满载42吨每公里成本仅1.034元 [2]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提出“生态3.0战略”,推动向“生态服务型公司”转型 [3] - 公司构建“销售、保值购、易租购、车电分离、无忧租”五位一体解决方案以降低用户门槛 [3] 国际市场拓展 - 公司在英国、西班牙、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市场实现出口量第一,海外市场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3] - 公司产品远程超级VAN入围全球年度厢式货车奖2026年度车型终选名单,是该奖项首个进入总决赛的中国车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