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科新机电上市15周年:归母净利润增长418.53%,市值较峰值蒸发30.20%
搜狐财经· 2025-07-08 11:54
公司概况 - 科新机电自2010年7月8日上市至今已15年,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9.29元、市值17.55亿元,当前市值为37.64亿元,累计增长1.14倍 [1][4] - 主营业务包括三类压力容器产品设计、制造、安装、销售及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核心产品为天然气化工设备(占比43.29%)和新能源高端装备(占比25.88%) [2] 财务表现 - 归母净利润从2010年0.33亿元增长至2024年1.69亿元,累计增幅418.53%,15年间有2年亏损,盈利增长年份占比60.0% [2] - 2020年营收7.35亿元,2024年达12.16亿元,但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8.79% [2] - 2020年归母净利润0.80亿元,2024年1.69亿元,近五年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2024年增速仅3.54% [2] 市值与股价 - 2015年6月4日市值峰值达53.92亿元(股价23.7元),当前市值37.64亿元(股价13.74元),较峰值蒸发30.20% [4] - 上市至今市值累计增长1.14倍,但较峰值减少16.28亿元 [1][4] 业务发展 - 公司成长体现在压力容器和新能源装备领域的深耕,但近年增长动力有所放缓 [1] - 天然气化工设备业务占比最高(43.29%),新能源高端装备占比25.88% [2]
济南第二届校友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校友经济双招双引大会召开
齐鲁晚报网· 2025-07-03 23:07
校友经济发展大会概况 - 济南召开第二届校友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校友经济双招双引大会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阳等多位市领导出席活动 [2] - 大会由中共济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济南市投资促进局、济南校友经济发展促进会承办 共邀请128所国内外高校481名校友企业家及40名全国重点城市校友组织负责人参会 [11] 济南人才政策与校友经济成果 - 济南实施人才强省会战略 推出人才政策"双30条" 人才总量超287万 入选"2024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国第11、北方第2 [3] - 出台"校友经济20条" 形成"1+1+4+N"工作机制 打造"高校+校友+资金+产业+城市"融合新模式 2024年已建成15个"泉城校友之家"和19个"泉城校友会客厅" [3][10] - 2024年策划校友活动50余场 聘任170位"校友双招双引大使" 意向签约项目40个 实际投资额达12.22亿元 北京大学校友促成重大投资项目落地 [10] 产业政策与联盟建设 - 济南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现场解读相关政策 [9] - 成立校友经济发展组织联盟 通过联盟运行章程 武汉市校友经济促进会会长刘萌分享校友与城市融合发展经验 [5][7] - 现场为优秀"校友双招双引大使"和突出贡献校友会颁奖 举行校友人才项目、投资项目意向签约仪式 [7] 学术研究与活动延伸 - 济南校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济南校友经济发展蓝皮书》 系统梳理发展模式 [7] - 大会后举办泉城校友大讲堂 2025年第4期(总第7期) 延续知识分享平台 [9]
济南将每年遴选10名左右青年创业人才,给予一次性50万元支持
齐鲁晚报网· 2025-06-05 11:54
济南市青年科技人才支持政策 - 济南市出台《济南市关于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若干措施(试行)》,围绕"引才、育才、留才、用才"设置五部分共十五条专项行动 [3] - 政策聚焦济南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空天信息、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4] 资金与创业支持 - 每年遴选10名左右优秀青年创业人才,给予一次性50万元资金支持,并纳入海右人才基金重点扶持范围 [4] - 提供"海右人才"政策服务团、金融服务团、法律服务团、知识产权服务团等全链条支持服务 [4] 成果转化与资本对接 - 3年内举办不少于100场高质量青年科技人才推介会和路演活动,采用"基金+项目+人才"模式加速成果转化 [4] - 3年内组织不少于50项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活动,激励青年人才牵头重大任务 [4] 科研项目与资源保障 - 青年人才担纲市级重点科研计划的比例不低于60%,构建"压担子—搭梯子—结果子"闭环培养模式 [5] - 依托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提供开放共享科研环境,定期举办沙龙、论坛等活动构建成长生态圈 [6]
兰石重装(603169):提质增效多元发展,业务稳健发展
华安证券· 2025-05-15 22: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稳健,长期看好公司发展 [4] - 公司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向新能源装备、绿色低碳智能化制造、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商和国际一体化市场转型 [6] - 公司收购的兰石超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产品有较大市场应用空间,核能装备有望受益于国内核电行业发展 [7] - 看好公司多元化发展和核电业务全产业链布局,修改盈利预测,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5月15日,收盘价7.91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10.32/4.11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1306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103亿元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7.91亿元,同比增长12.18%;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59%;扣非净利润9221.02万元,同比下降8.34%;基本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长1.61% [4]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52.30%;归母净利润1454.56万元,同比下降56.08%;扣非净利润259.42万元,同比下降91.90%;基本每股收益0.011元,同比下降56.30%,净利润下滑因销售结构变化、市场竞争激烈、研发投入和税金及附加增加 [5] 转型发展 - 由传统能源装备向新能源装备拓展转型,在核能、氢能、储能等领域取得突破 [6] - 由传统制造业向绿色低碳智能化制造业转型,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建设智能工厂等 [6] - 由单体设备制造向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商转型,是国内唯一全流程覆盖企业 [6] - 由国内市场向国际一体化市场转型,2024年国际市场新增订单4.11亿元,同比增长41.09% [6] 业务亮点 - 收购的兰石超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产品覆盖多种金属材料,新材料业务有较大市场应用空间 [7] - 核能装备覆盖全产业链,有望受益于国内核电行业发展 [7] 投资建议 - 修改盈利预测为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65.83/74.55/84.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2.64/2.96亿元;2025 - 2027年对应的EPS分别为0.18/0.20/0.23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45/39/35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8]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791|6583|7455|8467| |收入同比(%)|12.2|13.7|13.2|13.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56|230|264|296| |净利润同比(%)|1.6|47.2|14.9|11.9| |毛利率(%)|14.9|14.0|14.0|14.0| |ROE(%)|4.7|6.5|7.0|7.2| |每股收益(元)|0.12|0.18|0.20|0.23| |P/E|45.57|44.94|39.12|34.96| |P/B|2.16|2.93|2.72|2.53| |EV/EBITDA|17.88|25.39|22.87|20.84| [11]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4A - 2027E各项目数据及变化情况,还包含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指标数据 [12]
“钢铁巨无霸”登场!
长沙晚报· 2025-05-12 19:33
核心观点 - 中联重科在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展示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及其他创新产品,彰显公司在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的领先实力 [1][3] - 公司参展规模和产品数量创历届之最,展示面积近9000平方米,涵盖9大类产品和智慧解决方案 [3] - 新能源装备成为展示亮点,包括纯电轮胎起重机、氢能源泵车、混动矿卡等绿色动力设备 [5] - 数字化和智能化成果如无人驾驶机群协同、远程操控系统等"软实力"创新成果集中展示 [6] 产品展示 - 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行业唯一能满足185米高度风机安装,相当于65层楼高度吊装160吨重风机 [1][3] - 多台百吨级行业同级别最大自重和最大斗容矿用挖掘机、全球最高直臂云梯消防车、国内最大喂入量小麦机等世界级产品 [3] - ZRT500V4纯电轮胎起重机、行业首款氢能源泵车、全球首创最大百吨级混动矿卡等新能源设备 [5] - 纯电动高空作业机械、大马力拖拉机、工业车辆等系列新能源装备 [5] 技术创新 - 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创新成果全面展示 [3] - 纯电动无人驾驶机群协同现场演示、塔机远程操控系统、智慧指挥中心等数字化成果 [6] - 智慧矿山、智慧服务等解决方案展示行业发展智慧图景 [6] 参展规模 - 参展面积近9000平方米,9大类产品包括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建筑起重机械等 [3] - 近百台设备已完成进场组装,参展规模和产品数量创公司历届之最 [3]
三一国际(00631):减值影响业绩触底,煤机+油气板块有望改善
浙商证券· 2025-05-09 22: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需求有波动但国内外多元化发展空间广阔,2024年减值完成后2025年业绩有望轻装上路,叠加煤机、油气板块订单向好,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增长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发展 - 采矿设备国内煤炭机械行业多重驱动,掘进机龙头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海外宽体车填补空白业绩高速增长 [1] - 物流设备大港机持续获海外订单,小港机打入国际四大运营商采购体系,印度工厂产能爬坡保障海外收入增长 [1] - 新兴领域2021年并入机器人业务,2022年底并入技术装备公司进军新能源装备市场,2023年并入石油装备资产,新业务提供增长动力 [1] 2024年业绩情况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8%,海外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28.4%;能源装备收入109亿元,同比下滑12.8%;物流设备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24.5%;油气板块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24.3%;新兴产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84.9%;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42.9%,主要因油气装备商誉减值4.7亿元和珠海地产存货减值2.78亿元 [2] -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同比上升35.1%,环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 - 2.88亿元,同环比均由盈转亏 [2] 2024年盈利与费用情况 - 利润率方面,毛利率为22.4%,同比下降4.4pcts;净利率为4.9%,同比下降4.2pcts;采矿设备净利率为15.0%,同比增长2.3pct;物流设备净利率为11.6%,同比下降2.4pcts;油气设备净利率为 - 32.1%,同比下降39.9pcts [3] - 费用方面,研发费用率7.0%,同比减少1.3pcts;管理费用率2.9%,同比增长0.3pct;销售费用率5.9%,同比减少0.3pct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2、295、339亿元,期间CAGR为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9、26.5、29.9亿元,期间CAGR为17%;PE为7.8、6.4、5.7,PB为1.2、1.0、0.8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219|242|295|339| |(+/-) (%)|8.0%|10.4%|22.2%|14.8%| |归母净利润(亿元)|11.0|21.9|26.5|29.9| |(+/-) (%)|-42.9%|99.0%|21.0%|12.9%| |每股收益(元)|0.3|0.7|0.8|0.9| |P/E|13.1|7.8|6.4|5.7| |P/B|1.1|1.2|1.0|0.8| |ROE|9%|15%|15%|15%| [4]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股价(元)|市值(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2025E - 2027E)|EPS(元)(2025E - 2027E)|PE(2025E - 2027E)| |----|----|----|----|----|----|----| |天地科技|600582.SH|6.3|260.7|29.4、29.5、31.1|0.7、0.7、0.8|8.7、8.7、8.2| |郑煤机|601717.SH|15.5|269.1|41.3、44.2、50.3|2.3、2.5、2.8|6.5、6.0、5.3| |振华重工|600320.SH|4.5|185.4|7.6、9.5、11.4|0.1、0.2、0.2|29.4、23.5、19.7| |平均值| - | - | - | - | - |14.9、12.7、11.1| |三一国际|0631.HK|5.7|183.8|21.9、26.5、29.9|0.7、0.8、0.9|7.8、6.4、5.7| [14] 三大报表预测值 |报表类型|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百万元)|26227|28675|36250|44767| | |现金(百万元)|5340|7612|11089|15783| | |应收账款及票据(百万元)|11142|11700|14349|16711| | |存货(百万元)|5523|5626|6524|7762| | |其他(百万元)|4223|3736|4289|4512| |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4701|16287|18595|17777| | |固定资产(百万元)|7990|8466|9339|8852| | |无形资产(百万元)|3706|4653|5935|5590| | |其他(百万元)|3005|3168|3321|3335| | |流动负债(百万元)|40928|44962|54845|62545| | |短期借款(百万元)|4250|5104|6488|7766| | |应付账款及票据(百万元)|11213|10331|12572|14994| | |其他(百万元)|5746|5946|7634|8664| |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7543|9232|11176|11176| | |长期债务(百万元)|5684|7374|9318|9318| | |其他(百万元)|1858|1858|1858|1858| | |负债合计(百万元)|28752|30612|37869|42600| | |普通股股本(百万元)|280|280|280|280| | |储备(百万元)|11850|14067|16745|19764|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2221|14439|17117|20136| |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46|-89|-141|-191| |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12175|14350|16976|19945| |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40928|44962|54845|62545| |利润表|营业收入(百万元)|21910|24187|29545|33921| | |其他收入(百万元)|0|83|78|67| | |营业成本(百万元)|16996|17570|21026|24372| | |销售费用(百万元)|1286|1451|1882|2205| | |管理费用(百万元)|2163|2070|2890|3222| | |研发费用(百万元)|0|992|1221|931| | |财务费用(百万元)|229|262|314|318| | |除税前溢利(百万元)|1421|2756|3400|3848| | |所得税(百万元)|353|606|799|904| | |净利润(百万元)|1068|2149|2601|2944| |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34|-43|-52|-50|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02|2192|2653|2994| | |EBIT(百万元)|1650|3018|3713|4166| | |EBITDA(百万元)|2453|3817|4668|4998| | |EPS(元)|0.32|0.68|0.82|0.93|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152|1756|3349|3133| | |净利润(百万元)|1102|2192|2653|2994| |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34|-43|-52|-50| | |折旧摊销(百万元)|803|799|954|832| | |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百万元)|282|-1192|-205|-6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73|-1683|-2760|797| | |资本支出(百万元)|-919|-2222|-3110|0| | |其他投资(百万元)|-54|539|349|7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895|2175|2861|738| | |借款增加(百万元)|1746|2543|3327|1278| | |普通股增加(百万元)|0|4|0|0| | |已付股利(百万元)|-634|-369|-466|-540| | |其他(百万元)|0|-221|0|0| |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2098|2273|3476|4694|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8|10|22|15| |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3|99|21|13| | |获利能力 - 毛利率(%)|22|27|29|28| | |获利能力 - 销售净利率(%)|5|9|9|9| | |获利能力 - ROE(%)|9|15|15|15| | |获利能力 - ROIC(%)|6|9|9|9| |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70|68|69|68| |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38|34|28|7| |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2|1.3|1.4|1.4| |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0|1.1|1.1|1.2| |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6|0.6|0.6|0.6| |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2.1|2.1|2.3|2.2| |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1.8|1.6|1.8|1.8| |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3|0.7|0.8|0.9| |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7|0.5|1.0|1.0| |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3.8|4.5|5.3|6.2| | |估值比率 - P/E|13.1|7.8|6.4|5.7| | |估值比率 - P/B|1.1|1.2|1.0|0.8| | |估值比率 - EV/EBITDA|7.4|5.8|4.7|3.7| [17]
博德世达临港基地正式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4-30 19:39
公司动态 - 北京博德世达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博德世达(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临港基地在天津正式投产 [1] - 基地位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包括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技术服务设施 [1] - 生产方向聚焦钻井工具、高温高压完井工具、套管驱动系统(CDS)等核心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1] - 基地引入智能化生产线,配备高精度加工设备、检测系统及生产高端井下工具 [1] - 项目建成后,公司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服务能力将显著提升,助力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降本增效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中国海油、中国石油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油气田开发技术服务、设备采购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 - 公司与沙特阿美、BP等国际能源企业建立技术合作,产品已通过API认证,出口至中东、非洲等地区 [1] - 临港基地投产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与央企的合作关系,为开拓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1] 技术研发 - 公司已在钻井工具、完井设备等核心领域获得72项专利授权 [2] - 临港基地将设立研发中心,重点攻关深海钻井、页岩气开发等前沿技术 [2] - 公司将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共建产学研平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2] 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在天津临港区域进一步拓展产能,开展二期项目,建设新能源装备生产线,推动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 [2] - 公司将依托天津港保税区的区位优势,加强国际物流合作,将临港基地打造成面向全球的高端井下装备制造基地 [2]
中国中车“绿驰”交流空间落地巴西里约热内卢
人民网· 2025-04-27 09:28
公司动态 - 中国中车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正式启用"绿驰"交流空间,该空间集展示、交流、合作、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是公司在拉美地区建设的首个此类交流平台 [1][5] - 公司执行董事王铵表示希望以"绿驰"交流空间为纽带桥梁,创造中巴合作共赢新机遇、搭建文化交流新通道 [5] - 公司自2008年进入巴西市场以来,已为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贝洛奥里藏特等城市提供大量地铁列车,并积极参与当地重大赛事交通保障和城市轨道建设 [7] 行业合作 - 里约州民政厅厅长米乔内表示"绿驰"交流空间的启用是里约州交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中国企业与里约州政府的合作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和技术进步,将增强本地铁路产业链实力 [3][5] -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州长卡斯特罗访华期间与公司签署了设立列车维护中心并对里约州铁路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合作备忘录 [7] 技术展示 - "绿驰"交流空间承载可持续交通、新能源装备、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理念实践,使科技成果与社会价值深度融合 [5] - 该空间为巴西民众提供体验中国文化、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及探讨轨道交通数智化转型的平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