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硬件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6-30 0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智能硬件作为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实体化载体,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竞争的核心赛道,中国政府构建全方位政策体系推动其发展,各细分领域在政策、技术等因素影响下呈现不同发展态势,未来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革新和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前景良好 [1][8][80] 各部分总结 智能硬件的定义与分类 - 智能硬件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设备智能化,具备感知、联网、交互及数据价值挖掘能力,产品涵盖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多类 [3] - 详细介绍各类智能硬件产品的代表产品、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 [4] 智能硬件行业发展政策 - 中国政府构建全方位政策体系,推动智能硬件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8] - 汇总 2021 - 2025 年中国智能硬件行业最新政策,涉及国家战略规划、地方配套政策、行业标准制定及监管框架完善等方面 [9] 智能硬件行业发展现状 智能手机 - 2024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2.86 亿部,同比增长 5.5%,2025 年 1 - 4 月出货量达 0.87 亿部,预计全年出货量 2.91 亿部 [11] - vivo、华为、苹果、荣耀、OPPO 为 2024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其中 vivo 和华为市场份额分别较上年增长 10.3%和 50.1% [13] 平板电脑 - 2024 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为 2985 万台,同比增长 4.4%,2025 年第一季度出货量 852 万台,同比增长 19.5%,预计全年出货量 3120 万台 [16] - 2024 年华为市场份额第一,为 32.3%,苹果第二,为 26.6%,小米第三,为 12.7% [19] 智能可穿戴设备 - 腕戴设备:2024 年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 1.9 亿台,同比下滑 1.4%,中国市场出货量 6116 万台,同比增长 19.3%,预计 2025 年出货量 6728 万台;华为出货量同比增长率 34.6%,为全球第一 [21][23] - 智能眼镜:2024 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约 131.5 万台,2025 年第一季度出货量约 49.4 万台,同比增长 116.1%,预计 2025 年出货量 290.7 万台,同比增长 121.1%;多家企业布局 AI 眼镜项目 [26][29] - VR/AR 设备:2024 年中国 VR/AR 市场出货约 53.5 万台,同比下滑 26.3%,预计 2025 年出货量 114.9 万台;竞争格局激烈,国际巨头与本土企业均有布局 [30][32] 智能家居设备 - 智能家电:2024 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约 7560 亿元,同比增长 3%,预计 2025 年达到 7938 亿元;2024 年智能冰箱/洗衣机市场占比最大,为 24.6% [34][37] - 智能照明:2024 年中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 479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到 499 亿元;欧普、雷士、佛山照明为传统三强,新兴品牌如 Yeelight、邦奇依托技术差异化快速崛起 [40][42] 智能安防设备 - 2024 年中国智能安防软硬件市场规模达到 823 亿元,较上年增长 13.05%,预计 2025 年达到 913 亿元 [44][46] - 视频监控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2023 年市场占比达 65%,其次是智能锁,占比 26% [47] - 中国智能安防重点企业综合实力 TOP10 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 [50] 教育智能硬件 - 2024 年中国消费级和机构级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分别达到约 575 亿元和 164 亿元,预计 2025 年分别达到 632 亿元和 173 亿元 [52] - 列举教育智能硬件各产品对应的传统硬件企业和新型科技企业 [55] 智能硬件行业重点企业 - 华为构建“1 + 8 + N”全场景生态战略,2024 年销售收入 8620.72 亿元,同比增长 22.4%,净利润 625.74 亿元,同比减少 28% [57] - 小米以“硬件 + 互联网 + 新零售”模式打造智能硬件生态链,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 1112.9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7.4% [60][62] - 美的集团通过“数智驱动”战略将智能硬件延伸至全屋智能领域,2025 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284.28 亿元,同比增长 20.61%,归母净利润 124.22 亿元,同比增长 38.02% [67][68] - 海尔智家以“场景化”为核心打造智能硬件生态,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791.18 亿元,同比增长 10%,归母净利润 54.87 亿元,同比增长 15% [72] - 科大讯飞聚焦“AI + 教育”“AI + 医疗”场景,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46.58 亿元,同比增长 27.74%,归母净利润亏损 1.93 亿元,同比增长 35.68% [75] 智能硬件行业发展前景 - 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形成“国家引导 + 地方落地”的协同发展格局 [80] - 技术革新驱动行业发展,生成式 AI 技术迁移、硬件形态演进、端侧 AI 芯片普及和国产半导体技术突破推动行业进步 [81][82] - 智能硬件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消费和产业领域均有新发展,AR/VR 设备向轻量化与实用化转型 [83]
时隔7年再布局智能硬件 “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选择避开雷军的“枪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2:32
公司动态 - 出门问问发布AI智能体硬件产品TicNote 搭载自研Shadow AI支持转写、总结、思维导图等功能 适用于会议、问诊、课堂等场景 [1][3] - TicNote采用订阅制模式 海外市场4月16日首发 国内市场6月25日发售 除免费积分外需购买或订阅使用 [3] - 公司7年未发布硬件产品后重拾智能硬件信心 计划未来推出搭载Shadow AI的全新产品系列 [1][3] - 公司选择技术成熟度高的硬件形态 避免挑战VR/AR等强研发领域 认为AI是灵魂而硬件仅是载体 [4] 行业竞争格局 - AI硬件赛道进入多维度高强度竞争阶段 传统科技巨头、硬件商、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纷纷入局 [1] - 小米在TicNote发布次日加入AI眼镜市场 行业出现"百镜大战"现象 [1][6] - 手机厂商被视为智能硬件最大竞争对手 因其供应链能力、研发投入和资金优势可能形成碾压式壁垒 [1][8] 战略定位 - 公司采取避开手机厂商战略焦点的差异化路线 选择垂直细分领域建立优势 [1][8] - 专注手机厂商不具备碾压优势的小切口产品 如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等成功案例所示 [8] - 放弃销量目标预期 强调战略定力 认为国内AI订阅制市场存在商业机会 [3]
有人破产有人上市,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进入硬仗期|36氪出海·关注
36氪· 2025-06-24 21:35
庭院机器人行业现状 - 智能割草机器人是当前智能硬件赛道的热点品类,主要瞄准欧美家庭庭院需求,行业预计2025年将迎来爆发但淘汰赛已开始[5][6] - 2024年全球智能割草机器人销量约38.35万台,市场规模61亿元人民币,渗透率不足2%,完全替代传统设备后潜在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人民币[8] - 欧美家庭平均每月需修剪草坪2-3次,人力成本高昂推动自动化需求,全球约有2.5亿块庭院[7]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厂商已显现:追觅出货量突破10万台,九号公司2024年割草机器人收入8.61亿元,科沃斯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86.7%,松灵子品牌Mammotion销量达3万台[9] - 2022-2023年企业集中入局,包括宝时得(融资2.5亿美元)、科沃斯、九号等头部厂商及汉阳科技、来牟科技等初创企业[8] - 行业分化明显:森合创新破产,河森堡科技申请破产,安克创新曾退出后重新入局[10][12] 技术与产品挑战 - 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需依赖RTK卫星定位、视觉或激光雷达技术,室外环境复杂度显著高于室内,核心部件成本占比高[12][13] - 量产门槛高:据估算需至少1亿元人民币资金才能实现规模出货,技术、资金、团队能力缺一不可[13] - 产品成熟度不足:海外测评显示性价比、智能化程度和环境适应性仍是普遍问题,但价格战已开启,部分产品降至数百美元[14] 渠道与市场策略 - 传统园林工具渠道被老牌巨头垄断,线上需持续投入广告和品牌运营,本土化售后网络是必备条件[16] - 销售季节性明显:3月进入旺季,7月亚马逊会员日达高峰,9月后转淡[16] - 众筹验证需求但交付困难:Kickstarter上16个成功项目中8个众筹超百万美元,但部分项目出现交付中断或产品不稳定问题[12] 行业未来趋势 - 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头部厂商出货量提升,缺乏资源的小厂压力加剧[16] - 决胜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供应链效率及海外本土化运营能力的综合平衡[16]
Z Explorer|05后,不限专业、地点、时间的实习,和我们一起了解世界!
Z Potentials· 2025-06-23 12:18
未来科技愿景 - 基因药物将消除疾病与衰老,守护青春与活力 [2] - AI助理全面解放人力,处理生活琐碎 [2] - 虚拟技术实现足不出户全球文化沉浸体验 [2] Z Explorer计划核心 - 聚焦四大领域:科技创投(Z Potentials)、科技财经(Z Finance)、消费全球化(Z Lives)、交互娱乐(脑洞航海家) [3] - 提供与顶尖高校青年、一线投资人、科技领袖合作机会,参与闭门活动及行业深度访谈 [4] - 目标培养未来领袖,强化科技敏锐度与商业洞察 [8] 公司背景与资源 - 专注科技商业内容,覆盖AI、半导体、金融科技等七大技术产业 [5] - 核心团队来自清华、牛津等全球顶尖高校及一线投资机构、科技大厂 [5] - 已联合谷歌、阿里云、华为云等企业举办多场闭门会议及高校创业大赛 [6] 参与者权益 - 深度参与明星公司访谈、上市公司/独角兽产业链研究、技术学术交流 [9] - 获得永久Alumni身份,享受顶级闭门会议及内部社区资源 [11] - 与金融科技专家直接交流,多元背景团队协作实践 [11] 招募要求 - 目标人群:高度自驱、对科技商业感兴趣的年轻人,需英文流利 [11] - 计划形式:三个月远程参与,每周投入5-10小时 [11] 内容矩阵案例 - Z Potentials栏目专访B站前副总裁、Luma创始团队等科技先锋 [12] - Z Finance分析滴灌通模式、字节阿里大模型投资策略 [13] - Z Lives报道AI除草/睡眠神器等消费科技产品 [13] - 脑洞航海家聚焦XR、独立游戏等交互娱乐创新 [14] 公司使命 - 在低速增长时代链接高潜力个体,坚信"未来属于人" [15] - 开放内容创作合作通道,接受简历投递 [16][17]
中产最爱的小众运动,又催生一个AI硬件产品
36氪· 2025-06-20 17:06
中国网球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网球运动市场规模达367.5亿元,网球场数量占全球7.2%,参与者占比19.8%,均居全球第二[1] - 2024年国内网球场地共53805片,远低于篮球/乒乓球的超100万片,但网球人群达2518.8万人,较2021年增长28%[4][6] - 网球运动装备及培训成本高:装备初始投入大,教练课时费100-500元/小时,场地费100-200元/次[6] 智能网球发球机市场崛起 - 智能发球机新增AI控制、视觉识别等功能,售价4000-10000元,形成新赛道替代传统教练[2][14] - 代表性产品:庞伯特发球机(5999-7999元)支持3种AI训练模式,卧安Acemate实现击球互动+自动捡球,Tenniix配备LED屏支持语音/手势控制[8][10][12] - 2023年庞伯特发球机众筹超募26255%达256万美元,2024年Acemate已募资191万美元(超募6360%)[15] 行业竞争格局 - 参与者包括机器人公司(卧安、创屹科技)、传统装备品牌(火枪手、普尚)、新兴品牌(Veva、Tenniix)及产业带企业(力拓体育)[2] - 电商平台在售品牌超百余个,价格区间1000-10000元,头部品牌包括火枪手、斯波阿斯等,新势力有庞伯特、Nisplay等[17] - 部分产品"伪智能"问题突出:7100元机型仅支持APP控制,5499元产品依赖多端互联,与消费者预期存在差距[18] 技术应用场景优势 - 网球隔网运动特性适合AI硬件落地,结构化场景降低技术泛化难度[16] - 发球机可标准化实现喂球/战术指导/陪练功能,技术门槛低于生活服务类机器人[16] - 传统发球机市场存在20年,智能升级创造增量空间,AI算法+传感器实现动态训练方案定制[7][8][14]
云天励飞:公司致力于成为AI儿童智能硬件第一品牌
巨潮资讯· 2025-06-17 10:35
消费级业务战略启动 - 公司于2024年正式启动消费级业务战略,夯实边缘AI发展战略 [2] - 成立全资子公司噜咔博士,独立运营儿童益智领域业务,定位为"技术驱动儿童成长",目标成为AI儿童智能硬件第一品牌 [2] - 推出两款AI硬件产品:AI拍学机与AI毛绒玩具,均搭载自主研发的"云天天书"多模态大模型 [2] 新产品与技术应用 - AI拍学机融合多模态识别技术,实现"拍摄-识别-科普"闭环,针对儿童群体提供场景化知识交互 [2] - AI毛绒玩具集成多模态大模型、情绪互动反馈系统,通过语音、图像等多模态信息触发人机互动反馈,实现对儿童群体的趣味性成长陪伴 [2] - 与闪极科技、LOHO联合推出国内第一款量产AI眼镜,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融合发展 [3] 业务拓展与生态构建 - 通过收购岍丞技术并深度整合其硬件能力,促进自研AI大模型的应用推广,赋能智能设备,丰富AIoT产品矩阵 [3] - 将推出多款消费级产品,建立"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体系 [3] - 启动"噜咔博士"品牌IP化运营,通过内容共创强化用户心智和品牌传播力 [3] 商业模式与市场策略 - 探索"硬件+订阅制内容"商业模式 [3] - 拓展海外市场,开发面向海外市场的多语言版本系列产品 [3] - 消费级业务以"技术创新+场景深耕"双轮驱动,持续拓展智能硬件新品类,构建"硬件+内容+服务"生态闭环 [3]
36氪出海·关注|有人破产有人上市,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进入硬仗期
36氪· 2025-06-16 18:09
行业概况 - 智能割草机器人是庭院机器人中的热点品类,主要服务欧美家庭的庭院需求,包括泳池清洁、割草、除雪等类型 [3] - 2024年全球智能割草机器人销量约为38.35万台,市场规模达61亿元人民币,渗透率不足2%,潜在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人民币 [3] - 2022-2023年企业批量进入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国产电动工具巨头和头部机器人厂商积极投入 [3] 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约有2.5亿块庭院,家庭平均每月修剪草坪2-3次,高昂人力成本推动自动化替代需求 [3] - 追觅智能割草机器人出货量突破10万台,九号公司割草机器人收入8.61亿元,科沃斯海外收入增长186.7%,松灵机器人销量达3万台 [4] - 乐动机器人2025年以来销量超15000台,近期递表港交所 [2] 技术特点 - 智能割草机器人普遍采用"无边界"设计,通过RTK卫星定位、视觉、激光雷达等技术实现环境感知 [6] - 室外环境复杂导致研发成本高,核心部件如电机电池、导航系统、传感器占据成本大头 [7] - 部分产品价格已下探至数百美元,行业出现"内卷"苗头 [7] 竞争格局 - 头部厂商包括宝时得、九号公司、科沃斯、松灵机器人等,部分初创企业如汉阳科技、来牟科技获得融资 [5] - 安克创新、正浩创新等曾中途退出,但安克创新旗下品牌eufy今年再次进军该市场 [6] - 森合创新宣布解散,河森堡科技申请破产,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2][5] 销售渠道 - 传统园林工具销售渠道以线下为主,线上需长期投入广告和品牌运营 [8] - 众筹是常用上市渠道,Kickstarter上已完成16个智能割草机器人项目,其中8个众筹金额超百万美元 [6] - 销售旺季从3月开始,7月亚马逊会员日达高峰,9月后进入淡季 [8] 行业挑战 - 量产交付面临考验,部分众筹项目出现未完成交付或产品不稳定问题 [6] - 企业需具备资金、技术、团队能力,完整出货并形成规模需至少1亿人民币资金 [7] - 渠道和售后能力是长期挑战,需搭建本土化退换货和维修网络 [8]
Z Explorer|05后,不限专业、地点、时间的实习,和我们一起了解世界!
Z Potentials· 2025-06-15 11:45
未来愿景与科技趋势 - 未来世界将实现基因药物抗衰老、AI智能助理处理生活琐事、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居家全球文化体验[2] - 科技发展正将科幻情节转化为现实应用场景[2] Z Explorer计划核心定位 - 计划聚焦四大领域:青年科技创投(Z Potentials)、科技财经(Z Finance)、消费全球化(Z Lives)、交互娱乐(脑洞航海家)[3] - 提供与顶尖高校青年、一线投资人、科技领袖合作机会,包括闭门活动策划、行业洞察挖掘、深度商业访谈[4] - 长期目标为培养未来领袖,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科技敏锐度与商业洞察力[8] 公司背景与资源网络 - 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北大、牛津等全球顶尖高校及一线投资机构/科技大厂/顶级咨询公司[5] - 已联合谷歌、阿里云、华为云、亚马逊云科技等企业协办线下闭门会议,支持高校创新创业大赛[6] - 内容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金融科技等六大技术产业[5] 参与者权益 - 可深度参与明星公司访谈、上市公司/独角兽产业链研究、技术学术交流[9] - 成为Alumni后永久享受行业顶尖闭门会议资源及内部社区权限[11] 人才招募标准 - 要求高度自驱力,对科技/产品/商业有兴趣,英文流利,每周可投入5-10小时[11] - 计划为期三个月,远程参与,滚动招募机制[11] 内容矩阵案例 - Z Potentials栏目专访包括B站前副总裁、Luma AI创始团队、清华系机器人创业者等20+科技领袖[12][13] - Z Finance深度分析阿里/字节大模型投资策略、滴灌通商业模式等财经热点[13] - Z Lives报道AI除草神器、睡眠科技等消费领域创新[13] - 脑洞航海家聚焦XR、独立游戏等交互娱乐前沿[14] 集团使命 - 在低速增长时代连接高潜力个体与团队,坚信"未来属于人"[15]
CEO锦囊·出海季|AI硬件出海,风口还是刚需?
36氪· 2025-06-05 14:33
智能硬件发展阶段 - 2014-2015年为第一阶段,主要聚焦国内市场,将传统产品硬件化,如带APP功能的路由器或辅助弹奏钢琴,但大部分项目未能存活[3] - 2015-2016年进入第二阶段,行业转向出海,安克等公司崛起,投影仪、摄像头等品类估值达10亿美金,依托华强北供应链和中国工程师红利[3] - 2023年至今为第三阶段,AI技术快速提升并与硬件结合,催生新产品形态[3] - 2024年是分水岭,之前为智能硬件时代,之后进入AI硬件时代,可视为AI硬件元年[4][5] 智能眼镜发展现状 - 产品需满足重量轻(50克以下)、续航长、算力强等核心要求,同时兼顾时尚属性,非标品特性明显[7] - 技术路线分为四类:大屏幕型、Ray-ban Meta复制型、Micro LED+光波导型、度数调节型,资本难以抉择投资方向[4] - 交互方式需自然融入生活,解决摄像头隐私问题,谷歌2014年产品因技术未达标未能成功[7] - 创业公司应专注垂直细分场景,如游泳专用眼镜,避开与大公司直接竞争[8] 智能硬件与AI硬件区别 - 智能硬件按场景分为可穿戴、智能家居、特定场景三类,AI硬件更强调交互体验和内容生成能力[9] - AI硬件本质是智能硬件的升级,带来场景、人群、功能的扩展,但当前与AI结合度不足[5] - 产品差异主要体现在软件层面,如Plaud AI录音笔凭借软件体验脱颖而出,硬件同质化严重[10] - 大模型使智能音箱重生,交互从人机模式转向人人模式,新增占卜、语言学习等场景[11] 产品市场表现分析 - AI Pin存在实用价值但交互创新过度,投影操作难度大,而Rabbit R1功能与手机重叠缺乏竞争力[12] - 智能戒指需强化软件差异化,聚焦健康监测等垂直功能,避免与手环同质化[13] - VR产品因交互方式革命性创新导致普及困难,AI硬件应谨慎改变用户习惯[14] - 泳池清洁机器人案例显示,抓住海外特定刚需(如欧美家庭泳池维护)是关键成功因素[15] 出海机会与策略 - 供应链优势(价格、迭代速度)和工程师红利是核心竞争力,需结合海外数据洞察真实需求[21] - 应聚焦垂直细分市场,如骑行/滑雪专用眼镜,避开平台级产品的直接竞争[22] - 硬件复购依赖耗材(3D打印材料)或数据服务(健康报告),订阅模式中付费率超10%即算成功[18][19] - 中小公司需量力而行,选择递进式创新而非革命性创新,重点控制成本[20]
55个员工卖了65亿美元
投中网· 2025-06-03 14:36
收购交易概览 - OpenAI拟以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8.16亿元)全资收购AI硬件公司io,若达成将成为公司史上最大规模收购 [1][2][3] - 交易估值较4月传闻的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41亿元)飙升12倍,反映OpenAI对收购的重视 [2] - io成立于2023年,背后资方包括Emerson Collective、Thrive Capital等机构,交易后这些机构将实现退出 [2][7] 标的公司io的核心优势 - 创始团队具备明星光环:创始人乔尼·艾维为苹果前首席设计官,主导设计iPhone、iPad等标志性产品,乔布斯曾称其"在苹果的运营权力仅次于自己" [5] - 团队含55名硬件/软件专家,包括前苹果Mac/iPad设计核心成员Scott Cannon等 [6] - 母公司LoveFrom年化收入约2亿美元,客户涵盖法拉利、爱彼迎等 [5] 战略合作背景 - OpenAI CEO奥特曼与艾维因对"AI驱动新型计算设备"的共识深度合作,io由OpenAI提供技术、LoveFrom主导设计 [6] - 奥特曼公开推崇乔布斯对用户体验的洞察,目标打造"AI时代的iPhone" [6][9] - 收购后io团队将并入OpenAI,艾维及LoveFrom将接管OpenAI全系创意设计 [7] 产品规划与市场野心 - 首款产品为无屏幕AI设备,体积小巧可感知环境,计划2026年发布,奥特曼预测其可带来1万亿美元市值增长 [9] - 产品定位为继MacBook和iPhone后的"第三大核心办公设备" [9] - OpenAI近期密集布局硬件:重组机器人部门、投资Physical Intelligence、收购Windsurf,意图构建从模型到终端的闭环生态 [10] 行业竞争态势 - 谷歌发布Gemini驱动的Project Moohan头显和XR眼镜,Meta推出Ray-Ban Meta智能眼镜,苹果至少三团队研发神经引擎设备 [11] - 行业趋势显示大模型公司需通过硬件掌控用户入口,否则可能沦为生态配角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