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
搜索文档
星行侠用粤语开课、化身迎宾讲解员 2025 AGIC数字华夏展台亮点多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17:45
公司产品展示 - 数字华夏在2025 AGIC展会展示重点产品包括夏澜机器人、星行侠"四胞胎"和机器狗卫小鹿 [1] - 旗舰机器人夏澜具备演唱传统民乐和流行音乐的能力 吸引大量观众互动 [1][3] - 星行侠机器人提供粤语科普课和自主迎宾讲解功能 受到家长和儿童群体欢迎 [1] 星行侠产品特性 - 星行侠是公司第三款重点人形机器人产品 定位为高颜值、高情商、易使用的商用机器人 [2] - 作为行业首款本体与轮式结合的双形态人形机器人 以实现规模商用和场景闭环为核心目标 [2] - 配备电子皮肤技术 手部可感知温度、湿度和纹理 通过机器学习输出互动策略 [2][3] - 已获得超百台订单 将在银行、博物馆、智慧校园等场景落地 [2][3] 技术迭代进展 - 公司将于8月、9月推出夏澜S02迭代版 解决眼球追踪和口型一致技术难题 [3] - 新版夏澜已在龙岗6S店和2025WRC亮相 逐步向类人交互水平演进 [3] - 星行侠在展会展现多场景适应能力 包括方言科普课堂和展厅接待功能 [2][3]
光弘科技(300735.SZ):有为部分海外客户提供服务机器人的制造服务
格隆汇· 2025-08-19 15:44
公司业务动态 - 光弘科技为部分海外客户提供服务机器人的制造服务 [1] - 目前服务机器人相关业务占公司营收比例较低 [1] - 公司将持续关注服务机器人市场动态并寻求发展机会 [1]
对话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海外市场 至少50%以上增长
北京商报· 2025-08-09 21:08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李通是自动化专业背景的理工男,创业初衷是"因为好玩"且市场上缺乏专业机器人公司[1] - 公司成立16年,从最初提着箱子推销发展到产品累计部署超10万台,业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及地区[1] - 公司坚持"先垂类再全才"和"为市场服务"的发展法则,不做商业化落地不了的事[1] 产品与技术路线 - 2025年WRC展会上展示了XMAN系列类人机器人,包括双足类人形和轮式类人形,适用于医院分拣药品、餐厅制作食品等服务场景[2][3] - 展台同时展示了递送类、清洁类等专用服务机器人,呈现"通用+专用"机器人协作的未来图景[2] - 技术发展路径是先岗位化的垂类机器人,再逐步实现全才,最终目标是全通用机器人[6] - 预计通用机器人进入家庭需要5-10年,但某些垂类通用机器人可能更快落地[6] 市场表现与商业化 - 海外市场订单增长显著,至少有50%的增长,采用雇佣制(租赁)模式,价格为当地人力成本的1/3到1/2[9] - 随着规模扩大,机器人成本逐步下降,与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形成剪刀差,将迎来大规模落地拐点[10] - 公司专注于垂类场景的岗位化机器人,拒绝炫技式研发,务实主义风格获得市场认同[2] 行业观点 - 机器人行业经历波峰波谷波动,需要保持平常心和持续投入[4] - 企业应从第一天就明确技术研发要为市场服务,否则难以生存[5] - 工业、服务和医疗场景都可能快速落地,关键在于找到技术可实现的具体岗位[7] - 公众对机器人期望过高可能导致误解,但科技创新需要时间逐步提升[11]
对话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海外市场,至少50%以上增长
北京商报· 2025-08-09 21:00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李通是自动化专业背景的理工男,创业初衷是"市场上没有这样一家机器人公司"并认为"好玩" [1] - 公司成立16年,从早期艰难推销发展到累计部署超10万台机器人,业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及地区 [4] - 穿越了服务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两个时代,坚持"先垂类再全才"和"为市场服务"的发展法则 [4] 产品与技术路线 - 2025年WRC展会推出XMAN系列类人机器人,包括双足类人形和轮式类人形,专注医院分拣、餐饮服务等垂类场景 [7] - 展台展示轮式、双足类通用人形机器人及递送类、清洁类专用服务机器人,呈现"通用+专用"协作的未来场景 [4] - 技术路径规划:先发展岗位化垂类机器人,再逐步实现全才,最终达成全通用目标,垂类通用机器人落地周期可能短于5-10年 [11] 商业化策略 - 采用租赁模式,机器人月租费用为当地人力成本的1/3到1/2,显著降低客户使用门槛 [4][13] - 海外市场增长显著,订单量同比至少增长50%,采用雇佣制(租赁)模式推进商业化落地 [13] - 规模效应显现,随着行业规模扩大,机器人成本持续下降,与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形成剪刀差,将加速大规模落地 [14] 行业认知与趋势 - 机器人行业存在波峰波谷周期,需要保持平常心和长期投入心态,避免因短期波动改变战略 [8] - 企业必须从首日就明确技术研发为市场服务,否则难以生存,商业化落地能力是关键 [9] - 当前技术尚未达到消费者期待的"全能家用机器人"水平,但创新需要时间逐步提升 [15] - 最快落地场景需满足两个条件:存在明确岗位需求且技术可实现性高,工业、服务、医疗领域均有潜力 [12]
A股公告精选 | 4连板福日电子(600203.SH)提示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20:16
中国移动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38亿元人民币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 [1] -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 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 [1] - 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 [1] 半导体行业季度业绩 - 华虹半导体第二季度销售收入5.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 毛利率10.9%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2] - 预计第三季度销售收入6.2-6.4亿美元 毛利率10%-12% [2] - 中芯国际第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下降1.7% 毛利率20.4%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3] - 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7% 毛利率18%-20% [3] 上市公司风险提示 - 福日电子子公司服务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不足1% [4] - 东方精工与乐聚机器人战略协议不涉及具体金额 除特定条款外无强制约束力 [5] 企业合作与业务拓展 - 步长制药子公司授权菲律宾公司独家代理Efparepoetin alfa在菲注册销售 [7] - 道氏技术与共济科技、芯培森合作开展原子级科学计算算力业务 [9] - 硕贝德向台湾客户送样服务器液冷板产品 正处于测试阶段 [10] 半年度财务数据 - 上纬新材上半年营收7.84亿元同比增长12.5% 净利润2990.04万元同比下降32.91% [6] - 容知日新上半年营收2.56亿元同比增长16.55% 归母净利润1423.55万元同比增长2063.42% [10] 股东持股变动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减持通富微电1314.24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6.91% [11]
福日电子:子公司为服务机器人产品提供JDM/OEM服务 营收比例不足1%
智通财经· 2025-08-07 19:15
公司业务与财务影响 - 公司子公司为服务机器人产品提供JDM/OEM服务 [1] - 该业务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比例不足1% [1]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沟通 - 公司发布股价异动暨风险提示公告 [1] - 提示投资者审慎决策并注意防范投资风险 [1]
福日电子:子公司为服务机器人产品提供JDM/OEM服务 营业收入比例不足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8:25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2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1] - 8月7日股票交易价格再次涨停且换手率达28.87% [1] - 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期间累计涨幅达46.44% [1] 子公司业务情况 - 子公司为服务机器人产品提供JDM/OEM服务 [1] - 相关业务收入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比例不足1% [1]
上半年营收破百亿!九号公司业绩“狂飙”
大众日报· 2025-08-06 14: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半年净利润超2024年全年 [1] - 毛利率从2021年23.23%持续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0.39% [6]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6.53亿元,同比增长46.94% [6] - 净资产收益率(加权)从2022年9.83%升至2024年19.10%,2025年上半年达18.44% [7][8]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电动两轮车收入68.23亿元(同比+101.7%),占总营收58.1%,毛利率23.71% [3] - 智能电动平衡车及滑板车收入21.8亿元,毛利率30.62% [3] - 全地形车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5.38亿元(2024年全年9.76亿元),毛利率25% [3] - 其他产品板块毛利率达54% [3] - 机器人业务2024年收入8.95亿元,毛利率超51% [10] 市场与运营数据 - 智能电动两轮车国内销量239万台(同比+99.5%),远超行业29.5%增速 [5] - 64天内实现出货量从700万台至800万台突破,刷新行业纪录 [3] - 国内电动两轮车专卖门店超8700家(截至2025年6月30日) [5]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Segway Navimow X3系列亮相CES,成为全球首个服务17万家庭用户的品牌 [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支出8.26亿元(较2023年+34.1%,较2022年+41.7%) [1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22亿元(同比+49.51%),研发人员增至1786人 [13] - 全部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资本化比例为0,研发强度连续三年保持5.7%-6.0% [13] - 机器人研发项目累计投入8.77亿元(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 [13] - 形成智慧技术、移动技术、在线化+数据化三大核心底层技术体系 [12] 行业前景与战略布局 - 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7亿美元增至2030年4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4.8% [10] - 业务覆盖电动滑板车、智能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服务机器人和E-bike五大领域 [8] - 通过三电系统等零部件共通性实现规模效应与降本增效 [11] - 在北京、达拉斯、南加州等全球9个地区设立区域总部 [8]
九号公司半年净利12.42亿倍增 智能电动两轮车营收68亿占58%
长江商报· 2025-08-04 07:3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7.42亿元 同比增长76.14% [1][2] - 净利润12.42亿元 同比增长108.45% 创历史新高 [1][2] - 毛利率提升至30.39% 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53亿元 同比增长46.94% [1] - 归母净利率达10.6% 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电动两轮车收入68.23亿元 同比增长101.7% 占总营收58% [1][2] - 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收入21.80亿元 同比增长37.23% [1][3] - 智能电动两轮车中国区销量达239万台 同比接近翻倍 [3] - 电动两轮车出货量64天内从700万台增至800万台 [3] - 电动滑板车累计出货量超1400万台 [3] 市场地位与渠道建设 - 电动两轮车专卖门店超8700家 [3] - 头部品牌中销量增速排名第一 行业整体销量增长29.5% [3]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已拥有17万家庭用户 [5] - 第三代滑板车在德国等多国成为畅销车型 [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22亿元 同比增长49.51% [4] - 研发人员1786人 占比31.55% [5] - 累计获得全球知识产权5982项 参与110余项技术标准 [5] - 自研RideyGO智能车机系统、RideyLONG长续航系统和RideyFUN智驾系统 [5] - 下半年将发布技术品牌凌波OS [5] 新产品布局 - 推出Segway E-bike Xyber与Xafari两款产品 2025年全球发售 [6] - Segway Navimow X3系列无边界割草机器人亮相CES [5] - 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7亿美元增至2030年40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14.8% [5]
出货100万台仅用64天 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上演加速度: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12:0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 [1] - 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99.5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6.22% [1] - 2025年Q2电动两轮车营收66.30亿元,同比增长61.54%,销量138.87万台,收入39.60亿元 [1][3] - 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车销量38.38万台,收入9.29亿元,全地形车销量0.80万台,收入3.23亿元 [3] 电动两轮车业务 - 中国市场累计出货量从700万台增至800万台仅用64天,刷新行业纪录 [2] - 中国区专卖门店超8700家 [2] - 市场份额从2020年0.2%提升至2024年4.4%,销量从11万台增至260万台 [2] - 4000元以上高端SKU占比68%,显著高于爱玛的10%,2024年高端销量超60万台 [2] 电动滑板车业务 - 累计出货量超1400万台 [3] - 2024年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销售额23.7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56.85亿美元,CAGR 13.5% [3] 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22亿元,同比增长49.51%,研发人员占比31.55% [5] - 累计获得专利3790项,著作权196件,商标权1996件 [5] - 海外市场覆盖欧美、澳新,入驻Amazon、Costco、Best Buy等线上线下渠道 [5] 新兴业务布局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Segway Navimow X3系列已覆盖17万家庭用户 [6] - 2024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17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40亿美元,CAGR 14.8% [6] - 2025年全球发售Segway E-bike Xyber与Xafari两款电助力自行车 [6] 市场战略 - 当前中国市场营收占比超60%,长期目标为中国30%-40%、欧美各30%、其他区域10%-1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