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区县观察:湖州民营经济的“向新”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21:42
湖州民营经济整体发展 - 上市公司总数攀升至64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跻身全国地级市前30强 [1] - 7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1] - 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税收和出口、90%以上的就业岗位 [4] - 三年来市场主体从46万户增至57万户,净增11万户 [3] - 技改投入增幅从15%提升至36.3% [3] 政企合作与营商环境 - "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已召开150期1194场,参会企业家达8712位,收集交办问题10950个,反馈满意率达99.70% [3] - 通过系列活动持续营造尊商、敬商、亲商、爱商的浓厚氛围 [4] 企业成长与产业升级案例 - 黄鹄机床从创业前五年仅售出2台设备,发展到2024年生产接近饱和,二期项目投资10亿元,达产后将实现年产300台高端五轴机床,年产值达12亿元 [1] - 久立集团2023年收购国外百年企业EBK公司,使连续亏损7年的企业扭亏为盈,并正积极推进对另外两家企业的收购以融合全球顶尖技术 [3][4] 产业发展战略 - 以"二次创业"引领内生裂变 [3] - 企业通过收购整合全球顶尖技术、品牌和市场网络,旨在让"湖州制造"在全球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4]
数据为证 实物为章 青岛民营经济发展主题图片(实物)展献礼企业家日
搜狐财经· 2025-11-01 20:36
"十四五"期间,青岛始终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乘势而上取得了可喜成绩。10月31日, 在第5个"青岛企业家日"到来之际,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专项小组主办的"青岛企业家日民 营经济发展成就主题图片(实物)展"在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正式启幕。展览以"凝心聚力谋发展 乘 势而上启新程"为主题,通过图文视频、实物展品、VR全景展等多元展示形式,立体呈现青岛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画卷",为2025年"青岛企业家日"增添厚重的实干底色。 据悉,作为"青岛企业家日"暨企业家宣传周十项重点活动之一,本次图片(实物)展将持续展出8天 (10月31日至11月7日)。展览围绕"征程万里 乘势而上""擘画新境 谱写新篇"等九大篇章的宏大叙事展 开,以百余幅纪实图片串联起政策护航、产业升级的发展脉络,全方位勾勒青岛民营经济的成长轨迹, 生动展现民营企业家们奋发有为、创新创业的风采,讲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青岛故事"。 大众网记者 马静静 青岛报道 截至2025年三季度,青岛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3%的税收,63.4%的投资,71.8%的进出口,86.2%的 城镇新增就业,99.5%的经营主体数量和98. ...
地方“民营企业家节”热闹背后:同质化和隐性壁垒仍待破解
第一财经· 2025-11-01 17:53
政策与法律支持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并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保障平等权利[1] - 浙江省率先出台全国首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及省级民营经济"32条"[1] - 湖州市设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如每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截至9月底累计归集涉企问题12004个,办结率达99.3%[8][9] 民营经济表现与贡献 - 湖州市民营经济呈现"78899"特征,贡献全市77.3%的生产总值、80.4%的税收、88.6%的出口额、95%的就业和97.5%的市场经营主体[3] - 202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3115.3亿元,同比增长5%,占GDP比重77.3%,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3] - 2024年民营规上企业(不含批发业)利润总额309亿元,利润率4.3%,民营规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达25.8万元/人[4] 企业发展案例与机遇 - 黄鹄机床在国产替代趋势下获得资本注入,2025年销售额预计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105%,当地政府支持其二期扩产项目[2] - 国科炭美新材料因湖州及长三角新能源供应链生态而落户,2024年硬炭千吨示范线投产,科研成果加速转化[3] - 湖州市开展各类供需对接活动187场次,参与企业5600余家,对接订单85亿元、融资突破136亿元[9] 面临的挑战 - 传统制造业领域产品同质化导致低价竞争恶性循环,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境[6] - 民营企业在进入电信、能源等垄断性行业时存在隐性壁垒,2024年湖州市民间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占比仅5.4%[6] - 高端人才资源紧缺,湖州市人才总量约为嘉兴的59%、无锡的35%,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7] 政府支持与企业转型 - 湖州市举办"创业再出发"总裁读书班,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学习并购、数字化转型等,学费按项目金额50%补助[10] - 通过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和"法护营商"行动,为企业提供从便捷服务到价值创造的增值服务[8] - 孔辉科技在细分市场占半壁江山,但面临研发投入高、资金压力大及技术人才供应不足的挑战[7]
“宁德企业家日”活动暨宁商大会举行:以“一座城”的名义礼遇每一位企业家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15:31
中新网宁德11月1日电 1日,以"汇聚宁商力量谱写'宁德篇章'"为主题的2025年"宁德企业家日"活动暨宁 商大会在福建省宁德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宁商宁企齐聚,畅叙情谊、共谋未来。 宁德市委书记张永宁表示,海内海外的宁商宁企都是"宁德人""一家人",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活动,多交 流、多联系、多走动,进一步加强对接合作,推动优势互补,实现抱团发展、共赢发展。 2025年"宁德企业家日"活动暨宁商大会现场。吴允杰摄 本次大会期间,宁德市新对接产业项目23个、总投资51.15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49.4 亿元,涵盖新能源电池材料、电池结构件、光学新材料、船舶修造、电机电器、大健康食品等多个行业 领域。 近年来,宁德坚持"抱好金娃娃,发展大产业",不遗余力地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打造了锂电、不 锈钢、新能源汽车、铜材料4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集聚产业链头部企业200多家,总产值 超5300亿元,引育了宁德时代、青拓集团2家千亿企业,15家超百亿企业,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 市。 作为宁德发展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已成为宁德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 的"主动力"、就业 ...
知名青年企业家南充行活动暨第四届南充市企业家日大会举行
四川日报· 2025-11-01 09:24
近年来,随着南充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南充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南充民营经济增 加值同比增长4.7%,占GDP的比重达62%,经济"压舱石"作用明显。全市民营经营主体总量达39.8万 户,占全市经营主体总数的97.62%。在2024年度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中,南充荣膺"优秀"等级。 10月31日,知名青年企业家南充行活动暨第四届南充市企业家日大会举行。本次大会共吸引300余 名企业家代表、市县驻外商会代表等参加。会议宣读了对"优秀企业家""突出贡献商会"的表扬通报,发 布了第三批南充市"果州优才计划"(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军人才)入选人员名单,并推介南充市重点产业 项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家德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次活动还同步举办了项目签约仪式,共达成合作项目22个、协议总投资113.2亿元。签约项目涵 盖汽车汽配、化工轻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记者 徐浩煊) 据悉,南充市企业家日于2022年设立,南充成为全省首个设立企业家日的市(州)。南充市企业家 日大会旨在增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增强企业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至今已经连续举 办四年。 ...
政企同频共振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证券日报网· 2025-11-01 08:25
政策支持与宏观数据 - 四川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5.1%,与上年同期持平 [1] - 中共中央建议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举措,加强产业、投资、财政、金融政策协同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5] 政企沟通机制与目的 - 多地政府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搭建政企坦诚交流平台,旨在直接倾听市场一线声音,为科学决策和优化政策提供依据 [2] - 座谈会核心目的是让政府精准掌握经济运行真实情况、企业发展实际困难及行业共性问题 [2] - 坚持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认真倾听企业意见和诉求,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5] 座谈会内容与企业诉求 - 企业家在座谈会上就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经营成本、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等提出意见建议 [1] - 安徽省座谈会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以及高技术和未来产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听取意见和建议 [2] - 政府回应将在数据要素供给、算力支撑、场景开放等方面出台更具针对性、更富实效性的政策措施 [3] 政策信号与行业影响 - 座谈会释放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政策信号,旨在稳定市场预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 [2] -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有助于增强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保障经济稳定增长 [2] - 良好的政企关系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形成政府与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5] 治理模式转变 - 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常态化反映地方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更注重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4] - 治理模式转变增强了政策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有效提振企业家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4] - 开放、包容、高效的沟通机制将持续优化地方制度环境,吸引优质要素集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4]
(经济观察)聚焦民企“痛点”“难点” “十五五”谋划民营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21:19
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 “十五五”规划建议聚焦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与“难点”,旨在为释放活力提供制度支撑[1] - 规划建议强调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该法正式实施并于文本中26处使用“平等”、“公平”、“同等”表述,以法律护航民营经济发展[1] - 规划建议将强化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并对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加强司法监督,以矫正不规范处罚现象[2] - 规划建议将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置于“各类经营主体”中同时部署,强调“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体现平等态度[2]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其中民营企业数量超5800万户,较“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1] - 民营企业数量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0%以上,提供了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 - 近年来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国投资增速,更明显低于国有投资增速,其占比已降至50%以下[2] 未来发展方向与措施 - “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并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和提高其比重[3] - 未来将着力聚焦“不平等”问题,激发民企优势与活力,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的新态势[3] - 预计民营企业将更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在诸多新赛道中继续担任主力军[3]
广州“民营经济服务周”10月30日启动
广州日报· 2025-10-31 10:03
10月30日,由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广州市贸促会联合 主办的2025年广州市"民营经济服务周"暨"扬帆启航"出海行动启动仪式在白云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民 营经济服务周"期间,全市各区、各部门计划开展供需对接、融资发展、交流培训、人才引育等70余项 主题服务活动。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5.8%,新登记民营经济主体同 比增长52.74%。 相关附件 "十四五"期间,广州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20年的1.02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1.31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 至42.3%;民营主体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0年255万户增至2025年8月突破370万户,占各类市场 主体比重达95%,带动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跃居全国第二。此外,民营企业还贡献了全市80%以上的新增 就业。 ...
广州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突破四成 市场主体总量跃居全国第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2:47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5.8%,新登记民营经济主体同比增长 52.74%。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活动现场,为入选"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第二届广州百家新锐 企业"的广州企业颁牌。最新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广州有127家入选,同比增长20%。 芳禾数据、微眸医疗器械、伊帕思新材料等一批凭借硬核科技实现全球首创或成功打破国外垄断的佼佼 者,成功入榜"第二届广州百家新锐企业培优计划"。据悉,"锐100计划"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 造与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精细化工四大重点产业链,旨在从营收在1000万元至2亿元之 间的高成长性企业中,发现并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明日之星",通过扶持一 个企业,带动一整条产业链,激活一片产业生态,形成"以点带链、以链成林"的蓬勃发展局面。 10月30日,由广州市委统战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联、市贸促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广州市"民 营经济服务周"暨"扬帆启航"出海行动启动仪式在白云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据悉,"十四五"期间,广州中小企业发展环 ...
对话田轩:“十五五”扩大内需绝非“关起门搞建设”|新京报访谈
新京报· 2025-10-29 20:59
经济发展目标与路径 - 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而非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的扩张 [4] -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成为核心任务,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4] - 国家将把资源更多投向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绿色低碳、民生改善等领域,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4] 产业发展战略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 [5] -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5] -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 [5] 民营经济与国企改革 - 民营经济和国企改革"双向发力",是新时代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6] -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地将从法律层面保障民企的要素获取、公平竞争和产权保护,清除市场准入壁垒 [6] -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促进民营经济活力的重要着力点,国家将进一步出台和落实针对中小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 [7] 扩大内需战略 - 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凸显国内市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核心地位 [9] - 扩大内需支撑能有效对冲外部需求波动,增强产业链韧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9] - 内需的持续释放将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广阔应用场景,推动消费升级与有效投资协同发力 [9] 高水平对外开放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并非对立关系,体现了内需驱动与开放合作的辩证统一 [10] - 通过推动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激发内需潜力,并持续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端人才,形成"内需促开放、开放强内需"的良性互动 [11] -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将倒逼国内深层次改革,推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