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量变现
icon
搜索文档
抖音老刷到美女?算法、心理与商业的 “美丽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6-15 17:02
抖音美女内容霸屏现象分析 算法机制 - 抖音推荐算法通过分析用户浏览历史、点赞、评论、停留时间等行为数据精准推送内容[2] - 用户对某类美女视频的短暂互动(如停留十几秒或点赞)会被算法识别并持续推送同类内容[2] - 算法对高互动内容(如美女视频)自动提升推荐权重形成内容主导现象[2][5] 用户心理驱动 - 美女形象触发大脑多巴胺分泌产生愉悦感和奖赏机制促使用户持续消费此类内容[5] - 即时满足感使用户在疲惫时更倾向选择轻松愉悦的美女视频形成使用习惯[5] - 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强化用户偏好形成内容推送的正向循环[5] 商业变现逻辑 - 美女视频成为抖音生态中流量获取效率最高的内容类型之一单条视频可获数十万至百万点赞[7] - 品牌方与美女网红合作通过广告植入、产品推广等形式实现商业转化[7] - 创作者因流量变现激励持续生产美女内容平台因流量增长加大曝光形成商业闭环[7] 社交传播效应 - 爆款美女挑战或话题引发用户跟风模仿产生内容裂变[8] - 羊群效应使用户受社交圈或热门内容影响主动接触原本不感兴趣的美女视频[8] - 平台社交属性加速美女内容的病毒式传播扩大覆盖范围[8]
刘强东又杀入新战场
商业洞察· 2025-06-13 16:35
京东布局酒旅业务 - 公司以3倍薪资从携程、美团、飞猪、同程等平台大规模挖角酒旅人才,主打"零捆绑、透明价"+补贴策略,直指携程、美团盈利核心 [1] - 业界推测公司"明攻外卖、暗抢酒旅",企图用高频外卖引流,靠高利润酒旅赚钱 [1] - 公司APP首页"京东旅行"入口提供145元新客礼包,包含机票和酒店红包,并与外卖业务联动 [7] - 机票查询按钮显示"无捆绑"字样,针对行业默认绑定附加服务的痛点 [7] 公司酒旅业务历史 - 2011年初上线机票预订业务,踏入旅游领域 [8] - 2014年正式上线"京东旅行"频道,与航空公司、OTA建立战略合作 [8] - 2015年以3.5亿美元领投途牛,成为第一大股东 [8] - 2018年公布酒店场景拓展、会员赋能等四大战略 [8] - 2020年与携程合作,嫁接成熟酒旅履约服务 [9]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美团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经营利润率19.7%,2025年Q1收入643.24亿元同比增长17.8% [10] - 美团2021年酒旅经营利润率高达43.3%,远高于外卖业务的6.6% [11] - 携程2024年核心OTA业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 [12] - 行业呈现美团、携程、飞猪三分天下格局,抖音、小红书等新玩家也在积极布局 [13] 公司战略考量 - 完善本地生活服务板块是重要考量,可能将酒旅单独发展 [13] - 通过外卖吸引新客,酒旅业务负责流量变现,形成商业闭环 [14] - 公司APP年活用户6.5亿,可为酒旅业务低成本导流 [14] - 酒旅业务需要长期补贴和资源积累,考验持续投入能力 [15] 创始人动态与战略合作 - 创始人今年以来频繁为业务站台,增加曝光度 [2] - 与华润集团开展多产业、全方位战略合作 [15] - 与小米合作开设汽车旗舰店,涵盖试驾、销售等服务 [15] - 与小红书战略合作升级,推出"红京计划" [16]
住范儿过的不好,因为做的过好
半佛仙人· 2025-06-10 12:16
公司发展路径 - 公司起家于家装自媒体领域 全网粉丝达千万级别 在知乎等专业平台也获得认可 [3] - 早期通过线上内容积累专业口碑 已进入舒适区 具备轻松变现的基础条件 [3] - 选择放弃轻资产变现模式 转向线下重资产家装业务 导致经营压力剧增 [3][4] 行业特性分析 - 家装领域是优质带货垂类 产品单价高 甲方预算充足 数码家电等衍生类目丰富 [4] - 线下服务与线上运营存在本质差异 用户期待值管理难度呈指数级上升 [4][6] - 行业存在"粉丝滤镜"效应 实际服务难以满足用户幻想中的标准 [6] 战略决策影响 - 初期线下业务表现良好 促使公司加速扩张并引入资本 导致业务规模超出可控范围 [6] - 重资产模式形成沉没成本效应 每日固定支出成为巨大负担 陷入"船大难掉头"困境 [6] - 行业本身具备高复杂度 被称为"马里亚纳海沟"级难度 叠加线下服务成本失控形成双重压力 [6] 商业模式对比 - 线上带货模式具有边际成本递减优势 服务复杂度低 可实现稳定盈利 [3][4] - 线下实体业务需直面用户 服务链条长 硬性成本不可压缩 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 [4][6] - 轻资产与重资产运营逻辑存在根本冲突 转型过程中产生系统性风险 [4]
限制争议流量变现,抖音挥手告别“黑红也是红”
36氪· 2025-06-03 07:17
此外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规则》中还明确指出,为避免因争议行为获取流量后与商业利益捆绑,引发 更大争议的讨论或违规营利,抖音将在流量激增期对存在不当行为或争议的当事人账号启动适度降热 和"冷静"机制。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暂停关注、限制流量或限制投稿/直播等,以及暂停当事人账号商业 变现功能,包含但不限于直播打赏、电商带货、星图商单、广告合作等功能。 "黑红也是红"这个流量逻辑,或许正在走向终结。 日前,抖音方面公布《抖音社区热点信息和账号治理规则(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则》),旨在通 过规则的透明化与治理的动态优化,为用户和创作者提供平等友善的交流和互动空间。其中显示,抖音 将对社区热点信息建立识别、研判、分类,以及标记和追踪机制,并与主流媒体、权威机构建立协同机 制,推动真实信息传播。同时平台还将对热点当事人账号进行权益保护,例如抖音将在当事人账号显著 位置予以标识,并将完善防网暴工具、提供"一键防网暴"功能。 | c 抖音 安全与信任中心 首页 | 信息公开 社区分的 社区倡导 用户服务 | | | --- | --- | --- | | 抖音社区热点信息和账 | 首页 / 最近更新 | | | 号治理规则 ...
别傻了!网上那些“赚钱导师”都是骗局
钛媒体APP· 2025-05-18 10:08
文 | 高见观潮,作者 | 高恒 他们把自己包装成"已经财务自由"的90后CEO、"创业三个月买车买房"的副业导师、"宝妈逆袭"的项目 操盘手,出现在评论区、私信里、视频开头三秒。他们的口头禅是:"不要错过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们的关键词是:"执行力""听话照做""限时入局"。他们总是说得轻描淡写:一部手机、一张嘴,就能 开启财富自由的人生副本。不需要背景,不看学历,也不管你是不是刚刚失业、月供压身、焦虑入眠 ——因为在这些视频里,只要"相信",你就能"翻盘"。 但现实呢?有人点进链接,交了399元"入门课"却永远等不到下一节;有人照着操作"裂变拉人",赚到 的不过是朋友圈的冷漠与封锁;还有人原本只是好奇点开,结果稀里糊涂地走进了视频灰产、拉人骗 局、甚至公安备案的那一头。 在副业焦虑与短视频算法的双重合谋下,那些看似触手可得的"搞钱机会",可能只是一次次流量收割 的"诱饵"。一边是平台推荐机制的默认推波,一边是内容制作者的精心设计,普通人连"试试看"的权 利,都可能要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 高见观潮试图通过几个案例,还原这种"互联网副业割韭菜"的景象。那些在"高收入""低门槛"诱惑下掉 入陷阱的人,不是贪 ...
从“卤鹅IP”出圈到50亿元项目落地 解码荣昌“流量变现”的招商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18 01:12
核心观点 - 重庆市荣昌区通过"荣昌卤鹅哥"的网红效应成功撬动50亿元产业投资,将流量转化为投资增量[1] - 荣昌区采用"快、准、好"的招商方法论,实现从现象级传播到现象级落地的跃迁[1] 招商成果 - 招商推介大会现场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其中鹅产业链企业8个(9亿元),招商重点项目8个(13.5亿元)[3] - 另有13家企业达成意向及拟近期签约,预计总投资28.1亿元[3] - 江苏飞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羽毛球及体育用品生产项目,预计年产能240万打,年产值不低于4000万元,带动就业800人以上[5] 招商策略 - 反应快: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不超过一个月,如飞羽体育项目从4月22日接触到4月25日达成意向[3][5] - 定位准:鹅产业链项目投资额占比达50%,推动煌上煌食品、紫燕百味鸡等企业扩能[6] - 服务好:推出"机会包""政策包""服务包"三包政策,包含44条制造业优惠政策、37个信贷产品和20个合作项目[11] 产业链布局 - 打造集养殖、屠宰、生产、副产品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鹅全产业链体系[6][8] - 截至4月30日新增招商项目线索54条,其中食品加工类22条(预制菜、饲料、冷链物流等),装备制造类16条,电子信息类4条[8] - 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2335"重点产业[8] 经济表现 -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工业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9] - 持续打造"123456"营商环境品牌,成为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11]
荣昌爆火启示录:一座四五线小城如何接住224万游客的泼天富贵?
搜狐财经· 2025-05-17 23:15
文旅行业创新模式 - 荣昌区通过开放政府食堂接待游客,在五一假期成功应对224万人次客流高峰,缓解了全区仅2万个餐饮座位的接待压力[2] - 政府食堂单日消耗1500斤猪肉,8位荤菜主厨日均工作超13小时,成为游客分流的关键设施[4] - 采用"政府搭台+全民协作"模式,通过免费公交、景点免票、卤鹅试吃等举措打造地域IP,实现流量长期转化[7]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 荣昌区将传统土特产(卤鹅、夏布、陶器、折扇)转化为流量入口,而非盲目建设人造景点[5][9] - 通过限量开放政府食堂维持体验品质,18元机关餐费设计既满足游客好奇心又保障服务质量[9] - 政府主导的透明操作建立信任基础,商户卤鹅日销量从30只提升至上百只,形成良性商业循环[12] 城市品牌建设 - 区别于淄博烧烤节模式,荣昌选择卤鹅作为文化载体,将流量深度融入城市肌理[11] - 政府官员参与一线服务(如书记洗碗),强化"服务型政府"形象,提升游客好感度[7] - 把握"先成为网红,再追求长红"的发展节奏,在资源有限条件下优化游客体验[14] 传统产业升级 - 卤鹅产业实现规模突破,五一期间累计销售29万只,带动相关从业人员收入显著增长[1][12] - 陶器等传统手工业获得新关注,老师傅强调"慢工出细活"的发展理念与城市成长哲学契合[11] - 猪儿粑等地方小吃借势推广,形成特色美食矩阵,增强城市吸引力[14]
对淘天、京东开放外链后,小红书电商还有戏吗?
36氪· 2025-05-13 15:30
小红书与淘天、京东的合作 - 小红书与淘天联合推出「红猫计划」,允许用户通过笔记下挂链接跳转至淘宝商品页面,商家可追踪用户从种草到下单的全过程,淘天将为商家在小红书的种草笔记加热、投流 [2] - 小红书与京东达成合作,商品链接可直接跳转至京东页面 [2] - 此次合作标志着小红书商业化策略发生实质性转变,从过去多年对外链持谨慎态度到全面开放 [4][5] - 小红书向淘宝和京东开放3亿月活用户,建立首个深度联盟 [6] 小红书与阿里历史合作 - 阿里巴巴2018年6月领投小红书D轮超3亿元融资,启动内容互通测试,将小红书美妆测评内容嵌入淘宝商品页面,合作持续不到一个月 [7] - 2020年8月小红书首次向淘宝开放外链权限,允许部分达人直播间和笔记展示淘宝商品链接,不到一年后切断外链 [8] - 小红书随后与有赞、微盟等第三方服务商合作,让品牌商家直接在小红书开店,开始向电商化转型 [8] 小红书电商闭环建设 - 小红书推出「号店一体」机制,降低开店门槛,允许商家账号直接关联商品笔记 [10] - 发起「回家开店计划」吸引品牌商入驻,吸引LV等奢侈品牌和明星主播进行带货 [10] - 2022年5月颁布《社区商业公约》,强调交易必须在站内完成,禁止站外交易导流 [11] - 电商业务逐渐成熟,形成独特的「买手经济」模式,直播带货成为增长关键动力 [11] 商业化现状与挑战 - 2023年广告营销贡献小红书约70%-80%营收,电商业务占比剩余部分 [13] - 广告业务面临增长压力,品牌方注重营销效果可量化,但平台产生的种草内容常在其他电商平台完成转化 [14][15] - 小红书与淘宝联盟、京东、唯品会等组成小红星、小红盟、小红链,提升广告效果评估准确性 [16] - 小红星3.0版本实现100%笔记数据回传,商家可获取消费者15天内全链路行为数据 [18] 电商发展战略与困境 - 2023年转向「生活方式电商」差异化路线,聚焦服饰、美妆、家居等非标品类 [23] - 淡化头部效应,扶持中小品牌,注重商品生活方式价值而非价格 [23] - 商家规模不足,商品丰富度不够,供应链体系尚未完善 [24] - 开放外链可能削弱小红书电商竞争力,固化「小红书种草、其他平台成交」的用户习惯 [25] 未来商业化路径 - 目前仅开放部分行业外链,未全品类开放 [26] - 持续加码电商业务,推出「评论区挂链」功能、服务商招募计划等 [28] - 面临商业化十字路口:既要开放外链获取广告收入,又要培育自有电商业务 [29]
吃流量饭的KOL,请把粉丝当人看
虎嗅APP· 2025-05-12 21:22
微信公众号商业模式演变 - 早期公众号内容传播依赖粉丝转发和社群分享,无算法推荐机制,粉丝价值较高且基于画像进行估值 [4][5] - 当前公众号分为流量型和服务型两种商业模式:流量型以广告变现为主(商单/软文/付费稿),服务型通过精准粉丝提供延伸服务(付费社群/课程/线下活动) [7][8][13] - 流量型账号追求高阅读量,内容偏向低门槛的民生、情感类话题,专业深度有限 [10][11] - 服务型账号曾尝试开发垂直领域App,但变现难度大,部分转向实体服务(如旅游团)或文创产品 [14][15][20][21] 自媒体行业变现路径差异 - 流量广告模式与延伸服务模式存在本质区别:前者依赖第三方广告主,后者销售自有服务或内容 [16][17] - 延伸服务类账号融资逻辑更清晰,但面临与传统行业(如旅行社)的竞争压力 [18][20] - 部分垂直领域账号选择"小而美"路线,放弃融资专注细分市场运营 [22] KOL商业伦理问题 - 部分KOL接广告时未履行产品甄别义务,损害粉丝信任后又推卸责任,引发行业声誉风险 [24][25][30] - 存在KOL既收取广告费又在私下否定合作产品,对广告商和粉丝双向失信的现象 [31][32] - 行业需建立职业化标准:广告投放应前置审核产品,维护粉丝权益与广告商利益的平衡 [26][27][29] 行业生态观察 - 早期自媒体通过微信群+微商变现,未形成规模化融资需求 [6] - 短视频时代延续流量逻辑,MCN机构仍以快速增粉为首要目标 [11] - 专业领域账号具备更高信任溢价,但滥用会导致用户流失(如财税课程推荐案例) [26][27]
一季度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16.9%
南京日报· 2025-05-12 10:35
体育赛事经济 - 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带来直接经济影响1.02亿元,间接经济影响2.20亿元,对"吃住行游购娱"拉动效应达9645.98万元 [2] - "五一"假期南京市重点监测200家体育消费新场景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9765万元,日均营收9.765万元同比增长12.5%,拉动相关消费7.8亿元 [7] - 迪卡侬南京夫子庙店作为江苏首家循环经济门店,开业期间发放70万张消费券促进体育消费 [6] 演出市场表现 - 2024年度南京营业性演出12890场(含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01场),总票房约19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南京营业性演出2969场同比增长33.9%,观众23.7万人次同比增长46%,总票房7294.7万元同比增长27.5% [3] - "齐迹2025巡回演唱会"南京站、张学友演唱会等多元化演出形式推动"看演出,到南京"成为游客共识 [3] 文旅消费数据 - "五一"期间南京文旅消费总额62.4亿元,其中异地消费35.2亿元同比上升23.4%,占全省文旅消费23.1% [5] - 锦创书城等新型文化空间通过"书店+咖啡+文创+观景"模式成为年轻游客打卡热点 [5] - 南京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文旅消费总额居全省首位、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5] 产业融合趋势 - "赛事+文旅"模式推动中外运动员和观众开启Citywalk,形成"引流-体验-消费"闭环 [2][3] - 体育首店经济加速扩容,多家江苏首店运动户外品牌密集落地带动产业增量 [6] - 文商体旅深度融合开发八大深度游新业态,包括赛事休闲游、观演品质游等 [8] 未来发展规划 - 5月将举办40余项赛事包括国际赛艇公开赛,配套绿色嘉年华等活动强化经济动能 [7] - 深化"夜泊金陵"品牌打造夜间经济体系,策划"艺人城市Citywalk"系列提升停留时间 [8] - 开发匹克球、飞盘等潮流运动空间,完善适老化设施优化消费转化流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