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
搜索文档
探寻科技赋能生态建设新路径
经济日报· 2025-10-30 06:06
优化政策设计,构建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生态科技专项扶持基金,重点资助国产化监测设备、 AI生态模型等关键领域研发。例如,浙江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推动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 有效解决项目启动资本金不足的难题。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揭榜挂帅"科研立项机制,定向委托高校、 企业攻关,建立科研单位与保护区的长期对接机制,破解前沿科技与基层保护的脱节问题。加强国际人 才合作,强化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夯实创新人才根基,尤其强化生态数据科学、绿色技术工程等领 域人才培养机制,扩大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供给。 激活产业动能,切实保障科技落地应用。培育生态科技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慧监测设备制造、碳汇核 算软件开发等细分领域,打造龙头企业。推广"光伏治沙"等产业模式,鼓励将治沙技术与清洁能源开发 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建立生态科技产品认证体系,对通过认证的智慧管护设备、低 碳技术给予市场推广补贴。推行生态环境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专家团队下沉基层提供技术帮扶。例 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蒙能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年营业收入 8.2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7万吨,年节约标准煤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增长,迎来第五个万亿级产业板块
环球网· 2025-10-28 09:03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上海市科委日前透露,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从2021年7617.14亿元增长至2024年 984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94%;2025年上半年达5005.66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1万亿元。这意味着,继电子信 息、汽车、高端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之后,上海正式迎来第五个万亿级产业板块。 《南华早报》近日发文称,中国正加大研发能力的提升力度,将生物技术视为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战略行业。今年7 月,中国国家医保局发布了支持创新药品开发的16点计划,包括为新药专门设立商业保险目录。 报道还提到,据数据提供商Pharmcube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与外国制药公司签订了144笔交易,占全 球交易的三分之一。其中,72项是许可协议,包括与辉瑞、阿斯利康和再生元的合作,总价值达600亿美元。 ...
亏损收窄,借款激增!“山西饲料上市巨头”押上家当养猪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35
10月27日,"山西运城饲料上市公司"大禹生物发布了三季度报,今年7-9月,大禹生物营业收入3027.22 万元,同比减少5.37%;归母净亏损169.35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66.7万元,亏损缩窄。 | 项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 | | | --- | --- | --- | --- | | | (2025年7-9月) | (2024年7-3 ロノ | 用有限口 | | 营业收入 | 30,272,150.05 | 31,991,670.42 | -5.37%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693,482.89 | -5,667,012.62 | 70.12%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 -3.460.645.01 | -6,956,400.15 | 50.25% | | 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7,302,703.53 | 8.302.573.71 | -308.40%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2 | -0.05 | 60.00%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 | -0.60% |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 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变强
经济日报· 2025-10-27 06: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 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指出,新供给 和新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促进有潜能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良性循环,有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的 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更好以自身确定性抵御外 部环境不确定性。 在供给侧,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利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方 面的突破,创造新供给,发展柔性制造和个性化定制,更快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在需求侧,积极培育和 发展智能家居、智慧健康等新消费场景,让更多自主品牌国货"潮品"有展示平台。 郭丽岩认为,要不断完善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 有力支撑。一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好、长期向好。二是通过产业政策、区域政 策、价格政策等引导生产要素向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领域流动,推动实体经济朝着 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三是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密切结合,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的营商环境。 ...
宏观点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的四大亮点-20251024
平安证券· 2025-10-24 18:26
经济发展主线 - 发展主线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眼于扩大内需[2] -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总收入中占比从2012年的49.8%提升至2023年的53.6%[2] -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民生领域比例从2012年的32.6%升至2024年的36.7%[2] - 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为56.8%,较全球中等收入国家低10.5个百分点,较高收入国家低19.2个百分点[2] 科技自立自强 - 全球前20%顶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中,拥有本科中国国籍背景的研究人员占比达47%[2] - “十五五”期间将重点突破半导体设备、高端材料等“卡脖子”领域,发展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前沿产业[2] 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3] - 2024年中国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32%[3] 高水平对外开放 - 2024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总值比重首次超过50%[3] - 2024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达23.4%[3] - 2025年除中国外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预计为50.9%,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0.2%[3]
美国名校遭税务重击!捐赠基金税率暴涨五倍,新税法瞄准顶尖大学
搜狐财经· 2025-10-23 23:06
就在美国顶尖大学捐赠基金投资回报率创下新高之际,一场意想不到的财政危机正在席卷常春藤联盟。 今年七月,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新税法,让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富可敌国的名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 困境。 这些坐拥数百亿美元资产的学府,突然发现自己面临着每年数亿美元的额外税负,被迫开始大规模削减 开支。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这些学校公布亮眼的投资业绩时,它们却不得不暂停招聘、冻结基建项目,甚 至缩减核心学科的博士生招生规模。 这种矛盾现象背后,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 康奈尔大学捐赠基金前私募股权主管罗杰·文森特指出,一流大学捐赠基金的私募市场配置已经"最大 化",几乎没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这些私人资产虽然长期回报率高,但变现缓慢,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产生现金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 的大学捐赠基金高管坦言:"减轻税负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不要频繁实现收益,但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 新税法将大学捐赠基金的消费税从原来的1.4%大幅提升至4%和8%两档税率。 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测算,哈佛、斯坦福、耶鲁、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这五所最富有的大学将被划入 8%的最高税率档,未来五年每所学校需缴纳的税款都将超过10亿美元, ...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近300家申请上市企业过半是新经济行业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21:45
人民财讯10月23日电,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在2025年外滩年会圆桌论坛上表示,年初以来至 今,港股平均每天的交易量已经达到2500多亿港元,来香港上市的企业数量也显著增加了,今年1—9月 港交所IPO企业数量超过60家,融资总额1829亿港元排名全球第一。她表示,现在等待上市的企业很 多,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大概300家,其中一半是新经济行业,包括电动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新 材料、生物技术等。 ...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烟台积极探索区域科学教育发展的新范式
齐鲁晚报网· 2025-10-22 20:20
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烟台积极探索区域科学教育发展的新范式,主要介绍以下三方面 的工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楠楠 10月22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会 上,烟台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林介绍了推进区域科学教育发展工作的相关情况。 当前科学教育已成为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石。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 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 法。 强化政策引领。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区域科学教育的发展路 径和重点任务。组建市级专家委员会,实施"一校一科学副校长"机制,遴选了100所特色学校,支持13 所小学建设"超级工匠实验室",打造了15所"互联网+项目式学习"试点校。同时,紧密结合烟台的产业 优势与资源特色,重点推进海洋科技、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一批特色项目,为全市中小学 科学教育的系统化、特色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课程创新。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将科学类课程的课时比重提升至总课时的9%。积极构建多样 化特色课程,围绕 ...
“十四五”回顾与“十五五”前瞻丨封面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0 18:48
编 者 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开始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总结评估"十四 五"规划落实情况,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 作。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目标 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十四五"期间,中国GDP规模持续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2021 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持续恢 复增长,投资、贸易、金融领域发展动力和活力增强, 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有效化解,经济社会高 质量新发展 格局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收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0 08:51
大赛概况与获奖项目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于13日至15日在河南郑州举行,吸引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参赛[1] - 清华大学“基于类脑架构的下一代通用模型及智能体生态”项目获得冠军[1] - 浙江大学“一知智能—AI大模型互动营销服务产业引领者”项目获得亚军[1] - 香港中文大学“光速智联—用于下一代数据中心互联的神经形态光学处理器”、南京理工大学“光隐—面向AI训练的高速缆用电磁屏蔽膜”等4个项目获得季军[1] 行业战略导向与赛事拓展 - 大赛在高教主赛道增设“低空经济”“生物技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5个参赛项目类型,引导青年学生投身关键领域创新攻关[1] - 今年大赛首次举办港澳区域赛,并在欧洲、非洲等地举办七大区域赛,赛事国际影响力扩大[2] - 大赛期间举办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发布《世界大学生创新指数报告(2025)》与《智慧教育时代的创新密码:世界大学生创新发展报告(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