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系统性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芯片,让英伟达黄教主坐不住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6:56
核心观点 - 华为昇腾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在部分性能上超越英伟达GB200机柜,整体计算能力达后者的1.6倍[1][13] - 昇腾通过集群化设计弥补单芯片性能差距,实现从"备胎"到"主力"的转变,成功训练出千亿参数大模型[3][6][32] - 昇腾在算力利用率(MFU)上达到全球一流水平,稠密模型MFU超50%,MoE模型达41%-45%[9][10] - 昇腾384超节点采用光互联等系统性工程突破,实现384芯片高效协同,技术路径与英伟达差异化[16][21][29] 技术性能对比 - 单芯片性能为英伟达Blackwell的三分之一,但384超节点通过5倍芯片数量实现系统算力反超[13] - 推理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在DeepSeek-R1模型测试中算力利用率获全场最佳[11] - 英伟达GB200机柜仅集成72块GPU(下一代144块),华为突破384芯片互联技术[19][20] 技术路径创新 - 采用全对等互联架构与光缆连接,传输效率优于英伟达NVLink铜缆方案[27][29] - 结合鲲鹏CPU与昇腾NPU协同优化,实现"数学补物理"的系统级创新[24][32] - 自研CANN软件栈替代CUDA生态,支持分钟级故障恢复等工程优化[3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AI芯片形成三大派系:科技巨头(华为/百度/阿里)、纯芯片厂商(寒武纪/燧原等)、细分领域企业(地平线等)[36] - 英伟达仍保持3nm工艺领先优势,CUDA生态历史积淀深厚[33][34] - 美国制裁背景下,昇腾在中国市场加速替代英伟达H20受限产品[36][37] 发展前景 - 华为通过"面积换性能"策略开辟中国特色技术曲线,实现弯道超车[38][39] - 昇腾已验证国产芯片训练千亿参数模型能力,标志国产算力进入实用阶段[6][40]
华为芯片,究竟有多牛(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1:18
华为昇腾技术架构 - 昇腾最强战力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包含384张昇腾910芯片和192颗鲲鹏CPU,通过16个机柜和光缆/光模块联接形成高效协同系统 [2] - 相比英伟达GB200机柜仅72块GPU(下一代144块),华为通过复杂系统工程实现384芯片互联,突破稳定性难题 [3][4] - 采用"全对等互联总线"技术,取消数据中转环节,所有芯片地位平等,显著提升传输效率 [8] 核心技术突破 - 选择光缆替代铜缆互联,带宽更大(速度提升8倍)、延迟更低(纳秒级),但成本更高 [10] - 结合华为光通信技术优势,在芯片内建立高速互联通道,支撑超节点架构 [11] - 通过数学算法调度优化(算力利用率达50%)、软硬件协同设计(CANN替代CUDA)、工程散热等系统性创新弥补单芯片性能差距 [11][12] 竞争策略与行业格局 - 采用"群计算补单芯片"路径:通过超节点架构、多卡堆叠高带宽、分钟级故障恢复等组合方案实现实用级性能 [12] - 当前差距:英伟达3nm工艺领先、CUDA生态更成熟、全球开发者社群更庞大 [14][15][16] - 中国市场形成三大AI芯片派系:科技巨头系(华为/百度/阿里)、纯芯片厂商(寒武纪/GPU四小龙)、细分领域创新企业(地平线等) [16] 行业发展意义 - 昇腾路线代表中国特色技术曲线:在单芯片受限情况下,通过系统级优化(面积换性能、堆叠换容量)实现弯道超车 [16] - 美国技术封锁反而加速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创新,昇腾成为国产算力逆袭的关键突破口 [16][17]
ETF风险管理迎新规!要求强化运作风险防控,做好客户分类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7-06 22:05
ETF风险管理新规发布 - 沪深交易所修订发布ETF风险管理指引 强化基金管理人风险防控要求并明确会员客户交易行为管理细则 新规自8月1日起施行[1][3] -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是要求基金管理人加强ETF申购赎回清单管理 审慎设置参数 完善内控制度 二是要求会员完善客户分类管理 强化重点客户交易行为监控[3] - 明确基金管理人需设立ETF运作团队和风险管理小组 建立带自动报警功能的风险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ETF运作情况[4] ETF市场发展现状 - 近五年ETF规模持续增长 2020-2024年末规模分别为1 11万亿元 1 42万亿元 1 61万亿元 2 05万亿元 3 73万亿元 截至7月6日规模达4 32万亿元[5] - 2025年1月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旨在提升指数化投资规模比例 强化资产配置功能 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5] 新规实施影响 - 通过实时风险监控和会员客户交易行为管理 可有效应对市场复杂性 防止风险传导至整个金融市场[4] - 强化风险管理将提升投资者对ETF市场安全性的信心 有利于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6] 后续监管方向 - 沪深交易所表示将加强ETF自律监管 持续研究优化ETF制度机制 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5]
北京新规征求意见:具备条件的长城点段应辟为游览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6 16:08
长城保护政策更新 - 北京将建立长城信息化监测平台并实施分类修缮工程,禁止遗址长城重建 [1] - 具备条件的长城点段将被辟为参观游览区,市民可在7月31日前对《北京市长城保护条例(草案)》提出意见 [1] 长城保护范围扩展 - 新《条例》提出5章38条举措,聚焦系统性保护、精细化管理和活化利用深度 [2] - 长城保护范围扩大,涵盖相关文物古迹、革命史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历史建筑等 [2] - 北京将编制并公布长城相关文化遗产名录,建立长城生态保护制度 [2] 多部门协同保护机制 - 政府将建立文物、文旅、规划等12个部门联动责任机制,协同推进长城保护传承利用 [2] - 北京将与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合作,开展价值研究、合作修缮、信息共享等工作 [2] 科技赋能长城保护 - 北京将推进科技应用创新,建立长城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病害与灾情预警管理 [3] - 文物部门将分类实施保养维护、抢险加固、修缮等保护工程,禁止对遗址长城进行原址重建 [3] - 攀岩、刻划、野营等9类破坏行为被禁止,非参观游览区将采用电子围栏、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 [3] 长城文化传承与利用 - 北京将建立长城主题阐释展示体系,支持沿线博物馆、陈列馆等开展文化活动 [4] - 设立"长城保护日",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4] - 具备条件的长城点段将辟为参观游览区,整合文旅资源,培育新业态 [4] - 长城参观游览区名录实施动态管理,文物部门每5年评估开放条件 [4]
意大利央行将美国、英国、瑞士和俄罗斯列为与意大利银行相关的系统性风险重要国家。
快讯· 2025-07-05 00:15
意大利央行系统性风险国家名单 - 意大利央行将美国、英国、瑞士和俄罗斯列为与意大利银行相关的系统性风险重要国家 [1]
【环球财经】《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干旱问题专家采加伊:全球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系统性干旱风险
新华社· 2025-07-04 14:09
全球干旱风险现状 - 人类已步入新的干旱时期 全球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系统性干旱风险 干旱已从传统农业问题演变为冲击整个社会结构的系统性风险 [1] - 当前全球干旱呈现新特征:发生频率上升30%(2000-2019年) 强度增大 范围扩展 且更难预测 其中"骤旱"现象尤为突出 [1][2] - 干旱造成"连锁式"和"螺旋式"冲击 部分国家每年因干旱损失高达GDP的10% [2] 干旱应对机制转型 - 全球80余国制定干旱应对计划 但需强化执行层面 包括改进灌溉技术 推广抗旱作物 建设预警系统等 [2] - 需推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如土地修复 流域治理 雨水收集 这是生存必需而非选择 [2] - 必须从短期应急转向长期韧性建设 打破部门壁垒 实现跨层级跨部门协作 [2]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 - 中国在土地恢复 抗旱技术推广方面经验丰富 正将经验输出至非洲 中亚等地区 [2][3] - 在中亚地区发挥核心支持作用 在非洲推动从被动响应转向系统性韧性建设 [3] - 注重能力建设 协助合作国家增强可持续治理能力 突破政策短视局限 [3]
打造“双一流”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南方报业召开推进系统性变革动员部署会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12:14
南方报业系统性变革战略 - 公司全面推进系统性变革,目标打造"双一流"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加快进入国内主流媒体第一方阵前列 [1] - 推出20项改革计划、56条具体举措,未来三年坚持扎根广东、深耕湾区、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发展路径 [2] - 以"一报两端"(南方日报、南方+、South)为旗舰,巩固提升"四个一体化"融合机制 [2] 组织架构与人才建设 - 实施"全媒体人才强基计划",组建15个融媒品牌工作室和20个新媒体IP,培养"文章高手""视频好手" [12][15] - 聘请13位学界业界专家担任顾问和特约评论员,形成"专业生产+开放生产+智慧生产"合力 [15][18] - 延续"南方名记"培育工程传统,打造有影响力的栏目IP [14] 技术平台与传播矩阵 - South客户端焕新上线,实施"国际传播力跃升计划",打造国际传播新生态 [6] - 成立南方智媒发展共同体,首批30家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入,推动"内容共建、技术共享、渠道共通、经营共拓" [9][11] - 构建"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的在地化服务新格局,深耕"省市县镇村"五级区域 [11] 内容生产与品牌建设 - 首批15个融媒品牌工作室和20个新媒体IP集中亮相,涵盖教育、评论、实验室等多个领域 [12] - 推动报刊网端微屏一体化发展,巩固广东传播主平台和大湾区外宣旗舰媒体地位 [8] - 通过"集成式"改革全面提升内容影响力、平台传播力和队伍战斗力 [2]
聚合优化 在地深耕 共建共享——南方报业全面启动系统性变革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12:01
6月24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系统性变革工作正式启动,"集成式"推出20项 改革计划、56条具体举措,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用户服务,扩大传播效果。 未来三年,南方报业将以南方日报、南方+、South为旗舰,聚合优化传播平台和新媒体 IP,深耕"省市县镇村"五级传播阵地,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协同生产,打造内容生产传播和全 媒体人才"双一流"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进一步加强广东传播主平台、大湾区外宣旗舰 媒体地位,挺进国内主流媒体第一方阵前列。 聚合优化平台,以优质内容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烟火璀璨、生机勃勃的南粤大地,始终是南方报业内容传播和 用户链接的根基所在。在新一轮变革中,南方报业将进一步深化全用户覆盖、全场景落地、 全方位服务,深耕"省市县镇村"五级区域,构建"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的在地化服务新格 局。 在线服务用户。在医疗、公安、教育、民政、妇联、工会等领域,打造"+游广东""在+上 课""在+看展""在+购物"等好用实用平台,架起沟通政府、服务用户的桥梁。 融入社会治理。建设"粤政通"政民互动网上聚合平台,建好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微 文明之星""南都街坊 ...
主流媒体客户端经营变现如何破题?这场大咖对话“端”上干货
搜狐财经· 2025-07-04 11:55
主流媒体客户端经营模式创新 - 主流媒体客户端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盈利,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媒体融合到系统性变革的转型阶段[4] - 160余位行业嘉宾参与2025主流媒体客户端顶端交流会,探讨经营新场景与模式创新[2] - 人民日报、广西云、纵览传媒等媒体负责人围绕经营主题分享实践经验[2] 整合营销与海外传播 - 潮新闻通过整合营销将策划能力应用于客户产品,整合政企资源提供增值服务[6] - 媒体在海外传播领域具有权威背书、专业人才和渠道三大天然优势[6] - 潮新闻实施揭榜挂帅青年领军人才计划,组建板块工作室并给予特殊政策支持[6] MCN模式与IP运营 - 顶端新闻建立"中国顶端创作者MCN"和"中国顶端传播渠道MCN"双平台经营模式[8] - 采用特色IP引领+创意策划驱动+MCN抓手+数据支撑的方法论体系[8] - 郑州元宵奇乐会案例产出2400条原创内容,实现26亿网络传播量,吸引28万线下人流[8] AI技术赋能媒体经营 - 广西云探索媒体科技业务,为政府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服务,实现从内容经营向信息服务的延伸[11] - 组织27名记者作为"AI体验官"走访北上广深及东盟国家,研究AI赋能产业的实际应用[11] - 纵览新闻客户端首批接入DeepSeek AI技术,用于内容生产和用户画像建模[13] 数据资产开发与用户思维 - 纵览传媒完成河北首单千万级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开创数据资产金融化先河[13] - 媒体经营本质是用户思维,需要保持内容与经营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13] - 主流媒体正在从单一内容变现转向信息化建设、技术服务等多元化经营方向[11]
全面启动!南方报业系统性变革未来三年要干这些大事……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1:36
南方报业系统性变革战略 - 公司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媒体系统性变革,强化用户服务驱动内容生产传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构建传播效果评价体系[2] - 未来三年锚定打造"双一流"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目标,2025年完成报刊网端优化调整,2027年实现全媒体生产传播机制成熟完善[9][10][11] - 成立推进系统性变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集团变革推进机制,确保任务落地实施[13] 媒体矩阵重构 - 构建"1+4"超级传播矩阵(南方+客户端和South、南都N视频、南方周末、粤学习客户端),形成"众星捧月"效应[10] - 南方+客户端定位广东传播主平台,South打造大湾区对外传播旗舰媒体,南都N视频聚焦民生类视频化平台[10] - 精简整合新媒体账号,重点培育千万级、百万级大号[10] 垂直领域深耕 - 《南方日报》强化党报定位,《南方》杂志打造全国省级党刊第一方阵,《南方农村报》专注三农服务,《南方都市报》建设新型都市媒体[6][9] - 首批成立15个融媒品牌工作室,如"南方读+"工作室采用跨媒体团队运作模式[20][22] - 重点打造20个新媒体IP包括"观天下""产业麻辣烫"等垂直领域内容[22] 技术赋能与用户服务 - 建设南方智媒云技术底座,推出"南方AI智能体"等智能工具,推进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16][17] - 实施"直链受众计划",深耕省市县镇村五级区域,构建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服务格局[16] - 建立智能协同稿件库和统一用户数据库,实现内容共享与精准用户画像[20] 经营模式创新 - 拓展"媒体+园区""媒体+农文旅商"等多元化经营,建立融合经营机制[21] - 实施项目协同共享机制,通过协同创收做大增量并降本增效[21] - 构建"专业生产+开放生产+智慧生产"的内容生态,吸引用户参与内容创作[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