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竞争

搜索文档
扩内需与反“内卷”要双向发力——从夏日经济看统一大市场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8-07 11:09
充电宝行业 - 充电宝行业因低质低价产品频发起火冒烟事故,民航部门发布通知禁止携带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行业正聚力提升产品质量以应对危机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产品降价、经销商销量指标压力大、"零公里二手车"等问题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要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 [1] - 行业需要多管齐下反"内卷"以回归理性竞争 [1] 市场竞争现状 - 无序竞争表现为拼价格、摊规模、"一哄而上",如外卖大战导致商家增量不增利,骑手安全风险增加 [1] - 人工智能领域曾出现200多家初创企业,多数因缺乏核心技术沦为"PPT公司" [1] - 良性竞争应注重提升性价比,通过品质、创新和服务共同"做大蛋糕" [1] 政府与企业角色 - 地方政府违规奖补阻碍资源流动,需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2] - 企业创新案例:海尔推出三筒洗衣机和"V转子"洗衣机解决用户痛点 [2] - 需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2] 反内卷措施 - 浙江湖州某公司因刷单虚假交易被依法查处曝光 [2] - 需要善用法治思维,建立健全促进公平竞争的长效机制 [2] - 《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多部门发布倡议书倡导良性竞争 [3] 创新发展案例 - 上海浦东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打造文创优品,单日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 [3] - 重庆发展"天台经济",形成20余个天台群落 [3] - 创新场景打造和消费需求提振为远离"内卷"提供新思路 [3]
扩内需与反“内卷”要双向发力(评论员观察)——从夏日经济看统一大市场建设②
搜狐财经· 2025-08-07 10:05
行业竞争态势 - 充电宝行业存在低质低价竞争现象 部分产品因质量问题被民航部门禁止携带 促使行业转向提升产品质量 [1] -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价格战和经销商压力 出现"零公里二手车"问题 需通过反"内卷"措施回归理性竞争 [1] - 外卖行业存在恶性价格竞争 导致消费者形成"薅羊毛"预期 商家陷入增量不增利困境 骑手安全风险增加 [1] - 人工智能领域出现过度竞争 某城市半年内涌现200多家初创企业 多数缺乏核心技术成为"PPT公司" [1] 反内卷措施 - 工信部开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 巩固整治成效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1] - 政府需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避免政策洼地和市场分割 [2] - 浙江湖州查处刷单公司 通过对网店商品进行虚假交易提高销量和好评率 依法曝光违法行为 [2] 企业创新实践 - 海尔推出三筒洗衣机实现分区洗涤功能 开发"V转子"洗衣机解决自洁问题 通过产品创新赢得市场认可 [2] - 上海浦东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 打造文创优品 发展"票根经济" 实现单日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 [3] - 重庆发展"天台经济" 引入IP策展 文艺演出 空中餐酒吧等业态 形成20余个天台群落 [3] 政策与监管动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3] - 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 [3] -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发布行业倡议书 [3] - 建立促进公平竞争的长效机制 运用法治化治理手段解决内卷问题 [2]
21评论丨从“抢用户”到“扶持商家” 外卖平台竞争进入新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7:14
平台扶持政策 - 美团启动中小商户发展扶持计划 向中小商户发放助力金 预计到年底新增覆盖超10万家餐饮小店 单店助力金最高5万元 [1] - 饿了么在3月启动"优店腾跃计划" 2025年向商家投入超过10亿元 6月16日升级该计划再投入逾10亿元 提供新店扶持 [1] 行业监管背景 - 5月和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 引导行业合法规范经营和公平理性竞争 [1] - 8月1日多个外卖平台在官方社交媒体发文表态倡导良性竞争 [1] - 平台商家支持政策是约谈后的后续措施 旨在进行深层次良性竞争而非加码价格战 [2] 平台角色演变 - 外卖平台不再单纯转换线下需求 而是刺激需求、产生需求、提升行业效率和创新行业模式的平台 [3] - 平台通过数字技术和配送体系拓展传统餐饮业 降低小微商家进入市场的初始投资 无需昂贵黄金地段租金即可扩展供应范围 [3] - 平台推动供应链提升 从订单管理、支付系统、配送网络等方面促进行业效率提升 [3] 市场竞争转型 - 平台竞争从单纯"抢用户"转向"为商家创造更大价值"的良性竞争 [4] - 通过补贴和技术驱动鼓励商家发展产品、品牌和运营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4] - 竞争推动餐饮业从传统分散经验驱动向现代集约数据驱动转型升级 [4] 行业发展意义 - 平台扩大了市场边界并创造新需求 将家务劳动场景转化为社会分工 在恶劣天气和疫情时期成为城市运转关键渠道 [4] - 行业通过持续性"创造性破坏"重塑价值链 促进商家创新潜能 最终提升整体行业在效率、服务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发展水平 [4] - 平台需要兼顾效率目标和多元价值目标 餐饮业并非单纯比拼效率 还需看重小众独特的情结价值 [5]
扩内需与反“内卷”要双向发力(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49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 充电宝行业因低质低价竞争导致产品安全问题频发 民航部门禁止不符合规定产品登机 行业转向提升产品质量[1] -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价格战和经销商压力 出现零公里二手车问题 工信部强调巩固内卷式竞争整治成效[1] - 外卖行业陷入增量不增利困境 骑手安全风险增加 消费者形成薅羊毛心理预期[1] - 人工智能领域出现过度竞争 某城市半年内涌现200多家初创企业 多数缺乏核心技术成为PPT公司[1] 良性竞争机制建设 - 政府需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避免政策洼地和市场分割[2] - 企业应通过产品创新突破竞争窠臼 如海尔开发三筒洗衣机和V转子洗衣机解决用户痛点[2] - 监管部门依法查处虚假竞争行为 浙江湖州公司因刷单炒信被曝光处理[2] - 建立健全法治化治理手段和公平竞争长效机制 促进经营主体走出内卷[2] 创新消费场景拓展 - 上海浦东美术馆通过延长开放时间 打造文创产品 发展票根经济 实现单日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3] - 重庆发展天台经济 引入IP策展 文艺演出 空中餐酒吧等业态 形成20余个天台群落[3] - 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提振需求 催热暑期经济 为行业提供远离内卷的新思路[3] 政策法规动态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3] - 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聚焦行业竞争[3] -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发布倡议书倡导良性竞争[3]
21评论丨从“抢用户”到“扶持商家”,外卖平台竞争进入新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6:38
近日,美团宣布,面对近期餐饮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正式启动中小商户发展扶持计划,向中小商户发 放助力金,支持更多餐饮小店实现稳定增长。计划在此前助力金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加现金和补贴投 入,重点支持长期经营、复购高、口碑好的中小餐饮商户。预计到今年年底,美团助力金将新增覆盖超 10万家餐饮小店,单店助力金最高5万元。 无独有偶,在今年3月,饿了么就宣布启动"优店腾跃计划",在2025年,向商家投入超过10亿元,在费 率优惠、专项补贴、专属流量、数字化运营服务和硬件设施以及AI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助力餐饮商家 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收获新渠道生意增量。6月16日,饿了么升级"优店腾跃计划",再投入逾10亿 元,提供新店扶持,进一步吸引连锁品牌与中小餐饮商家入驻。 在今年5月、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引导行业合法规范经营,公 平、理性竞争,构建多方共赢生态。8月1日,多个外卖行业平台接连在自己官方社交媒体发文表态,倡 导良性竞争。 在约谈后的商家支持政策,可以看作平台发文表态的后续措施:这不是要加码价格战,而是要在深层次 上,进行良性竞争。这个局面,一方面是源于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顺应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互联网平台创新正当时
第一财经· 2025-08-05 19:52
服务消费的政策信号与增长潜力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释放重要政策信号,服务消费相比商品消费频次更高、增长潜力更大、带动就业能力更强 [1] - 北大光华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服务消费券每1元补贴带动6.76元额外消费,预计撬动近7000亿元消费增量,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放大政策效果 [1]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占比持续提升,服务消费线上化加速演进 [1] 数字平台破解消费刺激困局的机制 - 数字平台通过需求感知革命实现"外科手术式投放",政策精度提升3倍以上,突破传统统计滞后性 [2] - 实证研究揭示服务消费具有1:6.76的杠杆率,单点补贴激活链式消费反应,形成正反馈循环 [2] - 平台创新打通公共服务与市场供给断层,适老服务券推动银发群体消费渗透率提升47% [2] 服务消费的边际革命与市场重构 - 平台竞争催生全时响应网络,打破"物理时间牢笼",唤醒万亿级时空敏感型需求 [5] - 差异化竞争推动服务穿透县域壁垒,服务半径扩展4.3倍,县域消费增速反超城市 [5] - 竞争焦点转向文化赋值、情感场景和用户共创,传统技艺溢价超实物三倍 [5] 服务消费的经济地位与平台作用 - 2024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56.7%,贡献56.2%的经济增长,但较发达经济体仍有提升空间 [7] - 服务业每万元GDP创造就业岗位是制造业的1.8倍,7000亿元消费增量可带动920万个新增岗位 [7] - 智能调度使服务响应速度提升400%,资源错配率下降35%,破解传统服务业高成本低周转困局 [7] 服务消费的产业升级与内需激活 - 健康管理、智能家居等新兴业态增速是传统行业的3倍,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孵化温床 [7] - 服务消费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商品消费增速,释放县域与银发群体消费潜能 [7] - 服务消费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缓冲投资波动0.8个百分点,具有弱周期特性 [8]
平台集体叫停外卖大战!“秋一杯”前,茶饮店面临新考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8:30
饮品"秋一杯"即将到来,平台与商家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全新考验? 集体抵制恶性竞争 消息发布当天,美团(3690.HK)、京东(9618.HK)、阿里巴巴(9988.HK)等港股平台股价全线上 涨,美团盘中涨近3%,阿里涨超3%。 多个外卖平台集体发声 刚刚过去的周末,外卖行业风向突变。美团、京东、饿了么、淘宝闪购等平台集体发布声明,宣布将抵 制"0元购"等非理性促销行为,规范补贴机制,保障商家自主定价与合理利润。 8月1日,美团、饿了么、淘宝、京东等平台相继发声,叫停"0元购"等补贴行为,集体按下"外卖大 战"暂停键。 这一外卖巨头平台的"联动叫停",标志着自今夏以来轰轰烈烈的"外卖大战"暂告一段落。 这场从7月持续至今的补贴狂欢曾带来全网狂欢,但也带来了行业压力和消费乱象。 咖门采访中,一些商家表示:高峰时段部分品牌订单量增长20%,但平均到手利润却跌破35%,更有商 家表示"做一单反赔2~3元"。(传送门:"一天卖光半年库存",外卖再次大爆单,茶饮店真赚吗?) 图 美团在其声明中强调,将严格遵守《反垄断法》《价格法》等法规,杜绝以显著低于成本价进行补贴, 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参与活动,并保障商家的定价权与知 ...
由比“谁烧钱更狠”转向“谁做得更好”
经济网· 2025-08-04 09:29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外卖平台近期出现大量"0元购"奶茶被倒掉的浪费现象,反映出补贴大战的负面影响[1] - 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平台于8月1日集体宣布停止"0元购"和超低价补贴活动[2] - 美团表态不再以显著低于成本价销售,饿了么放弃大规模非理性促销,京东转向品质竞争[2] 政策监管动向 -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优化市场竞争秩序,治理企业无序竞争[6]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大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并构建多方共赢生态[8] - 《价格法修正草案》拟对"低于成本价倾销"行为加强约束[10] 行业竞争问题 - 补贴成本主要由商家承担,抽成比例上涨导致"卖得越多亏得越多"[7] - 消费者为凑满减过量点餐造成食物浪费,饮品店集中丢弃成为常态[7] - 低价策略导致用户留存率低,可能引发商家降低食材标准等连锁问题[8] 市场反应与趋势 - 平台声明发布后美团、阿里巴巴、京东股价出现不同幅度上涨[11] - 行业竞争焦点需从"烧钱力度"转向服务质量与创新能力[11] - 监管部门需细化补贴评判标准以维持良性竞争秩序[11]
三家外卖平台承诺规范促销补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2 06:16
平台规范促销声明 - 美团承诺规范促销行为 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 不强制商家参加补贴活动 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 [1][2] - 京东承诺杜绝不正当竞争 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 不以冲单量制造市场泡沫 共建多方共赢的外卖生态 [2] - 饿了么承诺合理规划补贴 抵制恶性竞争 展示价即到手价 保障消费者权利 [3] 行业现状分析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后 各平台营销有所收缩 但"零元购""1分购"等补贴变种仍持续 商家承担70%补贴成本 [4] - 外卖价格大战属于"存量博弈" 未产生消费增量 同质化低价竞争导致平台和商家利润困境 [4] - 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业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4]
南财快评|鼓励良性竞争,让平台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0:56
行业监管与竞争规范 - 多个外卖平台在官方社交媒体发文倡导良性竞争,响应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要求[1] - 市场监管总局5月和7月两次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强调规范促销行为和理性竞争[1] - 规范竞争主要指避免"零元购"、显著低于成本价销售等不可持续行为,但不抑制合理补贴和良性竞争[1] 平台经济与商家关系 - 平台凭借数据优势和规模效应能更精准感知市场变化并制定策略,商家面临来自平台的市场压力[2] - 平台自身也处于市场竞争中,需根据市场状况调整策略以求生存发展[2] - 平台与商家利益一致,通过价格和补贴刺激更多消费,服务消费是潜力增长点[2] 消费刺激与经济效益 - 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指出服务消费频次提升潜力巨大,如月消费变周消费可带来300%增量[2] - 北京大学研究显示每1元有效闪购补贴带动6.76元额外消费,预计年增6760亿元消费,占2024年社零总额1.4%[3] 社会责任与市场多样性 - 残酷市场出清对个体不理想,如特色小店倒闭将损失社会价值和生计来源[3] - 平台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精准扶持保护特色商家,平衡效率与多样性[3] 行业发展趋势 - 外卖和闪购新业态通过良性竞争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就业和服务民生[4] - 需协调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多方利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