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食同源
icon
搜索文档
2025食品行业的理性回归:健康不再是标签,而是产品基因
36氪· 2025-07-07 17:24
药食同源 - 药食同源市场规模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2万亿元,相关注册企业达2900余家,2024年新增400余家[4] - 传统药企、保健品企业和食品企业纷纷加码,产品创新涵盖乳制品、休闲食品、调味品等多个品类,如伊利联合同仁堂推出纾糖奶粉、盼盼推出雪梨枇杷露等[4] - 配方升级聚焦祛湿消肿、控糖、睡眠健康等功能,如玉米须+薏苡仁饮品、桑叶提取物控糖产品、酸枣仁助眠食品[5] - 行业面临法规限制,产品不能做功能宣传,需平衡功效与口感,未来需挖掘106种药食同源物质的创新潜力[6] 超级食品 - 全球超级食品市场规模2025年达2016.3亿美元(约14689亿元人民币),2030年预计3282.8亿美元(约23915亿元人民币)[9] - 国内趋势强劲,天猫618超级食品同比增长246%,巴西莓粉增60%,羽衣甘蓝粉增110%,奇亚籽增120%[10] - 产品覆盖果蔬汁、酸奶、零食等,主打高营养密度和健康功效,如甜菜根降压、姜黄抗炎、奇亚籽富含欧米伽-3[10]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和"智商税"质疑,品牌需强化供应链和场景创新[11][12] 体重管理 - 中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及肥胖率超50%,政策推动下2025年体重管理市场规模预计3260亿元,功能性食品占比42%[15] - 产品从单一减重转向抑制食欲、增肌等多功能,成分应用包括天然代糖、益生菌、超级食物等[16][17] - 品牌如ffit8、元气森林、盼盼等推出低卡、高饱腹产品,线上线下渠道全面渗透[17] 零添加政策 - 新国标禁止"零添加"等误导性标签,强调食品添加剂合规使用不影响健康[20][21] - 企业需转向科学配方和透明标识,如通过APP推送营养建议,加强消费者教育[22] 商标擦边营销 - 白象"多半系列"、千禾"0"酱油等商标擦边案例引发争议,涉嫌违反《商标法》第十条[24][25] - 此类营销短期吸引流量,长期损害品牌信誉,需监管部门加强审查[25] 认证风潮 - 85%中国消费者关注配料表,清洁标签认证可提升企业营收15%、利润11%、定价18%[28] - 认证乱象频发,部分"销量第一"称号仅基于有限数据或付费获取,削弱公信力[29][30] - 品牌应聚焦技术研发而非过度依赖认证,以实际质量赢得市场[30]
年轻人不爱中药,但爱上了“中药味”的欧包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7-07 15:38
行业趋势 - 2025年药食同源面包成为年轻人养生新载体,中医院、百年药房等官方机构跨界入场推动热潮[4][7] - 药膳面包从2023年小众探索发展为2024-2025年主流趋势,厦门、扬州、天津等多地中医院开设药膳坊[7][8][10] - 同仁堂、仲景大药房等老字号通过烘焙咖啡店形式实现品牌年轻化转型[7][30] 消费心理 - 年轻人购买药膳面包的核心驱动力是情绪价值而非实际药效,通过"养生标签"获得自我关怀的心理暗示[13][16][21] - 产品设计满足低门槛健康仪式感,少油少糖配方契合亚健康人群需求[23][41] - 中医文化被转化为"可分享的日常体验",枸杞司康等产品成为时尚生活方式符号[16][26][40] 品牌策略 - 老字号通过面包载体实现传统养生理念的现代化表达,建立年轻化品牌形象[25][26][29] - 医院/药房背书显著提升产品可信度,形成"潮酷"与"专业"的双重认知[7][30] - 需避免过度强调药效或堆砌药材,需平衡风味与合规性[32][34][35] 产品定位 - 药食同源面包本质是东方养生文化的"轻表达",区别于西方功能性烘焙[38] - 成功案例注重现代审美设计,避免刻板国风或过度渲染药感[34] - 需明确产品逻辑,避免盲目添加药材触碰法规红线[35][37] 行业创新 - 烘焙行业通过药食同源探索差异化竞争,但需警惕概念炒作[37] - 中医机构跨界食品领域开创"医疗+消费"新场景[7][26] - 产品创新需兼顾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适配性[38][40]
中国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行业白皮书:从养生青年到银发族群,行业如何破解国民健康焦虑?
头豹研究院· 2025-07-02 20: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受益于健康消费升级和政策支持,但面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挑战,药食同源理念将拓展市场边界 [2] - 精准营养为中药材功能性普通食品提供科学化路径,中药材保健食品中备案中药材保健食品及灵芝保健食品极具增长潜力 [3] - 备案制相比注册制准入门槛更低,人参、西洋参和灵芝纳入保健食品备案原料目录,拓宽了中药材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 [79] - 灵芝保健食品以灵芝为主要原料,传统名贵中药材灵芝药理作用丰富,医药企业是主要厂商,不同代际老龄人的消费意愿各异将推动行业发展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章 中国中药材功能性食品的行业综述 - 保健食品属于功能性食品的细分领域,本文研究范畴为广义的功能性食品,包括功能性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中药材功能性食品指以中药材功能性成分为主要原料的功能性食品 [11] - 药食同源物质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其思想源于传统医学的养生观,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相关中药材产业发展态势复杂 [12] - 道地药材与中药材GAP推动中药材质量提升,道地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但产业面临问题,新版中药材GAP为行业提供了更安全、稳定、高效的原料基础 [13] 第二章 中国中药材功能性普通食品的行业分析 - 精准营养为中药材功能性普通食品提供科学化路径,国民膳食结构不合理,传统膳食建议难以满足个体需求,精准营养干预应运而生,促使该部分食品需求快速增长 [34] - 心血管健康与减糖赛道快速增长,常见慢性病中维护心脑血管健康与促进减糖属于高增长赛道,与功能性成分膳食纤维有关,高膳食纤维成分的中药材在功能性普通食品领域应用广阔 [35] - 行业存在整体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共性问题,如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功利化、低水平重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 [36] 第三章 中国中药材保健食品的行业分析:备案中药材保健食品 - 保健食品备案制相比注册制准入门槛更低,人参、西洋参和灵芝被正式纳入保健食品备案原料目录,开辟了传统中药材原料可在备案产品中使用的先例 [67] - 行业产品厂商背景多元,中药企业原料成本优势显著,备案中药材保健食品的厂商可分为两类,中药企业在业内更具竞争优势 [68] - 备案中药材保健食品的主流剂型包括软胶囊与粉剂,已备案的人参及西洋参保健食品以软胶囊和颗粒剂为主,已备案的灵芝保健食品分为灵芝孢子粉和非灵芝孢子粉两类,非灵芝孢子粉包括软胶囊和口服液两种剂型 [69] 第四章 中国中药材保健食品的行业分析:灵芝保健食品 - 传统名贵中药材灵芝药理作用丰富,含有三萜和多糖等化学成分发挥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后,可作为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原料 [123] - 医药企业是灵芝保健食品的主要厂商,灵芝保健食品与中医药理念关联度高,化药与中药企业在推广时更具优势,且会持续投入研发 [123] - 不同代际老龄人的消费意愿各异,老年群体是保健食品的主要客群,银发经济的崛起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不同代际老龄人的需求推动行业规模增长 [124]
新会陈皮,岭南寄往丝路的风味信笺|行李箱里的广东手信⑤
南方农村报· 2025-07-02 18:00
新会陈皮行业概况 - 新会陈皮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素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的美誉 [17][18] - 核心产区位于潭江、西江、银洲湖三水交汇的冲积平原,独特的湿热气候与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孕育出品质卓越的茶枝柑 [18][19] - 采用传承700余年的三瓣开皮技艺,经天然日光生晒、干仓陈化三年以上,年份越久药效与价值越高 [19][20] 产品特性与价值 - 陈皮性温味辛,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是化解油腻、温养脾胃的"神器" [12][13] - 《本草纲目》记载其"理气通温,化痰利水",《饮膳正要》记载元朝宫廷以陈皮入膳达28处 [13][14] - 产品形态包括传统陈皮片以及各类衍生产品,如陈皮普洱茶、陈皮咖啡、陈皮酵素等 [25][26][27]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开发了陈皮普洱茶、陈皮白茶等养生茶饮,陈皮咖啡、陈皮柠檬茶等创意饮品 [25][26] - 推出陈皮酵素、陈皮酸奶等健康食品,以及陈皮花生、陈皮话梅等休闲零食 [27][28] - 7月4日至6日将亮相新疆霍尔果斯,参与"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推广活动 [2][3][33] 文化与社会价值 - 体现了广东"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把养生滋味融入日常饮食 [15] - 产品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贴合现代生活需求,让养生变得轻松有趣 [32] - 此次新疆推广活动不仅是风物的迁徙,更是岭南文化与中亚文化的对话 [34]
“朋克养生”年轻人,喝出100亿大买卖
36氪· 2025-07-02 07:28
行业概览 - 中式养生水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4.5亿元,同比增长超350%,2024年前5个月同比增长94.5%,预计2028年突破100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88% [4] - 18-36岁消费者占比近70%,其中27-36岁占48.6%,18-26岁占21.3%,年轻群体为消费主力 [2][4]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头部品牌可漾和元气森林合计市占率超90%,其中可漾占40%,元气森林"自在水"系列2024年销售额破10亿占58% [4][12] 产品与市场特征 - 产品主打"药食同源"概念,包括红豆薏米水、人参水等,包装和宣传强化健康属性,定价4-6元,较普通无糖茶溢价30%-50% [1][4][10] - 生产成本较无糖茶高20%,因使用中药材如红豆、薏米、人参等,480ml红豆薏米水代工价0.55元/瓶,总成本2.15元/瓶 [10] - 复购率低,消费者多因尝鲜购买,但因口味独特或价格较高难成长期习惯,部分门店回头客仅占少数 [6][7] 竞争格局与品牌策略 - 新锐品牌好望水"照顾系列"半年销售额破亿,增速超元气森林"自在水"(4个月破亿) [4] - 传统巨头如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等推出决明子大麦饮、汉方植物饮料等产品,但线下渠道存在感较弱 [4][5] - 盒马、山姆等零售商联合李良济、同仁堂推出中药配方养生水,最高定价达4.9元/瓶 [5][7] 渠道与营销 - 一线城市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超80%,写字楼附近门店500ml装日销30瓶,补货周期3-7天 [7][9] - 线上渠道增速显著,2024年前5个月线上销售额同比增94.5%,天猫/京东"中式养生水"搜索量增356% [9] - 元气森林通过线下快闪店"水煮工坊"和小红书博主合作强化"古法熬煮"差异化认知 [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技术门槛低、利润空间大导致大量玩家涌入,但头部品牌已形成壁垒,中小品牌通过功能细分(助眠、消肿)、区域特色(新会陈皮水)和高端化(10-15元人参水)突围 [12] - 市场仍处增长期,新进入者可通过差异化定位获取份额,但需面对渠道、品牌等竞争壁垒 [12]
推动药膳技艺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2025福建省中医药膳制作技能大赛在福州举办
行业活动 - 2025年福建省中医药膳制作技能大赛在福州举办 汇聚全省34支药膳精英战队 [1] - 同期举办2025年福建省中医药特色产品展 实现竞技比拼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 [1] - 大赛设置综合笔试、视频展播、技能演示、知识竞答四大竞技版块 [2] - 技能演示环节包含必选项目"五彩山药丝"和自选药膳主食热菜 展现选手创意 [2] - 大赛共决出团体奖18名、个人优胜奖14名、特别贡献奖6名、组织奖3名 [3] - 推荐部分选手申报"福建省金牌工匠"荣誉称号 推荐3家参赛单位申报"五一先锋号" [3] 行业发展 - 推动药膳从赛场走进社区厨房 从文化瑰宝变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2] - 通过标准化推广、科技赋能与大众科普三重驱动发展药膳产业 [2] - 推动药膳技艺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形成守护群众健康的"新食尚" [3] - 探索中医药膳与世界多元饮食文化融合发展路径 [1] - 将中医药膳融入健康全周期管理 挖掘具有推广价值的特色药膳方剂 [2] 产品展示 - 中医药特色产品展展出20余家医疗机构的健康产品 包括药膳、养生茶饮、中药面膜等 [3] - 展会展示中医主题文创产品 如非遗中医药叶画、本草书签、中医养生漫画等 [3] 行业观点 - 大赛为药膳制作技能人才搭建展示与交流平台 推动"寓医于食"理念普及 [1] - 食材精妙组合体现中医整体观 药膳是"药食同源"古老智慧的生动诠释 [1] - 将传统药膳与现代科技、营养理念有机结合 为中医药产业注入新动能 [1]
药食同源产业已成为大健康领域的核心风口
中国食品网· 2025-07-01 17:3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达2650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2万亿元)[1] 核心驱动因素 - 药食同源产业核心价值在于以"治未病"理念填补健康管理空白,增长由政策扩容、消费升级、产业创新及社会价值共同驱动[1] 政策红利 - 国家卫健委加速更新《药食同源目录》,2024年纳入地黄、麦冬等4种物质,目录总数达106种(2025年6月数据)[1] - 2024年启动"食品安全全链条追溯"体系,要求企业上传全流程数据,两会提出"负面清单管理"强化原料安全与功效宣称管控[1] 消费需求 - 90%的90后具有养生意识,超半数已付诸行动,"养生咖""水替"等新概念席卷市场,如人参咖啡、黄精拿铁等受年轻人追捧[2] - 场景多元化延伸,从滋补品向日常消费渗透,如盒马迭代3.0版"经方养生水",药膳预制菜茯苓鸡汤、山药排骨汤等[2] 产业创新 - 食品类占比升至60%(即食化、零食化趋势),如"玉竹百合饮"通过低温萃取保留90%多糖成分[3] - 头部企业采用AI气候模型种植,使人参皂苷含量提升20%,酵母合成灵芝酸等技术降低成本40%[3] - 跨界融合加速,老字号同仁堂、李良济联手盒马推养生下午茶,咖啡品牌植入人参、灵芝等原料[3] 社会价值 - 药食同源原料种植带动多地规模化发展,如贵州元坤药业依托刺梨、天麻等道地药材建立GAP基地,形成"种植-加工-品牌"产业链[4] - 名录扩容推动药材食品化,拓展食物来源并提升附加值,践行"大食物观"[4]
荔枝煲鸡为何能火?中医美食家:荔枝不仅是岭南佳果,还是温补上品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20:33
荔枝煲鸡为何能 火?中医美食 家:荔枝不仅是 岭南佳果,还是 温补上品_南方 +_南方plus 近日,南方农村 报一则《荔枝煲 鸡》的视频火 了:24小时点击 突破1000万次。 视频中,佛山市 第二人民医院中 绕"荔枝食用禁 忌""药膳搭配原 则"等话题展开 热烈讨论,为今 夏流行的荔枝饮 食话题再添一 把"火" 。 南方农村报记者与"中医美食家"同框直播。 医科副主任林锦 春科普"荔枝煲 鸡"什么情况下 要去核,让这碗 兼具口感与养生 价值的双重属性 的靓汤在全网迅 速走红,掀起岭 南一股养生热 潮。 面对这一现象级 传播,南方农村 报第一时间联动 林锦春副主任中 医师、邵丹丹主 任中医师两 位"中医美食 家" ,6月27日晚 做客南方农村报 直播间,以直播 形式深入解析这 道岭南汤品背后 的中医理论与养 生逻辑。直播期 间在线人数突破 13 万,评论区 互动量持续走 高,网友围 现场烹饪 药食 同源美味开讲 "中医讲究药食 同源。"林锦春 医生指出,每一 道汤品均遵循中 医"君臣佐使"的 配伍原则,食材 搭配逻辑严 谨,"荔枝、鸡 肉、红枣、桂 圆、姜均属温 性,适合阳虚、 气血不足的人 群,但需避免同 ...
盖狮多款产品齐发力,赋能健康饮食新升级
中国食品网· 2025-06-30 17:45
公司产品矩阵 - 公司核心产品为100%纯果泥 同时涵盖有机营养面 益生菌溶豆 云朵泡芙 有机米粉 非遗山楂及果汁饮品等多系列产品 [1] - 产品矩阵凝聚品牌对品质与创新的追求 致力于提供营养均衡的婴童食品与家庭健康零食 [1] 技术创新与工艺 - 有机五色营养面实现6种维生素矿物质均衡配比 五种口味荤素搭配 [3] - 溶豆系列采用FD冻干锁鲜与无麸质配方 结合专利酶解工艺提升吸收率 [3] - 云朵泡芙运用非油炸物理挤压工艺 实现0反式脂肪酸 [3] - 有机胚芽米粉通过胚芽保留与酶解水解技术 减少营养流失 [3] - 非遗山楂糕采用四层控温熬制工艺 0添加蔗糖 融合鸡内金等药食同源食材 [3] - 果汁饮品运用熬煮工艺萃取山楂 鸡内金等药食同源食材营养精华 [3][6] 全龄化产品策略 - 营养面系列覆盖儿童辅食至成人速食场景 3分钟速食适配都市快节奏 [4] - 溶豆产品同时满足婴幼儿发育需求与成人低卡零食需求 [4] - 果汁饮品推出高锌山楂 双益桔梗梨 多维柚子四神三款口味 覆盖各年龄层 [6][7] 文化传承与营销 - 将省级非遗山楂制作工艺融入生产线 延续古法熬制精髓 [7] - 联合《智慧树》举办亲子活动 设立商超体验区推广药食同源理念 [7] - 通过央视媒体合作推动非遗食养文化普及 [7] 未来发展规划 - 研发中心计划拓展功能性成分应用 推出健康零食新品与创新辅食 [7] - 目标完善健康零辅食生态闭环 提供更多天然营养美味选择 [7]
新华网财经观察|“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调查
新华网· 2025-06-30 11:49
药食同源茶饮市场概况 - 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规模2023年达4.5亿元 预计2028年超百亿元[3] - 2024年第一季度植物饮料类目份额增长超20%[2] -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82% 成为无糖茶之后新热点[6]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49%消费者在618期间青睐购买红豆薏米水等中式养生水[2] - 25-35岁消费者占比37.6% 36-45岁占32.2%[10] - 无糖茶增速放缓至4.1% 药食同源茶饮增速达37.64%[11] 市场竞争格局 - 2018年可漾布局红豆薏米水 5年内仅4家企业进入[6] - 2023年元气森林推出"自在水"系列 康师傅 露露等跟进[6] - 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 23个品牌推出59款新品[7] - 京东七鲜货架产品达20余种 盒马等推出自营产品[6] 产品特点与创新 - 采用106种食药物质目录原料[3][4] - 元气森林参考广东煲汤凉茶文化 采用传统"煮"工艺[10] - 三得利推出"焕方"品牌 来伊份跨界入局[7] 行业现存问题 - 同质化严重 红豆薏米水重复率最高[12][13] - 原材料供应和质量控制存在挑战[14] - 口感与健康平衡难题 部分产品有苦涩味[16][17] - 价格偏高 500ml规格4-9元/瓶[18] 未来发展建议 - 开发差异化配方组合 针对细分人群需求[19] - 建立专属行业标准体系[20] - 探索新原料 新配方 新工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