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集中度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行业|东京酒水图鉴3:复盘日本饮料行业中的成长赛道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4-11 18:02
日本饮料行业历史复盘 - 日本饮料行业经历了碳酸饮料与果汁为主(1945-1979年)、茶饮与咖啡快速发展(1980-1999年)、茶饮与矿泉水为主(2000年至今)三大时期 [2] - 1945-1979年行业整体CAGR达24.2%,1980-1999年降至5.1%,2000-2023年进一步放缓至1.8% [3] - 茶系饮料在1980-1999年快速发展期CAGR高达37.3%,矿泉水在2000-2023年成熟期CAGR为7.6% [3] - 碳酸饮料在1945-1979年CAGR为23.4%,但1980-1999年增速降至0.1% [3] - 果汁饮料在1945-1979年CAGR达27.2%,但2000-2023年转为负增长(-1.4%) [3] 价格端趋势 - 1974-1992年碳酸饮料均价从139日元/升提升至268日元/升,CAGR达3.7% [5] - 果汁饮料均价从186日元/升提升至263日元/升,CAGR为1.9%,2010年以来呈现上升趋势 [5] - 运动饮料2011-2023年CAGR达2.6%,涨幅领先其他品类 [5] - 2000-2023年饮料销售额CAGR为1.1%,低于产量增速 [5] 渠道端演变 - 便利店数量在1983-1999年CAGR达11.8%,销售额CAGR为15.8% [7] - 自动售货机1977年突破100万台,1985年达211万台 [7] - 2024年超市/便利店/自动售货机销量占比分别为30%/16%/16% [8] 消费趋势演变 - 1945-1979年以适口性为主,1980-1999年转向便携性,2000年后注重健康性 [9] - 2022年日本饮料回收率及回收利用率分别达96.7%/88.5% [9] - 包装材料从玻璃/金属罐→PET塑料瓶→环保材料演变 [10] 碳酸饮料发展 - 1980-1990年代CAGR仅0.1%,2006-2018年产量CAGR回升至3.5% [11] - 销量占比稳定在16%左右 [11] 果汁饮料演变 - 1958-1963年销量占比第一,此后逐年下滑 [16] - 2000-2023年产量CAGR为-1.4% [3] 咖啡饮料发展 - 1945-1979年CAGR为18.0%,1980-1999年降至7.8% [19] - 1991年成为第二大饮料品类,2008年后被超越 [19] 茶系饮料发展 - 1981年伊藤园推出首款无糖茶饮料 [24] - 2023年绿茶/麦茶/红茶销量占比分别为45%/22%/16% [24] - 2000-2023年CAGR为1.8% [3] 矿泉水发展 - 销量占比从1999年6%提升至2023年21% [28] - 2000-2023年CAGR达7.6% [3] 运动饮料发展 - 1980-1999年销量占比一度接近10%,2023年降至6% [31] - 2000-2023年CAGR仅0.2% [3] 中国饮料行业投资趋势 - 无糖茶销量占比从2022年1月16%提升至2024年9月34% [34] - 预计2022-2027年无糖茶市场CAGR达10.2% [34] - 中国软饮料行业CR3在2022年达30.5% [35] - 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合计达36.5%,高于日本33.5% [35] - 2024年1-9月北京/海南/上海水饮销售额同比增长74%/47%/35% [36] - 植物饮料2023年12月-2024年11月销售额同比增长32% [37]
食品饮料行业|东京酒水图鉴3:复盘日本饮料行业中的成长赛道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4-11 18:02
日本饮料行业历史复盘 生产端 - 日本饮料行业历经三大发展阶段:碳酸饮料与果汁为主的起步期(1945-1979年,整体CAGR 24 2%)、茶饮与咖啡的快速发展期(1980-1999年,整体CAGR 5 1%)、茶饮与矿泉水为主的成熟期(2000-2023年,整体CAGR 1 8%)[2] - 细分品类增速分化:起步期果汁增速最高(CAGR 27 2%),快速发展期茶系饮料爆发(CAGR 37 3%),成熟期矿泉水表现最佳(CAGR 7 6%)[3] 价格端 - 1974-1992年碳酸饮料均价年复合增速达3 7%(139日元/升至268日元/升),果汁均价增速1 9%(186日元/升至263日元/升)[5] - 2020年后各品类均价普遍回升:运动饮料2011-2023年均价CAGR达2 6%,茶饮与矿泉水结束下滑趋势[5] 渠道端 - 便利店与自动贩卖机推动行业扩张:1983-1999年便利店数量CAGR 11 8%,销售额CAGR 15 8%;自动贩卖机1977年突破100万台,1985年达211万台[6][8] - 2024年超市成为最大线下渠道(销量占比30%),便利店与自动贩卖机各占16%[10] 消费端 - 需求演进三阶段:适口性(1945-1979年)→便携性(1980-1999年PET瓶普及)→健康性(2000年后低糖/环保趋势)[11] - 2022年日本饮料包装回收率96 7%,回收利用率88 5%,显著高于欧美[11] 细分饮料品类分析 碳酸饮料 - 1980-1999年受健康意识冲击增速低迷(CAGR 0 1%),2006-2018年复苏(产量CAGR 3 5%)[15] - 销量占比长期稳定在16%左右[15] 果汁饮料 - 早期政策驱动发展:1948年《食品卫生法》允许浑浊果汁生产,1958-1963年销量占比第一[18] - 2000年后需求萎缩(CAGR -1 4%),人均饮用量持续下滑[20] 咖啡饮料 - 1969年世界首款罐装咖啡诞生,1980-1991年产量CAGR 14%,1991年成为第二大品类[21] - 成熟期增速放缓(CAGR 0 8%),2014年被矿泉水超越降为第四大品类[21] 茶系饮料 - 1981年无糖茶饮突破(伊藤园罐装乌龙茶),1980-1999年产量CAGR 37 3%[23] - 2023年绿茶占比45%居首,无糖茶成为主流[23] 矿泉水 - 1986年进口矿泉水解禁推动市场扩张,1999-2023年销量占比从6%提升至21%[33] - 成熟期增速领先(CAGR 7 6%)[33] 运动饮料 - 1980-1999年快速发展期销量占比近10%,2000年后因健康化转型增速放缓(占比降至6%)[35] 中国饮料行业投资趋势 健康化趋势 - 无糖茶占比从2022年1月16%跃升至2024年9月34%,预计2022-2027年产量CAGR 10 2%[39] - 瓶装水价格下探推动渗透率提升[39] 行业集中度 - 中国软饮料CR3达30 5%(2022年),头部企业营收增速8 7%(2024H1)高于行业平均[40] - 前十大品牌市占率36 5%(2024年),显著高于日本(33 5%)[40] 区域渗透率 - 2024年1-9月北京/海南/上海水饮销售额同比增74%/47%/35%,西北地区负增长[41] 中国特色品类 - 植物饮料2023年12月-2024年11月销售额同比增32%,尚处快速成长期[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