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街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大力整治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 不断增强监管质效
新华财经· 2025-10-28 21:17
货币政策执行 - 2025年以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月份推出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降准和降息 [1] - 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的力度,并优化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 [1] - 流动性保持充裕,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1] 金融市场运行与稳定 - 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我国金融市场受到高强度冲击 [1] -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探索丰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作用以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1] - 金融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信心大幅提升 [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 [2] - 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2] - 金融支持重点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 [3] 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 - 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成 [2]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2] - 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4]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和62%,风险明显缓释 [2] - 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2] - 继续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 [4][5] 未来工作方向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相匹配 [3] - 大力整治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加强金融监管协同,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3] - 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 [3]
潘功胜: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
金融时报· 2025-10-28 21:03
10月2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中国行长潘功胜作了国务院关于 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潘功胜表示,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 系,持续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不断拓展宏观审慎管理的覆盖范 围。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 数字人民币最新消息! 两口子闹矛盾,找上了银行人…… ...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第一财经· 2025-10-28 20:38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5年10月2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潘功胜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一)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按照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出台一揽子较大力度的货币政 策措施。在存量货币政策效果持续释放的基础上,2025年以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月份推 出新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进一步降准、降息,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 企业、稳定外贸力度,优化支持资本市场两项货币政策工具。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供 应量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7%、8.4%。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4%。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 导进一步强化,流动性保持充裕,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为提振金融市场信 心、改善社会预期、应对外部冲击、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金融业运行和监管工作情况 。一是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2025年9月末, 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520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36%、不良贷款率1.52%,保险公司综合偿 付能力充足率18 ...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金融赋能三十七载,实干诠释广发担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0:00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体系,让金融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广发银 行东莞分行近两年率先完成社银一体化网点建设,设立东莞首家社银合作旗舰店,支持市民便捷办理68 项高频社保业务,并在省内率先实现社保卡加载交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敬老优待等"一卡通"应用 场景;2025年7月,再次率先以社保卡为载体,支持东莞市"长者饭堂"项目建设,将金融服务融入社区 养老关键场景。目前已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社保一卡通",正式推出聚焦湾区民生需求的社保综合金融服 务。 东莞分行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有效激活消费市场。在金融支持端,大力推广"E秒贷"纯线上信用贷 款,满足市民灵活消费需求;积极落地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有效简化交易流程,降低居民购房成 本。在消费场景端,全新升级"周五5折"饭票活动,联动本地中高端餐饮商户构建覆盖多元需求的分层 福利体系;积极响应国家"以旧换新"政策,联合本地3C、家电商户推出消费优惠,并提供0费率专项分 期服务,推动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未来,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的初心,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服务 实体经济的专业性、精准性和可持续性,为助力东莞高 ...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券商中国· 2025-10-28 19:54
货币政策执行与成效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年5月推出新的一揽子措施,包括进一步降准、降息和加大结构性政策支持力度 [4][5]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同比增长8.4% [5] - 2025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4%,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5] 金融业运行与监管 - 2025年9月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过520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36%,不良贷款率为1.52% [6]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8.4%,2025年10月突破3900点创10年来新高 [6] - 2025年8月以来沪深股票日均成交额约2.3万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日均约7000亿元的水平 [6]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共9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7] - 同期上市公司再融资9968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总和 [7] - 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8] 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 - 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成功定向增发520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 [9]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9] - 2025年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3.3万亿美元,较2024年11月末增加728亿美元 [9]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62% [10][11] - 指导商业银行通过"白名单"机制新增房地产贷款2.2万亿元 [11] - 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强化金融风险处置资源保障 [11] 下一步工作重点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相匹配 [12] - 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 [13]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14] - 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5]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透露这些重要政策信号
人民网· 2025-10-28 17:32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罗知之)10月27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在会上透露了哪些政策信号?一文速览。 中国人民银行: 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 具,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 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去年,人民银行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在二级市场开始国债买卖操作。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 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 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 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发展质量和韧性持续增 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 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更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 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 ...
图解: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齐聚金融街论坛 重磅发声透露哪些政策信号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15:05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 - 加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以及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协同配合 [3] - 加快推动人民银行法、金融稳定法等立法修法以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的法治保障 [3] - 根据形势及时采取逆周期调控措施并保持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平稳 [3] - 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8] 房地产金融 - 做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工作 [4] - 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 [12]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 - 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并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发展 [5] - 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和减量提质以更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 [11] - 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赋能智慧监管并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以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21] 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 - 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并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 [13]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并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14] - 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并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 [15] - 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务实合作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新格局 [16] 投资者保护与征信管理 - 研究实施一次性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 [6] - 发布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以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 [17][18] 金融开放与外汇管理 - 新出台措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并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 [19] - 近期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 [20] - 在自贸试验区实施集成式外汇管理改革创新以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20]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9] - 引导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0]
盘前必读丨美股再创历史新高;现货黄金跌破4000美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8 08:05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主要股指创历史新高,道指涨337.47点(涨幅0.71%)至47544.59点,纳指涨1.86%至23637.46点,标普500指数涨1.23%至6875.16点,首次收盘站上6800点 [1] - 芯片板块表现强劲,费城半导体指数创历史新高,英伟达涨2.8%,英特尔涨3.3%,高通大涨超11% [1] - 明星科技股普遍上涨,特斯拉涨4.3%,谷歌涨3.6%,苹果涨2.3%,微软涨1.5%,Meta涨1.7%,亚马逊涨1.2%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1.6%,百度涨4.8%,京东涨3.0%,拼多多涨2.8%,阿里巴巴涨2.7%,网易跌0.4% [1] 商品市场动态 - 国际油价小幅走低,WTI原油近月合约跌0.31%至61.3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跌0.49%至65.62美元/桶 [1] - 国际金价重挫,COMEX黄金期货跌2.83%至4001.90美元/盎司,现货黄金自本月初以来首次跌破4000美元关口 [2] 中国金融政策动向 - 中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定位,并会同执法部门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经营炒作 [3] - 中国证监会将启动深化创业板改革,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效率、扩大投资范围 [3] - 证监会明确外资公募基金短线交易适用规则,给予其与境内公募基金同等待遇 [4] - 证监会发布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倡导上市公司采用“注销式回购”回报投资者,严厉整治市场乱象,优化融资融券监管制度 [4][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合理化 [4] -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将出台9条聚焦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4] 公司公告与业绩 - 欣锐科技拟10.2亿元投建年产300万套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 [5] - 溯联股份拟2.01亿元投建智能算力液冷研发中心及电池热管理系统研发生产基地 [5] - 邮储银行获准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 [5] - 多家公司公布第三季度净利润及同比增幅:高德红外净利润4.01亿元(增长1143.72%),深信服净利润1.47亿元(增长1097.40%),胜宏科技净利润11.02亿元(增长260.52%),三美股份净利润5.96亿元(增长236.57%),紫光国微净利润5.71亿元(增长109.55%),恒力石化净利润19.72亿元(增长81.47%),北方稀土净利润6.1亿元(增长69.48%),湖南黄金净利润3.73亿元(增长63.13%),华勤技术净利润12.1亿元(增长59.46%),恒瑞医药净利润13.01亿元(增长9.53%),亨通光电净利润7.63亿元(增长8.10%),青岛啤酒净利润13.7亿元(增长1.62%),福莱特净利润3.76亿元(下降284.87%),爱尔眼科净利润10.64亿元(下降24.12%) [5] - 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因工作调整辞职,贵州省人民政府推荐陈华为董事长人选 [4] - 中国核建股东中国信达拟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通润装备股东珠海悦宁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5] 机构市场观点 - 深圳前海融悦认为沪指下一个压力位或在4100点 [6] - 财通证券指出沪指冲击4000点标志市场进入新阶段,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板块,政策受益方向(券商、中字头国企、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经济复苏方向(可选消费如汽车家电、部分周期品),以及长期赛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 [7] - 博星证券认为新科技成市场主流,光刻胶板块仍有潜力 [7]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中国证券报· 2025-10-28 07:22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 果。 金融监管总局将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 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金融监管总局将坚定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 线。筑牢风险防控坚固屏障。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 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持续提升金融监管 效能。加快金融法律和监管规制"立改废释",健全导向鲜明、精准有效的分级分类监管框架。强化科技 赋能,优化资源配置,为"五大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关婧) 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 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强 ...
下阶段金融工作“路线图”,明确六大工作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07:15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支持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1][2] - 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27日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操作,连续三个月维持较高规模流动性投放[2] - 央行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加量规模连续三个月处于6000亿元较高水平,以支持银行信贷投放和政府债券发行[3] - 9月末以来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10月进一步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带动信贷投放和政府债券发行处于高位[2]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 -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不断增强监管质效[1][4] - 大型银行共同遵循“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强调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和有效防控重点领域风险[5][9] - 银行业机构数量持续优化,2024年末银行法人机构较上年减少195家,不良贷款率降至1.49%,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11.97%[9]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1][8][9]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6]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9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 - 截至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6] - 各大银行体系化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6][7] 金融改革开放与国际化 - 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维护国家金融安全[1][8] - 银行机构积极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银行提出加快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和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10] - 工商银行发挥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等国际平台作用,建设银行深化本外币一体化经营以增强国际竞争能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