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利好,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00:17
【导读】陆家嘴论坛开幕,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最新发声,多家机构解读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 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等发表演讲。 多位接受采访的机构人士表示,此次公布的政策举措立足长远,主要针对制度建设、金融开 放等领域,为中长期金融改革锚定了方向。深化科创板改革,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 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 用。 政策利好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中长期来看,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中国权益市场。 政策为中长期金融改革锚定方向 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从陆家嘴论坛上公布的具体政策举措来看,促进金融对外开放和支持科技创新将是后续金融 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说,各项政策立足长远,主要针对制度建设、 金融开放等领域,将金融开放从单纯的市场准入拓展至国际金融治理话语权的构建,为中长 期金融改革锚定了方向。 寇志伟表示,对外开放方面,这些政策通过创设人民币外汇期货和便利跨境自由贸易,帮助 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其跨境投融资的便利程度,有 ...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席执行官Nikhil RATHI:市场巨大波动成“新规则” 强调改革与韧性并举
新浪证券· 2025-06-18 16:29
资本市场韧性 - 过去几年市场存在巨大波动性 但市场仍能发挥价格发现功能 展现出重要韧性 [1] - 标准差偏离现象在近几个月频繁出现 这种波动性已成为新常态 尤其受技术推动的程序化交易影响 [1] - 英国金融体系通过持续改革保持韧性 维持全球最强金融中心地位 [1] 英国金融市场改革 - 进行最大规模上市机制改革 吸引香港及英国本土有竞争力公司上市 提升融资便利度 [1] - 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包括公共市场和私有市场同步推进 [1] - 建立新型股份交易市场 为公开市场前阶段企业提供运作平台 [2] 金融基础设施投资 - 英国作为全球第二/第三大养老体系国家 持续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和技术以支持养老体系生产力 [2] - 重点建设外汇交易中心 成为香港之外最大离岸市场 [2]
央行推出8项新政策 专家:质量引领提升市场开放
人民网· 2025-06-18 13:31
金融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8项金融政策,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等 [1] - 政策旨在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需求,如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 政策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2] - 政策重视国际贸易和离岸金融业务,如上海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试点 [2] - 政策体现对绿色发展的承诺,如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 [2] 政策背景与意义 - 政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开放、科技发展、国际贸易等背景紧密相关 [1] - 政策亮点包括数字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监管升级、个人征信体系完善等 [2] - 政策解决金融市场监管不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缓慢等问题 [2] - 政策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引领" [3] 政策实施建议 - 政策落地需三步走:制度先行、技术赋能、市场引导 [3] - 制度方面需明确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法律框架,制定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负面清单 [3] - 技术方面需推动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与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对接,试点区块链+智能合约信用证清算 [3] - 市场方面需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离岸金融事业部,吸引外资参与离岸债发行 [3] - 实施过程中需坚持"政策创新+技术驱动+市场协同" [3]
6月12日|财经简报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 多家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统一控制在60天内,缓解产业链资金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6-12 11:07
以下是2025年6月12日财经热点的综合梳理,涵盖宏观经济、股市动态、行业政策及国际局势等关键信息: --- 1.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 中美双方在伦敦举行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达成框架协议,美方考虑将对华关税从145%降至50%-80%,但具体细则尚未落 地。中方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支持非洲商品出口。 2. 国内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金融改革 - 科创板深化:上交所召开"科创板八条"一周年座谈会,推动指数化投资和ETF高质量发展,助力硬科技企业融资。 - 深圳综改试点升级:允许粤港澳大湾区企业"H+A"跨境上市,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 汽车产业链优化:比亚迪、小米等15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统一控制在60天内,缓解产业链资金压力。 1. 中东局势升温 3. 央行维持流动性宽松 6月12日央行开展1193亿元逆回购操作,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DR007利率小幅回升至1.5276%,但整体资金面平稳。 --- 1. A股市场表现 - 指数震荡反弹:沪指收复34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涨0.83%和1.21%,但成交量缩至1.28万亿元,显示资金谨慎。 - 板块分化:稀土永磁( ...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提中国金融改革五项重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5-18 18:46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下称"报告")18日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发布,该论坛于17日至 18日在深圳举办。报告称,中国金融系统在内外部压力中要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提升体系韧性,并提出 中国金融改革五项重点。 上述报告由中国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代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发布。关于中国金融体制 改革,报告提出五项重点。一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最重要的是保持金融环境稳定。 五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丁志杰在此重点强调了两方面,一方面是扎实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提升跨境结算、融资、投 资和储备功能,加强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发展离岸人民币产品,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丁志杰进一步说,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支持,与中国离岸市场发展相比,境内金融 市场的开放更为关键,所以需要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增强中国金融的话语权。 报告还称,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处于新的重要关口。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国际贸易秩 序重构,地缘风险开始上升。此外,金融安全与监管领域也面临挑战,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金融竞争格局 的重塑 ...
量能不足,高位股抱团持续性或难以维系
长沙晚报· 2025-05-15 12:25
市场表现 - 沪指重回3400点上方 沪深两市成交额1.32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52亿 [1] - 保险 港口 物流 化工等板块涨幅居前 光伏 贵金属 军工电子 轨交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大金融板块午后全线爆发 对指数带动作用明显 [3] 宏观经济数据 - 1-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6.34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3.61万亿元 [1] - 中国4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 高于市场预期 [1] - 1-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06万亿元 [1] 贸易政策 - 商务部决定自5月14日起 在90天内暂停对28家美国实体实行出口管制管控措施 [1] - 暂停17家美国实体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 [1] - 特朗普关税闹剧尚未结束 各国贸易谈判尚未落地 [2] 半导体行业 - 费城半导体指数近期波动较大 相关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及二季度业绩指引出现分化 [2] - 消费电子 半导体设备公司已受关税影响 半导体软件 AI芯片和网络设备领域受影响较小 [2] - 建议未来6-12个月跟踪半导体板块两条主线:估值便宜且盈利预测有望修复的公司 受关税影响较小的AI和半导体软件板块 [2] 金融政策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3]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 要求其绩效薪酬明显下降 [3] - 政策核心是推动金融改革以支持科技创新 [3] 市场情绪 - 三大指数全线上涨 但下跌个股家数仍不少 [3] - 微盘股指数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收跌 高位股抱团持续性或难以维系 [3] - 指数已完全回补4月7日向下跳空缺口 累积获利卖压和套牢盘影响 短线震荡调整在情理之中 [3]
中国太保:经营稳进兼备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证券之星· 2025-05-11 14:05
公司战略与业绩 - 公司秉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1] - 寿险业务纵深推进"长航"转型,全年实现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达16.8%,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 [1] - 代理人队伍质态持续优化,核心人力规模企稳,产能及收入稳步提升 [1] 服务与创新 - 公司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保险服务10.5万家企业,累计保额超111万亿元 [1] - 科技投资规模突破1,000亿元,绿色保险围绕巨灾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清洁能源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等领域展开 [1] 客户服务与风险管理 - 公司完善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圈建设,高效应对冻雨、台风等重大灾情,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1] - 健康险服务质量指数在专业健康险公司中排名靠前 [1]
金融人·事|金融副省长更迭与使命变迁
界面新闻· 2025-03-26 16:00
金融副省长的历史与演变 - 金融副省长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截至目前共产生45位,其中34位在2016年后产生 [3] - 最早的金融副省长案例是1993年刘明康和姚中民分别由中行福建省分行行长和建行河南省分行行长升任副省长 [5] - 2016年后金融副省长呈现密集增加态势,成为制度化安排,省级领导班子中始终有金融专业干部 [9][11] 金融副省长的来源与背景 - 31位金融副省长中,21人来自国有大行副行长,占比三分之二 [13] - 7人来自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央行3人、金融监管总局1人、证监会3人) [13] - 19位金融副省长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超过六成,专业多为经济、金融、管理类 [12] - 部分金融副省长有出国学习和工作经历,具备国际视野 [13] 金融副省长的职责与作用 - 金融副省长在化解地方债务及国企债券违约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召开债券投资者恳谈会 [14] - 金融副省长经常作为地方政府代表与中央金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5] - 金融副省长在地方金融改革中扮演关键角色,如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 [9] 金融副省长的职业发展路径 - 金融副省长开始出任金融监管部门一把手,如李云泽2023年调任金融监管总局局长 [17] - 金融副省长频繁出任大行董事长或行长,如陈怀宇调任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出任中国银行董事长 [19] - 金融副省长还调往其他金融央企,如王浩调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 [19] 金融体系变革与金融副省长 - 1990年代中后期金融资源配置权力被全面上收,推动国有大行公司化改造和设立跨省大区分行 [6] - 2017年省级金融办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加挂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其负责人开始升任副省长 [7] - 中央向地方让渡部分金融管理权限,如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党务工作交由地方管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