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息差
icon
搜索文档
5月LPR下调,同日六大行及招行宣布调降存款利率
财经网· 2025-05-20 18:20
LPR及存款利率下调 - 5月LPR迎来年内首降,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均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 [1][2] - 多家全国性银行启动年内存款利率首轮下调,三年期以下期限定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15个基点,一年期降至0.95%,三年期及以上期限下调25个基点,五年期降至1.3% [1][5] - 活期存款利率由0.1%调整为0.05%,下调5个基点,协定存款利率由0.2%调整为0.1%,下调10个基点 [5] 银行负债成本管理 - 大行和股份行牵头开启第七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下调幅度大于LPR降幅,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1][6] - 42家上市银行2024年计息负债成本率集体下降,兰州银行降幅最大,计息负债成本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7个BP至2.44% [8] - 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1.47%、1.64%、1.85%、1.85%,同比下降10个、9个、10个、11个BP [8] 银行息差压力 - 在存量房贷利率下调、LPR下降等因素影响下,银行新发放贷款定价、贷款平均收益率持续下行,净息差仍在走低 [3] - 2024年42家上市银行净息差集体收窄,仅常熟银行、长沙银行维持在2%以上,分别为2.71%、2.11% [3] - 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收窄至1.43%,较去年四季度降9个基点 [7] 政策传导与市场影响 - 5月初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释放了新一轮降息信号,LPR作为市场化利率的核心指标需同步下行以匹配政策节奏 [3][7] - 本次降息主要是响应"适时降准降息"的政策要求,有助于提升实体部门融资意愿,助力稳企业、稳信心 [3] - 降准正式落地,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7] 未来趋势 - 当前存款利率已处于绝对低位,若进一步大幅、快速下调可能引发存款加速流向理财、基金,影响银行负债稳定性 [9] - LPR报价短期内继续下调空间受限,后续或更加关注非息成本压降 [9] - 货币政策基调加入"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稳息差、维持银行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性提升 [9]
固收视角:如何理解本轮存款和LPR下调?
华泰证券· 2025-05-20 1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20日国有大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活期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整存整取多期限下调15或25个基点,定期零存整取等三种期限均下调15个基点,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0.3%;同日5年期以上LPR为3.5%,1年期LPR为3.0%,均较上月下调10BP,本轮政策利率、存款利率、LPR降息全部落地 [2] - 本轮LPR和存款利率下调是5月降息政策延续且此前有预告,政策利率带动存款和LPR下调是惯例,本次存款利率与LPR同日调整意在缓解银行息差压力,总体降幅略超预期源于银行净息差和经营压力大 [3] - 本次1年期和5年期LPR均下调10BP符合预期,调降幅度不及存款出于维护银行息差、防风险及实体贷款成本已较低考虑,后续企业贷款利率下行速度可能趋缓 [4] - 4月地产数据边际走弱但5年期以上LPR调降幅度不大,稳地产政策重心可能不在利率端,银行净息差和稳健经营优先,存量房贷利率将下行,本轮降息对银行息差改善幅度有限,存款利率走低或使银行负债端紧张 [5] - 短期宽货币博弈结束,下次降息窗口预计至少到三季度,目前货币政策压力降低、出口大概率保持韧性使降息概率降低,90天后若中美谈判不顺降息空间可能打开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对市场的影响 - 市场对本次降息有一定预期,分歧在幅度,实际传导逻辑包括负债效应、比价效应、非银配置需求受益、利好股市流动性,国内广谱利率下行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压力但幅度有限 [8] - 本轮特殊之处在于债市对降息幅度有透支,还未摆脱震荡格局,中期广谱利率下行对债市有传导作用,推荐3、5年城投债和二永债,继续向短端信用下沉和长端高等级寻找利差压缩机会 [9]
LPR降息落地!百万房贷立省近2万元
北京商报· 2025-05-20 12:48
以北京地区为例,当前北京地区银行执行的是首套房贷商贷利率为LPR减45个基点,结合最新LPR报价 来看,即3.05%;购买二套住房位于五环内的,商贷利率下限为LPR减5个基点,即3.45%;购买二套住 房位于五环外的,商贷利率下限为LPR减25个基点,即3.25%。 降息落地!事关数亿人的房贷成本,又将迎来下调。 5月20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降10个基点,其 中,1年期LPR降至3%,5年期以上LPR降至3.5%。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LPR年内首降。其中,5年期LPR下调也关乎所有购房者的月供,随着下调,北京 首套房贷利率再度创下最低纪录。据北京商报记者测算,在北京地区,对于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 期、等额本息的个人按揭贷款而言,政策前后对比,其中月供额减少54元,总还款额(本金+利息)减 少1.96万元,具体到单月上,月供还款金额减少54元。 百万房贷立省近2万元 一如市场预期,在央行重磅预告后,LPR如期按下"下调键"。而其中引发全民关注的是,此次5年期 LPR的下调也将为购房者们省下一笔不小的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自LPR捆绑房贷利率以来, ...
银行板块市值今日盘中突破10万亿 5只个股股价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8:28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A股总市值盘中突破10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1] - 申万银行指数最新超过4200点,距离2007年历史高点仅差100多点(需再涨3%即可创新高) [1] - 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多股市值创历史新高,5家银行股价盘中创新高(农业银行、成都银行、上海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 [1] - 银行指数今年上涨9.62%,2024年累计涨幅达43%,跑赢沪深300指数28个百分点,居市场30个板块首位 [2] - 四大国有行2024年股价表现突出:农业银行涨54.7%,工商银行涨52.4%,建设银行涨42.4%,中国银行涨45.2% [2] - 2025年迄今11家银行股价涨幅超10%,其中5家超20%(青岛银行25.06%、重庆银行25.13%、渝农商行20.74%、上海银行和齐鲁银行均超21%) [2] 银行股上涨驱动因素 - 金融增量政策配合宽松财政政策加快落地,预计信贷供给加强,维持信贷增速平稳 [3] - 降息后银行经营稳定性与高股息优势提升 [3] - 上市银行负债成本改善支撑息差降幅趋缓(手工补息整改、同业存款自律、存款利率下调累积效应推动负债成本率下行) [3] - 央行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对息差呵护态度鲜明 [3] - 北向资金一季度净流入银行板块43.4亿元,持有银行股市值2275.72亿元(环比增4.6%),占流通市值2.43%(环比升9bp) [4] -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上海银行获北向资金大幅流入(分别53.3亿元、16.8亿元和11.3亿元) [4] 银行分红情况 - 2024年已披露年报的银行分红总额6161.26亿元(含超2300亿元中期分红) [6] - 六大行年度分红总额超4200亿元,占行业70%:工商银行1097.73亿元、建设银行1007.54亿元、农业银行846.61亿元、中国银行713.6亿元、交通银行281.46亿元、邮储银行259.41亿元 [6] - 中小银行分红亮点:郑州银行自2020年来首次分红(每10股派0.20元,总额1.82亿元,分红比例9.69%) [6] - 大行定增方案落地,中期分红推进,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 [6] 行业展望与分析师观点 - 广发证券预计2025年息差降幅逐季企稳,整体优于2024年(资产端LPR重定价压力释放,负债端成本改善明确) [3] - 国信证券认为2025年或是业绩下行周期尾声,2026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拐点向上(净息差和其他非息收入低基数效应) [4] - 华创证券强调银行中长期投资价值,红利策略在低利率环境下仍具吸引力(股息率高、资产质量安全边际高的银行有绝对收益) [6] - 业内建议分红需量力而行,基于经营业绩稳步提高比例以保障可持续性 [7]
广发证券:负债成本持续改善提供支撑 预计2025年银行息差降幅逐步趋缓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07:07
行业息差分析 - 24年、25Q1上市银行息差继续收窄,资产端收益率下行是行业共识,负债端成本改善支撑息差降幅趋缓 [1][4] - 展望25年全年,预计息差降幅逐季企稳,整体优于24年 [1][4] - 资产端24A生息资产收益率3.37%(同比-28bp),贷款收益率3.72%(-40bp)成为核心拖累因素 [2] - 负债端24A计息负债成本率1.98%(-12bp),存款成本率1.80%(-15bp)有效缓解息差压力 [3] 资产端结构及价格变动 - 24A贷款占比55.55%(+0.02pct),其中公司贷款占比61.17%(+1.98pct),个贷占比32.06%(-1.84pct) [2] - 24A投资类资产占比34.34%(+0.65pct),同业资产占比5.21%(+0.09pct),结构改善对息差作用有限 [2] - 25Q1贷款占比55.86%(-0.31pct),投资类资产占比34.08%(-0.25pct) [2] - 25Q1资产端承压主因三次LPR下调重定价压力集中释放及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 [4] 负债端结构及价格变动 - 24A存款占比72.49%(+0.24pct),活期存款占比37.93%(-1.69pct)显示定期化趋势延续 [3] - 24A同业负债占比11.58%(-0.35pct),发行债券占比12.54%(+1.15pct) [3] - 25Q1存款占比73.30%(+0.82pct),同业负债占比11.07%(-0.51pct) [3] - 负债成本改善得益于手工补息整改、存款利率下调累积效应及央行政策引导 [4] 投资建议 - 板块预期回报率应锚定ROE,区域经济阿尔法和低占比投资收益为超额收益来源 [1] - 重点推荐招商银行(600036 SH)、宁波银行(002142 SZ)、青岛银行(002948 SZ) [1] - 央行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存款利率下调,对息差呵护态度鲜明 [4]
一揽子货币政策落地,如何影响银行息差表现
第一财经· 2025-05-08 21:24
央行货币政策组合拳对银行息差的影响 - 央行实施降准降息组合拳,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OMO利率10个基点,并引导LPR下降10个基点,同时推动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1][2] - 政策旨在为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但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形成双向冲击 [2] 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 - LPR下调10bp预计拖累上市银行净息差约2.7bp,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受影响2.7bp、3.0bp、2.4bp、2.1bp [2] - 存量贷款重定价(尤其是按揭贷款)将放大资产端收益压力,部分银行全年利息收入或减少 [2] - 2024年12月新发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为3.1%和3.6%,分别较上年12月下降0.35和0.6个百分点 [3] 负债端成本缓释 -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0bp释放约1万亿元流动性,静态测算可降低银行计息负债成本0.9bp,预计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约220亿元 [4] - 存款利率同步下调,定期存款挂牌利率预计下行10bp,活期存款利率或下调5bp,部分对冲贷款收益率下行压力 [4] 对银行净息差的综合影响 - 2024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平均水平为1.52%,国有大行均值1.47%(如中行1.29%、工行1.33%),股份行中枢1.6%~1.8%,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为1.38%、1.43% [6] - 综合政策影响,2025年、2026年对上市银行净息差分别产生+2.6bp、-1.5bp影响,整体呈中性 [6] 不同类型银行的分化表现 - 国有大行因贷款规模庞大,受LPR下行冲击更直接 [7] - 股份行与城商行通过小微贷款、消费金融等高收益资产维持息差,但需承担更高信用成本 [7] - 农商行息差表现取决于区域经济活跃度 [7] 银行的应对策略 - 负债端调整存款结构,减少高成本存款依赖,增加低成本结算性存款 [7] - 资产端优化贷款结构,提高高收益资产占比 [7] - 大型银行加速布局财富管理和投行业务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7] - 中小银行聚焦本地化场景金融,深耕政务、社保等低频高黏性业务 [8]
银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预期内盈利承压,拥抱稳定、可持续、可预期的回报确定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6 1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看好银行,银行股是逆周期下的低波红利、顺周期下的绝对收益占优+后周期弹性品种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Q25上市银行营收利润双双下滑,息差下行、非息基数压力和拨备反哺力度不足是主因;信贷投放平稳,对公发力支撑基本盘,大行负债端压力仍存;息差环比表现好于预期,负债成本改善形成支撑;对公资产质量无需过虑,零售风险阶段性暴露,不良率稳中趋降;看好银行绝对收益,聚焦优质高股息 [3][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概览:集中消化基数影响,营收利润双双走弱 - 受息差下行和非息基数影响,1Q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下降1.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2%,拨备反哺力度略低于预期致利润负增 [11][12] - 城农商行营收维持正增,平稳性好于预期,国有行延续营收负增,股份行营收压力大于同业 [13][14] - 国股行利润负增拖累行业整体表现,城农商行表现相对更好,展望2025全年,有能力实现利润平稳增长且优于同业的银行,方能在ROE上获得估值溢价 [19] - 息差收窄仍是营收最主要拖累,部分股份行及城商行利息净收入正增,一季度债市利率回升,其他非息阶段性拖累银行营收,多数银行综合所得税率下行反哺利润,部分银行增提拨备一次性拖累业绩 [20][21][22] - 一季度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部分上市银行金市相关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滑,多家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占比回落至2023年水平,年内其他非息收入对营收的扰动将趋于缓解 [24] 对公发力支撑信贷基本盘,大行负债端压力仍存 - 开年信贷投放整体平稳,1Q25上市银行贷款同比增速为7.9%,江浙、成都地区景气领先,重庆成为增长“新星”,展望全年,信贷不失速且平稳增长趋势不变 [30] - 年初对公靠前发力支撑信贷增量,零售端同比小幅多增,1Q25新增对公贷款3.96万亿,新增零售贷款4185亿,票据贴现净下降1631亿 [31][35] - 1Q25上市银行存款增速季度环比提升1pct至6.4%,大行负债端压力依旧突出,存款增量仍以定期存款为主 [47] 息差环比表现好于预期,关注成本下行红利释放 - 1Q25上市银行息差约1.54%,同比下降11bps,较4Q24季度环比回升1.7bps,负债成本改善成效兑现形成边际支撑,中小银行更为明显 [49] 稳风险导向不变,主动处置确保不良率稳中下行 - 1Q25上市银行不良率较年初下降1bp至1.23%,估算年化加回核销回收后不良生成率约0.63%,对公端压力有限,零售端风险阶段性暴露,不良扰动有望趋缓,部分银行主动加大核销处置使拨备覆盖率更快回落 [5] 投资分析意见:看好银行绝对收益,聚焦优质高股息 - 看好银行,银行股是逆周期下的低波红利、顺周期下的绝对收益占优+后周期弹性品种,利好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频出,银行板块高股息优势凸显,基本面以稳为主,若经济稳步复苏银行还将体现后周期弹性 [6] - 个股层面,推荐关注农业银行(A+H),城商行首推重庆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股份行首推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 [6]
邮储银行(601658):负债端优势延续,零售业务有待回暖
华创证券· 2025-04-30 08: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负债端优势延续,规模稳健增长,资产质量仍较稳定;零售战略定力强,发展路径清晰,4万个“自营 + 代理”网点巩固零售优势;零售贷款资产质量阶段性承压,随经济复苏和居民收入预期改善,零售贷款不良率有望可控;4月8日邮政集团增持公司A股股份,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结合财报和宏观环境,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增速为1.0%/3.6%/6.4%,净利润增速为1.1%/2.0%/5.0%,当前估值仅0.6x 25PB,给予25年目标PB为0.7X,对应目标价为6.24元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487.75亿、3522.37亿、3648.58亿、3883.1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3%、0.99%、3.58%、6.4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4.79亿、874.36亿、891.50亿、936.0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24%、1.11%、1.96%、5.00%;每股盈利分别为0.87、0.88、0.90、0.94元;市盈率分别为6.13、6.07、5.95、5.67倍;市净率分别为0.52、0.60、0.56、0.52倍;目标价6.24元,当前价5.35元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9916107.60万股,已上市流通股6712239.52万股,总市值5305.12亿元,流通市值3591.05亿元,资产负债率94.37%,每股净资产8.51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5.70/4.51元 [5] 业绩情况 - 1Q25营收893.63亿元,同比 - 0.07%,增速环比 - 7.4pct,主要因年初贷款重定价影响大及其他非息收入支撑减弱,单季净利息收入/单季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分别 - 3.8%/+21.7%,增速环比分别下降5.5pct/39pct;归母净利润252.46亿元,同比 - 2.62%,较24年末下降3.1pct,因单季年化不良生成率提升,公司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信用减值损失同比 + 53.5% [2][8] 存贷款情况 - 1Q25贷款/存款同比增长9.8%/9.2%,增速环比 + 0.4pct/-0.3pct,对公端存贷款增势较好;对公贷款(不含票据)同比增长15.2%,对公存款同比高增20.5%,增速环比 + 6.9pct;零售贷款同比增长4.3%,增速较24年末下降2.5pct,零售存款同比 + 7.9%,增速环比 - 1.1pct [8] 息差情况 - 1Q25单季息差环比下降10bp至1.69%,较4Q24降幅扩大;资产端单季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20bp至2.97%,因房贷占比和重定价贷款占比较高;负债端单季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0bp至1.28%,降幅较4Q24扩大,除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外,还因优化负债结构 [8] 资产质量情况 - 1Q25不良率环比 + 1bp至0.91%,单季年化不良净生成率环比 + 19bp至0.94%,关注率环比 + 12bp至1.07%,预计零售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仍在暴露,但风险暴露充分、处置出清快,随经济复苏零售贷款不良率有望可控;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20pct至266%,拨贷比环比下降16bp至2.43% [8] 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盈利能力、每股指标、资产质量、资本状况、业绩和规模增长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024 - 2027E净息差分别为1.75%、1.61%、1.53%、1.50%等 [9][11][13]
瑞丰银行(601528):单季息差企稳回升,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华创证券· 2025-04-29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给予25年目标PB为0.67X,对应目标价为6.86元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瑞丰银行规模保持稳健增长,信贷结构改善,单季息差企稳回升,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后续在经济逐渐向好背景下有望受益于出口经济、贷款结构优化和异地同业股权投资等因素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9亿元,同比增长5.12%;营业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亿元,同比增长6.69% [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增速为5.4%/8.1%/11.9%,净利润增速为8.4%/10.7%/11.1% [7]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3.87亿、46.26亿、50.01亿、55.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2亿、20.84亿、23.06亿、25.62亿元 [8] 营收与利润 - 1Q25单季营收同比增长5.12%,增速环比下降12.1pct,净利息收入增速回正,同比增长2.6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9%,增速较24年全年下降4.6pct,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3.2pct至27.27% [7] 资产规模与结构 - 1Q25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1.4%,增速环比略降1pct,贷款同比增长11.7%,环比下降3.8pct,零售贷款仍保持较好增势 [7] 息差情况 - 1Q25单季息差环比上升4bp至1.45%,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降11bp至3.29%,负债端成本率环比下降18bp至1.97% [7] 资产质量 - 1Q25不良贷款率环比持平于0.97%,单季不良净生成率及关注率环比分别上升37bp、9bp至0.61%、1.54%,拨备覆盖率环比+5.2pct至326%,拨贷比环比+7bp至3.17% [7] 投资建议 - 结合宏观经济环境调整预测,给予目标价6.86元,维持“推荐”评级 [7]
瑞丰银行(601528):息差降幅明显收窄,拨备进一步夯实
国盛证券· 2025-04-29 10: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长期来看瑞丰银行所处地区贷款有望稳定增长自身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随着资产质量稳步改善有望打开利润释放空间 业绩表现或将持续领先同业 预计2025年营收、利润增速分别为9.98%、8.24%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Q1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12%、6.69% 分别较2024A下降10.2pc、下降4.6pc 息差同比降幅收窄、业务成本节约等对业绩形成正向贡献 [2]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68% 较2024A增速提升4.3pc 2025Q1净息差为1.46% 较2024A下降4bps 息差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主要得益于计息负债成本改善 生息资产收益率、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下降11bps、下降7bps [2]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1.43% 较2024A增速有所下降 其中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23.01% 受一季度债市明显波动影响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浮亏1.3亿元 [2] 资产质量 - 2025Q1不良率(0.97%)、关注率(1.54%)分别较上年末持平、提升9bps 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326.08%、3.17% 分别较上年末提升5.2pc、提升7bps 2025Q1信用成本为1.26% 同比提升3bps [3] 资产负债 - 资产方面 2025Q1末资产、贷款总额分别为2293亿元、1368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1.07%、11.67% 分别较2024Q4下降0.9pc、下降3.8pc 2025Q1单季度贷款净增加58亿元 其中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净增50亿元、3亿元 [4] - 负债方面 2025Q1末存款总额为1713亿元 同比增长13.83% 2025Q1单季度存款净增87亿元 主要由个人定期存款(+103亿元)贡献 [4] 财务摘要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804 | 4,385 | 4,822 | 5,242 | 5,628 | | 营收增速 | 7.90% | 15.29% | 9.98% | 8.71% | 7.36% | | 拨备前利润(百万元) | 2,635 | 3,048 | 3,361 | 3,647 | 3,911 | | 拨备前利润增速 | 8.02% | 15.64% | 10.29% | 8.51% | 7.24%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727 | 1,922 | 2,080 | 2,244 | 2,392 | | 归母净利润增速 | 13.04% | 11.27% | 8.24% | 7.87% | 6.59% | | 每股净收益(元) | 0.88 | 0.98 | 1.06 | 1.14 | 1.22 | | 每股净资产(元) | 8.60 | 9.80 | 10.68 | 11.62 | 12.63 | | 净资产收益率 | 10.78% | 10.65% | 10.36% | 10.26% | 10.05% | | 总资产收益率 | 0.97% | 0.92% | 0.90% | 0.88% | 0.85% | | 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 | 1.46% | 1.42% | 1.42% | 1.39% | 1.35% | | 市盈率 | 5.99 | 5.38 | 4.97 | 4.61 | 4.32 | | 市净率 | 0.61 | 0.54 | 0.49 | 0.45 | 0.42 | | 股息率 | 3.42% | 3.42% | 3.70% | 3.99% | 4.25% | [5] 股票信息 - 行业为农商行Ⅱ 前次评级为买入 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为5.27元 总市值为10,340.59百万元 总股本为1,962.16百万股 自由流通股占比86.92% 30日日均成交量为18.65百万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