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碳纤维行业深度报告:国产化率稳步提升,多域共振万亿蓝海
国元证券· 2025-10-31 16:4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7] 核心观点 - 碳纤维行业开启万亿蓝海市场,2024年中国碳纤维需求达8.4万吨,同比增长21.7%,预计2026年国产化率将冲击90%,行业复合增长率超过25% [2] - 航空航天、风电、低空经济三大应用场景需求占比超过60%,机器人、新能源车等领域潜力巨大 [2] - 政策支持与技术攻坚推动全产业链生态成型,2025年国产碳纤维全链成本有望追平玻璃纤维高端型号 [4] - 国产龙头公司如吉林化纤、中复神鹰、新创碳谷产能已进入全球前十,并实现万吨级风电拉挤板出口,正在重构全球供应链版图 [2] 行业特性与产业链 - 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密度仅为钢的1/4,强度是钢的5-7倍,杨氏模量达传统玻璃纤维的3倍,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13] - 产业链上游为石油化工产业,提供聚丙烯腈等原料;中游为碳纤维制备及复合材料产业;下游应用广泛,包括航空航天、风电叶片、汽车、体育休闲等 [19][20][21] 全球与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碳纤维需求达156,100吨,同比增长35.7%;全球运行产能为309,000吨,同比增长6.5% [25] - 2024年中国碳纤维总需求为84,062吨,其中国产纤维供应量67,640吨,国产化率突破80.1%,创历史新高 [32][34][36] - 全球产能新增主要来自墨西哥、中国及韩国,中国大陆企业吉林化纤、中复神鹰、新创碳谷进入全球十强厂家 [30] - 中国市场呈现头部企业主导格局,吉林化纤、中复神鹰为第一梯队,市场集中度高,竞争加剧促使企业提升产品与拓展应用 [46] 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分析 - **航空航天**:2024年全球航空航天军工领域碳纤维需求26,400吨,占总需求16.9%;中国市场该领域需求达9,000吨,占总需求10.7% [52] - **低空经济**: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2026年规模将突破万亿元;eVTOL行业2026年规模预计增至95.0亿元,2024-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72.3% [55] - **风电叶片**:全球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量从2017年19.8千吨增长至2024年44千吨,预计2030年将达到19-20万吨;2024年中国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为22,000吨,占总需求26.2% [63][66] - **机器人**:202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23.6%,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7,800亿元;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碳纤维用量约为6-10kg,百万台规模对应年需求或超万吨 [67][69] 政策与技术环境 - 碳纤维被纳入国家关键战略材料,政策轨迹显示其已进入“材料—制造—应用”全链条升维路径,政策重心由“扩产”转向“提效+拓用” [48] - 技术端不断进步,如吉林化纤发布“干喷湿法”T800产品,中复神鹰干喷湿纺T1100级强度突破7,000MPa,原丝—碳化—复材—回收全链路已跑通 [4] 投资建议与关注公司 - 报告建议关注五家公司: 1. **光威复材**: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储备深厚,2024年新增授权知识产权169个 [75][79] 2. **精工科技**:掌握千吨级碳纤维产线技术,并向低空经济领域拓展 [82][85] 3. **中复神鹰**:高性能碳纤维创新领先,深化国际协同,2024年研发投入1.90亿元,获授权专利107件 [88][90] 4. **吉林化纤**:大丝束产能规模化,具备全链成本优势,2024年新增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产能 [30][93] 5. **恒神股份**:垂直产业链贯通,率先卡位低空经济赛道 [100]
【掘金行业龙头】机器人+风电,已切入滚柱丝杠领域,为灵巧手提供产品,这家公司成功研发机器人全系列轴承产品
财联社· 2025-10-31 14:36
前言 《电报解读》是一款主打时效性和专业性的即时资讯解读。侧重于挖掘重要事件的投资价值、分析产业 链公司以及解读重磅政策的要点。即时为用户提供快讯信息对市场影响的投资参考,将信息的价值用专 业的视角、朴素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机器人+风电,成功研发机器人全系列轴承产品,配套中大力德、大族谐波等减速器企业,已切入滚柱丝 杠领域,为灵巧手提供产品,这家公司风电领域攻克技术壁垒,终端客户包括全球风电第一品牌。 ...
大唐发电(601991):电量韧性较强,Q3业绩超预期
招商证券· 2025-10-29 17:09
投资评级与基础信息 - 报告对大唐发电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3] - 公司当前股价为3.82元 [3] - 公司总市值为70.7十亿元,流通市值为47.4十亿元 [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45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82% [1][6]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7.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48% [1][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21.33亿元,同比增长61.18% [6] - 若剔除第三季度计提的12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影响,测算归母净利润约为27.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08%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69亿元、69.17亿元、74.37亿元,同比增长46%、5%、8% [2][6]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5元、0.37元、0.40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0.8倍、10.2倍、9.5倍 [2][6] 发电量与电价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上网电量为82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 [6] - 煤电上网电量555.34亿千瓦时,同比微降0.5%,显示出较强韧性 [6] - 水电上网电量138.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 [6] - 风电和光伏上网电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3.1%和40.1%,新能源发电快速增长 [6] - 前三季度平均上网电价为430.1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4.32% [6] - 测算第三季度上网电价为408.65元/兆瓦时,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4.7% [6]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9.41%,同比提升4.76个百分点 [6]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0.54%,同比提升3.47个百分点 [6] - 受益于燃料成本下降,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改善 [6] - 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33.38亿元,同比下降17.7% [6] 财务状况与运营效率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22%,较2024年底下降4.8个百分点 [6] - 预测公司毛利率将从2023年的11.7%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20.9% [10]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3年的2.0%提升至2025年的8.3%并保持稳定 [10] 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燃料成本预计维持低位,火电业绩持续释放 [6] - 大渡河消纳问题有望改善,水电业务或迎来量价齐升 [6] - 第三季度公司新增装机容量181.28万千瓦,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长 [6]
海力风电(301155):导管架盈利能力短期承压,看好26年盈利拐点
东吴证券· 2025-10-28 21:57
投资评级 - 对海力风电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海力风电2025年第三季度导管架业务盈利能力因固定资产折旧和外包劳工成本增加而短期承压 [9] - 展望2026年,基于国内海上风电装机增长的乐观预期以及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报告看好其盈利拐点,预计归母净利润将大幅增长81%至9.2亿元 [9] - 报告相应下调了2025年盈利预测,但上调了2026年盈利预测 [9]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246%,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299.4% [9]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6.4亿元,同比增长134.7%,环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环比增长0.2% [9]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6.2%,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5.2%,同比提升7.1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4个百分点 [9] 盈利能力分析 - 第三季度导管架盈利能力下滑,主要原因为启东一期项目转固导致折旧增加,以及山东半岛北L场址项目交付紧张导致外部劳务费快速扩大 [9] - 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5.1%,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4.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9]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486万元、信用减值损失1183万元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营业总收入2025E为53.02亿元(同比增长291.43%),2026E为62.30亿元(同比增长17.50%),2027E为77.88亿元(同比增长25.00%) [1] - 预测归母净利润2025E为5.08亿元(同比增长668.30%),2026E为9.20亿元(同比增长81.21%),2027E为12.41亿元(同比增长34.84%) [1] - 对应市盈率(PE)2025E为37.11倍,2026E为20.48倍,2027E为15.19倍 [1] - 预测毛利率2025E为16.80%,2026E为17.80%,2027E为20.00% [10]
国电电力(600795):成本优化缓解电价压力,资源偏弱限制业绩增速
长江证券· 2025-10-28 17:1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国电电力(600795.SH)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9] 核心观点 - 公司三季度业绩展望平稳,主要得益于火电板块电量的稳健表现与成本端的持续优化,以及光伏装机高速扩张带来的电量高增长,这部分抵消了水电和风电因来水及风况偏弱导致的业绩受限 [2][13] 分业务板块表现 火电业务 - 2025年三季度火电上网电量103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3%,带动前三季度火电电量降幅收窄至2.17% [13] - 公司核心布局的江苏及浙江区域三季度上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6.08%、14.98% [13] - 三季度平均上网电价为0.376元/千瓦时,同比降低0.034元/千瓦时 [2][13] - 成本端显著优化,三季度秦港Q5500大卡煤价中枢672.46元/吨,同比降低175.63元/吨 [13] 水电业务 - 2025年三季度水电上网电量222.3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38% [13] - 四川地区水电上网电量184.9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0.96%,主因系部分水电机组所处流域来水偏枯 [13] 新能源业务 - **风电**:截至2025年9月底,风电装机容量达1042.85万千瓦,同比增长9.40%;但三季度风电上网电量40.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23%,受区域风况偏弱影响 [13] - **光伏**:截至2025年9月底,光伏装机容量达1856.93万千瓦,同比增长59.92%;三季度光伏上网电量69.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86%,但增速环比降低16.35个百分点 [13] 公司整体经营数据 - 2025年三季度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432.15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363.33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57%和7.58% [6] - 平均上网电价376.36元/兆瓦时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0元、0.43元和0.46元 [13] - 对应PE分别为12.76倍、11.87倍和10.99倍 [13] - 当前股价为5.07元(2025年10月22日收盘价) [10]
金风科技(002202):风机出货景气度高,在手订单同比提升
东吴证券· 2025-10-28 11:5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金风科技维持"增持"评级 [1][4] 核心观点 - 公司风机出货景气度高,在手订单同比提升 [1] - 2025年第三季度风机出货量环比基本持平,在手订单规模同比显著增长 [10] - 2025年风机中标价出现小幅上涨,预计将为2026至2027年的风机盈利能力带来向上弹性 [4]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81.5亿元,同比增长34.3%,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44.2% [10]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96.1亿元,同比增长25.4%,环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70.6%,环比增长19.3% [10] - 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46.2亿元,同比下降3.2%,费用率9.6%,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18.1亿元,同比下降12.2%,环比上升23.6%,其中销售费用5.3亿元,环比大幅上升102.4% [3] - 2025年第三季度确认投资净收益3.9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4.74亿元,主要为股票投资收益 [3] - 2025年第三季度末存货216.5亿元,较年初增长46% [3]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净额-6.3亿元,同比改善58.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3.2亿元,同比增长40.9% [3] 业务运营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风机总出货量18.4GW,其中第三季度出货7.8GW,同比增长70%,环比下降3% [10]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量52.5GW,其中外部订单50GW,同比增长21%,海外订单7.2GW,同比增长29% [10]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自营风电场权益装机容量8.7GW,在建容量4.1GW [10] - 2025年前三季度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730小时,其中第三季度为475小时,因来风较少导致运营收益下降 [10] - 2025年前三季度风电场销售规模100MW,其中第三季度无风场转让 [10]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33.51亿元(维持原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原预测40.9亿元),2027年归母净利润55.51亿元(原预测48.4亿元) [1][4]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80.11%、36.09%、21.72% [1]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最新摊薄)分别为0.79元、1.08元、1.31元 [1] - 对应现价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9.63倍、14.43倍、11.85倍 [1][4]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3.88%、15.40%、16.30% [11]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率分别为4.72%、5.89%、6.77% [11]
风电主齿轮箱领域头部企业德力佳开启申购 产销率维持高位水平
智通财经· 2025-10-28 06:45
10月28日,德力佳(603092)(603092.SH)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46.68元/股,申购上限为0.95万股,属于上交所,市盈率34.98 倍,华泰联合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招股书披露,德力佳主要从事高速重载精密齿轮传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下游应用领域目前主要为风力发电机组,核心 产品为风电主齿轮箱。公司已与金风科技(002202)、远景能源、明阳智能(601615)、三一重能等风电整机行业头部企业建 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QY Research统计,2024年,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10.36%,位列全球第三,中国市场占有率16.22%, 位列中国第二。 根据CWEA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2024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 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 | 项目 | 2024.12.31/ | 2023.12.31/ | 2022.12.31/ | | --- | --- | --- | --- | | | 2024 年度 | 2023 年度 | 2022 年度 | | 资产总额(万元) | 666,214.4 ...
A股申购 | 风电主齿轮箱领域头部企业德力佳(603092.SH)开启申购 产销率维持高位水平
智通财经· 2025-10-28 06:43
(原标题:A股申购 | 风电主齿轮箱领域头部企业德力佳(603092.SH)开启申购 产销率维持高位水平) 根据CWEA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2024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截至2024年 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 报告期内,德力佳主要产品产量及销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产销率维持在高位水平,2024年公司主营 业务收入下滑主要受产品价格下降及远景能源自产齿轮箱影响;主营业务毛利率总体较为稳定,主要系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对成本控制起到了良好效果。 财务方面,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1.08亿元、44.42亿元、37.15亿元 人民币;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5.40亿元、6.34亿元、5.34亿元人民币。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28日,德力佳(603092.SH)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46.68元/股,申购上限为0.95 万股,属于上交所,市盈率34.98倍,华泰联合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招股书披露,德力佳主要从事高速重载精密齿轮传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下游应用领域目前主要 为风力发电机组,核 ...
万通液压20251027
2025-10-27 23:2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万通液压,主营业务为中高压油缸及油气弹簧等液压产品 [2] * 行业涉及汽车(特别是新能源乘用车和宽体自卸车)、能源采掘、工程机械、军工装备、风电及机器人领域 [2][4] 核心财务表现与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净利润同比增长26.13%,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6% [3] * 政府补助大幅减少,从2024年的780多万元降至2025年的100多万元,差额约600多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仍实现高增长 [3] * 公司货币资金约为1.2亿元,加上定向可转债融资1.5亿元,总计约3亿元,财务状况良好 [10] * 2025年上半年,自卸车专用油缸、机械装备油缸和油气弹簧三大产品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为近四个会计年度首次 [8][9] 产品结构与市场表现 * 第三季度产品收入占比:机械装备油缸53%,自卸车专用油缸25%,油气弹簧18% [11] * 油气弹簧第三季度增速超过30%,收入占比接近20%,主要受益于海外市场批量生产 [13] * 油气弹簧业务毛利率远高于公司其他产品,对整体盈利能力提升贡献显著 [5] * 工程机械端下游需求从第一季度开始恢复,第二、三季度持续好转,预计第四季度需求旺盛 [12] * 全年自卸车专用油缸收入占比可能接近30% [12] 战略发展与合作进展 * 公司完成1.5亿元定向可转债发行,融资额超过首次公开募资的1.1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盘古智能和上汽集团 [2][6] * 与卡特彼勒合作稳步推进,已开始小批量供货,预计2026年将进一步发展 [4][22] * 在风电领域,与盘古智能紧密合作,盘古智能在风电市场份额占60%~70%,公司提供价值占比约40%~45%的油缸,预计2026年将有小批量订单,市场总体规模可达百亿级别 [29] *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技术领先,特别是在行星滚柱丝杠及军工应用方面,多个军工项目验证结果名列前茅 [30] 新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迭代 [2] * 油气弹簧最初用于特种车辆,现已扩展到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无人驾驶新能源宽体矿卡及乘用车领域 [5] * 油气悬架系统已应用于全球首个KN95无人驾驶百台集群项目,并开发了智能称重系统 [16][17] * 与空气悬挂相比,油气弹簧具有体积小(仅为1/8)、独立功能、可靠性高、节省底盘空间、舒适度及防侧倾能力显著等优势 [24] * 在宽体自卸车领域,油气弹簧渗透率约为30% [20] 未来展望与规划 * 公司计划继续保持每年不低于30%的增长率 [7] * 2025年在手订单同比增长约50%,第四季度展望乐观 [31] * 公司将通过新产业投资方加快进入风电、新能源乘用车等新市场 [6][7] * 正在与多家主机厂沟通合作,预计2026年下半年可能开始在报表中体现乘用车相关业务量 [28] * 军工装备业务表现乐观,订单量大,确认速度加快 [14] * 公司看好油气弹簧前景,计划提高在宽体自卸车等车型的渗透率,并加快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研发 [15]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AIDC迎催化窗口期,持续看好风光储景气上行
华西证券· 2025-10-26 17:3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6]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量产落地时点,AI技术突破与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驱动产业链需求,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1][13] - 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上行,特斯拉季度交付量创历史记录达49.71万辆,储能装机量同增81%至12.5GWh,需求扩大利好国内核心供应商 [2][17][18][19] - 光伏行业盈利修复可期,组件价格回暖,头部一体化组件企业及BC电池技术领先企业有望受益 [3][32] - 风电行业在《风能北京宣言2.0》指引下目标明确,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不低于120GW,海上风电年新增不低于15GW,深远海规划与海外订单落地形成持续催化 [4][33][34] - 电力设备与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海内外景气共振,SST(固态变压器)与液冷技术作为关键方向,受益于算力需求爆发与电网设备出海高景气 [5][66][71] 人形机器人 - 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机器人,定价20万元以下,配备31个关节自由度及自研M107电机,瞄准科研、娱乐及服务场景 [13] -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预计2025年底数千台投入使用,2029或2030年目标年产量100万台,切入特斯拉供应链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有望率先兑现业绩 [14] - 产业链关注灵巧手(微型丝杠&腱绳传动)与轻量化(PEEK材料减重40%、MIM工艺)环节,技术迭代推动增量需求 [14][15] - AI大模型突破推动机器人进入具身智能阶段,具备明确应用场景及上下游卡位优势的公司有望受益 [16] 新能源汽车 - 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0.95亿美元,同增12%,汽车业务收入212.05亿美元,交付量同增7%至49.71万辆创纪录 [17][18] - 能源业务收入同增44%至34.15亿美元,储能装机量同增81%至12.5GWh,Megapack3规划年产能50GWh [19] - 投资逻辑聚焦新技术(如半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复合集流体)、设备(先导智能、海目星等固态电池设备商)、及量价利修复(六氟磷酸锂价格从5.68万元/吨涨至7.55万元/吨) [22][24][26][27] - 全球化、充电桩(2024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及热泵等新应用场景为产业链提供增量空间 [28][29] 光伏 - 组件价格回升,TOPCon双面组件均价0.690元/W,行业盈利能力修复,头部一体化企业及BC电池企业(转换效率24.8%)配置性价比凸显 [32][38][40] - 颗粒硅技术优势显著,较棒状硅降低综合电耗80%、成本28.17元/kg,钙钛矿进入GW级量产阶段 [37] - 欧洲户储渗透率仅21.5%,库存去化结束叠加动态电价政策推动需求复苏,全球大储需求旺盛,国内9月招标规模同增114%至43.6GWh [42][44][45] - 钨丝金刚线渗透率达80%,母线价格降至17.6元/km,美畅股份、高测股份等企业扩产巩固盈利优势 [46][47][48] 风电 - 2025年1-9月风机招标容量103.21GW,核准项目规模112GW,陆上风机含塔筒中标周均价2355元/kW [50][54] - 风机价格企稳回升,2025年6月投标均价1616元/kW,较2024年低点上涨约10%,行业竞争转向质量与可靠性 [55][56] - 出海进程加速,2024年风机出口同增42%至5.2GW,累计出口量达20.79GW,欧洲及日韩海风市场(2030年目标装机27GW)提供增量空间 [59][61][62] - 深远海、漂浮式技术及海外供应链偏紧利好管桩、海缆等环节,大金重工、东方电缆等企业受益 [60][62] 电力设备与AIDC - 维谛25Q3收入同增29%至26.8亿美元,订单同增60%,谷歌获Anthropic数百亿美元AI芯片大单,带动算力需求超1吉瓦 [66][68] - SST技术作为英伟达800VDC终局方案,具备0-1增长预期,液冷需求受GB300服务器全液冷设计驱动,单机柜价值量提升 [66][71][73] - 投资主线包括特高压建设(柔直应用提速)、配网智能化、电力设备出海(欧洲电网投资高景气)及AI电气设备(占数据中心投资40%-45%) [69][70] - 国内企业如思源电气、金盘科技等在SST、液冷环节卡位优势显著,受益于海外算力资本开支上行 [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