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股息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建筑表观股息率相较银行已有竞争力——动态跟踪报告(孙伟风/吴钰洁)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3 21:47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策略持续演绎 - 2025年延续低利率环境,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抬升,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高股息策略持续受到关注 [3] - 银行板块股息率逐步回落,截至25年7月11日,六大行平均股息率为3.88%,较24年末降低69BP [3] - 中国建筑股息率约为4.47%,高于同日六大行平均股息率,PB仅为0.54,历史分位为7.2%,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特征 [3] 建设工程款偿付优先级及清欠政策 - 《民法典》和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建设工程款的偿付优先级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 [4] - 建筑行业集中度高,建筑央企议价能力强,资产相对安全 [4] - 25年多地调整财政预算增加清欠额度,如湖南省安排415亿元专项债券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200亿元用于"清欠" [4] - 云南省新增356亿元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调增369亿元用于隐性债务化解等 [4] - 广西安排365亿元专项债转贷市县,主要用于项目建设、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及解决拖欠企业账款 [5] 中国建筑分红及经营情况 - 中国建筑自上市以来平均股利支付率为20.3%,累计派息率达20.1%,居八大建筑央企首位 [6] - 25年每股派息将保持平稳,大股东中建集团持股57.7%,稳定分红为其提供现金流支持 [6] - 25年1-5月新签合同总额为18412亿元,逆势同比增长1.7%,经营有望持续向好 [6]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714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3 21:47
策略行业周报 - 制造板块业绩增速可能最高,TMT改善幅度可能最大 [4] - 轻工、有色、非银等行业中报业绩增速可能较高 [4] - 建材、电子、通信等行业中报业绩改善幅度可能较大 [4] 可转债市场 - 中证转债指数本周上涨+0.8%,连续三周上涨 [5] - 2025年开年以来中证转债涨跌幅+8.8%,表现优于中证全指(+6.2%) [5] - 建议关注提振内需、反内卷等领域转债 [5] 铜行业动态 - 特朗普计划自8月1日起对铜加征50%关税 [6] - 6月中国消费商电解铜库存创近6年同期新低 [6] - 美国铜套利行为或提前终止,铜价短期以震荡为主 [6] 石油化工行业 - 布伦特原油报70.63美元/桶(周涨+3.1%),WTI报68.75美元/桶(周涨+3.4%) [8] - OPEC+将于10月暂停增产,IEA下调原油需求预期 [8] - 欧盟、美国新对俄制裁措施推动油价反弹 [8] 有机硅行业 - 陶氏拟关闭英国14.5万吨/年硅氧烷产能工厂 [8] - 欧洲有机硅供给缩减,缓解全球产能过剩压力 [8] - 利好中国高品质有机硅产品出口 [8] 生猪养殖行业 - 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4.81元/kg(周跌-3.52%),仔猪均价31.89元/kg(周涨+1.79%) [9] - 商品猪出栏均重129.03kg(周增0.39kg),冻品库容率14.31%(周升0.08pct) [9] - 高温抑制消费叠加屠企采购意愿弱,供需宽松致猪价回调 [9] 建筑行业 - 中国建筑累计分红率居八大建筑央企首位 [10] - 建设工程款偿付优先级提升,25年各地加强清欠 [10] - 新签订单逆势增长,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突出 [10] 其他行业观点 - 量化策略显示市场呈现反转风格,大宗交易组合超额收益显著 [11] - REITs二级市场价格回调,交投热情环比减少 [11]
中国建筑(601668):动态跟踪报告:中国建筑表观股息率相较银行已有竞争力
光大证券· 2025-07-13 20: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延续低利率环境,高股息策略持续演绎,银行板块股息率回落,中国建筑股息率约4.47%高于六大行平均,且PB仅0.54,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特征 [5] - 建设工程款偿付优先级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建筑央企议价能力强,资产相对安全 [6] - 2025年化债工作持续推进,多地调整财政预算增加清欠额度 [7] - 中国建筑常年稳定分红,累计分红率居八大建筑央企首位,2025年每股派息将平稳,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稳定分红为其提供现金流,公司运营稳健,新签合同逆势增长,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8]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413.20亿股,总市值2512.28亿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4.72/6.79元,近3月换手率22.94% [1] 收益表现 - 1个月相对收益2.58%,绝对收益6.48%;3个月相对收益7.27%,绝对收益14.07%;1年相对收益 - 2.90%,绝对收益12.59% [3]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65,529|2,187,148|2,257,739|2,285,647|2,324,144| |营业收入增长率|10.24%|-3.46%|3.23%|1.24%|1.6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4,264|46,187|47,488|48,673|50,12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6.50%|-14.88%|2.82%|2.50%|2.98%| |EPS(元)|1.29|1.11|1.15|1.18|1.21|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2.69%|9.99%|9.53%|9.09%|8.74%| |P/E|4|5|5|5|5| |P/B|0.5|0.5|0.5|0.4|0.4| [10] 股息率对比 |公司名称|24年单位分红金额(元/份)|股息率(以24年累计分红金额为准)| |----|----|----| | |对应24年末市值|对应最新市值| |工商银行|0.3064|4.45%|3.85%| |农业银行|0.2309|4.53%|3.83%| |建设银行|0.4000|4.58%|3.95%| |中国银行|0.2364|4.40%|3.89%| |交通银行|0.3750|4.88%|3.96%| |邮储银行|0.2610|4.61%|3.81%| |平均值|0.3016|4.57%|3.88%| |中国建筑|0.2715|4.49%|4.47%| [11]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2,265,529|2,187,148|2,257,739|2,285,647|2,285,647| |营业成本|2,042,724|1,971,581|2,039,044|2,067,931|2,103,264| |折旧和摊销|12,200|12,914|12,311|12,994|13,720| |税金及附加|14,312|9,775|10,091|10,216|10,388| |销售费用|7,628|8,724|10,160|10,285|10,459| |管理费用|34,402|34,615|35,732|36,174|36,783| |研发费用|46,074|45,459|47,413|47,999|48,807| |财务费用|18,577|19,462|20,597|19,858|20,213| |投资收益|4,036|1,505|1,505|1,505|1,505| |营业利润|93,132|80,561|83,374|83,809|86,294| |利润总额|92,995|80,037|82,835|83,270|85,756| |所得税|19,456|17,300|19,466|18,319|18,866| |净利润|73,540|62,737|63,369|64,951|66,890| |少数股东损益|19,276|16,550|15,881|16,277|16,76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4,264|46,187|47,488|48,673|50,126| |EPS(元)|1.29|1.11|1.15|1.18|1.21| [15]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1,030|15,774|114,146|112,066|114,408| |净利润|54,264|46,187|47,488|48,673|50,126| |折旧摊销|12,200|12,914|12,311|12,994|13,720| |净营运资金增加|15,053|-150,427|-11,040|30,383|56,798| |其他|-70,487|107,099|65,386|20,016|-6,236|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26,502|-2,511|3,264|-23,495|-23,495| |净资本支出|-31,503|-11,389|-25,000|-25,000|-25,000| |长期投资变化|113,984|119,074|0|0|0| |其他资产变化|-108,982|-110,195|28,264|1,505|1,505| |融资活动现金流|30,450|15,168|-90,258|-37,277|-12,720| |股本变化|-15|-309|-290|0|0| |债务净变化|103,604|56,406|-55,830|-5,121|20,413| |无息负债变化|96,132|189,143|27,545|17,674|21,094| |净现金流|16,131|30,212|27,152|51,295|78,194| [15]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2,903,323|3,189,262|3,212,758|3,278,851|3,375,552| |货币资金|358,791|424,396|451,548|502,842|581,036| |交易性金融资产|15|15|15|15|15| |应收账款|257,699|317,094|319,480|319,123|320,194| |应收票据|2,613|2,328|2,403|2,433|2,474| |其他应收款(合计)|76,555|68,241|69,334|66,036|65,469| |存货|796,343|772,147|796,771|805,641|816,551| |其他流动资产|138,924|161,258|141,144|133,192|122,222| |流动资产合计|2,048,963|2,278,900|2,328,145|2,383,066|2,470,431| |其他权益工具|6,108|7,294|7,294|7,294|7,294| |长期股权投资|113,984|119,074|119,014|118,943|118,858| |固定资产|52,722|53,105|44,922|36,772|28,538| |在建工程|4,087|4,307|5,802|6,977|7,858| |无形资产|32,730|35,249|53,621|72,349|90,702| |商誉|2,388|2,438|2,438|2,438|2,438| |其他非流动资产|318,154|352,603|321,578|321,578|321,578| |非流动资产合计|854,360|910,362|884,613|895,786|905,121| |总负债|2,172,252|2,417,802|2,389,516|2,402,069|2,443,576| |短期借款|124,352|115,666|39,835|14,715|15,128| |应付账款|689,958|828,177|856,515|868,649|883,491| |应付票据|10,770|16,106|16,657|16,893|17,181| |预收账款|843|974|1,005|1,018|1,035| |其他流动负债|100,298|108,397|101,103|98,220|94,242| |流动负债合计|1,590,433|1,761,544|1,719,768|1,713,208|1,735,939| |长期借款|458,112|524,272|544,272|564,272|584,272| |应付债券|92,373|98,246|98,246|98,246|98,246| |其他非流动负债|17,928|20,419|18,175|17,288|16,064| |非流动负债合计|581,820|656,258|669,748|688,861|707,637| |股东权益|731,070|771,460|823,242|876,782|931,976| |股本|41,920|41,610|41,320|41,320|41,320| |公积金|27,630|28,088|31,383|31,383|31,383| |未分配利润|349,838|382,503|415,398|452,660|491,091| |归属母公司权益|427,610|462,185|498,085|535,348|573,778| |少数股东权益|303,460|309,276|325,157|341,434|358,198| [16] 主要指标 盈利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9.8|9.9|9.7|9.5|9.5| |EBITDA率|6.2|6.3|5.8|5.7|5.7| |EBIT率|5.6|5.7|5.3|5.1|5.1| |税前净利润率|4.1|3.7|3.7|3.6|3.7| |归母净利润率|2.4|2.1|2.1|2.1|2.2| |ROA|2.5|2.0|2.0|2.0|2.0| |ROE(摊薄)|12.7|10.0|9.5|9.1|8.7| |经营性ROIC|10.2|11.0|10.6|10.1|9.6| [17] 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指数基金产品研究系列报告之二百四十九: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从“红利低波“向”红利价值“的全面进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9 1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红利资产配置,红利 ETF 规模稳定增长,红利资产类固收属性凸显,股息率与国债收益率利差大,复利效应带来显著超额收益 [4] - 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在样本股准入设双重财务安全阀,构建“1 + 4”复合防御因子模型,有诸多优势,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基金紧密跟踪该指数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低利率时代高股息策略的长期配置价值 -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红利资产配置,新国九条刺激分红意愿,《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支撑红利长期配置需求,红利类 ETF 规模从 2021 年初 163 亿增长至最新 1198 亿 [9][10] - 红利资产利差护城河显著,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 1.66%,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维持在 5.58%,红利资产复利效应带来累计 308.71%超额收益,单年度超额 4.75% [11][14] 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红利低波”向“红利价值”的全面进化 - 选样方式设置双重财务安全阀,纵向要求企业连续三年分红且近两年支付率达标,横向剔除近四年再融资规模超分红总额企业,保障股息回报 [17] - 采用“一高四低”五因子选股,以高股息率为核心,叠加低估值、低波动、低 Beta、低换手四大防御维度,降低组合波动 [26][27] - 重仓银行、交运等行业,银行板块权重 26.48%,交运 11.27%,大盘风格构筑低波护城河,前十大重仓股占比 36.13%,千亿市值成分股权重 36% [28][32][33] - 股息收益与安全边际动态平衡,股息率=利润分配率/市盈率,该指数股息率 5.06%、估值 8.70 倍,具备低估值、高分红特征 [37][41] - 用低波动资产解锁复利超额,年化波动率 18.21%低于主流宽基指数,自 2012/1/1 以来总收益领先沪深 300、中证 500、中证 1000、创业板指 [43][45] 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基金介绍 - 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基金以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收益率*95% + 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为基准,基金经理为张娅、李孝华,管理费 0.50%、托管费 0.10% [47] 基金管理人信息 - 基金管理人华富基金 2004 年 4 月 19 日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金 2.5 亿元,有清晰发展思路、特色产品体系和成熟投研模式 [51] - 基金经理张娅有丰富经验,当前在管产品 7 只,规模合计 114.99 亿元;李孝华也有相关经历,当前在管产品 12 只,规模合计 56.31 亿元 [52][56]
浦发银行涨超34% 郑州银行逆势下跌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07:16
银行股市场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2024年涨幅达34.7%,2025年上半年再涨13% [4] - 截至6月末中证银行指数股息率近5.2%,上半年指数涨幅13% [3] - 42只A股银行股中有15只股价在上半年创历史新高 [4] 国有行板块表现 - 2024年国有行板块上涨45.8%,2025年上半年涨幅8.8%垫底 [4] - 农业银行上半年涨幅12.7%居首,邮储银行涨幅仅1% [5] - 国有行股息率均值4.04%,市净率0.71倍 [5] 股份行与城商行表现 - 股份行板块上半年涨幅17.6%居首,城商行板块涨15.1% [6] - 浦发银行上半年涨幅34.9%领跑,青岛银行涨32.4% [6] - 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8家银行涨幅超20% [6] 个股分化与异常表现 - 郑州银行上半年股价下跌1.9%,为唯一下跌的A股上市银行 [7] - 郑州银行股息率1%,分红率9.7%均为行业最低 [7] - 邮储银行、兰州银行分红率30%但股价涨幅仅1%、3.8% [7] 资金动向与市场情绪 - 险资持有23家A股上市银行,11家持股比例超5% [9] - 中国人保FVOCI股票配置占权益投资30% [8] - 平安集团增持建行、农行等H股,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 [9] 行业基本面与投资逻辑 - 银行板块上涨受益于市场红利偏好及基本面改善预期 [4] - 一季度净息差降幅收窄,手续费收入改善 [4] - 高股息策略可持续性依赖盈利能力、估值合理性和分红稳定性 [9][10]
太平洋保险“金诺优享”屡遭投诉,投保人维权无门
观察者网· 2025-06-30 18:04
产品投诉与销售问题 - 太平洋保险旗下产品"金诺优享"和"金佑人生终身寿险"在多平台遭投诉,涉及夸大承诺、隐瞒条款、代签名、返佣等违规行为[1][2] - 山东济南朱先生案例显示业务员将19年缴费期承诺为28年,且取款后保障终止,最终仅获85%保费退还[1][5] - 安徽六安案例中业务员将"保额分红"误导为"现金分红",承诺"交满10年可拿回本金"与合同条款不符[6] - 分红险产品设计复杂,年度红利以增额分红形式体现,无法现金提取,终了红利需满足合同终止条件才能触发[7] 财务表现与投资亏损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下滑18.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151亿元骤降至16.55亿元,同比降幅89%[8] - 天齐锂业H股投资浮亏超60%,股价从80港元跌至29港元[9] - 2024年末总投资资产2.73万亿元,股票持仓2550亿元同比激增,设立两只总规模500亿元私募基金[9][10] - 债权类金融资产占比75.9%,其中债券投资1.64万亿元占比60.1%,股权类金融资产占比14.5%[10] 寿险业务与同业对比 - 2024年太保寿险保险业务收入835.19亿元同比下降2.3%,与泰康人寿12.4%增长形成反差[11] - 中国人寿、平安寿险等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太保寿险显现疲态[1] 战略调整与监管环境 - 管理层宣布收缩高风险信用资产配置,不再单一行业过多举牌,与2024年90亿举牌能源股形成反差[9][10] - 加码长期利率债延展固收久期,应对长端利率下行压力[10] - 银保监会强化"保险姓保"监管,要求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控制风险偏好[11]
长期入市基本面筑底,银行板块有望上半年涨幅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15:00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申万一级)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4.1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 [1] - 二季度以来银行股持续上涨,一批银行个股连续创出历史新高 [1] - 高股息策略继续强势演绎,银行板块绝对收益、相对收益明显 [1] - 银行板块估值在基本面未见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实现了稳步复苏 [1] - 目前交易拥挤度指标并未达到前期高点 [1] 资金流向与配置 - 银行板块兼具高股息、低估值特征,长线资金持续流入 [2] - 险资配置需求大,银行板块估值在0.6-0.7倍间,配置性价比高 [2] - 银行股息率能保持在4%以上,依靠股息一定程度上能覆盖险资的资金成本 [2] - 南向资金持续买入港股及H股银行,国有大行H股兼具稳定的基本面与高股息 [2] - 今年以来工行、建行、中行等国有大行的港股通占比较年初均显著提升 [2] - 截至6月20日,保险公司合计举牌19次,其中银行股举牌次数高达9次 [2] 投资工具与标的 - 港股通金融ETF是H股银行含量最高的ETF,一键打包在港上市的大金融企业 [2] - 截至6月23日,其跟踪指数的近12个月股息率已达到8.08%,高出同一时间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6.44% [2] - 银行ETF基金(515020)等A股类似标的也可作为投资选择 [2]
热点解读:长钱入市,基本面筑底,关注银行红利板块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07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申万一级)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4.1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二季度以来银行股持续上涨,一批银行个股连续创出历史新高 [1] - 高股息策略继续强势演绎,资金面催化下银行板块绝对收益、相对收益明显,在全球宏观事件频发、市场风险偏好下移背景下,获取稳定绝对收益成为主流投资选择 [1] - 银行板块估值在基本面未见明显改善情况下实现稳步复苏,目前交易拥挤度指标未达前期高点 [1] 资金流向 - 险资对高股息权益资产配置需求大,银行板块估值在0.6-0.7倍间,配置性价比高,股息率保持在4%以上 [2] - 南向资金持续买入港股及H股银行,国有大行H股兼具稳定基本面与高股息,工行、建行、中行等国有大行港股通占比较年初显著提升 [2] - 沪深300获中央汇金多次增持,多家银行调入重要跟踪指数,沪农商行和渝农商行调入沪深300和上证180,兰州银行调入中证100,成都银行调入上证180 [2] - 公募基金对银行存在严重低配,2024年公募基金配置权重为3.84%,低于沪深300权重13.67%,低配程度达9.83% [3] 基本面分析 - 信贷增速保持7%-8%左右,存款定期化趋势逐步放缓,期待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落地后中小企业、零售信贷需求改善 [4] - 负债端成本优化对冲LPR下调影响,息差降幅有望继续收窄 [4] - 中收边际改善但其他非息明显拖累,资本市场回暖带动中收改善 [4] - 不良率保持稳定,得益于房地产风险持续出清和城投化债平稳落地,零售贷款资产质量仍存在边际恶化可能 [4] 交易特征 - 国有行A股成交额占比和换手率明显低于2024Q3、2024Q1、2023Q2等前期行情高点 [5] - 城商行换手率和成交额占比上升,是本轮机构加仓银行股主力品种 [5] - 农商行换手率显著提升,二季度以来迎来交易性行情,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受纳入沪深300指数利好催化 [5] 相关ETF产品 - 银行ETF基金(515020)跟踪中证银行指数,截至2025年6月23日股息率5.19%,PE7.21倍,PB0.72倍 [5] - 港股通金融ETF(513190)跟踪中证港股通内地金融指数,内地银行权重占比超60%,截至2025年6月23日股息率8.18%,PE6.48倍,PB0.58倍 [6] - 红利低波ETF基金(159547)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银行占比49.2%,截至2025年6月23日股息率5.29%,PE8.25倍,PB0.84倍 [6]
打败银行的,只有银行AH
格隆汇· 2025-06-24 17:39
银行AH优选ETF表现 - 银行AH优选ETF(517900)昨日放量突破上涨通道 可能进入加速上涨阶段 [1] - 该ETF今年以来份额增长超256% 显示资金持续流入 [7] 行业长期表现回顾 - 过去十年(2015-2023)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仅5个实现正收益 分别为食品饮料(+107.28%)、家电(+28.98%)、银行(+25.66%)、电子(+5.01%)和社会服务(+1.71%) [2] - 银行AH全收益指数同期涨幅达126.96% 跑赢所有行业板块 [2][3] 银行股上涨核心逻辑 高股息策略 - 银行AH指数5月末股息率高达6.51% 建设银行股息率6.56% 江苏银行达7.46% [4] - 高分红特性吸引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配置 [4] 政策支持 - 年内降准降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组合拳持续出台 [5] 防御属性 - 市场波动加大背景下 银行股低估值、高股息特性成为资金避险选择 [6] - 当前银行股交易拥挤度未达近两年高点 显示"持仓惜售"现象 [6] 银行AH优选ETF策略优势 - 采用A/H股主动轮动策略 动态选择低估标的 年初以来相对中证银行指数超额收益达6.73% [6][7] - 近三年累计超额收益11.93% 指数发布以来超额收益达25.90% [7]
11只银行股再创历史新高!险资“越涨越买”年内三度举牌银行股
搜狐财经· 2025-06-24 08:52
银行板块行情分析 - 银行板块持续上涨,6月23日共有11只银行股创历史新高,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华夏银行、渝农商行等涨幅超2% [1] - 中证银行指数年内涨幅达14%,跑赢66.5%的A股同期涨幅,已连续8周上涨,42家上市银行中37家收涨,青岛银行、中信银行等6家涨幅超20%,另有16家涨幅超10% [2] - 年内已有18只银行股价格创历史新高,银行板块作为高股息标的备受青睐,2024年行业股息率4.19%,在30个行业中排名第三 [2] 银行股股息率表现 - 截至6月23日,22只银行股股息率超4%,占板块近半比例,民生银行7.2%、光大银行6.5%、渝农银行6.4%等居前 [3] - 工商银行股息率4.01%、建设银行4.16%、农业银行4.28%、中国银行3.85%、交通银行4.07%等大型银行股息率表现稳定 [5] - 招商银行股息率4.26%、兴业银行4.39%、平安银行4.85%、江苏银行4.74%等股份制银行股息率也较高 [5] 险资增持银行股 - 平安资管年内第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升至15.01%,此前还两度举牌农业银行H股和邮储银行H股 [7]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银行事件包括平安人寿举牌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等 [7]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规模突破7000亿元,其中港股银行净流入1365亿元,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获重点增持 [9] 投资逻辑与策略 - 分析师认为当下是银行股长周期的开始,"低利率大时代+人民币资产重估"是底层逻辑,险资、国家队、公募基金增配动力强 [1][6] - 投资主线包括区域优势强的城商行/农商行(如江苏、上海、成渝等地),以及高股息稳健的大型银行(六大行及招行、兴业等) [6] - 银行股盈利和分红特征稳定,上涨后仍具吸引力,在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下,板块中长期战略投资价值提升 [5] 银行股财务指标 - 工商银行PB 0.67、PE 7.5,建设银行PB 0.69、PE 7.2,农业银行PB 0.73、PE 7.0,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5] - 招商银行PB 0.96、PE 8.0,兴业银行PB 0.60、PE 6.5,中信银行PB 0.66、PE 6.9,股份制银行估值分化 [5] - 部分城商行如杭州银行PB 0.98、江苏银行PB 0.84、成都银行PB 0.94,区域银行估值相对较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