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IPO
icon
搜索文档
方正证券:A股IPO节奏边际回暖 主板上市节奏加快
智通财经网· 2025-08-31 07:55
核心观点 - A股IPO市场自2023年8月"827新政"后经历阶段性调整 当前正迎来边际回暖和高质发展新阶段 表现为受理速度加快 撤否数量锐减 上市收益质量显著提升 且北交所逐渐成为企业上市优选阵地[2][3][5] IPO总体节奏 - 2025年A股新上市公司数量达66家 较2024年同期57家同比增长15.8% 实现数量回升[3] - 2025年IPO撤否家数合计84家 仅为2024年同期330家的四分之一 撤否数量锐减 在审企业整体质量显著提升[3] - 2025年A股IPO合计受理数量达179家 较2024年同期32家同比增长459.4% 受理速度明显加快[1][3] 板块结构特征 - 2025年主板新上市企业23家 较2024年同期17家同比增长35.3% 增速高于全部新上市企业15.8%的整体水平 主板上市节奏快于整体回暖[1][4] - 北交所受理IPO数量达115家 占整体受理数量六成以上 是2024年同期30家的三倍以上 也超越2023年同期86家 企业对北交所上市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1][4] 上市收益表现 - 2025年IPO上市首日破发数量为0家 较2024年同期1家和2023年同期45家大幅减少 破发现象得到有效控制[5] - 2025年募资规模加权的IPO上市首日收益率达169.7% 较2024年同期108.9%同比增长56% 是2023年同期36.9%的4.6倍 收益质量显著走强[5]
植物医生冲刺A股:内控隐忧与增长瓶颈下的上市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8-29 18:58
上市进程异常 - 公司IPO辅导期长达22个月 远超行业常规3-6个月标准 [4] - 深交所受理时间推迟至2025年6月底 辅导机构中信证券指出加盟商违规销售、虚假宣传及供应链监管漏洞是主要原因 [5] - 辅导期间创始人解勇现身上海家化前十大股东名单 虽澄清为个人投资但仍引发同业竞争猜测 [4] 品牌宣传违规 - 品牌以"国礼"名义进行虚假宣传 声称产品赠予乌克兰总理、澳大利亚前总理等外国政要 后改口称为董事长个人行为 [5] - 四川达州渠县加盟店因虚假"国礼"宣传被处以5000元罚款 律师指出此类行为涉嫌违反广告法最高可处广告费用10倍罚款 [6] - 广州海珠区门店宣传口径存在明显矛盾 品牌宣传一致性存疑 [6] 产品质量问题 - 2022年"紫灵芝多效驻颜洁面乳"被检测出菌落总数超标21倍 涉事批次产品被责令下架但通报后数日仍流通于电商平台 [6] - 2023年湖北赤壁加盟店因销售违规添加美白成分"377"的普通化妆品被处罚没9.1万元 [6] 加盟店管理混乱 - 超70%门店为加盟店 报告期内累计收到16张行政处罚单涉及虚假宣传、供应链监管不力、卫生许可缺失等问题 [7]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仍有32家子公司及直营门店未取得卫生许可证 [7] - 加盟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消费者反映护理过程中遭遇频繁推销高价套盒产品 体验感大打折扣 [7] 财务表现异常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17亿元、21.50亿元和21.55亿元 增长率仅1.6%和0.2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9] - 2024年进行两次大规模分红总额达1.8亿元 实控人解勇通过79.14%控股比例独得1.42亿元 [9] - 现金分红占当期净利润41.5% 远超同行业IPO前水平 [10] 资金运作矛盾 - 账上现金2.39亿元并持有8.24亿元理财产品 资金充裕仍进行高额分红 [10] - 计划通过IPO募资9.98亿元 其中5.26亿元用于营销及品牌建设 2.62亿元用于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 [9] - 销售费用高达7.43亿元 是研发支出10倍以上 呈现重营销轻研发特征 [10]
A股IPO受理回暖,一、二级市场良性循环渐成
FOFWEEKLY· 2025-08-28 18:30
IPO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以来三大交易所IPO受理数量达179家 是2024年全年77家的2.3倍 [2][3] - 2025年完成上市企业66家 累计募资652.68亿元 [2] - A股IPO募资额从2022年5869.93亿元降至2023年3565.39亿元 2024年大幅缩水至673.52亿元 [4] 政策影响与市场结构变化 - "827政策"实施后IPO排队企业数量大幅减少 "堰塞湖"现象大大缓解 [3] - 政策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上市标准优中选优 [2] - 形成一二级市场正向循环格局 二级市场回暖为一级市场复苏创造条件 [4] 行业分布与未来趋势 - 2024年上半年工业、科技和新材料行业IPO数量和融资额占总量86%和89% [6] - 未来IPO将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硬科技领域 [6] - 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行业将获得更多上市机会 [6] 市场机制优化 - 通过限制IPO数量与存量企业并购重组消化拟上市企业 [3] - 上市公司数量未大量扩张 使投资者更集中投资优质股票和科技股 [4] - 严格监管执法提升募投资金使用效率 强化投资者保护 [5]
十年A股IPO长跑未竟 天津银行新班子能否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7:45
A股IPO进程 - A股IPO上市辅导工作已持续十年 自2015年8月18日启动至今[2][3] - 上市进程主要卡点在于尚未取得上市所需的外部批复[3] - 辅导机构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及财务内控制度 目前治理结构能够有效运行[6] 资本补充策略 - 2025年6月成功发行70亿元金融债券 用于优化负债结构和充实营运资金[7] - 出台资本补充规划(2024-2026年) 拟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及2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7] - 资本工具发行需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核准[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达9457.8亿元 较年初增长2.14%[8] - 客户贷款及垫款余额4592.29亿元 较年初增长4.19%[8] - 客户存款余额5173.27亿元 较年初增长3.27%[8] - 2024年营业收入167.1亿元(同比+1.5%) 归母净利润38.02亿元(同比+1.1%)[8]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2.17亿元(同比+2.43%) 净利润11亿元(同比+3.77%)[8][9] 资产质量状况 - 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1.70% 与年初持平[9] - 拨备覆盖率169.97% 较年初微升0.76个百分点[9] 业务布局与治理结构 - 2024年通过参与重组天津京东消费金融公司获消金牌照 持股10%[10] - 2024年面向市场公开选聘两名副行长 打破传统内部选拔模式[10] - 2025年3月完成新一届董事会换届 高管团队平均年龄约52岁[10] 行业环境挑战 - A股银行IPO已连续三年出现"空窗期"[11] - 多家拟上市银行因市场环境或自身问题选择主动撤单[11]
十年A股IPO长跑未竟,天津银行新班子能否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7:43
A股IPO进程 - A股IPO上市辅导工作已持续十年 自2015年8月18日启动至今[1] - 上市进程主要卡点在于尚未取得上市所需的外部批复[1] - 辅导机构持续协助完善公司治理及内控制度 目前公司治理能有效运行[1] 资本补充举措 - 2025年6月成功发行70亿元金融债券用于优化负债结构和充实营运资金[2] - 资本补充规划拟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及2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2] - 资本工具发行需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核准[2] 资产规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达9457.8亿元 较年初增长2.14%[2] - 客户贷款及垫款余额4592.29亿元 较年初增长4.19%[2] - 负债总额8761.95亿元 较年初增长2.29%[3] - 客户存款余额5173.27亿元 较年初增长3.27%[3] 盈利能力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167.1亿元同比增长1.5% 归母净利润38.02亿元同比增长1.1%[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2.17亿元同比增长2.43% 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3.77%[3] - 盈利增速较2023年分别下滑2.5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3] 资产质量状况 - 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1.70%与年初持平[3] - 拨备覆盖率169.97%较年初微升0.76个百分点[3] 业务布局拓展 - 2024年通过参与天津京东消费金融公司重组正式进入消费金融市场[4] - 持有消费金融公司10%股权[4] 公司治理调整 - 2024年面向市场公开选聘两名副行长[5] - 2025年3月完成新一届董事会换届 高管团队平均年龄约52岁[5] - 当前A股银行IPO已连续三年空窗 多家银行主动撤单[5]
7月新股上市及基金收益月度跟踪-20250803
华福证券· 2025-08-03 21:10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A股市场IPO融资总规模为48.87亿元,环比下降78%,其中主板融资规模21.05亿元,创业板22.16亿元 [5] - 7月A股市场共发行新股8只,环比上升60%,其中主板和创业板各发行3只 [1][7] - 新股上市首日表现分化,主板新股首日涨幅均值达231%,创业板为119% [31][34] - 打新基金收益贡献度呈现规模递减特征,1-2亿元规模基金贡献度最高达0.351%,年化收益率4.3% [32][35] IPO发行与储备 - 截至7月末A股审核通过未发行IPO项目50个,拟募资549.2亿元,主板数量占比32%拟募资占比40% [11][13] - 项目储备结构:创业板数量占比22%(11家),科创板12%;主板拟募资222.8亿元,创业板173.6亿元 [11][13] - 近三月网下申购上限分布:主板集中在[1,2)亿元区间(占比67%),创业板在[2,3)亿元区间(占比75%) [12][14] 网下申购与中签 - 7月网下询价对象家数:主板1566家,创业板490家,科创板0家 [16][21] - 主板A/B类账户中签率分别为0.0121%/0.0118%,环比下降79%/76% [17][18] - 创业板A/B类账户中签率分别为0.0167%/0.0161% [23][24] 基金打新动态 - 参与打新基金总数3193只,偏股混合型基金1202只占比最大,灵活配置型604只,被动指数型758只 [37][39] - 各类型基金打新参与度:偏股混合型29%,灵活配置型26%,被动指数型25% [41][42] - 基金收益贡献呈现明显规模效应,30亿元以上规模基金贡献度不足0.02% [35]
前7个月58家企业登陆A股 IPO融资规模同比增长七成;深圳杭州苏州均有4家企业上市,并列第一
深圳商报· 2025-07-31 04:52
A股IPO市场概况 - 今年前7个月A股IPO数量和融资额呈现回暖态势,IPO融资额达612.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0.05% [1] - 新增IPO企业5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 [1] - 单个IPO企业融资额较去年同期大增,前三名IPO合计融资额259.77亿元,而去年同期前三名合计融资额仅63.08亿元 [3] 板块分布 - 沪市主板融资额达332.89亿元,位居各板块之首 [2] - 创业板融资额132.68亿元,科创板融资额81.17亿元,两者合计占A股总融资额的35% [2] - 深市主板融资额43.79亿元,北交所融资额22.11亿元 [2] 行业分布 - IPO公司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力设备、轻工制造、有色金属、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新兴产业类IPO公司占比九成 [1] - 新能源、汽车、电子行业募集资金位居前三名,募资额分别达181.71亿元、112.88亿元、102.76亿元 [1] 地区分布 - 江苏省有13家企业上市,位居榜首;广东省、浙江省分别有12家、10家企业上市 [1] - 深圳市、杭州市、苏州市均有4家企业上市,并列第一;合肥市有3家企业上市 [1] 企业融资额排名 - 37家企业IPO融资额超5亿元,19家超7亿元,11家超10亿元,4家超20亿元 [2] - 华电新能以181.71亿元募资额位居第一,中策橡胶、天有为分别以40.66亿元、37.40亿元位列二、三名 [2] - 屹唐股份、影石创新、开发科技等公司IPO募资额均超10亿元 [2]
大庄园肉业二度冲刺A股IPO:布局1000余个单品,中国飞鹤董事长参股
搜狐财经· 2025-07-22 16:56
IPO辅导进展 - 大庄园肉业于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进行第十二期IPO辅导 中信建投担任辅导机构 [2] - 辅导机构协助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及规范运作 以符合上市公司要求 [2] - 公司曾于2021年6月21日提交IPO申请 但因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及自身规划考量 于2022年5月26日主动撤回申请 [2]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牛羊屠宰、肉类加工、自有品牌连锁专卖及国际贸易 [2] - 产品涵盖初加工、深加工和贸易类 包括羊产品、牛产品和央厨产品3大类32小类超1000个单品 [2] - 核心客户包括京东、海底捞、永辉超市等知名企业 [2]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陈希滨直接持股66.3% 间接持股1.98% 总持股比例达68.28% [3][4] - 冷友斌(中国飞鹤董事长)直接持股9.26% [3][4] - 陈金直接持股7.41% 间接持股0.03% 陈姣姣直接持股7.41% 间接持股0.24% [3][4] - 机构股东包括新疆伊禾股权投资(持股6.12%)、霍尔果斯泳洼股权投资(持股1.67%)、霍尔果斯奥石股权投资(持股1.29%)和霍尔果斯煦沃股权投资(持股0.56%) [4]
城市IPO季度观察丨深圳、杭州、苏州上半年IPO数量名列前茅 最大“黑马”是台州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8:51
城市IPO竞争格局 - 北上深苏在第一季度IPO数量排名中掉队 但深圳和苏州在第二季度重新展现优势 [1] - 台州市成为上半年最大黑马 IPO数量达3家 追平合肥市 [1][7] - 深圳 杭州 苏州上半年新增IPO公司数量均为4家 [7] IPO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A股共有51家公司IPO上市 募集资金373.55亿元 平均每家募资7.32亿元 [2] - 新增IPO公司总市值达5004亿元 [2] - 第二季度IPO数量同比增长明显 从去年同期的14家增至24家 募集资金从88.74亿元增至208.79亿元 [2] - 上半年IPO数量略超去年同期的44家 募集资金超过去年同期的325亿元 [2] 月度分布与行业特征 - 3月新增IPO数量最多达14家 可能受春节效应影响 [4] - 主板和创业板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较多 行业分布多元化 [4] - 电力设备行业和机械设备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多 [4] 高市值企业特点 - 百亿元市值以上企业达15家 [4] - 市值最大企业为影石创新675.44亿元 其次为中策橡胶392.47亿元 汉朔科技246.98亿元 [4][5] - 百亿市值企业中主板仅4家 其余来自科创板3家 创业板5家 北交所3家 [6] 龙头企业市场地位 - 影石创新消费级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第一 [5] - 中策橡胶全球轮胎制造企业前十强 中国轮胎企业榜首 [5] - 汉朔科技电子价签全球市占率前三 国内市占率第一 [5] 区域产业优势 - 台州市新增上市公司集中在基础化工 汽车零部件和家居制品行业 [7] - 台州精密制造 新能源 新医药健康三大产业集群入选全国百强 [10] - 淄博市新恒汇作为半导体产业链链主企业上市 主营智能卡 蚀刻引线框架及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 [11] - 绥化市天有为成为当地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 主营汽车仪表业务 [10] 板块特征与募资规模 - 北交所上市公司多为中小企业 募资金额较少 天工股份 星图测控 开发科技募资金额均未超过15亿元 [6] - 影石创新首友会员19.38亿元 中策橡胶首友会员40.66亿元 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募资能力 [5]
2025年上半年A股IPO受理项目中介机构排行榜
梧桐树下V· 2025-07-04 15:00
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累计受理177家IPO企业,远超2024年全年的77家,其中6月新增受理150家创单月新高 [1] - 北交所IPO受理数量占比最高达65%(115家),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别受理32家和30家 [1] 保荐机构业绩 - 37家保荐机构承担177家企业的179单业务(含2家联合保荐),“三中两国一华”头部机构合计90单占比超50% [2] - 国泰海通以26单排名第一,中信证券(22单)、中信建投(14单)、中金公司(10单)、国联民生与华泰联合(各9单)分列2-5名 [2][3] - 第二梯队机构包括国金证券(8单)、东吴证券与申万宏源(各7单),第三梯队中15家机构单量不超过6单 [3][4] 律师事务所业绩 - 36家律所参与IPO法律服务,锦天城(25单)、北京中伦(23单)领跑,国浩上海(11单)与德恒、金杜(各10单)进入前五 [5] 会计师事务所业绩 - 24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服务,天健(38单)、立信(31单)、容诚(27单)包揽前三,中汇(14单)和致同(12单)紧随其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