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aco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KVB plus:美联储加息概率达50%!市场对关税过于松懈
搜狐财经· 2025-07-11 09:32
KVB官网发现周四,特朗普一系列新的关税警告如石沉大海,并未如 4 月宣布 "对等关税" 时那般在市场中掀起惊 涛骇浪。当日,标普 500 和纳斯达克指数收盘时仍强势上扬,双双创下新高。科技巨头英伟达表现格外亮眼,收盘 市值首次突破 4 万亿美元大关,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与此同时,比特币价格也一路飙升,创下历史新高,似 乎全然不受关税政策的阴霾笼罩。 汇丰策略师马克斯・凯特纳(Max Kettner)带领的团队表示,风险资产有望持续获得支撑,二季度财报季和市场 对关税敏感度的降低将成为关键催化剂。"除投资者仓位仍具支撑外,我们认为市场对二季度财报季的悲观预期被 夸大。美元走弱、公司盈利指引改善及低预期足以带来正面意外。在本周再度宣布关税措施后,任何降息举措也可 能被市场解读为利好。" 投资者正紧锣密鼓地为即将到来的第二季度财报季做准备,密切关注特朗普 4 月 2 日启动的关税战对企业盈利的潜 在影响。Granite Wealth Management 董事总经理布鲁斯・扎罗(Bruce Zaro)表示:"分析师对标普 500 公司普遍持 怀疑态度,纷纷下调预期,主要基于关税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但我们认为, ...
“华尔街一哥”:美联储加息概率达50%!市场对关税过于松懈
金十数据· 2025-07-11 06:58
市场表现 -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收盘创下新高,英伟达收盘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 [2] - 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 [2] 摩根大通CEO观点 - 金融市场对特朗普关税威胁过于松懈,形成"TACO交易"投资逻辑 [3] - 若美国经济疲软,特朗普将面临挑战,美欧达成协议非常重要 [3] - 欧盟增长疲软,竞争力存在巨大问题 [3] - 美联储加息概率高于市场预估,认为应有40%-50%概率 [4][5] - 关税、移民政策、预算赤字、全球贸易重组和人口结构变化均为通胀推手 [5]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内部对2025年降息次数存在分歧,7月29-30日将召开会议 [5] - 期货市场定价显示交易员预期年内降息两次 [5] -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认为通胀面临上行风险,但关税影响尚不明确 [5] - 旧金山联储主席仍预计今年可能降息两次,关税对物价冲击或较温和 [5] - 7月降息可能性低,9月降息概率也因关税政策推迟而降低 [5] 二季度财报季展望 - 投资者关注特朗普关税战对企业盈利的潜在影响 [7] - 分析师对标普500公司持怀疑态度,普遍下调预期 [8] - 彭博社预计标普500企业盈利仅增长2%,为两年来最弱增长 [8] - 成长型公司特别是科技公司仍可能交出亮眼成绩单 [8] - 汇丰策略师认为市场对二季度财报季的悲观预期被夸大 [8] - 美元走弱、盈利指引改善及低预期可能带来正面意外 [8]
摩根大通CEO戴蒙:我不喜欢使用TACO交易这个词,因为我认为特朗普在解放日之后“退缩”是正确的选择。
快讯· 2025-07-10 22:58
摩根大通CEO戴蒙:我不喜欢使用TACO交易这个词,因为我认为特朗普在解放日之后"退缩"是正确的 选择。 ...
“TACO交易”成信仰!特朗普真的会乖乖“认怂”?
金十数据· 2025-07-10 22:14
市场波动率与科技股表现 - 衡量标普500指数短期预期波动率的VIX指数降至16,远低于长期均值20 美国国债市场预期波动率指数接近三年低点 [1] - 英伟达(NVDA)引领科技股飙升 周三市值突破前所未有的4万亿美元 [1] - 华尔街"恐慌指数"远低于近期峰值 [2] 特朗普关税政策与市场反应 - 特朗普本周密集释放新关税威胁 包括对铜加征50%关税 对制药行业加征200%关税 以及对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加征关税 但市场反应平淡 [3] - 投资者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的重视程度降低 押注其最终会放弃可能严重损害美国增长的关税 市场形成"TACO交易"共识(特朗普总会退缩) [3] - 5月12日美国与中国达成协议 双方大幅降低原计划关税 促使投资者重新涌入风险资产 市场认为存在"特朗普看跌期权" [3] 外汇市场与全球资产表现 - 特朗普威胁对巴西加征50%关税后 雷亚尔周三下跌 但外汇市场整体保持平静 [4] - CME Group编制的欧元兑美元等汇率的预期波动指数较4月高点显著回落 大致回到年初水平 [4] - 标普500指数逼近历史高点 远期市盈率达24倍 英国和德国股指也创历史峰值 [5] 市场自满情绪与潜在风险 - 部分投资者警告股市狂欢可能刺激特朗普采取更激进的贸易行动 美股创历史新高和预算法案通过可能增强其底气 [5] - 当前估值安全边际很低 市场对大规模关税上调异常放松 这种"不担忧"本身值得担忧 [5]
波动率降至年内低点,投资者对特朗普关税威胁渐趋淡定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21:43
市场波动与投资者情绪 - 市场波动率降至年内最低水平,VIX指数跌至16,远低于长期平均水平的20 [1] - 美国国债市场预期波动率接近三年来最低水平 [1]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带领科技股飙升 [1] 贸易威胁与市场反应 - 尽管特朗普升级贸易威胁,投资者对关税担忧情绪正在消散 [1] - 投资者押注特朗普最终会在关税问题上退让,形成"TACO"交易策略(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 [1] - 5月12日成为关键时点,中国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调整为10%,暂停实施24%的税率 [1] 金融机构观点与市场预期 - 高盛将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从6100点上调至6600点,主要驱动力为美联储降息预期、国债收益率走低及企业强劲表现 [2] - 摩根大通、巴克莱、花旗和德银集体看好美国股市 [2] - 市场普遍预计第二季度财报季将交出稳健成绩单 [2] 市场估值与潜在风险 - 标普500指数接近历史高点,前瞻性市盈率为24倍 [3] - 英国和德国股指均处于历史峰值 [3] - 部分投资者担忧市场估值缺乏安全边际,对关税影响采取过于轻松的看法 [4]
债市专题研究:三季度海外宏观主线再校准
浙商证券· 2025-07-10 1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非农数据使降息交易降温,宏观主线重回特朗普关税政策;特朗普政府“明硬实软”强化TACO一致预期,但需警惕TACO交易反转风险,重点关注欧美及中美贸易谈判进程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季度海外宏观主线再校准 - 新增非农就业超预期,失业率下行,劳动力市场有韧性,降息充分条件未触发,降息预期交易降温,交易主线或重回特朗普关税政策 [1][12][15] - 对等关税暂停期届满,特朗普政府“软硬兼施”,关税政策“明硬实软”,强化TACO交易预期 [2][20] - 特朗普面临的国内压力缓解,政策重心或向关税领域倾斜,关税政策有武器化倾向,可能导致TACO交易反转 [3][22][29] - 下一阶段宏观交易主线围绕特朗普关税政策,9月可能切换至降息交易,关注欧美及中美贸易谈判进程 [4][32]
每日投资策略-20250709
招银国际· 2025-07-09 09:51
核心观点 报告对全球主要股市、港股分类指数表现进行展示,分析市场交易情况及影响因素,还给出焦点股份评级与相关数据 [1][2][3][4] 全球主要股市表现 - 恒生指数收市价 24,148,单日升 0.97%,年内升 41.65% [1] - 美国道琼斯收市价 44,241,单日跌 1.31%,年内升 17.38% [1] - 德国 DAX 收市价 24,207,单日升 1.76%,年内升 44.50% [1] 港股分类指数表现 - 恒生金融收市价 43,939,单日升 0.81%,年内升 47.33% [2] - 恒生地产收市价 17,939,单日跌 0.19%,年内跌 2.12% [2] - 恒生公用事业收市价 36,144,单日跌 0.61%,年内升 9.95% [2] 市场交易情况 - 市场延续 TACO 交易,股市漠视特朗普新关税威胁,日韩股市高开高走,美股涨跌互现 [3] - 中国股市上涨,港股可选消费、材料与资讯科技领涨,公用事业、地产与可选消费下跌 [3] - 美股能源、材料与医疗保健上涨,必选消费、公用事业与金融下跌 [3] 市场影响因素 - 日本参议院选举临近,市场担忧执政联盟选举失利,或引发美欧国债市场动荡,利空日股 [3] - 澳联储意外保持利率在 3.85%不变,澳元上涨,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升 [3] - 特朗普称 8 月 1 日起实施对等关税不再推迟,威胁对金砖国家等加征关税,纽约铜价大涨 13% [3] 焦点股份情况 - 吉利汽车评级买入,股价 16.54,目标价 24.00,上行空间 45% [4] - 英伟达涨超 1%创历史新高,市值逼近 4 万亿美元 [3] - 马斯克旗下 SpaceX 计划出售内部股份筹资,公司估值可能达 4,000 亿美元 [3]
3500点不破,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08 21:31
市场表现分析 - 上证指数接近3500点但未突破 最高点达到3499 89 显示量化交易对整数关口的敏感度[1][4] - 全球市场普涨 包括亚太地区的印尼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等 主要因市场预期美国政策趋向缓和[3] - 量化新规导致资金回补 周一融资盘回流63亿 交易量回升至1 5万亿 显示市场流动性改善[4] - 港股表现积极 南下资金单日净买入120亿 创五一后新高 阿里 腾讯 小米合计获超10亿净买入[4] - 光伏设备因限价传闻暴涨 带动创业板行情 工X富联业绩超预期推动算力板块上涨[5] 资管行业趋势 - 网商银行"稳利宝"用户超400万 复购率达66 7% 复购金额超首笔的用户占比60% 年化收益率2 76% 高于行业均值2 51%[11] - 理财规模接近32万亿历史新高 1年期大行存款利率跌破1% 存款转理财趋势明显[12] - 资管行业需借鉴小米 特斯拉 苹果的标准化 透明化 精品化策略 聚焦大单品降低用户选择成本[16][21][22] - 网商银行代销模式采用精品路线 从4万只理财中筛选100多只上架 通过360环评提供透明化数据[24] 债券市场动态 - 南向债券通扩容 允许险资配置离岸债券如点心债 中资美元债 可能分流境内超长债 REITs 红利资产的资金[29][31] - 险资当前因境内债券利率低转向权益资产 但配置比例存在上限 境外债券渠道打开或改变资产配置格局[29][31] 行业产品策略 - 资管机构产品线过度复杂化问题突出 类似车企"多销薄利"模式 需转向小米式的精品化路线[20][21] - 桥水通过单一IP策略(中国全天候 亚太全天候)成功吸引高净值客户 显示大类资产配置工具的竞争力[17] - 未来资管行业顶层应为公募FOF 基金投顾等提供资产配置方案 底层工具化产品接入形成完整解决方案[17]
目前市场的一大风险:压根不信特朗普关税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16:04
市场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的反应 - 特朗普宣布推迟原定7月9日的关税谈判截止期至8月1日 并计划对日韩产品征收25%关税 对南非等12国产品征收最高40%关税 [1] - 金融市场反应平淡 标普500指数仅下跌0.2% 美元兑韩元和日元分别走强0.7%和1% 日韩股市集体高开 韩国首尔综指盘中一度大涨1.5% [1] - 投资者普遍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要么不会真正实施 要么实际影响微乎其微 [1] 市场轻视态度背后的隐患 - 股市和债市已得出结论 认为适度关税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不会对经济增长或利润造成重大影响 [3] - 市场无视特朗普持续发出的更严厉关税威胁 可能埋下重大隐患 当特朗普突然展现强硬姿态时 投资者或面临大失所望的风险 [3] - 关税博弈仍处于预备阶段 只有当与大型贸易伙伴达成市场相信会持续下去的协议时 博弈才算真正开始 [3] 市场对关税威胁的习以为常 - 特朗普政府总是在关键时刻退缩的戏码已多次上演 机构分析认为美国在谈判策略上摇摆不定 [4] - 投资者忽略最新关税公告 将其视为加速谈判的策略 而非关税最终水平的定论 [4] - 市场已完全适应关税政策反复无常的新常态 最受关税影响的国家资产表现强劲 [4]
浙商证券浙商早知道-20250708
浙商证券· 2025-07-08 07:40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Q3国内权益市场或“以我为主”,A股建议以银行为压舱石,均衡配置券商、军工和TMT板块;海外关注美元资产配置再平衡,美股可能韧性强于预期,但需警惕滞胀预期潜在抬升可能性的扰动 [6] - 轻工制造行业下半年“新”消费仍是明确投资主线,推荐景气类成长和价值类白马 [5] 市场总览 大势 - 7月7日上证指数上涨0.02%,沪深300下跌0.43%,科创50下跌0.66%,中证1000上涨0.24%,创业板指下跌1.21%,恒生指数下跌0.12% [3][4] 行业 - 7月7日表现最好的行业为综合(+2.57%)、公用事业(+1.87%)、房地产(+1.68%)、轻工制造(+1.52%)、环保(+1.1%);表现最差的行业为煤炭(-2.04%)、医药生物(-0.97%)、通信(-0.77%)、家用电器(-0.7%)、电子(-0.67%) [3][4] 资金 - 7月7日全A总成交额为12271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120.67亿港元 [3][4] 重要观点 浙商轻工制造半年行业策略报告 - 所在领域为轻工 [5] - “新”消费底层逻辑是经济转型期人口代际迭代、消费观念变化,虽定价充分,但考虑中期业绩成长消化估值,下半年仍是投资主线 [5] - 驱动因素是新消费景气度延续,传统消费业绩出现拐点 [5] - 与市场差异在于推荐景气类成长(聚焦悦己消费、产品为王)和价值类白马(首选底部夯实的优质制造) [5] 浙商策略深度报告 - 所在领域为策略 [6] - 观点变化方面,国内权益市场或“以我为主”,A股以银行为压舱石,均衡配置券商、军工和TMT板块;海外2025年Q3全球资金“去美元化”趋势放缓,关注美元资产配置再平衡,美股短期上行动能仍存,但需警惕“滞胀交易”反复,Buy The Dip策略或仍有效 [6][7] - 驱动因素需关注美国对华90天24%关税豁免期结束时点(8月中上旬)和美股25Q2财报兑现情况,TACO交易存在反转风险 [7] - 中长期美元进入1970年以来第三轮下行周期确定性较强,2025年Q3美债利率可能高位震荡,关注再度配置窗口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