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外国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增持中国股票
央视新闻· 2025-11-13 07:33
瑞银投资银行近日发布报告称,今年三季度,外国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增持中国股票。全球前40大投资机构的中国股票持仓升至1.1%,为2023年一季度以来 的最高水平。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记者也能明显感觉到外资机构高管对投资中国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记者观察到,无论是场内发言,还是场外交流,"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已经成为外资机构高管们的共识。 摩根资产管理环球主席白博文:对摩根大通而言,中国是我们的关键战略重点。在中国,我们拥有最大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管理着超过2600亿元人民 币的资产。 宏利投资管理全球首席投资官浦科令:"十五五"规划对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增长的关注,将给许多海外投资专家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信心。 谈及中国的"十五五"规划,外资机构高管表示,相信中国一定能够达成规划目标,从而带来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和股票投资的良好回报。 富兰克林邓普顿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塔里克·艾哈迈德:像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这些领域对中国来说是变革性的。从全球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 这会创造出巨大的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兼顾传统成长与新兴成长 绩优基金经理捕捉轮动行情
证券时报· 2025-11-13 02:42
市场环境与风格分析 - 10月下旬以来股票市场波动加大,但成长风格资产仍是资金关注重点[1] - 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释放宽松流动性,为成长风格资产打开相对收益窗口[1] - 国内“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加大对新兴科技领域政策倾斜[1] - A股和港股结构分化行情延续,资金流向重点转向存储、储能等细分方向,前期热门的光模块处于震荡阶段[1] - 今年市场特征是成长风格整体占优,但领涨子行业轮动,有时是电子、计算机科技领跑,有时是光伏设备、电池、储能能源板块走强[1] 广发创新成长混合基金产品特点 - 广发基金推出广发创新成长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陈韫中[1] - 产品围绕“传统成长+新兴成长”方向进行投资,捕捉成长行业景气度上行投资机遇[1] - 产品通过浮动费率机制实现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利益共担[1] 基金经理陈韫中投资业绩 - 陈韫中证券从业近10年,投资经验超4年,2016年入行即深耕TMT,2021年9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2] - 截至11月10日,其在广发中小盘精选A的任职回报达46.82%,超越业绩比较基准36个百分点,获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2] - 其管理的广发成长启航A年内收益达77.15%,自2024年3月19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147.73%,超越业绩比较基准115个百分点[2]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传统成长方向 - 陈韫中将成长赛道分为传统成长与新兴成长,结合细分领域景气度、估值水平、产业催化节奏进行轮动[2] - 传统成长方向主要指“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军工)赛道,特点是产业发展成熟,有自身产业周期[2] - 对传统成长方向的策略是根据行业周期性位置、个股成长性与估值进行比较,对具有产业变化板块进行阶段性布局[2]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新兴成长方向 - 新兴成长方向指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产业趋势明显、处于“从0到1”阶段的行业,如具身智能、新兴存储与算力、卫星互联网、量子计算、国防、固态电池等[3] - 这类资产波动较大,需要择机进行波段操作,陈韫中过往持仓显示其在不同行业间做波段,对买卖点节奏把握较好[3] - 当前看好的成长方向包括算力、存储、端侧创新、品牌出海、机器人、卫星互联网及固态电池等[3] - 算力方向关注海外及国产算力,海外包括光通信、存储、电力等板块,看好国产算力基于国内云服务提供商明年上半年大幅提升资本支出的背景[3]
东方电热:公司已成立温擎智控(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
证券日报· 2025-11-12 21:40
公司战略与业务拓展 - 公司已成立温擎智控(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 [2] - 公司组建了专职的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 [2] - 新公司将从事机器人皮肤和热管理的开发及销售 [2]
中原内配:公司在深耕汽车零部件主营业务的同时,密切关注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
证券日报· 2025-11-12 21:40
证券日报网讯中原内配11月1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深耕汽车零部件主营业务的 同时,密切关注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调研速递|中科院成都信息接待浙商证券等6家机构 信创业务订单3.3亿 机器人样机试用中
新浪证券· 2025-11-12 20:54
核心观点 - 公司向投资者介绍了其核心技术、业务进展及战略规划 核心业务聚焦于高速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及信创领域 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 机器人业务取得显著进展 未来战略将紧扣国家产业导向 [1][5][6] 核心技术 - 高速机器视觉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保证高精度的同时 检测速度高于设备生产运行速度 并能处理大批量数据 [2] - 技术优势集中体现在大批量连续制造场景 可实现实时缺陷检测、大规模数据分析及残次品精准剔除 [2] 业务进展与业绩预期 - 去年及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未达预期 主要受项目验收周期影响及研发投入加大 [3] - 2025年新签订单已创历史新高 公司对年底项目验收及明年业绩增长有充分信心 [3] - 信创业务表现突出 相关订单规模约3.3亿元 涵盖集成、运维及适配服务 [3] 机器人业务 - 智能装载机器人已完成样机开发 并在种子客户处开展试用 [4] - 自动铺路机器人预计2025年底完成样机研制 产品适用于道路施工、矿山、桥梁建设等多领域 [4] - 当前机器人产品主要面向行业应用 暂无具身或人形机器人产品 但相关AI及多模态技术具备探索潜力 [4] 核心业务定位与资本运作 - 核心业务板块为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及信创 [5] - 资本运作以"实业+资本"双轮驱动为导向 未来整合目标聚焦AI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优先考虑中国科学院体系内企业 [5] 战略规划 - "十五五"战略规划与国家人工智能及新兴产业引导方向一致 核心战略仍以高速机器视觉技术为主线 [6] - 战略重点包括深耕优势行业、拓展新领域、加快产品化速度及推进"AI+应用"落地 [6] - 印钞及烟草物理检测产品已有海外订单 其他业务正尝试出口 但尚未制定系统出海计划 [6]
三花智控(002050)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务稳步增长 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新浪财经· 2025-11-12 20:33
财务业绩摘要 - 25Q3营业总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12.8% [1] - 25Q3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43.8% [1] - 25Q3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48.8% [1] - 25Q3归母净利率达14.6%,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3]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由制冷部件及新能源车销售增加驱动 [2] - 电子膨胀阀、截止阀、四通阀25Q3行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2%、11.6%、7.4% [2] - 25Q3新能源车零售销量339.8万台,同比增长12.2%,带动上游零部件需求 [2] 盈利能力分析 - 25Q3毛利率为28.0%,同比保持稳定 [2] -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5.5%、5.1%、-0.2% [2] - 盈利能力提升主要得益于费用率的优化 [3] 未来增长展望 - 商用空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及液冷部件需求提升有望支撑制冷配件业务稳定增长 [2] - 公司在液冷零部件业务领域有先发优势,已与多家液冷系统提供商合作 [3] - 公司已成功切入机器人执行器业务,生产基地在建设中,有望形成新增长曲线 [3] 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2亿元、49.0亿元、58.6亿元 [3]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7倍、40倍、34倍 [3] - 给予公司26年52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60.0元 [3]
航天智造(30044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12 19:59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7.07亿元,同比增长22.01% [2]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21.43% [2] - 2025年上半年军品收入673.38万元,同比增长6.96% [4]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零部件业务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主要客户包括吉利、长安、奇瑞、一汽、广汽、比亚迪及华为鸿蒙智行等 [2] - 油气装备业务前三季度销售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在页岩气分簇射孔、超高温超高压射孔技术保持领先 [2][5] - 高性能功能材料业务受火车票电子化影响业绩下滑,正推动压力测试膜成为主导产品 [2] 技术与项目进展 - 军用爆破器材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调整后,预计达产年收入15,000.27万元,预定2026年9月30日达到可使用状态 [3] - 超高温超高压射孔技术成功应用于万米深井作业,创全球最深射孔记录 [5] - 全资子公司航天能源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内首家在油气行业实现电子雷管下井批量试用 [6] 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提出"1334"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智能装备制造企业 [5] - 作为航天七院唯一上市平台,通过资本运作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 [5] - 市值管理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投资价值为核心,强化现金分红,稳定股价预期 [7] 市场与客户 - 汽车行业1-9月乘用车累计销量2124.6万辆,同比增长13.7%,新能源汽车销量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 [2] - 油气装备与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合作超三十年,产品覆盖海上主要产油区块 [5][7] - 关注低空经济和机器人行业发展,因复合材料与结构件技术相通,正密切关注并计划参与 [8][9]
策略点评:震荡延续,指数分化
德邦证券· 2025-11-12 19:17
核心观点 - 市场呈现震荡分化格局,上证指数在4000点关口获得支撑,而创业板与科创板则延续调整 [3][4][5] - 市场风格从“科技+新能源”切换至“保险+银行”等防御性板块,反映出对“防御性”与“成长弹性”的偏好分化 [5][7] - 短期市场或延续结构性行情,建议维持“红利&微盘与科技为代表的产业趋势板块”均衡配置思路 [5][8] 市场行情分析:股票市场 - 指数分化加剧:上证指数收报4000.14点,下跌0.07%;深证成指收报13240.62点,下跌0.36%;创业板指收报3122.03点,下跌0.39%;科创50指数收报1379.45点,下跌0.58%,连续四日下跌 [7] - 市场成交活跃度略有下滑:万得全A指数下跌0.38%,全市场3561只个股下跌,成交额合计1.96万亿元,较昨日下滑2.4% [7] - 防御性板块走强:保险指数上涨1.81%,银行指数上涨0.46%,农业银行总市值突破3万亿元 [7] - 光伏板块大幅波动:光伏精选指数下跌4.24%,午后在光伏协会发布声明后有所反弹 [7] 市场行情分析:债券市场 - 国债期货市场整体微涨:3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9%,10年期上涨0.02%,5年期上涨0.03%,2年期上涨0.01% [9] - 资金面延续宽松:央行单日通过逆回购净投放1300亿元,Shibor短端利率集体下行,隔夜品种下行9.3BP至1.415% [9] - 货币政策释放乐观信号: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9] 市场行情分析:商品市场 - 南华商品指数上涨0.63%至2554.88点,贵金属板块强势,沪银主力合约上涨2.02%至12073元/千克,接近近期高点 [9] - 多晶硅期货大幅波动:主力合约一度跌近4%,最终收涨0.43%至53460元/吨,受供需基本面与政策消息敏感反应影响 [9] - 贵金属长期逻辑未变:受益于全球债务扩张、去美元化趋势及央行购金等因素 [9] 交易热点追踪 - 人工智能:关注全球科技巨头资本开支加速,以及国内龙头企业资本开支和订单情况 [12] - 国产芯片:技术突破带来国产替代空间,关注光刻机技术突破及百度、阿里等自研芯片进展 [12] - 贵金属:央行持续增持与美联储降息预期构成支撑,建议逢低布局 [12] - 红利板块:股息率具备吸引力,兼具避险配置价值 [12] - 大消费板块:若国内政策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存在进一步布局机遇 [12]
芯联资本完成首支主基金12.5亿元募集
FOFWEEKLY· 2025-11-12 18:04
基金募集与规模 - 芯联资本首支主基金完成12.5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募集 [2] - 该基金整体规模预计超过15亿元人民币 [2] - 基金募集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完成 [2] 投资策略与重点领域 - 基金重点布局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 [2] - 投资策略是以“资本+产业”双轮驱动,旨在拓展产业链及构建产业生态 [3] - 机构已在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领域展开投资布局 [3] 有限合伙人背景 - 有限合伙人阵容呈现“产业+资本+政策”的背景组合,实现了高度市场化的结构 [2] - 基石出资人为芯联集成 [2] - 投资人涵盖产业上市公司龙头、头部市场化母基金、知名国资母基金、市场化政府出资平台及银行系金融机构 [2] 已投项目与产业生态 - 已投资多家半导体与新能源产业链知名公司,包括烁科中科信、芯联动力、君原电子、阿维塔、碧澄新能源等 [3] - 在机器人、AI领域已投资市场明星项目,包括超聚变、地瓜机器人、魔法原子、星源智、因时机器人等 [3] - 机构依托半导体“链主”深厚的产业资源,通过CVC链接与赋能被投企业 [3] 管理团队观点 - 基金的顺利募集体现了投资者对中国硬科技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期发展的信心 [2] - 作为专注产业投资的投资机构,将陪伴被投企业穿越周期,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 [2] - 目标是通过产业赋能,为投资人创造可持续的长期回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