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搜索文档
未来已来!外企集中亮相链博会,自动驾驶、机器人站C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0:05
展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吸引了75个国家和地区、651家参展企业,境外参展商占比提升至35%,实际参与产业链合作的企业达1200家 [1] - 展会首次成立各链条展商联盟,举办70多场专题活动,创新链展区与"链博首发站"集中展现中国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成果 [1] - 欧美参展商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50%,境外参展商占比从上届32%上升至本届35% [5] 中外企业合作 - 苹果携欣旺达、山东创新和杰士德三家供应商联合参展,涉及智能制造、再生能源等主题 [2] - 欣旺达展示100%国产化的磁悬浮输送产线,杰士德展示高精度自动化设备,山东创新展示再生铝技术 [3] - 力拓集团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设立联合展台,展示供应链协同效应 [3] - 英伟达首次参展,与合作伙伴联合展示覆盖机器人、汽车、工业数字化等全链条业务的解决方案 [3] 外资企业动向 - 苹果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设厂,特斯拉储能业务落户上海并已下线首台MEGAPACK商用储能系统 [5] - 嘉吉第三次参展,强调中国市场是创新源泉,将继续深化农业领域合作 [6] - 高通表示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对其业务发展至关重要,将继续深化与中国生态伙伴合作 [6] - 松下称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更是创新大国,高度重视与中国供应商和创新企业合作 [6] 供应链发展趋势 - 中国供应链具备完善体系、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优势、成本优势,在产业链重塑中处于核心地位 [5]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中国供应链是"奇迹",链博会体现中国对创新的支持 [5] - 中外企业联合参展体现供应链协同效应和共生共存关系,如整车厂与配套企业形成"厂中厂"模式 [4] 政策与行业观点 - 中国推出营商环境优化、市场准入放宽等政策保障全球产供链稳定运行 [7] - 链博会重点促进产业合作而非商品展销,注重推动长期"链接度"而非短期交易额 [7] - 国际商会秘书长呼吁加强全球供应链合作,供应链正转变为"共赢链" [7]
牛市氛围点燃做多热情!有色金属领涨两市,有色龙头ETF劲涨2.15%!TDI供应告急价格飙涨,化工ETF摸高2.28%
新浪基金· 2025-07-18 20:0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涨0.5% 深证成指涨0.37% 创业板指涨0.34%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5710.55亿元 较上一日增量316.8亿元 [1] - 有色金属板块领涨 锂业股和稀土股表现突出 有色龙头ETF(159876)盘中涨幅达2.64% [1][4] - 化工板块表现强势 化工ETF(516020)涨幅达2.28% [1][12] - 港股科网龙头表现亮眼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涨幅达1.61% [1][18] 有色金属行业 - 有色金属板块年内累计上涨20.08%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居首 [4] - 稀土板块受四大利好推动:国家安全部截断稀土非法出境渠道 内蒙古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人形机器人需求爆发 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最高预增2014% [5] - 锂板块受青海锂盐湖停产事件影响 市场解读为供给收缩信号 盐湖提锂技术突破预期升温 [6] - 有色金属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3.70亿元 北方稀土单日吸金37.42亿元 [7] -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市净率2.24 处于历史34.45%分位 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8][10] 化工行业 - TDI价格持续上涨 华东市场价格达14000元/吨 较月初上涨2000元/吨 [15] - 欧洲科思创工厂事故导致全球TDI供应紧张 万华化学作为全球最大TDI供应商有望受益 [16] - 基础化工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2.37亿元 万华化学大涨8.29% [14][16] - 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1.94倍 处于近10年12.91%分位 配置价值凸显 [16] - 行业有望迎来景气周期 需求旺季来临叠加"反内卷"政策推动供给侧优化 [17] 港股科技板块 - 港股科技双雄表现活跃 科网龙头和创新药板块领涨 [18]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年内涨幅28.82% 最大涨幅达56.21% 显著跑赢恒指和恒科指 [21][22] - 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上涨58.95% [23][24] - 机构看好港股科技板块 认为AI、智能驾驶、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具有投资机会 [20][21]
商务部详解“十四五”发展成就 消费活力、外贸韧性共促高质量发展
经济观察报· 2025-07-18 20:03
国内消费市场 -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预计2024年全年突破50万亿元 [4]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达50.2%,"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惠及4亿人次 [5] - 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家政、健身、旅游等服务消费占比显著提升 [5] - 新型消费亮点包括老字号创新、新中式服装、数字消费、智能家居等,国内外市场联动通过进博会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6] 外贸发展 - 中国货物贸易总额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全球第一,服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二 [9]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38% [10] - 东盟连续5年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6%,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50% [11] -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2020年56%提升至64.8%,外贸经营主体近70万家 [9] 贸易结构优化 - 货物进口占全球份额13.3%,与美国13.6%基本相当,为近8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目的地 [9] - 首次对跨境服务贸易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数字贸易服务进出口额较2020年增长近40% [10] - 对美出口占比从2020年17.4%降至2024年14.7%,但整体出口增长7.2%,展现市场多元化韧性 [11]
习近平: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8 20:03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与产业布局 - 习近平指出产业布局应遵循规律,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防止"三拍"干部现象[1] - 强调不应全国各省份都扎堆发展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等热门产业[1]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推进"五统一、一开放":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2] - 会议强调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信息披露[2] 招商引资模式变革 - 传统"税收优惠"和"奖补"式招商模式终结,"基金招商"模式兴起[4] - 政府投资基金强调投资与招商联动,设立专项招商基金[4] - 出现"招商前置化"现象,GP需先通过招商部门审核才能获得引导基金出资[4] 政府投资基金规范 -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国家层面规范政府投资基金[6] - 明确提出"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6] 地方招商实践创新 - 广东将吸引基金投本地项目纳入招商绩效评价,体现培育本地产业的耐心[7] - 招商重心转向培育内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7] - 并购招商成为最新打法,通过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实现确定性招商[10][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投资机构在产业价值发现和项目赋能方面仍有专业优势[8] - 预计各地招商工作将更加规范化、透明化[12] - 招商模式从土地招商、基金招商向并购招商演进[11]
寒武纪定增方案 “瘦身”:募资总额下调20%
国际金融报· 2025-07-18 20:02
募资调整 - 公司主动下调定增募资规模 由49 8亿元调减至39 85亿元 缩减9 95亿元 降幅达20% [1] - 调整后募资规模仍创上市以来融资纪录 发行股票数量上限增加4 47万股至2091 75万股 [1] - 总投资金额保持49 8亿元不变 大模型芯片平台项目投资额由29亿元降至20 54亿元 软件平台项目由16亿元调至14 52亿元 [1] 发展历程 - 公司2016年由陈天石 陈云霁兄弟创立 获中科院计算所支持 主营AI芯片研发 [1] - IPO前完成7轮融资 合计筹资超45亿元 投资方包括科大讯飞 阿里巴巴 中金公司等 [1] - 2020年7月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达295元 较发行价64 39元涨超3倍 市值一度超千亿元 [1] - 2022年定增募资经历两次下调 最终募资16 72亿元 用于先进工艺平台芯片等项目 [2] 业务转型 - 成立初期以IP授权业务为主 华为贡献97%以上收入 [2] - 2019-2023年转向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依赖地方政府和国企订单 [2] - 2024年云端芯片产品线成为主力 年度涨幅387 55% 市值最高超3200亿元 [2] - 受益于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 国内云厂商加速导入寒武纪作为国产替代方案 [2] 财务表现 - 2018-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 累计亏损超50亿元 [3] - 2024年研发投入10 72亿元 占营收比例高达91 3%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 18亿元 较2023年-5 96亿元进一步恶化 [3] - 2024Q4和2025Q1首次连续两季度盈利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 82亿元和3 55亿元 [3] - 2025Q1营收11 11亿元 同比猛增4230 22% 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 [3] 市场表现 - 7月18日报收582 62元/股 年内累计跌幅超10% 最新市值2437亿元 [3]
瑞为技术港股IPO:2024年盈利藏近八成应收款 曾被央视315点名 上市前股权转让显合规瑕疵
新浪证券· 2025-07-18 20:0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瑞为技术是一家面向企业客户提供视觉智能技术和产品的人工智能公司。依托卓越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力和光学成像技术,公司提供一系列视觉感知、视觉认 知及视觉推理智能产品,并深度应用于民航、商业空间及货运物流等场景。公司是业内首批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算法、光学成像优化及算力优化的全栈视觉智 能技术的公司之一。公司的专长在于将视觉大模型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以及成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能力与企业场景中的用户需求深度融 合。基于公司的行业洞察与视觉智能技术,公司正同步拓展智能机器人领域,赋能机器自主高效地感知、理解并与复杂环境交互。公司为客户提供安全、智 能、高效、可靠的视觉智能技术和产品,帮助他们提升在各类企业场景下的运营安全、效率及用户体验。 2022-2024 年,瑞为技术营收分别为0.78亿元、2.42亿元及3.95亿元,三年复合增速高达124%,三年净利润分别为-1.28 亿元、-0.33亿元及829万元,看似上 演"逆袭剧本"。但剥开增长外衣,应收账款的绞杀,将这家公司拖入现金流枯竭的困局。 |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工信部:新一轮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00
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1][3] - 工作方案将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3] - 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 [3]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6.5%和6.3% [3] -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3]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5%和16.4% [3]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3]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结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3] - 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提升智能化水平 [3] 上一轮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回顾 - 上一轮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于2023年8月21日发布 [4] - 方案提出2023年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5%左右,研发投入力争达到1.5% [4] - 2024年目标为工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4]
博汇股份: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拟购买资产 用于开展智能算力服务及相关业务
快讯· 2025-07-18 19:59
公司动态 - 博汇股份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拟采购服务器、数据中心机房及配套技术服务、网络设备及服务等,用于开展智能算力服务及相关业务 [1] - 本次采购总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3.9亿元 [1] - 交易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1]
二十年磨一剑,从站长服务到AI赋能 ——享联科技的“不惑”之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8 19:59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享联科技就20岁了。 如果用人的年龄来比喻,20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有着青春的活力,也积累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对于享联科技而言,这20年走得踏实,也走得坚定。 01 从"站长"到"AI",不变的是服务初心 回望来路:站长时代的"老朋友 2005年,互联网还是个新鲜事物,建网站更是技术门槛极高的"高大上"工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享联科技诞生了——专门为那些想要在互联网上闯出一 片天地的站长们提供服务。 说起来,站长之家可能是中国互联网第一批"站长保姆"。从网站统计、素材下载、SEO优化到源码销售,凡是站长们需要的,站长之家都想办法提供。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站长之家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站长生态的核心服务平台,站长工具更是覆盖了90%以上的中文网站。 数字可能有些抽象,换个说法,如果你在中文互联网上见过的网站,十有八九都用过站长之家的工具。累计服务2.5亿互联网从业者,日均查询量千万级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深夜还在优化网站的站长,是无数个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而不断努力的开发者。 02 产品矩阵:从"工具箱"到"生态圈" 站长之家:中文互联网的"风向标 网站信息工具: Whois查询、备案查 ...
博汇股份:拟3.9亿元购买资产开展智能算力服务业务
快讯· 2025-07-18 19:57
公司战略布局 - 博汇股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有限公司购买服务器、数据中心机房及配套技术服务、网络设备及服务等,用于开展智能算力服务及相关业务 [1] - 采购总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3.9亿元 [1] - 本次购买资产系公司战略布局智能算力服务新业务的重要一步 [1] 业务发展 - 公司将开展智能算力服务及相关业务 [1] - 此举将有力推动公司在算力服务领域的快速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