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搜索文档
三万多家猪脚饭,和打工人一起“北漂”
36氪· 2025-07-09 08:40
四年前,洪嘉敏完成了一次颇具潮汕地域特色的"传承",但传承的不是香火,而是一个餐饮品牌。 事情要追溯到1997年的北京。当时的唱片公司老板、后来的中关村董事长、著名企业家许钟民在北京建国门外开出了一家高端潮式餐馆"潮好味"。 在那个物流尚不发达的年代,"潮好味"率先从潮汕地区空运新鲜食材,在京城一炮打响了名头,陆续开出七家分店。 后来二十多年里,许钟民在商海几经浮沉,潮好味也逐渐关停,直到2021年。 那一年,许忠民把潮好味商标无偿赠予了潮汕同乡、90后创业者洪嘉敏。重启后的"潮好味"以"高端餐饮+中式快餐"双线作战,衍生出潮好味·金奖猪脚 饭。 而在这个颇为曲折故事的背后,是猪脚饭从一道具有地域特色的米饭快餐,逐渐走向全国并自我迭代。 如今,这个品类已催生出三万多家相关企业,成为无数打工人心目中的快餐顶流。 一碗饭,一座城,每五家猪脚饭就有一家开在深圳 1980年代,年轻的许钟民从报纸上看到"深圳要取消统购统销"后,决定去深圳倒腾粮油生意。而在当时,深圳第一批开店卖猪脚饭的人,很多都来自两百 多公里外的揭阳市隆江镇。 他们中不少人或许还买过这位"老乡"的大米。 店里卤水也并不只有猪脚。猪耳、鸡爪、鸡腿、鸭肉 ...
和讯投顾高璐明:周三市场大概率以上涨,原因有两个
和讯网· 2025-07-09 08:30
消息面分析 - 美国可能对进口药品征收高达200%关税,对药品板块构成负面影响 [1] - 美国考虑对进口铜征收50%附加税,可能推动铜价上涨并带动国内有色板块反攻 [1] - 6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数据达111万辆,同比增长29.7%,利好汽车板块 [1] 市场走势研判 - 欧美主要指数整体稳定,大宗商品中黄金下跌近1%,铜价从跌3%回升至涨1.86% [2] - A股昨日三大指数放量上涨2400亿,显示场外资金进场且主力资金未离场 [2] - 权重板块、科技及新能源方向持续表现,整体行情未结束 [2] 行业配置建议 - 未经历大涨且维持在5日/10日均线震荡的品种可能迎来补涨机会 [2] - 已连续拉升远离5日均线的品种需防范短期回调风险 [2]
百亿元外卖大战,让餐饮业缓了口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08:26
外卖行业竞争加剧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 其中瑞幸 库迪 蜜雪冰城等成为首批销量破亿品牌 超10个品牌销量破千万 肯德基 麦当劳等跻身百万俱乐部 [1] - 京东启动"双百计划" 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类标杆品牌销量破百万 [2]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宣布日订单数超8000万 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 日活跃用户超2亿 并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 [3] - 美团当日餐饮订单超1亿单 发放大批量优惠券包括"0元购"优惠券 [3] - 低客单价品牌如蜜雪冰城 库迪受补贴影响明显 库迪美式咖啡价格低至3 99元 [3][8] 餐饮行业现状 - 2023年新开业餐饮商家约46 4%在2024年退出经营 2024年闭店数攀升至409万家 闭店率61 2% [4] - 除西餐(同比增长6%) 面包甜品(同比增长5%)和朝韩菜(同比增长1%)外 其余品类店效普遍同比个位数下滑 [4] - 2025年一季度太二 怂火锅 九毛九 肯德基 必胜客等知名品牌客单价持续下滑 [6] - 餐饮行业价格战激烈 低客单价市场成为主要战场 折扣力度显著 [7][8] 消费行业动态 - 上证消费80指数报收4693 03点 涨幅0 49% [10] - 好时宣布Kirk Tanner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8月18日起生效 [10] - 百事公司提拔Chema Palomo为国际人才管理副总裁 负责亚太 欧洲 中东和非洲区 拉美区等人才管理工作 [11] -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下降0 7%至20 51元/公斤 [12] 食品饮料行业 - 香飘飘拟1亿元参投长沙泉仲创投 占认缴出资总额的13 29% [12] - 茅台酒销售公司完成上半年既定经营任务 [13] - 外星人电解质水与《哪吒之魔童闹海》推出联名款产品 [14] - 百事公司等食品巨头在美国零食销售额下滑 甜食销售额下降6 1% 咸味零食下降1 2% [15] - 蒙牛乳业海南子公司注册资本由11 68亿元增至30 28亿元 增幅159% [16] 餐饮企业动态 - 蜜雪冰城被曝员工用脚关直饮水桶 [16] - 老乡鸡更新招股书 2024年营收62 88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4 39亿元 [17] 电商零售行业 - 小米以1141 76万台激活量排名中国手机市场榜首 vivo OPPO 华为 苹果分列二至五位 [17] - 湖南调整家电等以旧换新领券规则 实行每日限额领券 [18] - 永辉超市发布供应链"反腐"公开信 已完成128家门店胖东来模式调改 [19] - 山姆客服回应冰块售价过高 称因制作工艺特殊定价较高 [20] - 亚马逊与沃尔玛本周正面交锋 亚马逊"Prime会员日"与沃尔玛折扣活动同期启动 [21] 即时零售行业 - 即时零售APP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达5 51亿 同比增长6% 生鲜电商APP行业月活达1 28亿 同比增长15% [22] 物流货运行业 - 菜鸟与申通快递达成无人车合作 聚焦末端配送 目标年内投运2000辆无人车 [22] 时尚鞋服行业 - H&M第27周回购34万股B类股票 总额超4676万瑞典克朗 平均股价136 05瑞典克朗/股 [22] 旅游出行行业 - 2025年澳门入境旅客累计破两千万人次 日均10 6万人次 内地旅客占比最高 [23] 文娱行业 - B站推出视频播客扶持政策 提供10亿流量 上线AI创作工具 多地提供免费录制场地 [24] - 字节跳动否认甲骨文等将收购TikTok美国业务 [25]
“外卖大战”:能持续共赢的才是胜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06:50
行业增长与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 [1] - 美团单日零售订单突破历史纪录达1.2亿单 [1] - 京东等三家平台入局后即时零售单量从8300万增至1.7亿,增长105% [1] - 机构预测淘宝闪购日峰值单量2026年6月或达1.3亿单,年GMV预计1.33万亿元 [1] 即时零售业态演进 - 即时零售从外卖升级为电商业态新阶段,打破外卖/电商/近场/远场/线上/线下边界 [2] - 行业竞争核心转向基于位置服务(LBS)的商业革新,平台深入社区实现供需匹配 [2] - 城市密度提升、冷链技术突破、县域物流发达及家庭小型化推动业态成熟 [2] 平台能力与生态建设 - 终局赢家需具备极致匹配效率、优质供给、合理价格、完善履约的可持续模式 [3] - 即时零售倒逼上游制造向柔性精准供给转型,推动算法持续优化创新 [3] - 行业从商品到家延伸至服务到家,为扩大服务消费战略提供实践样本 [3] 技术创新与战略协同 - 电商收入为云计算、AI等前沿科技提供资金保障,模式创新为技术竞争争取缓冲期 [4] - 阿里/美团/京东等平台当前进化动力源于历史技术积累(如双11倒逼云服务创新) [4] - 中国消费互联网30年创新路径:PC→移动→社交/内容/直播→即时零售 [4] 宏观经济影响 - 即时零售激活被抑制需求,拓展消费频次与广度(生鲜/药品/电子产品等) [3][5] - 电商零售活跃度印证消费互联网创新持续性,行业格局仍处动态演变中 [5]
补贴退潮后平台靠什么留住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7-09 05:57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态势 - 美团在2025年7月5日推出海量免费饮品券和外卖优惠券 当日订单突破1.2亿单 导致APP短暂崩溃 [1]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平台直补计划 承诺12个月内保障商家利润空间 全力撬动即时零售市场 [1]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在7月7日突破8000万单 显示即时零售市场正快速增长 [2] 平台补贴策略与影响 - 美团和淘宝均承诺补贴由平台承担 不转嫁成本给商家 不挤压商家利润空间 [1] - 补贴活动带动商家订单暴增 部分骑手日收入突破千元 [1] - 消费者获得显著优惠 社交网络出现大量"薅羊毛"晒单 如"3000块花出1万块感觉" [1] 行业竞争与市场发展 - 补贴换市场是互联网企业常见竞争策略 激烈竞争推动行业巨头形成 构建成熟商业模式 [2] - 平台企业竞争深刻改变国人生活方式 助力中国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全球领先 [2] - 闪购概念迅速普及 消费习惯逐渐养成 平台投入起到做大市场蛋糕的效果 [2] 行业发展挑战 - 部分商家"被"参与活动 免单过多可能导致浪费 [3] - 日常促销中商家分担压力较大 长期补贴可能挤压单体店和小店生存空间 [3] - 未来竞争需平衡消费者实惠 商家利润和骑手收入 避免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 [3] 行业未来方向 - 需优化活动机制 引导理性消费 避免食品浪费 [3] - 在合规框架下建立更公平规则 更健康生态和更有韧性供应链 [3] - 头部平台企业有实力率先出手 用真金白银拉动消费 重构利益分配 带动就业 [1][2]
外卖行业上演“世纪大战”,但这还只是前菜
搜狐财经· 2025-07-08 22:01
外卖平台暑期订单表现 - 美团7月5日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较去年峰值9000万单提前33天且增长超30% [1]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双平台日订单峰值达8000万单,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单,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 [3] - 美团餐饮外卖市占率稳定在70%左右,显示行业竞争加剧但市场总量扩大 [3] 平台补贴策略与成本 - 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将补贴消费者及商家500亿元 [3] - 美团发放"15-15元"、"18-18元"等高额优惠券,部分成本由平台自行承担 [5] - 京东外卖近期补贴宣传降温,或转向差异化商业模式 [9][10] 行业竞争格局与挑战 - 互联网巨头(阿里、美团、京东)业务同质化加剧,抖音、快手等因运力限制暂未参战 [5] - 补贴驱动增长不可持续,短期盈利承压,长期需解决流量转化与用户留存问题 [7] - 即时零售作为新业态仍处基建阶段,平台需平衡短期单量与长期生态建设 [7] 资本市场反应与战略调整 - 阿里、美团、京东股价下跌,反映市场对补贴战的担忧 [9] - 京东计划推出与美团差异化的外卖商业模式,可能调整竞争策略 [9][10] - 行业预示更多跨界业务冲突,大厂重合度提升将引发更激烈竞争 [12]
美国至7月4日当周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年率 5.9%,前值4.9%。
快讯· 2025-07-08 21:02
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数据 - 美国至7月4日当周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年率为5 9%,较前值4 9%上升1个百分点 [1]
中石化易捷与美团闪购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布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8 20:17
战略合作 - 中石化易捷与美团闪购达成战略合作,重点打造"易捷速购"品牌入驻美团闪购,服务"30分钟万物到家"需求 [1] - 双方将加速布局闪电仓新业态,目前已在美团闪购开出超100家24小时"易捷速购"旗舰店,计划年末扩展至300家 [1][4][6] - 合作始于2022年,目前全国已有超2500家"易捷速购"标准店入驻美团闪购,构建全国最大油站即时零售网络 [4] 即时零售与闪电仓业态 - 即时零售模式凭借"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的便捷性受到消费者青睐,闪电仓成为典型业态 [3] - 易捷将即时零售列为2024年重点战略项目,成立总部专班和即时零售部门,并重点布局闪电仓业态 [4] - "易捷速购"采用多层次布局,包括旗舰店(纯仓模式+主力店模式)和标准店(便利店线上化模式),单店平均SKU达5000个 [4] 数字化转型与运营支持 - 美团闪购为易捷提供专项业务团队和闪电仓项目团队支持,涵盖品牌培训、运营补贴、流量支持等综合方案 [6] - 针对闪电仓探索,美团闪购提供全链路支持,包括仓型定位、开仓选址、货盘组建等 [6] - 天津某"易捷速购"旗舰店单月销量达1.2万单,晚间(17-22时)为消费高峰,满足酒水、零食等急需场景 [6]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1-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3%,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个百分点,即时零售等新动能持续释放 [8] - 2024年近四成便利店企业已开通即时零售业务,行业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全渠道融合 [8] - 易捷作为头部品牌,构建"门店+会员+私域+能源"四位一体的便民生活服务圈,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8][9]
电商巨头们的即时零售野心,从来都不是外卖
36氪· 2025-07-08 19:30
行业动态 - 中国即时零售行业在7月5日经历订单量"冲高",美团当日订单突破1.2亿单,阿里系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联合订单超8000万单(其中非餐饮订单1300万单),行业日均订单量从5月的1亿单增至2亿单[1] - 即时零售市场格局从"一超"(美团闪购市占率45%)向"多强并存"演变,饿了么市占率21%,京东到家5%,新玩家加入将改变2025年市场格局[13][14] - 商务部估算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0年达2-3.6万亿元,年均增速25%[18] 公司战略 - 阿里巴巴将即时零售定位为"核心战场",整合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资源,马云和CEO吴泳铭亲自参与业务会议,每月补贴约80亿元[3][4][8][10] - 京东升级"京东秒送"业务并进军外卖市场,刘强东亲自送外卖造势,同时拓展酒旅业务实施"以高频带低频"战略[5][11][12] - 拼多多通过多多买菜测试自建仓库,计划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对标京东和阿里配送速度[11] 营销与补贴 - 淘宝闪购冠名苏超常州队并在支付宝投放广告,京东主打"9.9元"和"最快9分钟"推广,美团闪购赞助脱口秀推广"30分钟万物到家"[7] - 京东推出百亿补贴,淘宝闪购每月补贴约80亿元(累计500亿),投向消费者红包免单和商家佣金减免[8][9][10] 业务协同 - 京东外卖用户40%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阿里计划将5-6亿淘宝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潜在规模10亿)[22][23] - 阿里本地生活集团季度收入161.34亿元(同比增长10%),京东新业务收入57.53亿元(同比增长18.1%)[23][24] 供应链与配送 - 美团采用轻资产"闪电仓"模式,京东选择重资产"共享仓"并新增"秒送仓",拼多多测试自建仓库对标竞品速度[30][32] - 即时零售当前主战场为生鲜酒水医药等高频品类,3C大件商品即时消费习惯尚未形成[27] 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形成互补,利用高频消费带动低频业务,为电商注入新活力[19][20] - 平台通过将外卖入口嵌入主站APP增加用户停留时间,产生交叉购买效应,打造"超级APP"[21]
一场「史诗级」外卖撒券大战
36氪· 2025-07-08 18:34
订单如海啸般涌来,产业链每个环节都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 三米长的订单小票、过千的订单号、奶茶店内拥挤的顾客和他们手中的"盲盒奶茶",还有忙到直不起身 的店员……刚刚过去的周末,这样的场景在大街小巷的奶茶店、咖啡餐饮店复制。 如此规模的盛况源于外卖平台的"撒券"补贴。 7月5日,阿里率先吹起冲单号角,撒券范围涵盖商超和餐饮大部分店家。美团在晚间"应战",突然发布 大量"25-20""18-18"高折扣券,甚至有针对性地撒在了高频复购品类——奶茶饮品上。 大量用户收到了奶茶0元喝的补贴券——只要下单,就能去最近的门店免费领奶茶,用券时间截止到7月 6日0点。因此,不少门店直到深夜还人山人海。 至此,这场外卖大战迎来高潮。中国互联网史上最激烈的即时零售对决,也在夏夜高温中爆发出惊人数 字。 3月起,这场竞争从餐饮烧到即时零售,又回到最为常规的品类——奶茶;从京东与美团的争夺,到饿 了么重新加入战局,又演化出全新的竞争格局;消费者们从调侃"加入商战",到戏谑自己"血糖都升高 了"。 这样有活力的、全民参与的消费热潮,似乎很久没有过了。 不过短时间内订单如海啸般涌来,平台数据指数级增长,背后产业链每个环节也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