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疯狂!药ETF惊现“乌龙指”,创新药行情再度走强
券商中国· 2025-07-16 07:16
创新药行情热度 - 近期创新药行情火热,吸引大量资金涌入 [1] - 药ETF(562050)在集合竞价阶段直线涨停,显示投资者热情高涨 [2]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二季度规模增长近30倍,收益率超90%位列年内亚军 [2][9] 药ETF市场表现 - 7月15日药ETF(562050)以涨停价1.112元/份成交582份(约650万元),出现"乌龙指" [3] - 收盘上涨0.59%至1.017元/份,全天成交额2634.87万元,换手率22.94% [4] - 该ETF跟踪中证制药指数,重仓创新药和中药,前五大权重股为恒瑞医药、片仔癀、云南白药、科伦药业、华东医药 [4] 创新药个股表现 - A股创新药近期涨幅显著,神州细胞近一个月上涨近50%,博瑞医药、吉林敖东等涨幅超10% [5] - 港股创新药7月15日强劲拉升,石药集团涨超8%,诺诚建华涨超6%,百济神州、科伦博泰生物-B涨超5% [10] 公募基金持仓动向 - 永赢医药健康基金二季度持仓转向创新药,前五大重仓股为舒泰神(年内涨幅443.59%)、热景生物、益方生物、泰恩康、奥赛康 [6]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二季度加仓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热景生物等,其中三生制药、一品红股价翻倍 [8] 行业趋势与政策利好 - 创新药产业链迎政策利好,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启动 [1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达660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1] - 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产业趋势已形成,重点关注出海潜力、龙头药企转型及早期靶点突破 [11] 基金经理观点 - 永赢医药健康基金经理单林认为创新药类似2018-2019年CXO爆发逻辑,下半年确定性较强 [7]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表示三季度将围绕临床数据读出、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展开 [8] - 东方阿尔法健康产业基金经理孟昱指出创新药板块上涨基于临床POC成果和海外授权预期,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 [11]
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会“在月底”出台医药关税
快讯· 2025-07-16 06:52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可能会"在月底"出台医药关税。 ...
新型消费 出圈破局 交出“党建+产业”深度融合答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6 06:48
党建引领产业创新联建机制 - 联建机制通过全新方式助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激发产业新动能,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1] - 联建机制成立一年来成员单位从3家扩展到15家,反映各成员单位对"党建引领创新发展"的共同需要 [3] - 联建机制以"党建链赋能组织链、产业链、服务链"的立体化运作模式构建协同发展范式 [5] 同仁堂知嘛健康新零售模式 - 知嘛健康隆福寺店融合中医药文化与国潮消费趋势,推出"草本咖啡"等创新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2] - 门店作为联建机制首个落地项目,整合同仁堂健康药业与隆福寺商圈资源,打造健康、文创、社交多元体验空间 [2][4] - 项目实现历史文脉与健康产业深度耦合,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文旅升级注入新动能 [3] 联建机制民生服务规划 - 9月起将开展"党建联建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活动,包括健康咨询义诊、科普讲座等惠民服务 [6][7] - 计划在东花市街道、东铁匠营街道等地举办惠民大集,提供优惠便捷的国企服务 [7] - 将走进北京工商大学推动中医药文化与教育产业融合 [7] 产业创新成果 - 联建机制通过资源共享平台促成同仁堂与隆福寺商圈合作,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4] - 知嘛健康项目是老字号深挖中医药文化内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综合成果 [3] - 联建机制形成可复制的"党建+民生"实践模式,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5][7]
康龙化成上半年净利同比预降36%至39%;中国生物制药全资收购礼新医药|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6:11
海思科医药创新药HSK47388片获批临床试验 - 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强效、高选择性药物HSK47388片获FDA同意开展临床试验,拟用于自身免疫疾病治疗 [1] - 临床前研究显示该药物可剂量依赖地抑制大鼠炎症反应,并表现出良好耐受性和较大安全窗 [1] - HSK47388有望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具有显著开发潜力 [1] 康龙化成上半年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6.79亿至7.13亿元,同比下降36%至39% [2] - 业绩下滑反映CRO行业短期承压,可能受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放缓、订单延迟及成本上升影响 [2] - 行业竞争加剧或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2] 德展健康上半年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500万至5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015万元 [3] - 同比下降幅度达346.24%至592.48%,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3000万至5500万元 [3] - 业绩滑坡或受集采冲击核心产品、销售费用高企及创新转型青黄不接等因素影响 [3] 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礼新医药 - 公司通过买方全资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收购后礼新医药将成为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4] - 收购前买方已持有礼新医药4.91%股权 [4] - 礼新医药临床阶段资产有望与中国生物制药商业化能力形成协同,提升创新药收入占比 [4] 百诚医药上半年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0至600万元,同比下降95.53%至100% [5] -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约150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收入 [5] - 公司加大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收入环比增加,并实现成本费用管控 [5]
近六成发布业绩预告公司报喜钢铁和交通运输行业迎来拐点
证券时报· 2025-07-16 02:29
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共有1529家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或半年报,按预告净利润中值计算,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2321.92亿元,较去年同期1387.77亿元增长67.31% [2] - 880家上市公司预喜(扭亏为盈190家、亏损减少209家、净利润同比增长481家),占比57.55% [2] - 非银金融、有色金属、农林牧渔和电子四大行业净利润增长贡献显著,合计增量均超百亿元 [2] - 房地产、煤炭和轻工制造等7个行业净利润同比下滑 [2] 行业预喜比例及景气度 - 17个行业预喜公司占比超50%,非银金融预喜比例最高(超80%),有色金属、钢铁、电子和农林牧渔行业预喜比例均超70% [2] - 钢铁行业24家公司预计净利润中值合计-27.33亿元,较去年同期-100.97亿元大幅减亏,19家预喜(扭亏5家、减亏7家、增长7家),报喜比例79.17% [3] - 交通运输行业35家公司预计净利润中值合计14.33亿元,较去年同期-34.52亿元扭亏为盈,航空机场板块贡献主要增量 [3] 钢铁与交通运输行业驱动因素 - 钢铁行业成本下移推动利润修复:炼焦煤价格指数累计下跌27%,焦炭价格下跌32%,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9% [3] - 民航需求改善带动交通运输复苏:1—5月民航运输总周转量650.4亿吨公里(同比+11.7%),旅客周转量5599.9亿人公里(同比+9.6%) [4] 机构看好的三大产业赛道 - **资源品赛道**:工业金属和小金属受益于供需逻辑涨价,电解铜价格从7.4万元/吨涨至8.02万元/吨,锡价从24.44万元/吨涨至26.45万元/吨 [5] - **新兴产业**:光模块、创新药、深海科技、柴油发电机具备高增长潜力,创新药领域15家公司中13家预喜,深海科技领域17家公司中12家预喜 [5][6] - **数字新媒体(TMT)方向**:电子行业复苏明确,AI算力推动硬件升级,半导体国产替代聚焦高端制程;通信行业受益于AI高景气,运营商收入预计增长1%—2% [6]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搜狐财经· 2025-07-16 00:51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总投资达100亿美元 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 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外商独资石化项目 [1] - 乙烯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 该项目生产的高端化工产品将有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1] - 该项目将为惠州打造全球石化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为广东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2] 小鹏汇天融资与飞行汽车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 [3] - 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经封顶 正进行设备调试 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竣工 "陆地航母"将在2026年量产交付 [3] - 这一进展展现了中国在低空交通领域的创新实力 体现广东在政策支持、产业协同与技术转化方面的综合优势 [4] 广东医药创新 - 广东已累计获国家药监局批准Ⅰ类创新药25个 创新医疗器械48个 包括依沃西单抗注射液、奥雷巴替尼片等创新突破产品 [5] - 广东在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注册备案品种存量、创新产品获批数量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 [5] - 广东通过构建"政策—研发—临床—制造"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正从"跟跑者"向"全球医药创新策源地"加速迈进 [6] 澳门旅游物价指数 - 澳门2025年第二季度旅游物价指数同比增长1.42% 主要受首饰及手表售价和娱乐及消闲费用调升带动 [7] - 杂项物品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3.40% 娱乐及文化活动价格指数增长12.00% 衣履价格指数下跌3.14% 餐饮价格指数下跌2.80% [7] - 澳门旅游物价指数出现分化 是经济多元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地区未来需在高端化、差异化、可持续化上持续发力 [7] 深交所行情 - 7月15日深证成指收报10744.56点 上涨0.56% [8] - 鼎捷数智上涨20.00%至46.02元 新易盛上涨20.00%至157.08元 博汇股份上涨19.97%至13.82元 [9] - 大叶股份下跌13.52%至34.72元 常山药业下跌12.47%至43.60元 元道通信下跌11.81%至19.05元 [9]
138轮激烈竞价,10亿元拍下!启迪药业将易主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00:19
股权拍卖交易 - 湖南赛乐仙以10.07亿元竞得启迪药业24.47%股权 折合5860.7万股 每股17.19元 较当日收盘价溢价24% [2] - 本次拍卖历经138轮竞价 107次延时 8人报名 最终由成立仅27天的湖南赛乐仙胜出 [5][6] - 交易源于启迪科服与农业银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涉及质押股份执行 此前曾因执行异议暂缓 [4] 控制权变更 - 交易完成后湖南赛乐仙将成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24.47% 原控股股东启迪科服持股将降至0% 表决权从26.37%骤降至1.9% [2][11] - 衡阳国资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9.11% 与第一大股东差距缩小至5.36个百分点 [12] - 公司强调股权变更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业务保持独立 [12] 买方背景 - 湖南赛乐仙由上海赛乐仙(75%)和长沙开福国资(25%)合资成立 实控人为恒昌医药创始人江琎 [8] - 恒昌医药是湖南省生物医药重点企业 服务超20万家药店诊所 年发货能力超75亿元 [10] - 业务协同性强 启迪药业拥有古汉养生精等独家品种 恒昌医药具备分销网络优势 [10]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3.43亿元同比下降15.18% 归母净利润亏损1.25亿元 同比下滑596.98% [12] - 2025年上半年预亏1500-1900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339万元有所收窄 [12] - 近一个月股价累计上涨近50% 7月15日收盘价13.86元 总市值33.19亿元 [12][13] 交易细节 - 起拍价4.496亿元 评估价6.423亿元 保证金4500万元 加价幅度224万元 [5] - 二拍于2025年7月14-15日进行 由北京金融法院执行 [4] - 交易尚需完成余款缴纳 法院裁定 股权过户等程序 [5]
138轮激烈竞价,10亿元拍下!启迪药业将易主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00:12
控制权变更 - 湖南赛乐仙以10.07亿元竞得启迪药业24.47%股权(5860.7万股),交易溢价24%(每股17.19元 vs 收盘价13.86元/股)[2][9] - 若股权过户完成,启迪科服持股将清零,湖南赛乐仙成为第一大股东,原控股股东表决权从26.37%降至1.90%[18] - 衡阳弘湘国有投资(衡阳市国资委背景)为第二大股东(19.11%),与湖南赛乐仙持股差距仅5.36个百分点[18] 拍卖背景与过程 - 拍卖源于启迪科服与农业银行的金融借款纠纷,质押股份被强制执行[7] - 首场拍卖因执行异议暂缓(2024年11月),二拍于2025年7月14-15日进行,经历138轮竞价、107次延时[2][7] - 湖南赛乐仙成立仅27天(2025年6月19日成立),注册资本4亿元,由江琎通过上海赛乐仙控股75%[12] 收购方业务协同 - 湖南赛乐仙实控人江琎为恒昌医药创始人,恒昌医药服务超20万家药店/诊所,年发货能力超75亿元[15][16] - 启迪药业拥有古汉养生精等独家中药品种及30多个药食同源产品,与恒昌医药分销网络形成互补[16] - 市场解读此次收购为医药产业链整合,旨在构建供应链闭环[16] 公司经营与市场表现 - 启迪药业2024年营收3.43亿元(同比降15.18%),归母净利润亏损1.25亿元(同比降596.98%)[18] - 2025年上半年预亏1500-19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339万元有所收窄[19] - 近一个月股价累计上涨近50%,7月15日当日振幅剧烈,一度涨停后收平[2][19]
2024年医保支出2.98万亿元,钱都花哪里了
第一财经· 2025-07-15 23:53
医保基金运行情况 - 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约13.27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3] - 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约3.49万亿元,总支出2.98万亿元 [3] - 职工医保基金收入约2.37万亿元,同比增长3.5%,支出约1.91万亿元,同比增长7.6% [3] - 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12万亿元,支出1.07万亿元 [3] 医保基金支出结构 - 2024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待遇享受人次为53.08亿人次,同比增长9.9%,其中普通门急诊26.33亿人次,门诊慢特病3.22亿人次,住院0.82亿人次,药店购药22.71亿人次 [3] - 2024年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享受待遇30.35亿人次,同比增长14.9%,其中普通门急诊23.78亿人次,门诊慢特病4.16亿人次,住院2.06亿人次,药店购药0.35亿人次 [3] - 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402.93亿元,同比增长19.2% [3][4] 医保基金对医药产业的支持 -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6.4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1% [4] - 2018年至2024年,医保谈判新增药品协议期内销售额超过5400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出超过3700亿元 [4] - 医保数据将用于支持创新药研发,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提供疾病谱、临床用药需求等数据 [4] 医药总费用变化 - 2023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药总费用1.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医药费用约1.9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6] - 2024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药总费用约2.06万亿元,同比增长3.6%,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医药费用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7% [7] - 医药总费用增长放缓的原因包括疫情后就医需求减少、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 [7][8]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 药品价格明显下降,医疗服务价格有升有降,检查检验价格总体持平或下降,体现医生劳务价值的项目及护理项目价格上升 [8]
宁玉强:生物制造产业核心领域现状和趋势研判
生物制造产业概述 - 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利用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技术规模化生产目标产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能源等领域[5] - 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生物制造发展路线图,中国通过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发展,未来三年产业规模增速将保持两位数以上[3] - 2024年全球生物制造产业规模达12190亿美元(+7.4%),预计2030年突破2万亿美元(CAGR 8.4%);中国2024年规模1.01万亿元(+15.4%),2030年将达2.5万亿元(CAGR 16.8%)[9]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生物质原料形成"植物基+动物基+微生物基+合成生物基"四元体系,资源利用率提升40%[8] - 生物反应器智能化升级推动规模化发展,新型气升式发酵罐产能提升30%,能耗降低25%[8] 中游 - 生物制药领域:双特异性抗体/ADC药物管线数量年均增长65%,单抗研发周期缩短至8年[8] - 生物基材料领域:聚乳酸包装渗透率15%,PHA生物塑料农用地膜市占率28%,合成生物学使PHA成本降至传统工艺60%[8] 下游 - 医疗领域:生物3D打印个性化植入物毛利率达75%[9] - 农业领域:微生物肥料使玉米产量提升12%,化肥用量减少30%[9] - 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生物发酵控制精度达0.1%,产品批次一致性99.8%[9] 细分领域现状 生物制药 - CRISPR-Cas9技术使地中海贫血症年治疗成本从120万降至35万[12] - 工程化酵母菌株生产胰岛素单位产量提升300%[12] - AI药物设计使PD-1抑制剂抗体亲和力提升4倍[12] 生物食品 - 代谢工程使益生菌产酸能力提升5倍,发酵乳货架期延长至90天[12] - 3D生物打印培养肉脂肪细胞占比达85%[12] 生物化工 - 定向进化脂肪酶使生物柴油转化率98%[13] - 蓝藻固碳路径将CO2转甲醇效率提升40%[13] 农业生物 - 全基因组技术使水稻抗倒伏品种选育周期缩至2年,产量潜力+15%[13] - 微生物组测序指导施肥使氮磷利用率+25%,化肥用量-40%[13] 生物基材料 - 基因改造大肠杆菌生产PHA成本降至2.8万元/吨,海洋养殖网箱替代率30%[13] 生物能源 - 纤维素酶解技术使秸秆乙醇转化率75%[14] - 微藻培养实现产油量40吨/公顷[14] 未来趋势 技术驱动 - CRISPR-Cas12a使底盘细胞改造效率+200%[18] - AI将抗体药物设计周期缩短50%,数字孪生实现0.05%精度控制[18] 产业生态 - 粤港澳大湾区"AI+生物制造"平台带动产业集群产值超300亿[17] - 长三角中试平台技术转移效率+60%[17] 产品创新 - CAR-T细胞疗法使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58%[18] - 菌丝体建筑材料保温性能+30%[18] 资本布局 - 合成生物学甜味剂企业估值突破10亿美元[19] - 菌丝体材料量产项目获亿元融资,碳足迹-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