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智联

搜索文档
5G-A,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5-09 16:40
5G-A技术升级 - 5G-A是5G-Advanced的简称,也被称为5.5G网络,是传统5G的升级版,移动通信技术代际生命周期通常为10年,中间会出现技术过渡的分水岭 [1] - 5G-A在容量、速率、时延、定位等方面实现大幅提升,数据下载最高速率从5G初期的千兆提升到万兆,上行峰值速率从百兆提升到千兆 [1] - 5G-A具有毫秒级低时延,适用于实时通信和低时延场景,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远程手术和工业自动化 [1] - 5G-A支持更大规模的设备同时接入,适用于拥挤场景和物联网、智能城市建设 [1] 5G-A应用场景 - 5G-A新增"天地一体、通感一体、智能上行"三大能力,可实现"万物智联" [2] - "通感一体"技术可对环境实时感知和捕捉,应用于汽车可扩大感知范围并实时调度车流量,应用于智能家居可自动调整家居环境 [2] - 5G-A还可实现环境监测如降雨量、污染气体、空气质量等,助力城市公共管理 [2] - 5G-A正从通信工具升级为生产力引擎,匹配人工智能、万物智联、高端制造、低空经济等场景 [2] 5G-A商用进展 - 5G-A网络需要当地基站和手机终端支持,目前主流机型均可体验,且不额外收费 [3] - 中国运营商已在31个省份部署5G-A测试网络,预计可支撑5000万用户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强化5G-A、6G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3]
5G-A信号来了,比5G快10倍!如何体验、怎么收费?一文读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14:59
5G-A技术概述 - 5G-A即5G-Advanced,是传统5G的升级版,也被称为5.5G网络,属于移动通信技术代际生命周期中的过渡技术 [1] - 5G-A在容量、速率、时延、定位等方面实现大幅提升,连接速率和时延等网络能力相比5G初期提升10倍 [2][9] - 5G-A正从通信工具升级为生产力引擎,匹配人工智能、万物智联、高端制造、低空经济等场景 [5][9] 5G-A技术优势 - 速度:数据下载最高速率从5G初期的千兆提升到万兆,上行峰值速率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几G视频下载仅需几秒 [2] - 延迟:毫秒级低时延,适用于实时通信、在线游戏、视频会议、远程手术和工业自动化 [2] - 连接规模:支持更多设备同时接入,适用于拥挤场景和智慧家居,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提供支持 [2] 5G-A应用场景 - 新增"天地一体、通感一体、智能上行"三大能力,实现"通信+感知",应用于汽车调度、智能家居和环境监测 [4] - 赋能传统产业:提升生产自动化与效率,实现供应链实时数据共享和协同,优化库存管理和物流运输 [8] - 支持前沿技术: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9][11] 5G-A试点与部署 - 国内运营商已在31个省份部署5G-A测试网络,预计支撑5000万用户,并在欧洲、拉美、中东等地验证 [3] - 中国移动公布100个试点城市,今年扩展至超300个城市,北京已开通7000多个基站覆盖六环内及重点区域 [8] - 主流机型可体验5G-A网络且不额外收费,但需当地基站和终端支持 [5][8] 运营商布局 - 中国移动今年投资近百亿元,扩大无线网络AI应用规模部署,完成超40万基站智能化改造 [8] - 中国电信推动5G-A在多个行业和场景应用落地,联合产业链创新试点 [8] - 中国联通计划在39个重点城市主城区及300余城市重点场景启动5G-A,应用于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 [8]
5G信号多个A带来哪些改变?
新华社· 2025-05-09 11:37
5G-A技术升级 - 5G-A即5G-Advanced是传统5G的升级版也被称为5.5G网络移动通信技术代际生命周期为10年中间会出现技术过渡分水岭如2.5G、3.5G和4.5G [1] 5G-A性能提升 - 数据下载最高速率从5G初期的千兆提升到万兆上行峰值速率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大幅缩短大文件下载时间 [2] - 毫秒级低时延适用于实时通信和低时延场景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远程手术和工业自动化 [2] - 支持更多设备同时接入适用于拥挤场景和物联网智能城市建设 [2] 5G-A应用场景扩展 - 新增"天地一体通感一体智能上行"三大能力实现"万物智联" [3] - "通感一体"技术可应用于汽车调度智能家居环境调整以及城市环境监测如降雨量污染气体空气质量 [3] - 5G-A从通信工具升级为生产力引擎匹配人工智能万物智联高端制造低空经济等场景 [3] 5G-A部署与政策支持 - 主流手机机型支持5G-A网络无需额外收费 [3] - 运营商已在31个省份部署5G-A测试网络预计支撑5000万用户 [4]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强化5G-A、6G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4]
广和通:Q1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环比修复-20250430
华泰证券· 2025-04-30 1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公司2025年39x PE(前值:38x),对应目标价29.65元(前值:28.89元)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收18.56亿元,同比下滑12.59%;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基本符合预期,同比减少37.30%,业绩下滑系出售锐凌车载前装业务所致 [1] - 1Q25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7.0%,同比减少4.5%,环比提升2.0pct,随着出货结构有望优化,毛利率或延续改善趋势;费用管控良好,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9%/1.86%/7.16%,分别同比-0.64/-0.18/-1.56pct,主要系出售业务及推动降本增效所致 [2] - 短期国内车载、海外FWA等业务需求有望向好,出货结构改善后盈利能力有望企稳回升;长期AI算力向边缘侧渗透,公司作为领先厂商,有望把握边缘计算市场机遇,AIPC、户外机器人等市场或贡献新业绩增长点 [3]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8/6.9/8.0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目标价29.65元,截至4月29日收盘价24.65元,市值18,868百万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1,616百万元,52周价格范围10.18 - 42.01元,BVPS 4.87元 [7]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7,716|8,189|7,980|8,920|9,731| |+/-%|36.65|6.13|(2.55)|11.78|9.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563.55|667.96|581.93|687.74|800.23| |+/-%|54.63|18.53|(12.88)|18.18|16.36|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74|0.87|0.76|0.90|1.05| |ROE(%)|20.27|19.83|14.94|15.18|15.17| |PE(倍)|33.48|28.25|32.42|27.44|23.58| |P/B(倍)|6.02|5.23|4.51|3.87|3.33| |EV/EBITDA(倍)|22.79|22.26|26.41|22.48|19.15| [10] 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人民币百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5,486|6,283|6,523|7,116|8,077| |现金|1,025|1,120|1,093|1,574|2,640| |应收账款|1,939|1,946|2,043|2,204|1,850| |存货|1,286|979.72|1,160|1,151|1,251| |非流动资产|1,610|1,266|1,222|1,186|1,158| |资产总计|7,095|7,549|7,744|8,302|9,235| |流动负债|3,315|3,647|3,296|3,200|3,366| |非流动负债|651.67|289.41|251.42|213.43|175.43| |负债合计|3,967|3,936|3,547|3,414|3,542|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133|3,604|4,186|4,874|5,674| |负债和股东权益|7,095|7,549|7,744|8,302|9,235| [25] 利润表(人民币百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7,716|8,189|7,980|8,920|9,731| |营业成本|5,930|6,606|6,420|7,165|7,806| |营业利润|624.10|670.32|597.92|705.81|831.75| |利润总额|623.09|670.48|597.10|705.10|831.16| |净利润|564.99|676.84|584.21|691.12|805.1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3.55|667.96|581.93|687.74|800.23| |EBITDA|836.43|839.40|687.57|785.21|862.25| [25] 现金流量表(人民币百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653.98|439.89|562.59|547.19|1,142| |投资活动现金|(283.18)|(479.27)|4.31|(22.81)|(16.12)| |筹资活动现金|(208.70)|(244.19)|(593.81)|(43.11)|(59.71)| |现金净增加额|161.70|(268.43)|(26.90)|481.28|1,066| [25]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36.65|6.13|(2.55)|11.78|9.09|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75.12|7.41|(10.80)|18.04|17.84|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4.63|18.53|(12.88)|18.18|16.36| |获利能力 - 毛利率|23.14|19.33|19.54|19.68|19.78| |获利能力 - 净利率|7.32|8.27|7.32|7.75|8.27| |获利能力 - ROE|20.27|19.83|14.94|15.18|15.17| |获利能力 - ROIC|18.59|21.09|18.34|19.97|24.96|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55.91|52.14|45.80|41.12|38.35|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6.41|5.11|(8.28)|(17.55)|(35.10)|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65|1.72|1.98|2.22|2.40|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03|1.21|1.36|1.58|1.76|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14|1.12|1.04|1.11|1.11|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3.73|4.21|4.00|4.20|4.80|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3.45|3.84|3.50|3.80|4.00|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74|0.87|0.76|0.90|1.05|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0.85|0.57|0.73|0.71|1.49|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4.09|4.71|5.47|6.37|7.41| |估值比率 - PE(倍)|33.48|28.25|32.42|27.44|23.58| |估值比率 - PB(倍)|6.02|5.23|4.51|3.87|3.33| |估值比率 - EV/EBITDA(倍)|22.79|22.26|26.41|22.48|19.15| [25]
华为Pura X:一场独属于阔折叠的「真香定律」
36氪· 2025-03-30 19:12
折叠屏市场现状 - 过去五年折叠屏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新机型数量达41款,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Q3出货量同比首次下降,行业进入调整期,部分厂商收缩品类或暂停研发 [3] -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2025年将有32款新折叠屏手机问世 [3] 华为Pura X产品亮点 - 采用16:10黄金比例屏幕,较直板机显示面积提升30% [16] - 搭载华为临境™显示技术,2500nit峰值亮度和120Hz LTPO2.0自适应刷新率 [16] - 推出月影灰、幻夜黑、零度白三款经典色系与型格红、型格绿两款先锋色彩 [7] - 提供12个月免息分期,每月最低约625元降低换机门槛 [7] - 购机可参与"鸿蒙有礼"活动,领取价值1200元+权益礼包 [7] 华为Pura X技术创新 - 首款全面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的移动终端 [7] - 采用1610阔型屏显示比例,打破传统折叠屏设计 [14] - AI眼动翻页功能可减少每天1500次手动操作 [22] - 3.5英寸1:1比例智趣外屏,支持快速查看信息和个性化主题 [22] - 小艺AI助手支持100+场景识别和11种情绪感知 [23] - 鸿蒙5系统支持20000+应用和720万开发者 [24] 华为市场表现 - 2024年华为在中国折叠屏市场份额达51.29%,高端市场占比超85% [30] - 连续五年领跑中国折叠屏市场 [30] - 华为Pura X开售即引发抢购热潮,用户评价"上手即真香" [3][5] 行业发展趋势 - 折叠屏硬件创新从屏幕折叠、铰链寿命等痛点转向软硬件协同 [12][13] - UTG超薄柔性玻璃成为高端机型标配,水滴铰链成主流解决方案 [12] - 安卓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64%,鸿蒙系统带来竞争压力 [26] - 三星在中国折叠屏市场份额跌至3%,本土厂商崛起 [30] 华为战略优势 - 与国产供应链深度协作,形成四大折叠形态覆盖不同人群 [31] - 首创平行视界、智慧多窗、自适应UI引擎等系统能力 [32] - 拥有自研鸿蒙操作系统5,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34] - 在铰链技术、柔性材料等核心环节持续投入研发 [34]
机器人像手机一样普及?6G技术将重塑经济社会数字化格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3-29 22:24
6G技术战略意义 - 6G技术不仅是通信代际升级,更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将推动社会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演进 [1] - 6G与AI深度融合形成ComAI模型,优化通信系统性能,实现通信与智能双向赋能 [2] - 6G将成为全社会转型基石,催生万亿级市场规模,赋能自动驾驶、数字孪生、低空经济等场景 [3] 6G技术应用场景 - 6G实现"通感算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支撑全息交互、触觉互联网等沉浸式应用 [3] - 6G推动机器人普及化,通过AI能力和感知能力卸载使其更轻便、低成本、长续航 [3] - 6G促进元宇宙消费、城市主动治理、智能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精准直达 [3] 6G技术研发进展 - 6G需突破通感算智融合、空天地一体化等关键技术,解决核心芯片、新型天线、智能资源调度等难题 [4] - 3GPP于2024年9月启动首个6G标准项目"6G场景用例与需求",2024年12月启动无线接入网标准项目 [4] - 中国计划2025年6月启动6G技术标准研究,2025-2027年完成技术研究,2029年3月发布首个技术规范 [4] 中国6G产业布局 - 中国企业在3GPP贡献大量标准文稿,中国移动牵头推进全球6G国际标准立项 [5] - 2024年"6G产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国家重点发展方向 [5] - 中国电信提出6G三大突破方向:内生智能、通信感知一体化、星地一体融合组网 [6] 北京6G产业政策 - 北京发布《北京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4-2030年)》,明确技术突破与产业培育路径 [7] - 北京建设6G端到端开放试验平台,支持产学研开展原创技术孵化 [7] - 北京与中国移动共建中关村泛联院,联合北邮等建设6G重点实验室 [7] - 北京将持续加大6G基础理论攻关,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端到端试验平台建设 [8]
从流量到智能:华为5G-A如何开启AI时代?
36氪· 2025-03-06 20:43
5G-A与AI融合趋势 - 5G-A与AI深度融合推动智能终端迈向"自主思考"新时代,催生"万物智联"新范式 [3] - 2024年全球5G连接数突破20亿,AI终端出货量达1.7亿部 [3] - 5G-A R18首版本标准于2024年6月冻结,标志商用元年开启 [3] 技术底座需求升级 - AI时代需毫秒级以下延迟(如自动驾驶、远程手术)、千兆级上行带宽(智慧城市TB级数据)、百万级设备连接密度 [11][13][14] - 5G-A通过边缘计算、多频段聚合、超级上行等技术实现下行万兆、上行千兆、千亿连接能力 [11][13][17] - 全球已有超10家运营商部署5G-A,中国三大运营商启动39城/300城规模商用计划 [17] 华为解决方案与案例 - 推出AI-Centric Network解决方案,实现全域连接与智能化运维,支持差异化体验经营 [23][24][26] - 联合上海移动打造全球首条5G-A车联网示范线路,时延降低至毫秒级 [12] - 在杭州亚运会部署13个5G-A站点实现万兆网络,支撑裸眼3D/8K超高清应用 [13] - 为长城精工搭建全球首个5G-A无线化柔性产线,指令响应达毫秒级 [14][15] 行业数据与预测 - 2030年中国全网日均tokens消耗流量预计达500万TB,超当前移动互联网流量3.5倍 [10] - 全球AI训练数据需求2025年达200ZB(现有存量20倍) [13] - 中国5G基站占全球60%以上,截至2024年底总数达425.1万个 [28] 社会智能化转型 - AI将赋能上万行业场景,2030年AI助理用户达10亿级,社会连接需求达2千亿 [20][22] - 5G-A+AI推动网络从"流量经营"转向"体验经营",运营商推出商旅/游戏/直播等场景化套餐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