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精特新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企联召开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交流会
搜狐财经· 2025-04-28 11:19
近日,为推动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搭建政企交流服务平台,助力企业用好北京创新资源和政策 优势,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服务质效,北京企联组织召开了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交流会,以政 策惠企、服务助企、金融暖企、创新强企,助推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小中心干部杨欢就《北京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 版)》进行详细解读,展示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格 局,并介绍了有关评价认定标准和重点,引导北京市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 发展,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助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 业链现代化。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管磊、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业务部专精特新产品 专家方凌琳、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分行公司部科技中心业务经理菅闪慧、中国农业银行朝阳支行科技 普惠部经理郭利源、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部高级经理苏宁分别围绕"以金融政策、产品服务 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作相关分享。近年来,金融资源在加快流向专精特新企业,从直接 融资到间接融资,金 ...
立航科技创始人被查背后:业绩连年亏损触发退市警报,军工“小巨人”陷至暗时刻
新浪证券· 2025-03-26 18:17
创始人涉案与公司治理 - 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刘随阳因涉嫌重大职务犯罪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案件调查期限或长达六个月[1][2] - 刘随阳是公司核心灵魂人物,深耕航空领域四十余年,2003年创立公司并将其打造成西南地区航空制造标杆企业[2] - 刘随阳持有的4935.5万股限售股解禁流通,占公司总股本的63.35%,若被司法冻结或减持将影响公司控制权稳定性[4] 财务危机与退市风险 - 公司2023年亏损6831万元,2024年预计亏损扩大至6800万至9400万元,营业收入2.73亿至2.93亿元[3] - 根据上市规则,公司股票或将在4月26日年报发布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3] - 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31%,净资产收益率跌至-13.31%,现金流压力较大[3] 市场反应与资金动向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连续跌停,市值蒸发近四分之一[1] - 龙虎榜数据显示卖出前五席位合计抛售逾1517万元,买入资金多为游资短炒且成功率不足五成[4] 行业背景与公司前景 - 公司主营业务受军工产业链价格竞争加剧冲击,产品毛利率骤降,管理层动荡影响"造血"能力[3] - 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在登陆资本市场后暴露治理短板,陷入"上市即巅峰"的怪圈[5] - 公司需短期内稳定管理层架构,长期需向航空装备智能化、数字化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6]
18只翻倍!北交所热门个股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08:12
北证50指数表现 - 北证50指数3月6日-7日连续两日累计跌幅接近2%,但年内表现仍大幅跑赢其他核心宽基指数 [2][3] - 截至3月6日,北证50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0.62%,年内累计涨幅达34.72%,同期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涨幅分别为4.25%、4.76%、5.29%、11.11% [3][6] -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3月6日,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超133%,多只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区间回报率翻倍 [11] 个股与主题基金表现 - 18只北交所个股股价实现翻倍增长,其中万达轴承、浩淼科技、并行科技涨幅分别达317.95%、271.87%、212.31% [3][7] - 北交所主题基金年内平均回报率29%,个别产品净值涨幅接近40%,华夏、中信建投、景顺长城旗下产品年内回报率均超30% [4][8] - 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年初以来涨幅普遍超30%,重仓方向覆盖医美、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高端装备等细分龙头 [8][9] 驱动因素分析 - 政策支持(资金扩容、考核优化、产品创新)及投资者情绪复苏共同提振北交所行情,低估值和中小盘特性增强反弹空间 [7][12] - 北交所企业集中在TMT、汽车、机械、医药等景气上行行业,受益于AI、智能制造等技术驱动,业绩增长潜力显著 [7] - 2024年北交所262家发布业绩快报的公司中,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20%,其中5.7%增速超100% [11] 市场展望 - 短期或延续震荡,但政策红利与业绩改善双轮驱动下,回调为优质标的提供布局窗口,建议围绕"政策+成长"主线 [4][12] - 长期看,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定位将持续吸引增量资金,市场生态优化和流动性提升预期增强 [4][12] - 证监会拟优化投资者结构,引导公募加大投资并引入中长期资金,政策落地后有望形成机构主导的成熟生态 [13]
力王股份: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8-25 18:18
业绩总结 - 2021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908.90万元、54961.17万元,同比增长16.61%、17.17%[19] - 2021 - 2022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960.55万元、3465.33万元,分别同比下降25.52%、12.50%[19] - 2023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29361.89万元,同比上涨22.44%[25] - 2023年1 - 6月公司净利润为1962.44万元,同比上涨17.13%[25] - 2022年毛利率为16.18%,2021年为19.98%,2020年为25.33%[42] 财务数据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61483.98万元,较上年末减少5.83%[2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31994.52万元,较上年末减少15.28%[25]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0522.72万元、11577.64万元、17382.96万元[81]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6867.10万元、8590.43万元、11892.75万元[84]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5.33%、19.98%、16.18%,呈下滑趋势[90] 原材料数据 - 2021 - 2022年主营业务成本中原材料占比分别为76.93%、79.04%、80.84%[17] - 2021 - 2022年钴酸锂、锌合金、碱性电解二氧化锰三种原材料采购金额占总采购金额的比重为39.03%和40.10%[17] - 2021 - 2022年钴酸锂平均采购单价分别上涨48.07%和24.19%[17] - 2021 - 2022年锌合金平均采购单价分别上涨15.48%和9.66%[17] - 2021 - 2022年碱性电解二氧化锰平均采购单价分别上涨24.22%和58.76%[17] 产品销售数据 - 报告期内碱性和碳性锌锰电池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2.39%、76.86%、74.10%[69] - 2021 - 2022年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为9870.46万元和13136.5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21.16%和24.42%[71] - 2022年电子烟客户销售收入占锂电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99.6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24.34%[21] 股权结构 - 李维海、王红旗合计持有公司80.92%的股份[91]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李彰昊持股244.52万股,占比3.60%;王嘉乔持股243.61万股,占比3.58%[125][126]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邹斌庄持股511.00万股[127] 公司业务与资质 - 公司从事环保碱性锌锰电池、环保碳性锌锰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38] - 公司锌锰电池系列产品主要电性能超过IEC及国家标准50%以上[39] - 公司于2018年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39] - 公司已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等认证体系[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5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40] 发行与募资 - 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不低于100万股且不超过2300万股,发行底价为5.33元/股[10] - 募投项目投资总额25650.97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4097.85万元[63] 未来展望 -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将形成年产5.83亿只LR03和5.83亿只LR6环保碱性锌锰电池产能[99] 其他事项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3栋厂房、1栋办公楼、2栋宿舍等生产经营房产未取得不动产权证书[20] - 2022年4月12日,公司因股权代持未披露信息被全国股转公司口头警示[106] - 公司董监高变动均履行必要法律程序,符合规定并已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81][183] - 公司上市后有多项稳定股价措施及相关承诺[190][193] - 公司及相关人员对招股书等有多项承诺及责任规定[195][196]
力王股份: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6-12 19:2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广东力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力王股份,代码831627[31] - 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6日,股份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3日[31] - 公司注册资本为6800.00万元[31]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李维海、王红旗[31] - 公司于2015年1月16日挂牌,主办券商为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1] - 证监会行业分类为C3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1] - 管理型行业分类为C3849其他电池制造[31] - 办公地址和注册地址均为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连塘角二路10号[31] 发行相关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不低于100万股且不超过2300万股,超额配售部分不超过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发行后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公司股本总额的25%[11] - 发行底价为11元/股,每股面值为1元[11] 业绩数据 - 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6908.90万元,同比增长16.61%;2022年度为54961.17万元,同比增长17.17%[18] - 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3960.55万元、3465.33万元,分别同比下降25.52%、12.50%[18] - 2022年资产总计652,909,576.48元,2021年为490,497,667.79元,2020年为407,809,533.85元[36] - 2022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59.46%,2021年为47.95%,2020年为47.20%[37] - 2022年毛利率为16.18%,2021年为19.98%,2020年为25.33%[37] - 2022年净利润37,816,455.95元,2021年为40,407,279.68元,2020年为52,071,114.92元[37] 业务数据 - 2022年电子烟客户销售收入占锂电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99.6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24.34%[20] - 报告期内碱性和碳性锌锰电池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2.39%、76.86%、74.10%[63] - 2021年和2022年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为9870.46万元和13136.5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21.16%和24.42%[65] 原材料数据 -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原材料占比分别为76.93%、79.04%、80.84%[16] - 2021年和2022年钴酸锂、锌合金、碱性电解二氧化锰三种原材料采购金额占总采购金额的比重为39.03%和40.10%[16] - 2021年和2022年钴酸锂平均采购单价分别上涨48.07%和24.19%[16] - 2021年和2022年锌合金平均采购单价分别上涨15.48%和9.66%[16] - 2021年和2022年碱性电解二氧化锰平均采购单价分别上涨24.22%和58.76%[16] 募投项目 - 环保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智能化改造项目投资总额18055.92万元,募集资金使用15352.45万元[56]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4595.05万元,募集资金使用4595.05万元[57] - 补充流动资金3000.00万元[57] 未来展望 - 募投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将形成年产5.83亿只LR03和5.83亿只LR6环保碱性锌锰电池产能[88]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产后,预计未来几年净利润将持续增长[179] 技术研发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5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35] - 公司掌握11项核心技术,包括“低产气量的碱性电池的技术”等[49] 股权结构 - 李维海和王红旗分别持股2756.30万股和2746.10万股,占比40.53%和40.38%,合计持股5502.40万股,占比80.92%[32] 违规事项 - 2022年2月11日和3月18日,王红旗因短线交易违规被全国股转公司和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出具警示函[200] - 2022年4月12日,全国股转公司对公司等相关方就股权代持未披露违规行为采取口头警示措施[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