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结构调整

搜索文档
东方雨虹20250625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东方雨虹 - 行业:建筑防水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东方雨虹经营情况 - 销量:2025 年第二季度 4 - 5 月,防水卷材销量同比增长超 6%,防水涂料销量同比略降约 0.1%,砂粉销量增速显著,呈现止跌回升趋势[3] - 收入:因去年价格战价格下调,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但降幅收窄,5 月降幅小于一季度和 4 月,呈边际改善趋势[3] - 价格:4 月起终端市场消耗价格环比一季度趋稳略升,部分头部企业发布涨价函,是行业复价积极信号[3] 建筑防水行业需求环境 - 整体:行业整体需求下行,工程和零售市场需求均面临下行压力,环境严峻[4] - 局部:工业能源类、城市更新、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如重大水利设施)等需求表现尚可,东方雨虹工建集团承接了相关项目[4] 2025 年下半年市场价格走势 - 走势难判,取决于头部企业策略,一家传统头部防水公司不愿继续价格战,东方雨虹率先提价,试点调价未影响销量,预计价格战缓和[5] 2025 年公司收入结构 - 目标未调整,零售和小 B 业务占比将提升,地产大客户直销模式占比下降。零售端预计增长,小 B 端保持个位数增长,地产大 B 直销业务预计下降,施工业务收入也将下降[6][7] 德爱威零售业务调整 - 2023 年调整:划归民建平台分管,整合渠道,清理库存,影响了当年销售任务,但利于未来协同和业务增长[7][8] 东方雨虹民建业务 - 目标策略:2025 年目标是完成预算实现百亿收入,深化下沉市场渗透,利用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机遇[9] - 增长驱动:扩品类战略,非防水品类(卷材维修、特种砂浆、墙面辅材等)是收入增长主要来源[10][11] 东方雨虹公建业务 - 价格策略及表现:2024 年 4 月起实施新价格体系,4 - 5 月终端产品价格环比一季度趋稳提升[12] - 核心任务和领域:核心任务是提升市场份额,发展渠道合伙人,聚焦重大水利、城市更新、工业能源类项目[13] - 战略调整:2025 年“稳防水、扩品类”,砂浆、管业为主业,涂料和防腐为增长引擎,从工程防水平台转型工程建材平台[15] 东方雨虹海外市场布局 - 区域布局:东南亚建立经销商体系并设厂,北美工厂在建,计划 2025 年底在沙特投产无纺布工厂[3][16] - 资本开支:2025 年预计 10 亿 - 15 亿元人民币,多数工厂投入 4000 万 - 5000 万元,部分工厂投资较大[3][17] - 建设模式:采取多种灵活模式优化资本开支,如购买现有厂房、搬迁国内闲置设备、“以租代建”[17][18] 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影响及业绩展望 - 2025 年:收入平稳,核心业务稳固,推进降费增效,优化费用率,价格战缓和[18] - 2026 年:业务结构调整冲击减小,收入规模有望恢复增长,业绩向好[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抵房处置:倾向在可接受价格内尽快变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25 年处置可能冲击利润[18] - 公抵房结构:除三家酒店外主要为住宅类资产,车位价值量小可忽略[20] - 优化资产布局和消化过剩产能:出租或出售闲置厂区,推广德阳模式至沈阳厂区,出售厂区不限于建材行业,与政府协商退回部分工业用地[21][22]
*ST生物: 南华生物关于授权经营层挂牌出售子公司股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29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湖南省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持有的南华和平医院管理(湖南)有限公司52%股权,挂牌价格不低于评估值 [1] - 本次出售旨在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符合公司整体经营发展需要 [1][4] - 交易对方尚未确定,公司将根据公开挂牌转让进展情况及时披露后续信息 [1] 交易标的基本情况 - 南华和平2024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3181.21万元,净利润亏损230.71万元 [3] - 截至2024年底,南华和平总资产1.54亿元,总负债9626.71万元,净资产5765.53万元 [3]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医疗咨询服务、诊所运营及纺织品批发等 [2] 交易进展安排 - 公司已授权经营层办理本次挂牌出售股权涉及的相关手续及协议签署 [5] - 南华和平的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公司将完成评估备案并及时披露信息 [4] - 交易协议内容将根据最终确定的交易对方另行签署 [3] 交易影响 - 本次股权转让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4] - 交易价格将根据评估情况及挂牌结果最终确定 [4] - 目前暂无法确定是否为关联交易,如涉及将按程序审议披露 [4]
聚光科技首季亏2053万负债率63.6% 控股股东睿洋科技80.4%股权被冻结
长江商报· 2025-06-12 07:46
控股股东股份变动 - 睿洋科技所持聚光科技股份比例由16 45%降至12 85% [2][4][5] - 睿洋科技累计被冻结股份数量4635 07万股 占其所持股份比例80 40% 占公司总股本10 33% [2][5] - 2023年2月至2025年6月 睿洋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28 00%减少至24 43% [4] - 睿洋科技通过司法拍卖、大宗交易等方式累计减持股份包括230万股(2025年5-6月)、526万股(2024年10-11月)等 [4][5] 公司财务状况 - 2021-2023年连续三年亏损 净利润分别为-2 32亿元、-3 75亿元、-3 23亿元 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 07亿元 [2][8]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052 84万元 负债率达63 64% [3][10]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连续下降 分别为37 51亿元、34 51亿元、31 82亿元 2024年回升至36 14亿元(同比+13 58%) [8][9] - 负债率从2021年62 07%攀升至2023年67 47% 2024年末降至63 91% [8][9]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聚焦高端分析仪器业务 形成"4+X"多业务布局(智慧工业、环境、实验室与生命科学) [7][9] - 2023年起收缩非核心业务 优化人员结构 计提商誉减值6778万元及PPP项目减值损失1900万元 [8][9] - 2024年通过强化合同质量、应收账款管理及费用优化实现盈利 收缩长期亏损业务线 [9] 其他股东动态 - 实际控制人姚纳新于2024年2月通过集中竞价增持17万股 [6]
龙大美食:24FY 扭亏为盈,关注预制食品板块发展-20250608
华西证券· 2025-06-08 1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龙大美食的投资评级为“增持”,上次评级也是“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FY公司实现营收109.90亿元,同比-17.49%,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0.22亿元,25Q1营收同比+1.01%,归母净利润同比-85.85% [2] - 公司主动控制屠宰业务规模,渠道端“固老开新”,24FY各产品收入大多下滑,分渠道经销和直销收入也下滑,但线上渠道有突破 [3] - 24FY扭亏为盈,25Q1利润率环比改善,成本端、费用端和利润端指标有相应变化 [4][5][6] - 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应关注预制食品板块发展,有望向中小B端与C端突破提升规模与利润率 [7][8] - 参考最新财报下调25 - 26年营收和EPS预测,新增27年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4FY公司实现营收109.90亿元,同比-17.49%;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去年同期-15.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去年同期-13.64亿元。24Q4营收29.76亿元,同比-7.37%;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去年同期-8.8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去年同期-8.75亿元 [2] - 25Q1公司实现营收25.49亿元,同比+1.01%;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85.85%;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89.60% [2] 分析判断 主动控制屠宰业务规模,渠道端“固老开新” - 24FY鲜冻肉/熟食制品/预制食品/进口贸易/其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9.91/2.15/16.87/0.18/0.79亿元,分别同比-6.65%/-10.06%/-14.98%/-98.42%/-76.84%,鲜冻肉业务下滑因调整优化传统业务,养殖业务下滑因淘汰低效老旧产能 [3] - 24FY经销/直销收入分别为87.69/22.21亿元,分别同比-16.84%/-19.93%,公司坚持“固老开新”策略,B端开拓市场,C端深耕新零售等渠道,聚焦西快渠道开发新客户,线上渠道收入1.59亿元,同比+7.64% [3] 24FY扭亏为盈,25Q1利润率环比改善 - 成本端:24FY/24Q4/25Q1毛利率分别为3.98%/1.68%/4.91%,分别同比+5.56/+9.53/-1.21pct,24FY毛利率大幅提升,25Q1同比承压但环比改善 [4] - 费用端:24FY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4%/2.28%/0.07%/0.76%,分别同比-0.20/+0.11/持平/+0.20pct;24Q4分别为0.54%/2.55%/0.08%/0.71%,分别同比-0.57/-0.19/+0.01/+0.07pct;25Q1分别为1.36%/3.05%/0.09%/1.19%,分别同比-0.02/+0.55/持平/+0.40pct,24FY及25Q1销售费用收缩,25Q1管理及财务费用增加,24Q4计提资产/信用资产减值损失0.57/0.18亿元,出售子公司获投资收益0.63亿元,25Q1信用减值损失冲回0.32亿元 [5] - 利润端:24FY/24Q4/25Q1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0.20%/-1.73%/0.17%,分别同比+11.75/+25.97/-1.03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0.53%/-4.32%/0.12%,分别同比+9.71/+22.94/-1.07pct,24FY实现扭亏为盈 [6] 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关注预制食品板块发展 - 24FY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缩减低附加值业务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收入端承压但利润端扭亏为盈 [7] - 公司预计未来预制食品板块头部企业规模在50亿左右,公司在大B渠道深耕多年,有望向中小B端与C端突破提升规模与利润率 [8] 投资建议 - 下调公司25 - 26年营收预测至117.30/126.56亿元,新增27年营收预测为137.17亿元;下调25 - 26年EPS预测至0.10/0.14元,新增27年EPS预测为0.18元,对应6月6日收盘价6.01元/股,PE分别为62/43/33倍,维持“增持”评级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318|10,990|11,730|12,656|13,717| |YoY(%)|-17.4%|-17.5%|6.7%|7.9%|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38|22|104|151|195| |YoY(%)|-2140.9%|101.4%|382.9%|44.5%|29.3%| |毛利率(%)|-1.6%|4.0%|4.8%|5.1%|5.4%| |每股收益(元)|-1.43|0.02|0.10|0.14|0.18| |ROE|-103.8%|1.4%|6.5%|8.6%|10.0%| |市盈率|-4.20|300.50|62.12|42.98|33.25|[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报告列出了2024A - 2027E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及主要财务指标,包括营收、成本、费用、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等项目及相应的增长率、利润率、周转率、偿债能力等指标 [13]
龙大美食(002726):24FY扭亏为盈,关注预制食品板块发展
华西证券· 2025-06-08 17: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龙大美食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FY公司实现营收109.90亿元,同比-17.49%,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去年同期为-15.3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5Q1公司实现营收25.49亿元,同比+1.01%,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85.85% [2] - 公司主动控制屠宰业务规模,渠道端“固老开新”,24FY鲜冻肉等各产品收入均下滑,经销/直销收入也下滑,但线上渠道有突破 [3] - 24FY/24Q4/25Q1毛利率分别为3.98%/1.68%/4.91%,25Q1同比承压但环比改善;24FY及25Q1销售费用收缩,25Q1管理及财务费用增加;24FY实现扭亏为盈 [4][5][6] - 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缩减低附加值业务规模,未来应关注其在食品板块的发展,预制食品板块有望向中小B端与C端突破 [7][8] - 参考最新财报,下调公司25 - 26年营收和EPS预测,新增27年预测,对应6月6日收盘价,PE分别为62/43/33倍,维持“增持”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4FY公司实现营收109.90亿元,同比-17.49%;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去年同期为-15.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去年同期为-13.64亿元。24Q4公司实现营收29.76亿元,同比-7.37%;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去年同期为-8.8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去年同期为-8.75亿元 [2] - 25Q1公司实现营收25.49亿元,同比+1.01%;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85.85%;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89.60% [2] 分析判断 主动控制屠宰业务规模,渠道端“固老开新” - 24FY鲜冻肉/熟食制品/预制食品/进口贸易/其他主营业务分别实现收入89.91/2.15/16.87/0.18/0.79亿元,分别同比-6.65%/-10.06%/-14.98%/-98.42%/-76.84%,鲜冻肉业务下滑因调整优化传统业务、缩减产能利用率低及亏损严重的工厂,养殖业务下滑因淘汰低效老旧养殖产能 [3] - 24FY经销/直销收入分别为87.69/22.21亿元,分别同比-16.84%/-19.93%,公司坚持“固老开新”策略,B端以大客户为核心开拓市场,C端深耕新零售等渠道,聚焦西快渠道开发新客户,线上渠道收入1.59亿元,同比+7.64% [3] 24FY扭亏为盈,25Q1利润率环比改善 - 成本端:24FY/24Q4/25Q1毛利率分别为3.98%/1.68%/4.91%,分别同比+5.56/+9.53/-1.21pct,24FY毛利率大幅提升,25Q1同比承压但环比改善 [4] - 费用端:24FY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4%/2.28%/0.07%/0.76%,分别同比-0.20/+0.11/持平/+0.20pct;24Q4分别为0.54%/2.55%/0.08%/0.71%,分别同比-0.57/-0.19/+0.01/+0.07pct;25Q1分别为1.36%/3.05%/0.09%/1.19%,分别同比-0.02/+0.55/持平/+0.40pct,24FY及25Q1销售费用收缩,25Q1管理及财务费用增加,24Q4计提资产/信用资产减值损失0.57/0.18亿元,出售全资子公司获投资收益0.63亿元,25Q1信用减值损失冲回0.32亿元 [5] - 利润端:24FY/24Q4/25Q1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0.20%/-1.73%/0.17%,分别同比+11.75/+25.97/-1.03pct;24FY/24Q4/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0.53%/-4.32%/0.12%,分别同比+9.71/+22.94/-1.07pct,24FY实现扭亏为盈 [6] 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关注预制食品板块发展 - 24FY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缩减低附加值业务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收入端承压但利润端扭亏为盈 [7] - 公司预计未来预制食品板块头部企业规模在50亿左右,公司在努力向该目标发展,有望以大B渠道为基础向中小B端与C端突破,提升规模与利润率水平 [8] 投资建议 - 下调公司25 - 26年营收为119.06/133.01亿元的预测至117.30/126.56亿元,新增27年营收为137.17亿元的预测;下调25 - 26年EPS为0.19/0.29元的预测至0.10/0.14元,新增27年EPS为0.18元的预测,对应6月6日收盘价6.01元/股,PE分别为62/43/33倍,维持“增持”评级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318|10,990|11,730|12,656|13,717| |YoY(%)|-17.4%|-17.5%|6.7%|7.9%|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38|22|104|151|195| |YoY(%)|-2140.9%|101.4%|382.9%|44.5%|29.3%| |毛利率(%)|-1.6%|4.0%|4.8%|5.1%|5.4%| |每股收益(元)|-1.43|0.02|0.10|0.14|0.18| |ROE|-103.8%|1.4%|6.5%|8.6%|10.0%| |市盈率|-4.20|300.50|62.12|42.98|33.25|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报表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990|11,730|12,656|13,717| |营业成本(百万元)|10,552|11,162|12,008|12,975|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1|20|22|24| |销售费用(百万元)|103|123|132|138| |管理费用(百万元)|250|211|228|247| |财务费用(百万元)|83|72|68|65| |研发费用(百万元)|8|11|10|11|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27|-2|0|-1| |投资收益(百万元)|65|1|1|1| |营业利润(百万元)|3|145|210|271| |利润总额(百万元)|4|145|210|271| |所得税(百万元)|-3|6|8|11| |净利润(百万元)|7|139|201|26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2|104|151|195| |货币资金(百万元)|970|1,375|1,682|2,162| |预付款项(百万元)|31|50|44|53| |存货(百万元)|994|935|1,069|1,121|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531|501|576|605|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527|2,861|3,371|3,940|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0|0|0|0| |固定资产(百万元)|2,370|2,573|2,929|3,164| |无形资产(百万元)|126|114|103|92|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3,353|3,266|3,148|2,996| |资产合计(百万元)|5,879|6,127|6,519|6,937| |短期借款(百万元)|1,630|1,687|1,737|1,791| |应付账款及票据(百万元)|796|768|866|914|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462|506|530|565|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2,888|2,961|3,133|3,271| |长期借款(百万元)|272|292|312|332| |其他长期负债(百万元)|1,058|1,072|1,072|1,072|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330|1,365|1,385|1,405| |负债合计(百万元)|4,218|4,326|4,518|4,675| |股本(百万元)|1,079|1,079|1,079|1,07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58|193|243|308|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1,661|1,800|2,002|2,262|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5,879|6,127|6,519|6,937|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增长率(%)|-17.5%|6.7%|7.9%|8.4%| |成长能力 - 净利润增长率(%)|101.4%|382.9%|44.5%|29.3%| |盈利能力 - 毛利率(%)|4.0%|4.8%|5.1%|5.4%| |盈利能力 - 净利润率(%)|0.2%|0.9%|1.2%|1.4%| |盈利能力 - 总资产收益率ROA(%)|0.4%|1.7%|2.3%|2.8%| |盈利能力 - 净资产收益率ROE(%)|1.4%|6.5%|8.6%|10.0%|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0.87|0.97|1.08|1.20|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52|0.63|0.72|0.85| |偿债能力 - 现金比率|0.34|0.46|0.54|0.66|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71.7%|70.6%|69.3%|67.4%| |经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1.80|1.95|2.00|2.04|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02|0.10|0.14|0.18|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39|1.49|1.63|1.81|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36|0.49|0.44|0.59| |每股指标 - 每股股利(元)|0.00|0.00|0.00|0.00| |估值分析 - PE|300.50|62.12|42.98|33.25| |估值分析 - PB|5.69|4.03|3.69|3.32| [10][14]
海王生物终止2024年度定增计划 聚焦核心业务发展
全景网· 2025-06-06 20:03
公司动态 - 海王生物终止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计划 经与战略投资者深圳海王集团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友好协商后决定 同时解除与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及丝纺集团的股份认购协议 [1] - 终止定增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也不会损害股东利益 公司将继续深耕医药商业流通和医疗器械等核心业务 [1] - 此次终止定增是公司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 未来将重点发展医疗器械等高毛利业务板块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2]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推进业务结构调整 重点布局医疗器械板块 有序剥离非核心资产和不良资产 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1] - 医疗器械业务已建立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的供应链网络 与西门子 迈瑞医疗等国际品牌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2] - 计划进一步扩大器械代理业务规模 深化与国内外优质供应商的战略合作 提升市场竞争力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3 17亿元 在复杂市场环境下保持稳健发展 [1] - 截至2024年底商誉账面价值约3 79亿元 已完成商誉减值计提工作 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2] - 年内成功完成多家子公司股权转让 有效盘活存量资产 优化资产结构 [2] 战略规划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1] - 借助政策红利改善应收账款管理 [2] - 随着商誉风险释放和核心业务强化 经营状况有望稳步改善 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价值回报 [2]
拓斯达业务结构调整首亏2.45亿 募投项目三次延期四年进度仅49%
长江商报· 2025-06-03 06:34
募投项目延期 - 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第三次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实施主体、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变 [1][4] - 该项目原计划2023年3月31日完成,此前已两次延期至2024年5月31日和2025年5月31日 [5][6] - 截至2025年5月23日,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32亿元,投资进度49.28%,募集专户余额2.81亿元(含利息) [2][7] 募资及项目进展 - 2021年3月公司发行6.7亿元可转债,其中4.7亿元投向智能制造项目,1.8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达99.97%,而智能制造项目两年间仅新增投资3512.38万元 [7] - 延期原因包括宏观经济压力、下游行业技术迭代快、市场需求变化及公司主动控制投资节奏 [8]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8.72亿元,同比下滑36.92%,净利润亏损2.45亿元,为2017年上市后首次亏损 [2][8] - 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收入12.29亿元,同比降54.22%,毛利率-11.66%,拖累整体业绩 [9] - 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收入7.55亿元,同比降22.05%,但毛利率提升8.36个百分点至34.60% [9]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主动收缩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规模,因光伏、锂电等行业客户资金紧张导致验收不及预期 [9] - 注塑机及配套设备业务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18.67%,毛利率微降1.49个百分点至32.75% [9] - 剔除智能能源业务后,其他业务综合毛利率达34.25%,同比提升3.30个百分点 [10] 分红情况 - 因业绩亏损,2024年未进行利润分配,系上市后首次未分红 [3][8]
日上集团(002593) - 002593日上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9
2025-05-29 18:4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从事汽车车轮研发、生产、销售和钢结构建筑设计、制作、安装,专注双主业经营 [1] - 车轮业务产品为钢制轮毂和锻造铝合金轮毂,钢结构业务深耕石化设备和大型工业厂房建筑细分领域 [1] - 依托厦门总部,在四川南充、漳州华安、河北唐山、越南、印尼等地布局产能,“日上”是国内领先汽车车轮品牌,“NCC”和“新长诚”在钢结构领域有良好影响力 [1] 钢结构业务情况 - 2024 年钢结构产销量同比下滑,营收受国内建筑总包订单减少拖累 [2] - 主要生产基地为四川南充和华安工厂,理论产能约 25 - 30 万吨 [2] - 目前重点与国内外石化项目 EPC 总包方合作,2024 年石化项目业务占比超 60%,其余为资金实力好的业主发包项目 [2] 现金流与资金情况 - 公司重视现金流管理,保留资金头寸并加大货款回笼 [2] - 主营业务收入中车轮和钢结构业务各占一半,车轮业务 80%以上来自海外出口,付款条件好;钢结构业务调整结构并催收账款,应收账款回笼良好 [2] 出口业务情况 - 车轮业务 80%以上来自出口,产品销往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钢结构业务今年海外订单占比大,承接卡塔尔、阿布扎比等项目,未来将加大开拓海外市场力度 [3] 钢结构海外竞争优势 - 中国钢材在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 [3] - 拥有完整资质和体系认证,可提供满足多标准要求的产品,有全过程可追溯品质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 [3][4] - 有自主专业技术、强大研发设计和项目管理团队,国际一流工厂和生产线,丰富大型工程项目经验、业绩和品牌信誉 [4]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策略 - 钢材成本占钢圈和钢结构成本比重 60%以上,采用“高价位低库存,低价位高库存”策略,结合订单定价、库存管理和钢厂合作等措施应对 [4] 未来业务规划 - 汽车车轮业务深耕主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联动上下游,开拓海内外市场,提升市场份额 [4] - 钢结构业务深耕石化设备和海外工程领域,巩固扩大核心领域客户市场,加大信息化、智能化制造投入,提升服务能力,成为细分领域区域龙头 [4]
新华医疗(600587):2024年报点评:调结构,强主业,内外并举协同发展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5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格为 24.29 元,当前价格为 14.71 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研发创新强化器械设备市场竞争力,持续剥离非主业,聚焦核心业务,拓展海外市场,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00.12 亿、100.21 亿、106.64 亿、113.37 亿、120.44 亿元,增速分别为 7.9%、0.1%、6.4%、6.3%、6.2% [3] - 2023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54 亿、6.92 亿、8.19 亿、9.67 亿、10.83 亿元,增速分别为 30.8%、5.8%、18.4%、18.2%、12.0% [3] - 2023 - 2027 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 1.08、1.14、1.35、1.59、1.79 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8.9%、9.1%、9.9%、10.8%、11.0% [3] 股价表现 - 1M、3M、12M 绝对升幅分别为 -10%、-8%、-12%,相对指数分别为 -8%、-9%、-18% [4] 业务结构调整 - 集中优势发展医疗器械、制药装备等制造类产品,2024 年两类产品收入占比 58.93% [4] - 积极对医疗服务瘦身健体,2024 年挂牌转让山东新华昌国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 [4]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 年国际业务(自营)收入 2.71 亿元,同比增长 12.43%,国际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业务 [4] 医疗器械板块 - 2024 年营业收入 37.35 亿元,同比下滑 10.4%,主要系设备招投标量下降 [4] - 持续布局智能化样板,发力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市场;提升放射诊疗产品竞争力;升级体外诊断老产品;手术洁净微创产品取证上市;实验室设备及仪器研发进展顺利 [4] 制药装备板块 - 2024 年营业收入 21.71 亿元,同比增长 12.9%,在政策、技术和市场推动下持续增长 [4] - 打造资源整合平台,冻干面膜设备在医美行业首单突破,新签国贸合同额度高增长 [4]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东富龙、楚天科技、迈瑞医疗三家器械设备企业作为可比公司,2025 年 PE 平均值为 18.97 [6]
东方雨虹(002271):需求不足致业绩承压 多元经营对冲行业下行
新浪财经· 2025-05-11 08: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9.55亿元,同比下滑16.71% [1] - 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滑44.6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下滑44.64% [1]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 [1] 收入结构 - 2024年零售渠道收入102.09亿元,同比增长9.92% [1] - 2024年工程渠道收入133.54亿元,同比增长6.74% [1] - 2024年直销收入42.77亿元,同比下滑58.75% [1] - 直销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1.59%降至2024年的15.24% [1] 毛利率与费用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23.73%,同比下滑5.95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9.07%,同比下滑1.46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6.07%,同比下滑1.60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1.65%,同比下滑0.11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率0.22%,同比下滑0.21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2.99%,同比下滑1.79个百分点 [2]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1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89亿元大幅改善 [3] - 净现比从2023年的-10.08改善至2025年一季度的-4.57 [3] - 应收票据及账款余额88.22亿元,较年初的78.52亿元有所增加 [3]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6.73亿元,较年初的22.01亿元显著减少 [3] 行业与市场 - 2025年一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1.30亿平方米,同比下滑24.40% [1] - 下游房地产及基建投资景气度仍有待恢复 [1] - 防水业务竞争较为激烈导致产品出厂价有所下降 [2] 战略与展望 - 公司从大B直销向C端和小B渠道转型 [3] - 产品端挖掘砂粉机会 [4] - 渠道端深耕零售,坚持合伙人优先,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4] - 内部坚持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积极解决应收账款历史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