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养生

搜索文档
开店60天,月销破千万,这个赛道跑出新标杆
36氪· 2025-05-15 17:32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药食同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72.63亿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1362.5亿元 [2] - 2019-2023年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30.1% [17] - 年轻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推动市场扩张,追求便捷即时的养生方式 [17] 喜纯品牌表现 - 2024年入驻抖音电商60天月销售额突破1000万,2025年3月销售额过亿,同比增长300多倍 [3] - 爆品玉灵膏单月预估销售额2500万-5000万元,总销售额3月达1亿+,4月预估7500万-1亿元 [3] - 抖音电商医药保健赛道排名第6,双11滋补保健宝藏店铺榜单前三 [3] 喜纯用户画像 - 81%为女性用户,24-30岁占比最高达38%,18-23岁和31-40岁分别占33%和26% [4] - 用户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苏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 [4] 喜纯增长策略 - 主打功效标签,覆盖祛湿、缓解痛经、护肝、助眠等多场景需求 [5] -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庆国教授团队达成产研合作改良5种膏方 [7] - 切入中低客单价市场,单瓶价低至59元,打造"滋补平民化"主张 [10] - 抖音内容种草+达人分销,3月合作47位种草达人+1022位带货达人 [11] 中式养生赛道机会 - 市场潜力达千亿级,品牌通过产品创新如即食化、零食化吸引年轻消费者 [17][20] - 香港品牌"小主"融合中西式产品形式,3月抖音医药保健品牌榜第五 [18] - 窕里、GENBEN根本等品牌运用传统食材研发年轻人喜爱产品 [20] 行业发展趋势 - 传统药材如人参、阿胶、花胶应用范围扩大 [17] - 品牌尝试构建技术壁垒或文化IP建立护城河 [20] - 需加强标准化和科研投入解决同质化问题 [20]
打工人捧红的中式养生水,又卖爆了
36氪· 2025-05-14 19:44
行业趋势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2022年仅4个品牌布局发展到2023年达4.5亿元,同比增长超350%,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元[4] - 2024 Q3即饮茶(无糖茶)增速放缓至4.1%,而植物饮料类目(含养生水)增速达37.64%,成为增长最快饮品细分赛道[9] - 行业呈现"熬煮""萃取"工艺升级趋势,单瓶500ml价格降至5-9元区间,原料围绕古方和本土食材寻求差异化[19] 消费需求 - 近半数都市打工人认为"有钱有闲有时间"才能保持健康,"没钱没闲没时间"成为健康养生首要障碍[6] - 开盖即饮、价格合理的养生水填补碎片化养生需求,配料干净、无糖无添加且自带功效认知(如枸杞护肝、黄芪补气)[9][10] - "0糖0脂"成为基础需求,消费者愿为健康妥协口味,但拒绝药感过重产品[10][16] 产品创新 - 盒马2023年推出的苹果黄芪水和陈皮四神水上市即冲入植物饮料销量榜前3,引发社交媒体热议[12] - 盒马与李良济合作新品"暑清元气水"和"五汁饮"参考古籍配方,使用梨丁、荸荠等原料调和药味,实现无添加糖的回甘[13][17] - 无花果亚麻籽轻养水凭借清润微甜口感成为盒马植物饮料销售榜首[12] 市场反馈 - 养生水通过情绪价值获得消费者认同,比矿泉水贵2-3元即能提供"祛湿消肿""补肝养气"等心理安慰[19] - 创新口味产品评价两极分化,如部分消费者对"水果+中药"组合表示"一口yue",也有群体爱不释手[12] - 行业头部品牌通过与传统药企合作(如李良济)增强产品专业背书,同时改良配方适应现代消费习惯[13][16]
从挂号单到联名单,中式养生水破圈狂飙背后的“文化偷袭战”!
新消费智库· 2025-04-30 20:30
核心观点 - 中式养生水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达4.5亿元,年增长率超350%,预计2028年突破100亿元[11] - 药食同源理念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饮品融合,形成"社交货币"属性,典型案例包括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半日售24万帖)和奈雪阿胶奶茶(2年售200万杯)[7][14][18] - 行业呈现"药饮双向奔赴"趋势:老字号通过技术降维进入饮品市场(如东阿阿胶、同仁堂),饮品品牌则借助中医药IP提升产品价值感[22][24][27] - 地域文化成为新竞争维度,品牌通过稀缺性原料(新会陈皮、贵州火姜等)构建差异化壁垒,形成"食材标签×信任背书×工艺价值"的溢价公式[31][33][35] 市场表现 - 抖音中药奶茶话题播放量7.6亿次,奈雪阿胶奶茶联名话题微博阅读量2.6亿次[7][14] - 即饮赛道2023年新增5个入局品牌(元气森林、N12等),较前五年总量增长125%[16] - 盼盼与童涵春堂联名产品月销10万+,山姆渠道好评率98%[27] 产品创新路径 - **场景重构**:中医馆"对症开茶"模式将诊疗转化为消费体验,徐州汉泽祥中医馆年轻客群占比显著提升[20] - **技术融合**:采用《药食同源目录》101种原料开发产品,如茶百道陈皮红豆普洱使用十年新会陈皮[31][43] - **地域赋能**:奈雪"地暖宝藏茶"整合内蒙黄糯小米、云南米布等地域食材,形成文化认同溢价[31][33] 行业挑战 - **标准化困境**:中医"千人千方"理念与饮品标准化生产存在矛盾,定制化流程导致出品效率下降40%[40] - **口感瓶颈**:中药材适口性限制产品创新空间,社交平台反馈显示"后味苦"是主要消费障碍[42] - **同质化竞争**:头部产品集中于乌梅汤、红豆薏米水等品类,101种可用原料中仅30%适合饮品开发[43] 未来趋势 - 头部品牌加速布局模块化原料包解决方案,平衡定制化与标准化需求[40] - 供应链争夺战向地域性药材延伸,潮汕老黄姜、随州桃胶等成为稀缺资源[33] - 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5年内头部企业将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11][43]
苏州大润发爆款解码:欣活×同仁堂的中式养生新趋势
扬子晚报网· 2025-04-27 16:48
文章核心观点 - 伊利与同仁堂合作推出新品,依托苏州大润发平台,结合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零售渠道,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引领苏式健康生活新风尚,同时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2][5][9] 合作背景 - 苏州有独特“药食同源”饮食文化,“中式养生”融入当地人日常生活,伊利×同仁堂共创新品精准击中需求 [1] - 奶粉品类长期占据中老年消费前列,大润发有深度契合本土需求的服务体系,是伊利成人营养品战略合作伙伴,双方连续三年实现16%的年销售增长 [4] 合作情况 - 4月26日,伊利携手同仁堂“欣活有方,同享健康”发布会在苏州举行,共创新品正式登陆华东大润发,推出五款产品,针对国人五大核心健康需求 [2] - 新品融合伊利乳品营养科技与同仁堂中医药智慧,有“科学配方+传统养生”差异化优势,成黄金周送礼“现象级爆款” [2] - 新品依托大润发平台,以数据化运营经验和黄金渠道优势,精准触达核心客群,为区域商业协作注入新动能 [4] 市场反馈 - 新品依托“药食同源”理念,获消费者“配方正宗、食用便捷、效果可感”好评,尤其受银发族青睐,带动产品跻身节日礼品热销榜,获本地主流媒体关注 [5] 营销模式 - 发布会现场采用“体验+科普”创新营销模式,有中医课堂、个性化号脉、八段锦教学、试饮区、DIY香囊环节,打破传统健康产品推广边界 [7] - 大润发有“专业指导+场景体验+知识服务”三维服务体系,是不可复制的渠道优势 [7] 社会责任 - 活动现场,伊利集团联合华东大润发向5家单位捐赠总价值44.5万元的伊利营养奶粉,助力特殊群体及基层医疗健康事业发展 [9] 合作意义 - 伊利与同仁堂跨界合作是品牌创新,回应当代消费者健康需求,大润发是连接产品与消费者的关键纽带 [11] - 伊利×同仁堂共创新品成苏州人传递健康心意的上佳之选,优秀产品需匹配精准渠道,大润发是懂苏州养生哲学的商业伙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