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量产
icon
搜索文档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33.87亿 电商有望回归良性竞争 北水加仓阿里巴巴(09988)超16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24 17:57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4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33.8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成交净买入38.9亿港元,港股通(深)成交净卖出5.03亿港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阿里巴巴 - W、美团 - W、小鹏汽车 - W,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中国移动、中海油、腾讯 [1]。 个股资金流向情况 - 小米集团 - W买卖总额47.78亿港元,净流出2.73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 - W买卖总额34.99亿港元,净买入14.45亿港元 [2] - 美团 - W买卖总额25.85亿港元,净买入8.50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5.78亿港元,净买入1.11亿港元 [2] - 赤峰黄金买卖总额15.27亿港元,净买入4026.00万港元 [2] - 中国移动买卖总额13.02亿港元,净卖出3.96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12.01亿港元,净卖出1.21亿港元 [2] - 小鹏汽车 - W买卖总额11.48亿港元,净买入1.47亿港元 [2] - 康方生物HK 09926买卖总额8.46亿港元,净流出5553.66万港元 [4] - 信达生物HK 01801买卖总额7.51亿港元,净买入5827.33万港元 [4] 个股消息面情况 阿里巴巴 - W - 获净买入16.1亿港元;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未来电商平台全面取消 “仅退款” 回归良性竞争意义重大;中国跨境电商App热度快速攀升,敦煌网在97个国家交易额增速超100%,淘宝及阿里国际站下载量跃居美国App Store中免费购物软件下载量前三 [4] 美团 - W - 获净买入13.12亿港元;花旗称美团不存在ADR退市风险,业务收入不依赖美国市场;瑞银预测美团今年外卖订单量将增长10%至每日6600万单,可能需增加约50亿元人民币用户补贴来捍卫市场份额,增量开支相当于经调整纯利约一成 [5] 小鹏汽车 - W - 获净买入2.56亿港元;4月23日小鹏P7 + 超长续航Max旗舰版本正式上市,价格20.88万元;配备60个可动关节的小鹏机器人IRON亮相,小鹏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目标2026年实现规模化工业量产 [5] 赤峰黄金 - 获净买入4025万港元;上交所、深交所将其纳入港股通标的名单,调整自4月7日起生效;国信证券认为公司黄金产量有望持续增长,生产成本存在下降空间,对金价享有较高利润弹性;中信期货表示黄金长线维持乐观,关注美国4月PMI数据及美联储政策信号,经济数据疲软或推动金价重返高位 [6] 中海油 - 遭净卖出2.83亿港元;周三国际油价大幅下挫,WTI6月原油期货收跌2.20%报62.27美元/桶,布伦特6月原油期货收跌1.96%报66.12美元/桶;多个OPEC + 国家寻求6月进一步扩大增产额度,哈萨克斯坦发表对减产负面言论;中银国际预计中国石油板块三大龙头首季盈利同比下降 [6] 中国移动 - 遭净卖出3.57亿港元;首季营运收入26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02%;股东应占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45%;国金证券认为2025年前2月电信行业端增量不增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放缓,1Q25主营业务收入2224亿元,同比增长1.4%;1Q2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5%,因主动加快对中小企业及农民工付款进度 [7] 腾讯、中芯国际、小米集团 - W - 分别遭净卖出2.83亿、2.5亿、1.05亿港元 [8]
千亿级赛道在前 人形机器人如何跨越“落地”门槛?
上海证券报· 2025-04-11 03:24
市场前景与规模预测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预计达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2030年销量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超640亿元;2035年销量超500万台,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 [1] - 2025年可能成为场景化落地起始年份,2026年或实现批量化规模应用;B端市场将率先起量,C端市场成熟预计在2030至2031年左右 [1] 当前市场现状与挑战 - 当前市场以科研开发者与技术爱好者为主,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出货比例较低 [1] - 行业面临量产工程化问题,需在技术、供应链和市场环节持续优化 [2] - 硬件性能不足制约量产,如传统电机能耗高、续航短,零部件需满足轻量化、高能量密度等需求 [3] 技术瓶颈与供应链问题 -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低且成本高,如六维力传感器、无刷空心杯电机、行星滚柱丝杠,需与本体企业协同研发 [4] - 零部件技术突破依赖规模化量产,需结合技术创新与制造工艺优化 [4] - 底层算法未统一,运动控制平衡、大模型实时性、数据集不足及能耗问题制约实际应用 [4] 场景落地与量产策略 - 场景选择与量产可并行推进,取决于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及成本控制 [5] - 工业场景对可靠性要求极高(需稳定运行超20000小时),家用场景门槛较低(如扫地机器人需1000小时) [5] - 高附加值行业(如半导体制造)可作为落地切入点,例如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实现晶圆装载等高精度操作 [6] 行业发展趋势与风险提示 - 行业需警惕无效竞争,硬件方案收敛前竞争或缺乏实际意义 [3] - 量产需以正向现金流为目标,避免盲目追求规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