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战略

搜索文档
柳工:柳工在全球有25家制造基地,其中在印度、巴西、印尼设立了3家海外制造基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7:00
全球制造布局 - 公司在全球拥有25家制造基地 包括印度 巴西和印尼3家海外制造基地[1] - 印度工厂自2008年持续运营 2024年8月投资1.877亿元人民币进行升级改造[1] - 2025年8月将投资5亿元人民币在印尼新建高标准制造工厂[1] 全球化战略进展 - 公司经过二十余年海外拓展 已进入全球化战略实施阶段[1] - 通过本地运营 开发本地供应链和实现本地化生产提升多区域市场竞争力[1] - 本地化生产模式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 护航国际业务行稳致远[1]
翰博高新:下半年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推进越南基地建设,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4:55
公司战略与产能布局 - 越南两大智能制造基地建设与产能布局工作正有序推进 作为全球化战略关键一环 [2] - 北宁工厂负责背光模组与LCM智能生产 通过跨境闭环产业链提升响应速度与能力 [2] - 规划2025年完成客户产品认证后逐步释放产能 为规模化供应核心客户奠定基础 [2] 生产经营计划 - 2025年上半年定位为"稳增长、破新局"阶段 [2] - 下半年将继续聚焦主业 推进越南基地建设 深化与核心客户合作 [2]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并提升盈利能力 [2] 业绩展望 - 新产能为经营业绩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2] - 实现"全球制造、本地服务"的战略目标 [2]
卓立:为增长而出海
吴晓波频道· 2025-09-18 09:0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出海是全球化背景下追求增长的必然战略选择 旨在从"中国制造"向"世界级企业"转型 [2][26][27] - 出海需通过理性规划实现小成本、低风险、高收益 并采用本土化、全球化经营方式 [30][23][34] 对冲关税影响 - 美国对全球超100个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实际增加关税 [4][5] - 2024年1-7月中国对美出口份额下降2.8% 东盟承接份额增加1.3% [7] - 中国企业通过东盟转口贸易或加工规避关税 但美国警告打击货物转运 [7][8][11] - 中国出口越南商品中中间品占30% 越南对美国出口消费品占约50% [10][11] 大厂配套出海 - 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合作方抱团出海 2024年沪市主板企业海外收入超6万亿元同比增长7% 深市超2000家企业海外营收增长12% [13] - 电子设备、家电、新能源等行业龙头加速出海 立讯精密、比亚迪等5家公司海外收入超千亿元 [13] - 长城汽车在海外建三家制造基地 带动蜂巢科技等供应链企业同步出海 [13] - 华立集团在泰国开发泰中罗勇工业园 聚集约40%中国对泰投资 [13] 大企业全球化战略 - 中国上市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不到20% 相比日本企业70%有巨大发展空间 [16] - 南山铝业以印尼基地为出海支点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10% 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20% [16] 落后产能出海 - 中国落后产能在新兴市场存在巨大需求 如非洲埃塞俄比亚工业品价格为中国3-10倍 [19][20] - 该国工业基础脆弱 工业品依赖进口 二手服装等商品充斥市场 [20] 生而全球创业 - 极兔物流2015年印尼创立 4年成为东南亚第二大物流企业 2023年香港上市 [24] - 安克创新充电宝产品覆盖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 占亚马逊充电器销售三分之一 [25] - 新兴创业者在东南亚、非洲开展咖啡连锁、蔬菜供应链等业务 践行生而全球理念 [25] 行业出海实践 - 电子设备、家电家居、新能源、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出海加速 [13] - 华为终端业务覆盖手机和宽带终端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位列第三 移动宽带终端出货量全球第一 [46] - 海尔旗下微慕科技在亚非地区品牌市占率TOP3 锂电UPS进入全球TOP5 [59] 出海方法论 - 需评估国别选择、组织建设、市场营销及合规避险四大要素 [37] - 通过理论、案例和工具三位一体提升出海判断力、安全力和业务力 [38] - 借鉴PEST模型、CAGE模型等工具规划出海路径 [43] - 需注重跨文化沟通和团队融合 避免一出海就踩坑 [49][40]
康拓医疗:PEEK骨板美国本土化生产线已正式投产,开展"4D 生物活性板"在当地准入工作
财经网· 2025-09-17 16:44
海外业务发展 - 美国控股子公司BIOPLATE承担海外研发、生产、销售职能 运营成本较高[1] - BIOPLATE通过丰富产线、转移生产、提升运营效率等措施提高盈利能力 2025年上半年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1] - 公司已完成近40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市场准入 未来将通过扩充团队和加大资源投入扩大业务规模[1] 美国市场布局 - PEEK骨板美国本土化生产线正式投产 业务推广正常推进中[1] - 已开展4D生物活性板和PEEK固定系统在美国市场的准入工作 以丰富产品品类并提升竞争力[1] 毛利率管理 - 公司通过积极营销政策提高PEEK材料产品收入规模[1] - 通过拓宽非集采区域高值产品品类提升收入规模[1] - 持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以维持毛利率稳定[1] 口腔业务拓展 - 持续围绕优贝雅品牌种植系统开展市场拓展[2] - 通过收购蝾螈生物股权引进口腔可吸收生物膜及骨修复材料产品[2] - 构建覆盖口腔种植全流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提升市场竞争力[2]
研报掘金丨华源证券:维持潮宏基“增持”评级,推进H股上市,有望加速全球化进程
格隆汇APP· 2025-09-17 14:27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1] - 2024年开启品牌出海进程 在马来西亚 泰国 柬埔寨开设门店[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进驻柬埔寨核心商圈 在金边永旺商场及西港Umall商场开设2家门店 完善海外零售网络[1] 产品线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增加"东方美学"特色黄金产品线 巩固"串珠编绳"特色产品线[1] - 推出布丁狗 人鱼汉顿 线条小狗 黄油小熊四个IP授权系列产品[1] - 定位东方时尚珠宝 打造年轻化品牌 围绕"非遗" "串珠"与"流行"三大差异化类别持续深耕[1] 品牌与业绩前景 - 抓住年轻人审美偏好 持续释放品牌势能[1] - 品牌势能释放有望打开公司业绩空间[1]
奇瑞汽车(09973) - 全球发售
2025-09-17 06:29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發售 股份代號 :9973 聯席保薦人、保薦人兼整體協調人、整體協調人、 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整體協調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重要提示 重要提示:如 閣下對本招股章程的任何內容有任何疑問, 閣下應尋求獨立專業意見。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及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對本招股章程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招股章程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 承擔任何責任。 本招股章程副本連同本招股章程附錄七「送呈公司註冊處處長及展示文件」一節所指定文件,已根據香港法例第32章公司(清盤 及雜項條文)條例第342C條的規定送呈香港公司註冊處處長登記。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及香港公司註冊處處長對本 招股章程或上述任何其他文件的內容概不負責。 預期發售價將由整體協調人(代表包銷商)與我們於定價日通過協議釐定。定價日預期為2025年9月23日(星 ...
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03:12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15:00-16:00通过网络平台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出席并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 [2] 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热管理产品收入占比超过60% 其中新能源业务增量明显 [3] - 2025年1-6月新能源车热管理产品实现收入68,071万元 占热管理系统收入比例55.42% [3] - 报告期内获得新项目定点138个 其中新能源项目112个 [3]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 主要因客户年度降价要求及内部降本措施效果滞后 [4] - 部分高毛利产品对应整车销量同比下降 影响毛利结构 [4] - 公司已推动多维度降本行动 涵盖制造环节、工艺技术优化和供应链整合 [4]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波兰工厂已进入快速成长期 批量供应沃尔沃、Stellantis等重点客户 [7] - 波兰工厂集成模块类产品2024年产量约4万套 预计今年产量继续提升 [8] - 马来西亚工厂作为募投项目按计划推进 主要资金来源于募集资金 [5] - 摩洛哥工厂以自有资金投入 已完成工厂选址 目标服务欧洲主机厂客户 [5] - 马来西亚新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投产 重点扩产铝管及空调管路总成产品 [9] - 摩洛哥基地预计2026年底初步建成并具备试产条件 [1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成功实现电子水泵、板式换热器、温压传感器等关键产品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 [13] - 空调胶管产品完成性能检测与小批量生产验证 预计逐步放量 [13] - 从发动机胶管向汽车空调胶管领域拓展 并推进液冷系统胶管产品研发 [13] - 在汽车电子领域积极投入 强化研发创新与项目储备 [13] 新兴业务拓展 - 电子水泵及橡胶管、尼龙管产品用于数据中心和储能电柜领域液冷产品的小批量供货 [17] - 拟投资5000万元在常州市设立全资子公司 专门从事储能、服务器等领域液冷相关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17] - 子公司麦极客无线充电业务去年产值突破亿元 在手订单储备充足 [18] - 车载冰箱完成年产10万台生产线建设 获得福田戴姆勒商用车型项目定点 预计年底批量投产 [18] 客户与市场战略 - 依托核心客户资源持续拓展新能源车企及传统主机厂客户 [14] - 与主流车企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部分新产品已获得供应商资质认可 [14] - 推进国际化布局 同步发力国内与海外两大市场 [15] - 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与供应链建设 提升全球订单响应能力 [15] 创新与效率提升 - 加大研发投入 注重技术集成与系统化解决方案能力建设 [17] - 通过智能制造和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17]
74人被辞,46人移交司法!利润承压的安踏大力反腐
国际金融报· 2025-09-16 22:23
反腐的风吹到了安踏。 9月16日,据"廉洁安踏"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安踏集团聚焦高风险领域推进反腐专项治理,通过 内部审计、监察、稽核等多重举措严厉打击贪腐行为。 辞退74人 截至2025年8月,因严重舞弊触犯集团红线被辞退的员工74人;涉嫌违法犯罪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内外 部人员46人(内部21人,外部25人),其中包含总裁级1人,总监级14人、经理级4人;追诉离职人员3 人(因在职期间职务犯罪);违反诚信廉洁责任条款的舞弊供应商及合作伙伴45家,查处案件涉及违法 犯罪金额约3千万元。 其强调,安踏集团设立"职业追溯机制",任何员工在任职期间的职务犯罪行为,不受在职状态和时间限 制,一经发现必将依法追究责任,让腐败行为无处立足。 强化内控防线外,安踏集团成立"诚信道德委员会",修订《反贪腐制度》《奖惩管理制度》《供应商廉 洁合规管理办法》等6项核心制度,将第三方合规管理、供应链风险防控等纳入规范框架。并严格执行 采购、工程、营销等高敏感、高风险岗位的定期轮岗制度;构建"三道防线"体系,覆盖公司58个风险模 块,208个风险责任,通过风险负责人清单管理举措压实各级管理者职责。 利润承压 今年以来,安踏集 ...
拟赴港IPO,存储芯片龙头北京君正加速全球化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16 18:25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公司已于9月15日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和加快海外业务发展[1] - 公司采用无晶圆厂模式 是一家计算、存储、模拟芯片提供商 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安防等市场[1] - 以2024年收入计算 公司在利基型DRAM、SRAM、NOR Flash、IP-Cam SoC领域均占据市场领先地位[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计算芯片新产品T33已投片 主要面向H.265安防市场 T42预计2026年投片[1] - 基于20nm/18nm/16nm工艺的DRAM产品开始陆续送样[1] - 推出车规级LED驱动及互联芯片[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降:54.12亿元、45.31亿元、42.13亿元[1]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持续下降:7.79亿元、5.16亿元、3.64亿元[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49亿元 净利润2.03亿元[2] - 2025年上半年计算芯片收入6.04亿元 同比增长15.59%[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1.89亿元 同比增长8.10% 环比增长12.13%[2] - 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增长17.22% 环比增长74.83%[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北京屹唐盛芯2025年7月18日至9月12日减持482.54万股 减持比例0.999999%[2] - 北京屹唐盛芯近一年累计减持约2194.35万股 持股比例从14.43%降至7.999991%[2] - 2025年2月部分股东、董监高宣布计划减持合计约253万股股份[2] - 绍兴韦豪2025年3月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4.99998% 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东[2]
2800亿的潮商龙头,冲刺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9-16 17:56
在招股书里显示,立讯精密在2024年营收达了2687.95亿元,净利润是145.79亿元,稳居全球精密制造解 决方案行业的第四、中国大陆的第一。立讯精密的产品渗透率令人惊叹:全球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只 智能手表、每五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部或一辆搭载了立讯精密的零部件。客户涵盖了苹果、华为、特 斯拉等全球顶级品牌,并且为超过百家《财富》500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8月18日,中国精密制造巨头立讯精密,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登陆港股主板。这是继 蓝思科技、歌尔微之后,又一家苹果产业链核心企业,选择在港股二次上市。这一次IPO预计募资超10 亿美元(约合71.8亿元人民币),由中信证券、高盛、中金联合保荐。 从"代工小厂"到全球第四的逆袭之路 立讯精密创办始于2004年,创始人王来春创业前,是从富士康的基层员工做起,创业后带领团队深耕连 接器领域,逐步切入苹果供应链。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时,公司市值还不足百亿;如今,立讯精密已成 为了横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等领域的"超级工厂",2023-2025年连续上榜《财富》世界500强。 果链企业的突围之道 港股上市背后的战略雄心 立讯精密赴港上市,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