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收窄
搜索文档
国有大行“期中考”答卷: 扩规模、稳息差、向中间收入要效益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18:21
核心观点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中期业绩整体呈现资产规模增长但经营指标分化的态势 三家银行净利润出现下滑 净息差普遍承压但降幅边际收窄 非利息收入占比显著提升成为重要收入补充[2][4][9][12] 资产规模表现 - 工商银行总资产达52.3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2%[3] - 农业银行资产总额46.86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8.37%[3] - 建设银行资产总额44.43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9.52%[3] - 中国银行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4.93%[3] - 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8.1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3] - 交通银行资产总额15.44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3.59%[3] 经营业绩分化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37亿元同比增长0.85% 净利润1399.43亿元增长2.53%[6] - 交通银行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同比增长0.77% 净利润460.16亿元增长1.61%[6] - 邮储银行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 净利润494.15亿元增长1.08%[7]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270.92亿元增长1.6% 净利润1688.03亿元下降1.5%[7] -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3942.73亿元增长2.15% 净利润1626.38亿元下降1.45%[7]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增长3.76% 净利润1261.38亿元下降0.31%[7] 净息差变化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0%同比下降13个基点 降幅边际收窄[9] - 建设银行净息差1.40%同比下降14个基点[9] - 农业银行净息差1.32%同比下降13个基点[9]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同比下降18个基点[9]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同比下降21个基点[9]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同比下降8个基点[9] 收入结构优化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同比增长26.43% 占比从28.48%升至34.71%[14] - 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1135.16亿元增长6.5% 占比从25.34%升至26.58%[15] - 农业银行非利息收入874.64亿元增长15.1% 占比从20.71%升至23.64%[16] - 建设银行非利息收入1075.64亿元增长19.64% 占比提升约4个百分点[16] - 邮储银行非利息收入403.88亿元增长19.09% 占比从19.18%升至22.51%[17] - 邮储银行中间收入同比增速达11.59% 占比提高0.85个百分点[18] 业务策略调整 - 农业银行通过优化生息资产结构提高收益资产占比 人民币新发放贷款利率保持同业较优水平[11] - 中国银行境外机构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超70% 有效对冲净息差下降影响[13] - 邮储银行通过信贷规模增长和负债成本管控改善利息净收入表现[18]
投资收益暴增111%撑起非息“亮点”?郑州银行转型之路仍待考验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14: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达7,197.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1% [1] - 营业收入66.90亿元,同比增长4.64%,净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2.10% [1] - 利息净收入53.51亿元(同比+1.04%),非利息收入13.39亿元(同比+22.02%)[1] 资产负债结构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060.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5% [2] - 吸收存款本金总额4,466.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1% [2] - 净利差1.56%(同比-0.14pct),净利息收益率1.64%(同比-0.16pct)[2] 收入结构分析 - 利息净收入占比79.98%,非利息收入占比20.02% [3] - 投资收益12.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1.10%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11.94% [3]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4] - 不良贷款总额71.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2亿元 [4] - 逾期贷款210.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50亿元,逾期贷款占比升至5.19% [4][5] 风险抵补能力 - 拨备覆盖率179.20%,贷款拨备率3.16% [1][4]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31.72亿元,同比增加10.86% [2] - 房地产业不良率9.75%,批发零售业不良率3.84% [5] 成本控制成效 - 业务及管理费14.68亿元,同比下降6.82% [2] - 资本充足率等主要监管指标均符合要求 [1] 战略转型进展 - 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 [1] - 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国家战略方向主动布局 [5] - 通过规模扩张支撑业绩增长,但净息差收窄制约盈利提升 [2][5]
中国银行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61%,净息差收窄拖累净利息收入降5.27%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8:43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75.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5% [1][6] - 营业收入达3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 [6] - 总资产规模36.79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93% [6] 收入结构变化 - 利息净收入2148.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7%,主要受净息差收窄影响 [1][2] - 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6.43%,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34.71% [1][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7.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7% [1][3] 净息差与成本管控 - 净息差为1.26%,同比下降18个基点,主要因LPR下调及外币降息等因素影响 [2] - 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下降33个基点,显示存款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2] - 成本收入比25.11%,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 [2]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率1.24%,较上年末微降0.01个百分点 [4]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97.39%,仍处充足水平 [4] - 资产减值损失575.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8% [1] 战略业务发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59万亿元人民币,授信户数16.11万户 [5] - 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6.95% [8]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65万亿元人民币,客户数超172万户 [8] - 制造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2.99%,民营企业贷款增长12.93% [4] 资本补充与充足率 - 成功向财政部发行A股募集资金1650亿元人民币 [5] - 发行500亿元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 [5] - 资本充足率18.6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57% [5]
中信银行上半年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2.78% 零售业务税前利润翻倍
经济观察网· 2025-08-28 11:21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364.78亿元 同比增长2.78% [1] - 营业收入1,057.62亿元 同比下降2.99% [1] - 利息净收入712.01亿元 同比减少14.07亿元 下降1.94% [3] - 非利息净收入345.61亿元 同比减少18.50亿元 下降5.08% [4] - 业务及管理费用284.60亿元 同比减少13.35亿元 下降4.48% [4] 资产与负债规模 - 资产总额98,584.6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42% [2] - 贷款及垫款总额58,019.00亿元 增长1.43% [2] - 客户存款总额61,069.07亿元 增长5.69% [2] - 生息资产平均余额88,006.57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6.78% [3]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率1.16% 与上年末持平 [1] - 拨备覆盖率207.53% 较年初下降1.90个百分点 [1] - 不良贷款余额671.34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6.49亿元 增幅0.98% [1] 净息差表现 - 净息差1.63% 较去年同期1.77%收窄14个基点 [3] - 资产收益率下行速度远超规模增长 导致利息净收入下降 [3] 零售银行业务 - 零售业务税前利润55.95亿元 同比增长109.2% [5] - 个人客户总数1.49亿户 较上年末增长2.30% [6] - 富裕及贵宾客户476.78万户 增长3.91% [6] - 私人银行客户管理资产月日均余额1.2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33% [6] - 私人银行客户数量9.21万户 同比增长9.57% [6] 财富管理业务 - 零售理财产品余额1.4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11% [6] - 代销公募基金保有规模1,544.94亿元 [6] -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0.3% [7] - 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量较上年末提升1位 增幅0.9% [7] 数字化转型成效 - 智数平台月活用户较年初增长56% [7] - 月均触达客户人次较上年末提升超20% [7] - 全量经营策略对零售管理资产提升贡献率达50% [7] 公司治理与战略 - 董事长方合英持续在任 保障"五个领先"银行战略实施 [8] - 芦苇于2025年2月被聘任为行长 4月正式就任 [8] - 董事会审议通过不再设置监事会议案 [9] - 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0.7% 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1.88元 [2] 股价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股价上涨22% H股股价上涨43% [2]
“优等生”遇新烦恼 江苏银行“广种”而“薄收”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2:32
资产规模与结构 - 公司资产总额达4.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同比增幅超26%,增速在上市银行中领先 [3] - 非信贷资产推动扩表加速,衍生及金融投资、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同业资产增速分别为23.1%、37.8%和41.95%,显著高于发放贷款及垫款16.38%的增幅 [3] - 债券投资力度加大,同业资产规模扩张提速,对扩表形成有力支撑 [2][3] 业务发展 - 对公贷款余额1.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0%,其中基础设施贷款增长31%,制造业贷款增长18.90% [4] - 零售AUM规模超1.59万亿元,半年新增突破1600亿元创历史新高,但个人贷款余额仅增长3.07%至6955亿元 [4] - 消费贷客户新增13.94万户,为去年同期1.88倍,通过"金融+场景"生态跨界创新推动 [4] 收入与盈利 - 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 [6] - 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同比大增19.10%,但贷款利息收入仅增长0.55%至497.03亿元 [6][7] - 净息差1.78%,同比下降12个基点,较上年末下降8个基点,生息资产和贷款收益率分别下降38和32个基点 [6] - 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162.84亿元,同比增长25.71%,占利息收入比重23.29% [7] 非息收入与投资收益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86亿元,同比增长5.15% [6] - 投资收益79.6亿元,同比减少1.2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26亿元,同比减少22.72亿元 [7] - 两项收益减少导致营收增速潜在影响约5.22个百分点,若未减少营收增速有望超13% [7]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84%,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创上市以来新低,关注类贷款比例下降0.16个百分点至1.24% [8] - 不良净生成和核销规模分别为116亿元和99亿元,同比少增3.7亿元和9.4亿元 [8] - 拨备覆盖率331.02%,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多增35亿元,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8] - 对公不良率下降8个基点至0.8%,零售不良率下降1个基点至1.05%,个人经营贷不良率大幅下降37个基点至1.67% [8] 资本充足率 - 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36%、11.17%和8.49%,较2024年末下降0.63、0.65和0.63个百分点 [9] - 上半年发行300亿元永续债(4月200亿元、6月100亿元)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 [10]
降,降,降…贵阳银行各项业绩指标全线下降 董事长去年领31万激励工资
凤凰网财经· 2025-08-27 22:01
核心观点 - 贵阳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22%至65.0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20%至24.74亿元,连续两年半出现业绩双降 [2][3][15] - 盈利能力指标全面下滑,净息差下降0.28个百分点至1.53%,净利差下降0.20个百分点至1.55%,总资产收益率下降0.04个百分点至0.35% [2][7][8] - 资产质量承压,不良贷款率上升0.12个百分点至1.70%,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49%,但拨备覆盖率238.64%仍高于行业平均211.97% [11][13][14] 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营业利润25.80亿元,同比下降6.64% [3][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下降7.20%,扣非后净利润24.70亿元,同比下降6.33%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1.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9.54% [4] 收入结构分析 - 利息净收入49.20亿元,同比下降15.26%,其中利率因素导致减少7.26亿元,规模因素导致减少1.60亿元 [7] - 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75.85亿元,同比下降9.16%,占收入结构的56.1% [5][6] - 债券及其他投资利息收入21.94亿元,同比下降13.14%,信托及资管计划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7.67% [6][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盈利3.43亿元转为亏损5.11亿元,同比下降249.11%,投资收益17.39亿元同比增长70.44% [9][10]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70%,较去年同期上升0.12个百分点,高于商业银行平均1.49% [11][14] - 房地产业不良率从1.05%升至1.75%,批发零售业不良率4.58%仍处于高位 [11][13] - 拨备覆盖率238.64%,下降18.4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行业平均211.97% [13][14] - 资本充足率14.97%、一级资本充足率13.7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73%,均符合监管要求但较去年同期下滑 [2][13][14] 历史业绩趋势 - 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半下降:2023年同比下降3.50%,2024年同比下降1.09%,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2.22% [15][16]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半下降:2023年同比下降8.92%,2024年同比下降7.16%,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7.20% [15][16]
业绩连续两年下滑!贵阳银行上半年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
贝壳财经· 2025-08-26 21: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 归母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下降7.2% [1][2] - 利息净收入49.20亿元同比下降15.26%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11亿元同比减少8.53亿元 [2][3] - 非利息收入15.80亿元同比下降1.22% 其中投资收益同比增加7.19亿元 [6] - 净息差1.53%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 [5] - 连续三年上半年及2023-2024全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4]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7415.36亿元较年初增长5.08% 贷款总额3434.61亿元较年初增长1.27% [8] - 存款总额4337.70亿元较年初增长3.47% 储蓄存款2306.65亿元占比53.18%较年初上升2个百分点 [8][9] - 对公贷款余额2907.65亿元占贷款总额超80% [10]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58.24亿元较年初增加4.76亿元 不良贷款率1.70%较年初上升0.12个百分点 [10] - 正常类贷款占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关注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分别上升0.15/0.18/0.03个百分点 [10] - 拨备覆盖率238.64%下降18.43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14.97%下降0.23个百分点 [11] 业务分布 - 贵州省内收入55.27亿元占比93.77% 其中贵阳市收入19.72亿元占比33.46% [12] - 四川省收入3.67亿元占比6.23% [12] 子公司情况 - 贵银金租公司资产354.20亿元 上半年营业收入4.60亿元净利润1.75亿元 [12] - 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资产128.8亿元 上半年营业收入1.46亿元净亏损0.08亿元 [13] - 参股的息烽发展村镇银行净亏损331.99万元 花溪建设村镇银行净利润84.32万元 [13]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新一轮“降息”或开启?
经济网· 2025-08-21 16:25
村镇银行存款利率调整 - 浙江、贵州、吉林等地多家村镇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降幅为10-20个基点 [1] - 江苏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85%降至1.75%,降幅10个基点 [2] - 嵊州瑞丰村镇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利率全面下调,三年期利率降至1.3%,五年期利率降至1.3% [3] - 白山浑江恒泰村镇银行三年期存款利率由1.95%降至1.75%,五年期利率由1.90%降至1.70% [3] - 吉林昌邑榆银村镇银行、贵定恒升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近期也下调存款利率,降幅10-20个基点 [3] 个别银行高息大额存单产品 - 苏商银行推出二年期年利率2.1%、三年期年利率2.3%的大额存单产品,认购起点20万元 [4] - 二年期大额存单发行规模1亿元,三年期大额存单发行规模2亿元 [4] - 高息大额存单被视为短期阶段性揽储行为,不具备可持续性 [4]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存款利率下调以中小银行为主,旨在应对净息差下滑趋势,主动调控负债成本 [1] - 业内人士预计三季度和四季度将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时间窗口可能在10月左右 [5][6] - 中小银行吸储难度较高,过去通过利率加点方式吸引客户导致存款成本居高不下 [6] - 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负债端成本管控需求持续存在,可能通过LPR联动机制实现传导 [6] - 中小银行需摆脱高息存款依赖,打造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和客户黏性 [1][4][7]
业绩亮眼背后:江阴银行如何靠投资收益“对冲”息差压力?
经济观察网· 2025-08-17 12:0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达2075.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7% [2] - 负债总额1883.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6%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189.54亿元,同比增长1.96%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01亿元,同比增长10.45%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6.69% [2] - 利息净收入14.09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 投资收益8.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44% [2] - 信用减值损失为8.68亿元,同比略有下降 [2] 投资收益与非息收入 - 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22.35%提升至36.72% [3] - 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从上年末的197.03亿元增至253.35亿元,增幅达28.58% [3] - 政府债券规模从34.74亿元增至127.57亿元,增幅达267.27%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5008.5万元,同比下降35.15% [3] - 其他收益合计实现1.39亿元,同比增长15.23% [3] 利息业务与资产负债结构 - 利息收入28.94亿元,同比下降3.72% [4] - 利息支出14.85亿元,同比下降6.82% [4] - 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314.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7% [5] - 企业贷款占比超过80%,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是前三大投放行业,合计占比超过60% [5] - 存款总额为1648.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5%,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达87.49% [5] - 定期存款占比64.91%,活期存款占比28.82% [5] 资产质量 - 逾期贷款余额为13.99亿元,较上年末的16.78亿元显著下降2.79亿元,降幅16.63% [6] - 逾期3个月以上的贷款高达9.61亿元,占比达68.69% [6] - 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余额也有所减少 [6] - 信用减值损失为8.68亿元,同比下降3.27% [6] 行业挑战与战略方向 - 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持续收窄,依赖传统存贷业务的盈利模式承压 [6] - 区域性银行在金融科技投入上往往落后于全国性银行 [6] - 贷款高度集中于常州、无锡和苏州,可能放大区域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 [7] - 需在深耕本土市场的同时,审慎探索跨区域或差异化业务布局 [7] - 需加快向财富管理、交易银行等轻资本业务转型 [7]
需重视银行净息差收窄的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7:14
净息差收窄现状 - 银行业平均净息差连续五年下滑 2024年降至152% [1] - 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43% [1] - 银行业机构总资产达45899万亿元 占金融业总资产896% [3] 净息差收窄驱动因素 - 全球经济增长挑战及经济周期下行始于2019年 [2] - 非对称货币政策及LPR下调引导社会融资利率下行 [2] - 银行间存贷款价格战导致内卷式竞争加剧 [2] - 银行业务结构差异及风险策略选择产生分化影响 [2] 净息差收窄影响 - 直接削弱银行利息业务盈利能力 [3] -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显著增大 [3] - 传统存贷业务模式难以为继 倒逼业务转型 [3] - 银行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应对存量风险敞口 [3] - 体现银行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力的政策落实 [3] 国际经验与应对策略 -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资产端稳定高收益资产及中长期贷款占比 [4] - 负债端强化定价管理提升低成本结算资金比例 [4] - 大力发展财富管理/投行/交易银行等轻资本非息业务 [4] - 通过资信证明/跨境理财通等服务收费拓展收入来源 [4] - 应用自然对冲及衍生品工具提升综合风险管理能力 [4] - 国际化布局开拓高收益信贷市场及跨境业务 [5] - 监管层需提高容忍度并优化长期低利率环境指标约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