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
搜索文档
加快新一批典型镇村培育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8.18-08.24)
南方农村报· 2025-08-25 20:35
乡村振兴政策部署 - 广州持续深化与龙岩产业协同 健全产业合作机制 探索广州研发加龙岩基地等新模式 [2][8][11] - 汕头围绕环境整治 设施配套等问题加强精细化长效管理 探索改造闲置空间为公共设施 [2][20][23] - 梅州要求丰顺县加快第三批典型镇村培育 推进高铁高速国省道沿线示范路段建设 [3][29][31] 区域发展模式创新 - 东莞强调发挥市领导挂点联系镇街机制作用 用鲜活案例调动村集体企业等各方积极性 [4][38][40] - 中山加强侨房保护活化利用 整合村落与景区资源 串珠成链打造十里画廊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4][44][46] - 肇庆树立大水利思维 培育发展内河航运涉水文旅智慧农业等业态拓展水资源价值转化途径 [5][49][50] 生态与经济协同推进 - 清远持续巩固生态优势 推进绿化美化 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经济培育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新业态 [6][58][60] - 揭阳统筹抓好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 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班子 [6][64][66] 资源整合与机制建设 - 汕头用好公益加微利模式 发动企业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15][24][25] - 梅州围绕人进城钱进县地盘活权赋能等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市县国企作用推进土地整治 [33][34] - 揭阳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 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68][69]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融合 杭州绘就共富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8-25 09:40
产业升级与智慧农业 - 杭州余杭区径山村通过数字化管理茶园 实现土壤墒情 空气温湿度和病虫害预警等数据实时监测 [2] - 径山村统一品牌管理 推进生态种植和精深加工 年茶叶产量达6万余斤 并开发茶面膜 茶口喷等近百种衍生品 [2] - 传化集团在萧山区"谢径安"村推动科技立村 每年生产优质种苗5000万株 带动种植面积超万亩 [8] 城乡收入与经济发展 - 2024年杭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805元 低收入农户人均达28237元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收缩至1.64:1 [3] - 2024年上半年杭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亿元 同比增长3.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6元 同比增长5.2% [10] - "谢径安"村运营吸引40家企业入驻 2024年新增年产值超1亿元 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65万元 累计带动村民增收超2000万元 [8] 公共服务均等化 - 杭州累计组建县域医共体34个 实现村级标准化卫生服务点全覆盖 省内异地结算定点医院开通率100% [7] - 建成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6家 康养联合体覆盖率超90% 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超90% [7]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370元 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01元 [7] 教育资源配置 - 淳安县构建梯度化教育服务体系 实现高中向县城集聚 义务教育向片区中心集聚 学前教育向乡镇中心集聚 [5] - 新建淳安县第三中学提供1800个高中学位 原汾口中学和威坪中学整体迁入县城 [5][6] - 淳安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成功入选全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5] 文化资源整合 - 杭州创新文明培育机制 在余杭区开展"最美全家福"公益活动 在富阳区构建"15分钟文化圈"串联文化服务点 [7] - 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通过"乡园计划"盘活100多幢古建筑成为非遗展示平台 [7] - 乡村文化活动如"村晚" 非遗市集和艺术节成为城乡情感共鸣的桥梁 [7] 村集体发展模式 - 杭州以党建联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 计划2027年前建成100个重点村片区组团 辐射超1000个行政村 [9] - 临平区星桥街道整合50余亩村级留用地 与国企合作开发宠物特色产业园 推动村集体经济年增长超20% [9] - 建德市大同镇构建"政府+强村公司+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共同体 先后组建4家强村公司 [9]
浙江万千乡村铺展“共富共美”画卷(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网· 2025-08-23 06:14
核心观点 - 浙江乡村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增效 形成绿色产业驱动乡村振兴的模式 [1][2][9] 生态改善与产业转型 - 衢州市常山县路里坑村从石灰产业转型生态旅游 废弃石灰窑改造为面包窑 带动150名村民就业 村集体增收600余万元 [3] - 金华市武义县坛边村通过环境治理 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 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铁矿区植被覆盖率从30%提升至85% 矿洞景观营收超1.6亿元 [4] - 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关停矿山发展茶产业 茶园规模达3000亩 明前茶售价达每斤7000-8000元 [5] 绿色经济模式创新 - 径山村开发碳汇计量项目 年净碳汇量7938.79吨 通过光伏公交站和有机肥种植实现产业降碳 2024年村集体收入887万元 村民人均收入6.1万元 [5] - 台州市仙居县林坑村发展生态种养模式 蜂蜜产品售价达每斤100元 [6] - “丽水山耕”“安吉白茶”等区域品牌形成产业规模 绿色金融助力“嵊泗贻贝”地理标志商标质押授信35亿元 [7] 共同富裕机制建设 - 丽水市青田县下庄村成立强村公司 整合油茶产业 开发护肤品等衍生产品 2024年共富工坊产值1000万元 带动百余名村民人均增收1.2万元 [8] - 浙江省推进“共富工坊”建设 青田县建成107家工坊 吸纳近8000人就业 实现山区县全覆盖 [8] - 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组建五村联合体 嘉兴市嘉善县缪家村等七村抱团发展 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 [9]
王浩在杭州专题调研生态环保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8-18 11:25
生态环保工作调研 - 省委书记王浩强调要以"走前列、作示范"标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生态省,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1] - 泛龙竹海作为绿色发展示范片区,集生态保育、产业提升与农旅融合于一体,王浩考察了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1] - 王浩指出要充分发挥太湖源镇生态资源,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动"土特产富"全链发展[1] 生态与经济共赢实践 - 青山湖水库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系统治理,从单一防洪功能转变为防洪与旅游休闲双属性,实现生态经济共赢[2] - 王浩考察环湖绿道时强调要采取最严格措施保护青山湖生态,指出"两山"理念超越了传统"先污染后治理"模式[2] - 要求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将"两山"理念落实到"强城""兴村""融合"三大方向,促进生态、经济、生活融合[2] 生态省建设部署 - 王浩强调要把生态省建设纳入"八八战略"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大场景,实施环境整治"811"行动,推进污染防治攻坚[3] - 提出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浙江现代化篇章奠定生态基础[3]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铺展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8-13 08:23
乡村振兴政策成效 - 浙江省义乌市李祖村安装充电桩后降低运货成本并吸引271名农创客发展73个创新业态 [1] - 山东省沂水县朱家坪村通过改造闲置老屋为特色民宿实现去年人均收入4万多元 [2] -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行政村100%通宽带 建成超30万个村级寄递服务站和1.6万家农村敬老院 [3] 农业产业发展 - 2023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绿色有机等农产品总数达8.6万个 [2]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 2024年上半年实际增长6.2% [5] - 杭州市余杭区"未来市集"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拓展文旅产业落地空间 [4][5] 乡村文化服务提升 - 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提升农民文化获得感 [5] - 村级配套设施完善包括卫生室和休闲公园等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 [3]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河滩荒地变为共富资产 一村一景激活全域共游
中国新闻网· 2025-08-03 14:28
建华村露营基地项目 - 建华村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打造近郊沉浸式露营新场景 将河滩荒地改造为露营基地和连片荷花塘 实现变废为宝的综合利用 [1] - 露营项目占地近5000平方米 配备15座休闲遮阳棚和3000平方米互动场坪 提供自助烧烤 露营住宿 团队建设等多元化服务 [1] - 项目采用村集体与第三方租赁合营模式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被村支书称为"聚宝盆" [1] 虒亭镇文旅产业发展 - 虒亭镇将"千万工程"列为"头号工程" 通过打造"民宿牌""农业牌""休闲牌"和"体育牌"推动文旅 产旅 农旅深度融合 [1] - 环宝峰湖特色产业带上各村依托"一村一景"实现业态互补联动 正在形成"全域共游"发展格局 [1] - 重点推进建华 虎口 司马三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 带动全镇37个村庄整体提升 [2] 旅游目的地建设规划 - 建华村规划形成东有潮屿酒店 西有露营基地 北有森林绿地 南有荷塘美景的全方位旅游布局 [1] - 聚力打造"襄约·潮屿"和"襄遇·栖居"两大核心品牌 构建集观光 采摘 住宿 餐饮 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2] - 虎口村发展稻田景观 司马村发展特色种植 水上基地开展皮划艇等水上运动 形成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 [2]
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海南日报· 2025-07-30 09:16
乡村振兴政策实施 -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围绕"千万工程"经验开展专题询问,聚焦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规划、基础设施等问题 [1] - 农业产业链发展存在短板,将采取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企业入园发展、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入链"等措施 [1] - 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群众参与度不足问题,将加强分类指导和完善政策工具箱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计划到2027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同时解决农村水利问题 [2] - 将采取措施解决农村垃圾处理、厕所改造及公共厕所管护问题 [2] - 针对偏远农村道路狭窄、未硬化等问题,交通运输部门将解决"出行难" [2] 资金保障与社会资本 - 财政部门将确保乡村振兴资金高效使用,并激发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建设 [2] - 政府表态将认真吸纳会议意见建议,逐条梳理分类施策推动工作落实 [3] 政策执行机制 - 专题询问采用直面问题的方式,通过"以问促改"推动工作落实 [3] - 各厅局负责人现场应询,既讲情况也讲思路,形成问题-原因-对策的清晰路径 [3]
浙江发布美丽林相提升总体规划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25 14:29
浙江省美丽林相提升总体规划核心内容 - 浙江省8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美丽林相提升总体规划(2025-2030年)》,旨在全域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持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1] - 规划以人为活动频繁区域为重点,通过改造提升形成四季分明的美丽森林景观 [1] - 规划提出"一主三面、八脉两网、多维多点"的空间布局,覆盖省界、水系、交通网络及重要节点区域 [1] 空间布局策略 - "一主三面":聚焦与上海江苏交界的主界面、与安徽江西福建交界的门面以及沿海界面 [1] - "八脉两网":覆盖八大水系干流/支流沿线及公路铁路网两侧区域 [1] - "多维多点":包括高铁站、服务区、入城口、保护地出入口等人类活动密集节点 [1] 四大策略与八大工程 - 重要节点提升:在省/市要道结合自然环境打造标志性景观节点 [2] - 江河湖路沿线提升:通过植被组合打造串联自然人文资源的山水画廊 [2] - 浙美山林提升:修复退化林并优化树种比例,培育森林景观与生态共富业态 [2] 规划实施意义 - 该规划是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浙江将通过规划实施美丽林相提升行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示范区 [2]
农业农村部:支持海南加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高水平建好南繁硅谷
快讯· 2025-07-24 22:39
农业科技创新支持 - 农业农村部支持海南加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高水平建好南繁硅谷 [1] - 发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作用,以种业为重点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1]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 支持海南发挥资源禀赋和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1] - 重点发展天然橡胶等产业,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 支持海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产业就业帮扶举措 [1] - 支持海南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1]
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主任会议召开
海南日报· 2025-07-22 10:19
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主任会议召开 决定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于7月28日至30日召开 海南日报海口7月21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7月21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主任会议 在海口召开,决定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于7月28日至30日召开。 主任会议研究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建议议程、日程。建议议程:审议《海南自由贸易港 口岸管理服务暂行条例(草案)》《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草案)》《海南自由贸易 港外商投资条例(草案)》《海南自由贸易港"二线口岸"通关信用管理若干规定(草案)》《海南省涉企行 政检查暂行条例(草案)》《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定(草案)》《海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委员会审查监督预算条例(修正草案)》,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海南省电力建设与保 护条例(修订草案)》《海南自由贸易港涉税专业服务规定(草案)》《海南省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定(草 案)》《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草案)》《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规定(草案)》《海南自由贸易港 安居房建设和管理若干规定(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报请审查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