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搜索文档
南山“甜蜜盛宴”今日开启 今年全区荔枝产量预计达5000吨,妃子笑率先上市
深圳商报· 2025-06-05 01:01
南山荔枝产业概况 - 2025年度南山荔枝预计总产量达5000吨,早熟品种妃子笑6月5日上市,中晚熟桂味、糯米糍6月15日登场,采摘期持续至7月上旬 [1] - 全区荔枝种植面积2 25万亩,平均成花率达90%,核心产区西丽果场三大基地管养荔枝树2万余株,预计产出妃子笑10万斤、桂味与糯米糍各30万斤 [2] - 南山荔枝是深圳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糯米糍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24%,可食率高达81 5% [2] 产业升级与文化赋能 - 99棵百年古树拍卖实现100%成交,标志产业从传统农业向"文化IP+科技赋能"现代化范式跃迁 [1] - 荔林公园1 7公里古荔步道串联百年古树群,2025年文博会推出IP形象"小糯""小桂""小妃",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向文化符号转型 [3] - 西丽果场探索"农业种植+文化体验+品牌营销"新业态,形成超大城市农文旅融合的"南山范式" [3] 产品品质与市场认可 - 南山荔枝200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以焦核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优的品质享誉全国 [2] - 糯米糍品种果肉饱满、甜度出众,果核极小,具有显著市场差异化优势 [2] - 拍卖会吸引40余家企业竞拍,反映市场对高端荔枝产品的强烈需求 [1]
茶咖日报|瑞幸咖啡将推动30余家巴西咖啡主题店陆续建成
观察者网· 2025-05-15 22:26
瑞幸咖啡巴西主题店计划 - 瑞幸咖啡与巴西政府及行业协会合作启动"瑞幸巴西咖啡文化节2 0",计划在全国建设30余家巴西咖啡主题店并新建一座巴西咖啡博物馆 [1] - 公司联合巴西各方推出"巴西中小咖农扶持计划",提供可持续农业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并提升生产效率 [1] - 瑞幸CEO表示将深化与巴西咖啡产业合作,打造巴西文化推广平台 [1] RUU咖啡加盟扩张 - 柠季旗下咖啡品牌RUU于2024年2月开放长沙、上海两地加盟,单店投资约34万元,已有10多位意向加盟商 [1] - RUU采用"柠季x RUU双拼店"模式,非长沙上海地区需先运营柠季门店再升级为双拼店,双拼店前期投资15万-20万元 [2] - 品牌定位自提+外卖小型店,咖啡售价10-30元,全国现有8家门店分布在长沙、上海、衡阳 [2] 星巴克即饮茶咖新品 - 星巴克即饮推出茉莉拿铁和铁观音乌龙拿铁两款茶咖新品,分别采用广西横州七窨茉莉花茶和安溪特级铁观音 [3] - 新品采用低糖配方并控制咖啡因含量,售价59 9元/6瓶*270ml [3] 京东外卖补贴冲击CoCo运营 - 京东外卖百亿补贴导致CoCo奶茶价格低至1 9元/杯,部分门店单日订单量激增50%以上,半小时内接单200单导致设备故障 [4] - 订单暴增引发原材料短缺、配送系统崩溃,部分门店被迫暂停外卖服务 [4] 普洱咖啡品牌价值提升 - "普洱咖啡"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100强,品牌价值40 74亿元 [5] - 普洱市制定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规范咖啡全流程生产,34家企业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6] - 普洱市计划通过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 [6] 阿尔及利亚咖啡进口政策调整 - 阿尔及利亚政府将让国有企业参与咖啡进口以稳定供应,该国年进口咖啡豆13万吨(价值3亿美元),人均年消费3-4公斤 [7] - 2025年3月因价格投机行为处罚53家香蕉进口商,2023年已对干豆实施国家统一进口政策 [7]
山西临汾再添“金名片”两个产品获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3 06:22
地理标志产品认定与扩容 - 山西省临汾市"隆化小米"和"吉县苹果"新获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使该市地理标志矩阵扩容至"2﹢3﹢27"新格局(2个地理标志产品、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1] - 隆化小米产自太岳山南麓红黏土带 具有"金黄透亮、米油浓稠"特质 富含蛋白质、18种氨基酸及维生素A/C 微量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普通产品 [1] - 吉县苹果凭借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的独特地形条件(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形成"果面光滑、香脆甜爽"品质 成为欧盟保护的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并获中国首个苹果类"零碳负碳"农产品证书 [1] 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现状 - 吉县已建成1 6万公顷标准化苹果园 年产值突破12亿元 带动4 2万名果农增收 [1] - 临汾市通过"地理标志﹢"模式推动隰县玉露香梨年销量达3 8万吨 并实现溢价率提升 [2] - 当地建立18道品控体系 覆盖从土壤检测到包装溯源的全流程 同时发布《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2] 产业培育与未来规划 - 临汾市市场监管局构建"三维培育体系" 已梳理戎子酿酒技艺等14项传统工艺 [2] - 计划实施"地标兴农"战略 建设地理标志产业园区 推动玉露香梨、戎子葡萄酒等形成产业集群 [2] - 将探索"地理标志﹢文旅"新模式 开发研学路线 并培育"山西精品"公用品牌 目标2025年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产品产值 [2]
山东:知识产权护航胶州大白菜产业富民增收
新华社· 2025-05-12 07:48
胶州大白菜产业现状 - 胶州市大白菜常年种植面积约6万亩 年产量约30万吨 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近15亿元 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种植900亩胶州大白菜 2022年亩均收入6 8万元 带动周边2000余农户亩均增收1 8万元 [1] - 胶河源农产公司基地种植面积达600亩 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0余个 农忙时节临时用工超1600人次 [2] 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 - 胶州大白菜2006年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需通过土壤 水质 大气等环境检测并遵循团体标准 [1] - 山东省建立数字化地理标志产品特色质量保证体系 结合防伪码 追溯二维码增强品牌公信力 [2] - 胶州市大白菜协会统一包装并完成专利与著作权登记 专用标志被列入黄河生态经济带重点监管名录 [1][2]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1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研发保鲜蔬菜 脱水蔬菜等产品 极速冻干蔬菜成功打入日本 韩国市场 [2] - 每棵胶州大白菜配备"电子身份证"二维码 可查询种植记录 质检数据和地理标志认证信息 [1] 产业带动效应 - 形成"规模种植+就业帮扶+季节性用工"的富民产业链 政府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打击侵权行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