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企重组
icon
搜索文档
观车 · 论势 || 果断停止重组是尊重实际的务实表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2 10:07
央企重组动态 - 东风与长安筹划重组引发行业震动但最终停止 东风公司暂不涉及资产和业务重组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独立央企 [1] - 停止重组是尊重实际情况的务实决策 彰显国家部门立足长远、审慎管理的智慧 [1] 东风汽车发展现状 - 2024年新能源品牌销量达86万辆 同比增长64.4% 2025年1-5月累计销量29.9万辆 同比激增118.1% [1] - 岚图、猛士科技品牌分别在豪华电动和高端越野电动市场站稳脚跟 [1] - 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技术 通过与科技企业合作强化市场竞争力 [1] 长安汽车发展现状 - 2024年总销量268.4万辆 同比增长5.1% 创7年新高 其中新能源销量73.5万辆 同比增长52.8% [2] - 2025年1-5月新能源累计销量35.09万辆 同比增长46.89% 5月单月销量9.48万辆 同比增70% [2] - 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品牌形成差异化市场覆盖 持续突破电池技术和电驱系统研发 [2] - 智能化领域重点投入 迭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座舱体验优化 [2] 停止重组原因分析 - 双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重组可能冲击研发节奏和市场拓展 [3] - 品牌定位存在重叠(如岚图与阿维塔) 强行整合或导致竞争力削弱 [3] - 地域文化差异显著 强推整合可能引发区域博弈和人事震荡 [3] - 行业处于新能源与智能化变革关键期 需保持快速响应能力 [3] 重组终止后的影响 - 长安控股股东变更后决策链路缩短 资源调配更高效 [4] - 东风保持战略稳定性 可自主决策创新 [4] - 未来仍存在技术联合研发(如动力电池)和海外市场协同开拓的合作空间 [4] 行业发展趋势 - 专业化整合符合国资委"聚焦主责主业"政策导向 [3] - 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窗口期需苦练内功 提升技术产品服务能力 [5]
重要重组落地,指数震荡向上!
搜狐财经· 2025-06-06 16:28
兵器装备集团重组进展 - 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汽车业务将分立为独立央企并由国资委按股权出资注入兵器工业集团 [1] - 7家相关上市公司披露重组情况 相关概念股表现强劲 [1][3] 市场走势分析 - 大盘跳空高开后回落 中午企稳反弹 下午震荡反弹 尾盘小回踩 收十字星小K线以蓄势待突破 [1] - 市场突破29日时间窗口最高点 将加速冲击3417点高点 [1][3] - 6月是周线级别反弹月 月初以震荡上涨结构运行 回踩是低吸机会 [1][3] - 今日盘面涨2100多家 跌3000多家 热点轮动 [1] 热点板块 - 兵器装备重组、体育、电力物联网等板块受市场关注 [1][3] - 操作策略建议持股待涨不追高 不做差价 [1]
兵装集团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 长安汽车前五月卖车112万辆有望升格
长江商报· 2025-06-06 07:38
汽车央企分立重组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将分立为独立央企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 实际控制人不变 [2][4] - 分立后兵器装备集团股权将注入兵工集团 长安汽车称分立不影响正常经营 [4] - 市场预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或升级为第三家汽车央企 与一汽、东风并列 [7] 长安东风重组预期变化 - 2月公告曾显示兵器装备集团与东风公司筹划重组 市场猜测将合并汽车业务组建新央企 [6] - 最新公告确认东风公司暂不涉及重组 双方保持独立发展 [3][6] - 行业分析认为当前竞争环境下独立发展可能是更稳妥选择 [3][8] 长安汽车经营数据 - 2024年销量2684万辆创7年新高 新能源车735万辆(+528%) 海外销量536万辆(+496%) [10]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5678亿、9008亿、10159亿元 [10] - 2025年前5月销量11202万辆(+1%) 新能源车3509万辆(+4689%) [12] - 一季度营收34161亿(-773%) 归母净利润1353亿(+1681%) 但较2023年同期697亿明显下降 [12] 行业整合趋势 - 汽车行业面临新能源竞争压力 多家车企启动内部整合(吉利、上汽)或外部合并谈判(日产本田) [8]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分立反映央企专业化重组趋势 而非简单合并 [4][7] 长安汽车市场地位 - 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 拥有162年历史 14个制造基地 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超2500万辆 [7][9] - 形成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矩阵 合资生产福特/马自达等车型 [9] - 上市以来累计盈利82301亿 累计分红24109亿 [11]
长安、东风合并暂停 新汽车央企将成立
每日商报· 2025-06-06 06:23
央企汽车业务重组动态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将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 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1][2] - 分立后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新设立的汽车业务央企 实际控制人不变 [2] - 东风公司明确暂不涉及资产和业务重组 此前传闻的"东风系"与"长安系"合并未落地 [1][3] 长安汽车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597.33亿元 同比增长5.58% 但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下降35.37% [2] - 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与阿维塔科技仍处于亏损 合资公司长安福特保持较好盈利 [2] 资本市场反应 - "东风系"股价集体大跌:东风股份A股跌6.68% 东风科技跌6.73% 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单日跌幅达14.45% [4][5][6] - "长安系"股价表现强势:长安汽车收涨3.34% 相关概念股东安动力/湖南天雁等涨停 兵装重组概念板块单日涨幅8.24% [5][6] 行业整合趋势 - 2025年车企加速整合 除央企重组外 吉利/上汽/广汽等车企已开展内部品牌整合 [6] - 央企整车厂战略性重组有助于整合供应链资源 减少低效竞争 提升新能源车市占率及出海竞争力 [7]
长安、东风重组生变,证券市场反应激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13:49
重组计划变动 - 重庆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将升格为独立中央企业,东风汽车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 [1] - 原计划合并形成年销量超500万辆的"超级舰队",跻身全球前五,但四个月后出现重大转折 [2] - 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长安汽车脱离原控股集团成为独立央企,由国资委直接管理 [2] 市场反应 - 长安汽车股价短暂波动,东风股份和东风科技股价大幅下跌超7% [3] - 长安汽车升格为独立央企后,预计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长期前景被看好 [3] - 东风汽车未参与重组,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投资者对其竞争力产生疑虑 [3] 重组变动原因 - 央企重组面临企业文化融合、产品线重叠、供应链整合等挑战 [4] - 长安汽车以"狼性文化"著称,注重市场灵活性;东风汽车更为稳健,强调规模和资源整合 [4] - 两家企业在多个细分市场存在直接竞争,避免"左右手互搏"是关键难题 [4] 未来发展路径 - 长安汽车可能加速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的布局 [5] - 东风汽车需通过内部改革和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 [5] - 两家企业仍有可能在未来重启重组,尤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 [5] 行业影响 - 重组变动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增添新的变数 [6] - 两家企业需在变革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应对全球汽车产业竞争 [6]
A股重磅!新央企要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05 11:49
央企重组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将分立为一家独立央企 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2][3] - 分立后的兵器装备集团股权将注入兵器工业集团 [5] - 兵器装备集团与兵器工业集团均为央企 业务存在战略协同 [6] 公司公告 -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分立后的汽车业务央企 [1] - 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中光学 湖南天雁 华强科技 东安动力 长城军工等A股公司集体公告 [1] - 东风汽车集团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 [8] 业务规模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产业拥有整车 动力总成 零部件 商贸服务四大主业板块 [4] - 在全国拥有9大整车生产基地 33个整车(发动机)工厂 19家直属企业 [4] - 整车及发动机年产能力278万辆(台) [4] 重组背景 - 2月9日兵器装备集团与东风汽车集团开始筹划重组事项 [10] - 3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 [11] - 重组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11] 企业表态 - 长安汽车董事长表示重组方案基本完成 长安是重要参与者 [12] - 重组将有利于长安汽车发展 增强综合竞争力 [12] - 三家中央汽车企业为一汽集团 东风汽车集团和长安汽车 [12]
盘前汽车股重磅!长安、东风重组最新动态:前者将成独立央企
第一财经· 2025-06-05 09:31
央企汽车业务重组进展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 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分立后集团股权将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不影响长安汽车等公司正常经营 [1] - 东风公司公告暂不涉及资产和业务重组 旗下东风股份等公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 [1] - 截至发稿时 东风股份总市值158.6亿元 长安汽车总市值1245.21亿元 [2] 央企汽车整合背景与政策导向 - 2024年2月东风集团与兵装集团曾筹划重组事项 引发市场对东风与长安整合预期 [2] -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3月明确对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实施单独考核 [2] - 国资委计划对整车央企战略性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 目标2025年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2] 行业整合趋势与机构观点 - 2025年车企加速整合 除央企外 吉利/上汽/广汽等已开展内部品牌改革 [3] - 中信建投认为央企重组可整合供应链资源 减少低效竞争 提升新能源车市占率 助力出海战略 [3] - 平安证券指出央企乘用车业务整合概率高 将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智能电动车规模效应 [3]
回归传统核心资产 - 6月A股策略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金融、消费、医药、科技成长、母婴、大众消费、家居、硬科技、电子、银行 - **公司**: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恒瑞医药、爱尔眼科、药明康德、索菲亚、申洲国际、博西威、卡游、东风集团、长安集团、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国药集团、航天科技、中电子、中电科、云农商行、沪农商行、领益智造、国货行、亿联科技、上海合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6月市场有望回归传统核心资产**:海外关税扰动、财政和美债问题未解决,流动性环境不宽松;国内经济预期改善,资产隐含经济预期修复;小盘股拥挤度达历史高位,可能引发风格切换或回调[1][2] - **关注内需相关传统核心资产**:金融板块的保险、股份行;消费和医药行业龙头;A股和H股新消费(养老、医药消费、母婴)[1][4] - **科技成长领域投资建议**:整体处于拥挤度触底回升阶段,等待红利热度升至高位再配置,关注硬科技领域央企重组[1][4] - **海外宏观层面关注事件**:美债利率冲高后可能触顶回落;美国党争可能阻碍特朗普减税法案通过;关税问题仍可能扰动市场;美债利率上行影响美股和A股行情,回落时权益市场向上,利率回落阶段黄金大概率上涨[1][5] - **国内宏观环境利于核心资产表现**:4月PMI和高频数据回落,但财政和信贷脉冲向上,资产隐含经济预期指向后续PMI有望回升[6][7] - **市场情绪层面变化**:小盘股拥挤度达90分位以上高位,可能出现止盈动力,带动市场调整和风格切换[8] - **内需相关消费领域推荐方向**:提供情绪资源类(宠物陪伴、IP潮玩、寺庙景区);缓解焦虑类(美妆、黄金珠宝、新式茶饮、休闲食品);宣泄情绪类(户外运动、酒水烟草)[9] - **母婴消费领域推荐方向**:母婴零售、婴幼儿奶粉、婴儿护理产品、AI玩具[10] - **大众消费部分方向出现改善迹象**:白酒、啤酒、方便食品及乳制品环比改善,酒类及乳制品产量环比提升,高端白酒价格环比改善,中药价格同环比均提升[11] - **核心资产中长期关注基金重仓股**:前几年经历显著调整且最近三年业绩持续向好,筛选标准包括市值排名、跌幅、盈利复合增速、净资产收益率等[12] -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标的**:中长期看好科创50和恒生科技中的AI自主可控相关方向;短期内关注央企并购相关硬科技标的,证监会修订规定便利重组[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内需相关消费领域梳理完整标的清单,并推荐正在申请港股上市公司如博西威、卡游**[9] - **母婴消费领域每个方向梳理两到三个最推荐标的,共计10个标供参考**[10] - **上周五中证指数披露指数成分调整方案,涉及宽基ETF,调入沪深300和中证1000的新成分股受影响,对银行业相对利好,6月16日生效,ETF一般在生效前一周调仓**[16][17]
长安汽车2024股东大会丨重组不影响既定战略 2025年销量目标300万辆
财经网· 2025-05-28 20:22
公司2025年发展目标 - 2025年全口径收入目标3000亿元,总体销售目标3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100万辆 [1] - 2024年新能源销量73.5万辆(同比+53%),2025年新能源销量目标300万辆(同比增速超36%) [4] 与东风集团重组进展 - 重组由央企集团兵装集团和东风集团主导,目前未公告明确进展,2024年两家车企合计销量516万辆(行业第一) [3] - 重组不影响长安现有品牌/技术/全球化规划,且将强化国际化市场化发展 [3] - 行业专家指出央企合并目的包括提升规模效应(横向/纵向延伸)或供给侧改革(过剩产业整合) [3] 新能源品牌盈亏平衡计划 - 深蓝汽车盈亏平衡点为月销3万台(1-4月累计87822台,同比+66.2%),预计2024年内达成 [4] - 阿维塔2026年目标盈亏平衡,2024年5月计划交付1.3万辆,2030年前拟推17款新车,2027/2030年全球销量目标分别为40万/80万辆 [4] 2024年财务与行业竞争 - 2024年营收1597.33亿元(同比+5.58%),归母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35.37%),全口径营收2767.2亿元(含阿维塔153.5亿元,同比+7.7%) [5] - 行业竞争白热化被视作健康发展前兆,管理层预判2年内将回归良性价值竞争态势 [5]
A股五张图:市场不知缩量恨,隔屏犹炒题材花
选股宝· 2025-05-26 18:31
行情概览 - 指数上午集体回落但午后V转反弹 小盘股题材股集体走强 黄白线全天背离 [3] - 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05% 0.41% 0.8% 但市场近3800股上涨 1400余股下跌 [3] - 两市成交量创近期新低 勉强维持在万亿水平 [3] 核聚变板块 - 板块单边大涨6.78% 融发核电哈焊华通雪人股份集体2连板 大西洋百利电气等先后涨停 [8][9] - 尾盘中核科技中广核技直线拉板 常辅股份久盛电气等集体大涨 [8] - 港股核电股异动 中广核矿业涨超17% 中核国际中国核能科技一度大涨180%和40% [9] - 催化因素为特朗普签署四项核能行政命令 美股核电股Oklo Centrus等开盘涨幅超周五盘后 [5][6] 无人驾驶与智慧物流 - 无人物流车概念走强 远望谷湘邮科技等涨停 科捷智能智莱科技等20CM涨停 [11] - 板块涨幅分别为0.52%和2.39% 催化可能为特斯拉Robotaxi服务6月发布 [11][14] - 券商研报推动新题材 短线资金偏好未炒作过的概念 [12][13] 央企重组概念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战略重组 为重组新规后首单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18] - 央国企改革中科院系概念异动 中国科传一字板 中科信息20CM涨停 [18] - 板块收涨1% 但中国长城中国软件等大市值股冲高回落 [18] 游戏与IP经济 - 游戏板块爆发3.29% 游族网络涨停 电魂网络炸板 冰川网络涨超15% [21][24] - IP经济涨2.3% 京华激光3连板 实丰文化涨停 奥飞娱乐等跟涨 [23][24] - 潜在催化包括网易Q1游戏收入增长及海外AI真人视频技术传播 [2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