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自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港迪技术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透露业务布局与发展规划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8 18:29
业务布局 - 公司构建"一体三翼"战略支点 以武汉总部为核心 深圳 上海 海南三大区域中心协同发展[2] - 去年底成立深圳分公司 今年3月 4月分别增设海南分公司和上海分公司[2] - 通过"重点区域 + 重要人才"双重策略专注业务拓展与人才引进[2] 海外市场及未来规划 - 未来3-5年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 新产品开发及海外市场拓展力度[3] - 延伸产业链并深化服务 走"高端化 差异化 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发展路线[3] - 聚焦国产替代领域与工业自动化 智能化场景定制服务[3] 中高压变频器业务 - 业务进展顺利 部分机型已进入测试验证阶段[4] - 产品发展规划围绕技术升级 场景拓展 全球化布局展开[4] - 与现有自动化驱动产品 智能操控系统协同打造"驱动-控制-管理"全链条产品线[4] - 利用对下游客户的熟悉度加快行业定制化开发 绑定现有客户并拓展新客户[4] 并购及新兴领域 - 主要通过自身技术储备推动研发项目提升竞争力[5] - 关注新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 未来可能在科学谨慎决策前提下寻找合作伙伴与投资标的[5] - 人形机器人领域驱动产品尚未涉足但会关注行业动态[5] - 盾构机变频器在国内市场国产品牌中连续5年稳居第一 将积极关注雅下水电站相关业务机会[5] 下游行业表现 - 上半年船舶 铁路 石油 水泥等下游行业表现较好支撑业务增长[6] - 公司经营基本盘扎实 下游行业覆盖广 与核心客户长期深度合作且客户粘性强[6] - 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并优化产品结构以降低外部环境影响[6]
港迪技术(301633) - 301633港迪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8
2025-08-28 17:50
战略布局与组织发展 - 公司构建“一体三翼”战略格局,以武汉总部为核心,深圳、上海、海南三大区域中心协同发展,通过增设分支机构(深圳、海南、上海分公司)专注重点区域业务拓展与人才引进 [2] 海外市场拓展 - 当前海外业务占比较小,公司正通过增设组织机构、增加专业人才壮大海外团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 中长期发展规划 - 未来3-5年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及海外市场拓展,深化“高端化、差异化、软硬件一体化”产品路线,延伸产业链并强化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定制服务及国产替代领域布局 [3] 中高压变频器业务进展 - 部分机型已进入测试验证阶段,产品发展规划围绕技术升级、场景拓展、全球化布局三大核心,与现有自动化驱动产品、智能操控系统形成“驱动-控制-管理”全链条协同,并基于现有客户资源加快行业定制化开发与新客户拓展 [3] 并购与对外合作策略 - 公司以技术驱动为主,持续通过研发提升竞争力,同时关注新技术与市场变化,未来可能在科学决策前提下寻求合作伙伴或投资标的以推动发展 [4] 新兴领域布局评估 - 人形机器人领域前景广阔但公司现阶段未涉足,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与技术趋势,结合战略与需求评估进入可能性 [5] - 雅下水电站相关产业(如盾构机)需求量大,公司盾构机变频器在国内国产品牌中连续5年稳居第一,将积极关注并争取相关业务机会 [5] 下游行业表现与下半年展望 - 上半年船舶、铁路、石油、水泥等行业表现较好,支撑业务增长 [5] - 面对制造业投资放缓及价格战等挑战,公司对下半年发展保持信心,因下游行业覆盖广、核心客户粘性强,且将通过加大市场开拓、优化产品结构主动应对风险 [5]
汇川技术: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综合毛利率上半年整体上保持稳定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7:48
行业竞争态势 - 工业自动化产品价格今年虽有下降但竞争激烈程度较2024年有所减弱 [1] - 外资品牌库存周期情况无法被公司掌握 [1] 财务表现与展望 - 通用自动化业务综合毛利率上半年整体保持稳定 [1] - 预计下半年整体毛利率仍将维持稳定 [1]
胜蓝转02:国内电子连接器知名供应商
天风证券· 2025-08-28 17:16
核心观点 - 胜蓝转02发行规模11.75亿元,债项评级AA-,转股价值96.77元,纯债价值94.83元,到期补偿利率13%属较高水平,预计上市首日价格126元,建议积极参与申购 [1][3][11] - 公司是国内电子连接器知名供应商,2025Q1营收同比增长17.18%,净利润同比增长38.44%,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和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需求增长 [4][12][34] - 连接器行业下游应用广泛,全球市场规模从2020年627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05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8%,预计2025年达1124亿美元 [17][21] - 募投项目聚焦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和工业控制连接器,税后内部收益率分别为13.70%和13.61%,强化公司在高增长领域的布局 [51][53] 转债基本情况 - 发行规模11.75亿元,期限6年,债项与主体评级AA-,转股价54.56元,转股价值96.77元 [1][8] - 票息算术平均值1.18元,到期补偿利率13%,纯债价值94.83元(按6年期AA-级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3.74%贴现计算) [1][8] - 全部转股对总股本摊薄压力13.16%,对流通股本摊薄压力13.71% [1][8] - 利率结构:0.20%、0.40%、0.80%、1.50%、1.90%、2.30%,转股起始日期2026年3月3日 [9] 中签率分析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60.94%,首日配售规模预计65%,剩余网上申购规模4.11亿元 [2][10] - 单户申购上限100万元,假设网上申购账户750-850万户,预计中签率0.0048%-0.0055% [2][10] - 前两大股东胜蓝投资控股持股54.20%,伍建华持股2.14% [2][10] 申购价值分析 - 公司PE(TTM)78倍,市值86.44亿元,在10家同业企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3][11] - 2025年以来正股上涨51.38%,同期行业指数上涨32.60%,年化波动率70.93%,股权质押比例5.02% [3][11] - 参考环旭转债(规模34.50亿元,溢价率28.66%)和海能转债(规模6.00亿元,溢价率26.73%),给予胜蓝转02上市首日30%溢价 [3][11]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消费电子连接器(营收占比68.61%)和新能源汽车连接器(营收占比24.90%),光学透镜业务占比约5% [12] - 境内销售占比超70%,亚洲区域外销占比21.21%,受益于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区位优势 [12][13][46] - 全球连接器市场头部集中,泰科电子份额15%,安费诺11%,立讯精密和富士康份额各5%以内 [27][31] - 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2024年达2181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2312亿元 [17][21]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Q1营收3.37亿元(同比+17.18%),营业成本2.51亿元(同比+17.31%),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38.44%) [4][34] - 销售毛利率25.36%(同比-0.08pct),净利率9.05%(同比+1.93pct),期间费用率15.05%(同比-1.50pct) [34][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05亿元,收现比1.03,付现比0.89 [36][42] - 同业对比:2025Q1营收增长率17.18%高于行业平均9.56%,毛利率25.36%高于行业平均20.53% [43][44] 竞争优势与技术布局 - 掌握压接技术、精密注塑成型技术、冲压件精密模内成型等关键工艺 [4][46] - 客户资源覆盖消费电子(小米、TCL、富士康、立讯精密)和新能源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领域 [4][46] - 在数通领域成为浪潮、曙光、联想等头部客户核心供应商 [46] 募投项目分析 - 募集资金4.50亿元,投向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及组件项目(投资额2.56亿元)和工业控制连接器项目(投资额1.97亿元) [51] - 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分别为13.70%和13.61%,投资回收期分别为8.15年和8.42年 [53] - 顺应800V高压平台普及和工业自动化国产替代趋势,强化区域配套能力和客户协同 [51][52]
港迪技术:上半年实现营收2.1亿元
中证网· 2025-08-28 15: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 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1.86万元 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研发投入2224万元 同比增长21.27% [2] - 重点投向模块化技术平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刀盘变频器驱动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及高压变频器 [2] - 拥有专利129项 其中发明专利39项 软件著作权87项 [1] - 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及6项团体或地方标准 [1] - 盾构机专用变频器经鉴定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 连续五年稳居国产市场份额第一 [1] 产品与业务布局 - 主导产品包括变频器、智能操控系统及管理系统软件 应用于港口、盾构、石油等20余个行业 [1] - 采用传统优势+新兴赛道双轮策略 传统领域港口智能化改造订单稳步增长 盾构领域受益基建投资 [2] - 船舶行业高效变频器方案营收占比大幅提升 石油行业推出储能修井机、电动猫道等创新产品 [2] - 2025年6月HF680N系列2400kW能量回馈系统应用于900吨造船龙门吊 为世界最大直径硬岩竖向掘进机提供核心变频柜 [2] 战略发展 - 构建武汉总部+三大区域中心格局 深圳、上海、海南分公司相继成立 [2] - 与海康威视联合开发工业自动化+智能物联解决方案 整合机器视觉与驱动控制技术 [2] - 与中铁联集合作推进铁路智慧场站建设 实现从港口向多式联运延伸 [2] - 持续加码中高压变频器等高端产品研发 向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3]
二季度业绩发力,港迪技术上半年实现营收2.1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27 22: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归母净利润1841.86万元,同比下降16.02%,主要受研发投入及管理费用增加影响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361.05万元,同比增长5.11%,弥补第一季度亏损并推动整体业绩稳定增长 [1] 主营业务结构 - 自动化驱动产品收入7407.30万元,同比减少26.11% [2] - 智能操控系统收入13375.49万元,同比增长21.51% [2] - 产品毛利率保持42.91%的行业较高水平,反映技术研发与市场议价能力 [2] 行业地位与市场优势 - 2020-2024年港口起重专用变频器、盾构机专用变频器市场份额国产品牌第一 [1] - 2024年塔式起重机专用变频器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二 [1]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1][3] 研发与技术进展 - 完成690V工程型水冷变频器等9项研发阶段性工作 [3] - 投入开发超大直径盾构机刀盘水冷变频驱动系统、高性能伺服驱动器等项目 [3] - 自主研发HF680N系列2400kW大功率能量回馈多传动系统成功应用于900吨造船龙门吊 [3] 战略规划与业务拓展 - 下半年重点推动港口、盾构、石油、铁路、船舶等行业业务增长 [3] - 持续推进海外销售平台与渠道建设 [3] - 加大工程型单传动/多传动产品及中高压变频器研发力度 [3]
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3.65% 宁波东力高端制造与智能化转型见成效
全景网· 2025-08-27 19:41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机械工业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 [1] - 行业营业收入达15.3万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4% [1] - 行业呈现稳中向好 结构优化 创新突破的发展态势 [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446.33万元 同比增长4.7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53.9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73.6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7.62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43.65% [1] 主营业务与产品应用 - 专注于高端传动设备与智能门控系统的研发制造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 智能制造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产品覆盖农业机械 海工装备 水利水电 医疗等众多行业领域 [2] 技术研发实力 - 拥有两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188项 其中发明专利35项 [2] - 传动设备产品额定功率范围覆盖0.12~10000kW [2] 门控系统业务 - 子公司欧尼克科技为国内自主品牌唯一定点医用门厂家 [3] - 主编多项行业标准包括《医用推拉式自动门》和《建筑用医用门通用技术要求》 [3] - 门控系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0% [3] 新兴领域布局 - 机器人精密关节减速器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 正处于试制试验阶段 [3] - 开发谐波减速器和精密行星减速器等新产品 [3] - 向机器人 数控机床 航空航天 医疗器械等精密传动控制领域拓展 [3]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子公司东力传动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4] - 积极设立慈善救助扶困基金 东力助学基金等慈善基金 [4] - 2025年上半年向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捐赠 [4] 未来发展战略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大研发投入 [5] - 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5] - 加强市场开拓力度 深化国际化布局 [5]
宁波东力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65%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9: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4.7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7.62万元,同比增长43.6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53.92万元,同比增长73.65% [1] 战略举措 - 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核心技术攻关 [1] - 加快产品研发迭代并丰富应用场景和市场 [1] - 深化全球化布局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1] - 优化供应链体系并强化风险管控机制 [1] 业务进展 - 公司专业从事减速机、电机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生产 [1] - 产品包括减速机、电机、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自动化门控系统 [1] - 参与多项减速器领域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1] - 机器人精密关节减速器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产品处于试制试验阶段 [2] 行业背景 - 智能制造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机器人产业革命性突破 [2] - 公司关注人形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市场趋势 [2] - 产业化进程按计划稳步推进中 [2]
禾川科技: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川科技,证券代码68832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1]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亲善路5号,邮政编码324400 [3] - 公司网址为www.hcfa.cn,电子信箱为hcfaxp@hcfa.cn [3]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项彬,董事会秘书及证券事务代表为徐建明 [3] 主要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0,855.44万元,同比增长5.32%,主要受益于下游锂电、激光、包装等行业客户及ODM端订单增长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16.23万元,同比下降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43.52万元,同比下降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85.19万元,上年同期为-5,960.65万元 [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38%,同比下降5.03个百分点 [4] 行业概况 - 公司所处行业为工业自动化行业,属于"C40仪器仪表制造业"中的"C4011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977亿元增至2023年的573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 [5] - 预计到2029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突破8900亿元,2024-2029年CAGR约7.7% [5] - 外资品牌如西门子、松下、安川电机、三菱电机等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国产替代进口趋势明显且速度加快 [5]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核心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集成 [9] - 主要产品包括伺服系统、PLC等,覆盖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层、驱动层和执行传感层 [9] - 伺服系统作为核心产品,在定位精度、速度控制、额定转矩等核心性能指标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在国内品牌厂商中保持优势地位 [9] - 公司近年加大了在工控芯片领域的布局,自主研发设计的驱动控制一体化SIP芯片已实现对外销售 [9] - 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锂电池、机器人、激光、3C电子、包装、纺织、物流、木工等行业,覆盖多家行业龙头企业 [11] 产品技术特点 - 伺服系统包括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编码器,采用自主研发的编码器,高速高精度磁编码器项目为"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业项目" [10] - 公司具有深度制造能力,建有自主化压铸、CNC精密加工、电子贴装、自动组装的深度制造产线,提供垂直产业链 [10] - 通过运用ERP、MEMS系统,将生产工艺与自动化设备有效融合,实现生产过程中自动化与数字化的融合 [10] - 芯片产品采用fabless模式,自身负责芯片设计,委托封测厂商进行封装测试 [27] 经营模式 - 采购管理由供应链中心、质量管理中心、制造中心等部门协同,建立完整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22] - 生产模式为"按订单生产(MTO)+按库存生产(MTS)",标准产品备安全库存,定制产品按订单生产 [25] - 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与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对部分战略客户采取直销模式 [28] - 在全国部分主要城市设有办事处,配备区域经理、技术服务工程师等常驻人员,提供就近技术服务 [29]
常熟汽饰20250826
2025-08-26 23:0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80亿元 同比增长17.1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亿元 同比下降15.63%[4] * 扣非后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下降29.71%[4] * 每股收益0.57元 同比下降14.93%[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5% 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4]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792万元 同比下降43%[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新能源业务占比达51.15% 首次超过50%[2][5] * 奇瑞为最大客户 占总收入35%左右[2][5] * 领跑为第二大客户 上半年收入约3亿多元[5] * 特斯拉和蔚来各贡献1.3-1.4亿元收入[5] * 比亚迪 北汽蓝谷和小米各贡献约1亿元收入[5] * 小鹏汽车上半年收入约6,000多万元[6] 海外市场拓展 * 匈牙利基地正式筹建 预计2026年6月完成基建[2][7][14] * 西班牙工厂获得新订单 其他海外项目报价推进中[7] * 匈牙利基地面向BBA及比亚迪等中国出口整车厂[14] * 西班牙工厂承接领跑项目及奇瑞合作[15] * 海外产能将集中在匈牙利基地逐步释放[16] 生产基地建设 * 新增肇庆 大连 合肥 安庆及金华等多个基地[2][8] * 大连和安庆基地已实现盈利[2][8][11] * 肇庆工厂亏损约800万元 需月销售额2,000万元达盈亏平衡[11][12] * 合肥基地亏损约1,500万元 下半年有望接近扭亏[11][12] * 金华基地亏损600万元 下半年有望扭亏[11][12] * 计划建设江北工厂[2][8] 客户合作深化 * 与领跑汽车合作深化 余姚基地营收3亿元[2][10] * 金华基地预计年底投产 全年销售额有望达8-10亿元[10] * 为领跑C10 C11及B系列提供模块化产品 基本实现独家供应[10][13] * 通过模块化供货模式提升单车价值量[10][13] * 与奇瑞合作紧密 大连和安庆基地销售额合计近5亿元[17]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 * 应用SAP MES系统优化模块化设计 一体化工程设计及模具自动化[2][9] * 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2][9] * 专注于汽车智能模块 智能座舱板块获德国设计红点奖[23] * 在材料 工艺和制造方面增加新开发机会[23] * 探索模具自动化和解具领域 年销售额近5,800万元[23] 新业务布局 * 探索工业自动化和人形机器人方向[23][24][26] * 工业自动化业务销售额约6,000万元[26] * 使用透光表皮等新材料 与基金投资材料绑定[24] * 积极布局新材料及机器人领域合作伙伴[24] * 参股座椅业务 与富胜在商务端深度合作[27] 盈利能力提升措施 * 通过精益管理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并减少损耗[3][25] * 工业自动化团队及人形机器人投放优化成本[25] * 推动模块化项目落地提高单车价值量[3][25] * 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升毛利率和盈利能力[3][25] 联营业务表现 * 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2,759万元[4] * 二季度联营收益恢复明显[18] * 奥迪项目表现稳健 长春安通林受红旗项目影响较大[18] * BBA部分收益低于预期 宝马和奔驰同比下降[18] * 拓展新客户包括小鹏 广汽及天津板块新获奔驰项目[18] 未来增长点 * 2026年重点增量客户包括小米U7 领跑项目及小鹏汽车[20] * 沈阳板块新项目带来增长[20] * 海外西班牙和匈牙利工厂随产能落地带来更多订单[20] * 模具业务去年销售额超3亿元 总订单约5亿元[21] * 已获得欧洲零部件模具订单[2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公司经历新能源整合过程 积极做好自身管理和市场拓展[28] * 零部件集成供应商发展前景值得期待[28] * 开发新产品满足环保 轻量 智能 安全等需求[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