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本优势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345亿元百万吨乙烯落地曹妃甸
中国化工报· 2025-06-13 10:24
项目概况 - 富海唐山石化有限公司甲醇石脑油耦合制烯烃项目总投资345.6亿元,年产乙烯100万吨,建设17套高端化工装置,是河北省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化工项目之一 [2] - 项目采用甲醇石脑油耦合裂解+轻烃裂解技术路线,其中甲醇石脑油耦合裂解部分年产乙烯35万吨,轻烃裂解部分年产乙烯65万吨 [3] 技术创新 - 甲醇石脑油耦合裂解技术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刘中民院士团队与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通过强放热和强吸热反应的原位耦合实现反应热利用,提升烯烃产率并降低能耗 [2] - 技术优势包括减少对进口原油依赖(甲醇掺炼)、原料成本更稳定(甲醇价格波动小于石脑油),经济性优于传统石脑油裂解工艺 [2] 产品与产业链 - 项目产品矩阵包括α-烯烃和聚烯烃弹性体(POE),可填补国内高端产品缺口,并向下游延伸配套高阻隔树脂、光伏胶膜原料、聚酯新材料等终端应用 [3] - 项目将构建从基础烯烃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契合河北省"减油增化"转型战略 [3] 区域产业影响 - 项目填补曹妃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乙烯产能空白(当前基地乙烯产能为零),助力实现2030年400万吨乙烯的规划目标 [3] - 与周边首钢京唐钢铁、华润电厂形成循环经济闭环,利用钢铁副产煤气制甲醇,炼化余热用于发电,打造"油—煤—化—电"一体化模式 [3] - 依托曹妃甸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液体化工码头群,推动北方化学品贸易集散中心建设,重构京津冀石化产业格局 [4] 产业基地现状 - 曹妃甸作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已入驻旭阳石化1500万吨/年炼油、富海润泽30万吨/年己二腈等项目,但乙烯产能尚未布局 [3]
碳酸锂这次真的见底了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6-08 15:06
碳酸锂价格走势 - 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11月57万元/吨跌至2025年6月6万元/吨,跌幅接近90% [1][4][6] - 2025年6月6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上涨0.23%至60440元/吨,周涨幅1.07%,为近两个月首次周线收阳 [2] - 现货价格60180元/吨,周跌500元/吨,刷新2021年2月以来新低 [3] 行业供需分析 - 新能源车保有量从2020年381万辆增至2024年3140万辆,碳酸锂表观消费量2023年66.7万吨,2024年93.3万吨,2025年3月环比增长28.20% [7] - 行业供给增速从2023年开始远超需求增速,导致价格大幅下跌 [9] - 当前6万元/吨价格下,盐湖提锂和澳洲矿仍具成本优势,行业仍处供给过剩状态 [10][22][23] 上市公司动态 - 锂矿概念股从2020年前十几家增至45家,包括永兴材料、藏格矿业等转型企业 [12][13][14] - 盐湖股份4万吨/年基础锂盐项目转入试生产,总产能将翻番至8万吨/年,成本控制在3.5万元/吨以内 [15][16] - 紫金矿业2025年计划形成4万吨碳酸锂产能,耗资137.29亿元收购藏格矿业控股权 [16][17] 成本与产能 - 盐湖类企业成本约4万元/吨,非洲矿6-7万元/吨,江西云母矿5-8万元/吨 [14] - 2024年锂价跌破部分企业成本线,但产量仍超预期增长,上市公司增速快于非上市公司 [14] - 藏格矿业2024年锂盐成本降至4.1万元/吨,紫金矿业"两湖两矿"项目计划2025年投产 [17] 市场前景 - 锂价已接近上一轮低点,行业进入"底部"区间 [20] - 高成本云母矿和非洲辉石矿已亏损,若批量停产或形成短期支撑 [24] - 行业库存处于较高水平,短期内供需格局仍为供应过剩 [24][25]
合盛硅业20250605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公司 合盛硅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工业硅业务** - **供需状况**:供应端新疆部分地区工业用电价格下调,预计更多玻璃企业复产,西南地区开工趋势增加,云南 6 月中下旬约 20 台炉全面开工,四川约 30 台炉开工,公司鄯善和石河子部分产能检修,开工率 6 - 7 成;需求端多晶硅 5 月需求弱,6 月或环比小增,有机硅需求稳定[3] - **价格走势**:当前价格非理性,受供需影响大,三季度西南丰水期开工率提高将施压供应端,短期内价格上行空间有限[6] - **成本情况**:现金成本不到 8,000 元/吨,完全成本约 8,000 元出头,售价与完全成本相当;自备电厂自供比例超 50%,石英石自供比例 2025 年计划提至 70% - 80%,可显著降成本;石油焦价格波动对总成本影响有限[5][7][9] - **生产目标**:2025 年预计产量 160 万吨,外售约 100 万吨,自用量稳定[7] - **多晶硅业务** - **装置情况**:2024 年稳定运行 5 万吨后检修技改,目标将现金成本从约 4 万元压缩至 3.5 万元/吨,硅料产线停产检修,若技改成功且价格恢复,6 月末或 7 月初重新开工[5][19] - **行业格局**:2024 年新增产能约 40 万吨,2025 年预计新增 10 - 80 万吨但投放可能延迟;行业库存高,处于缓慢去库阶段,供需错配持续,整体反转需时间[11][24] - **有机硅业务** - **价格走势**:2 - 3 月因联合检查上涨,淡季后回落,淡季维持现价,金九银十旺季或再涨;预计 2025 年行业双位数增长,虽 4 - 5 月价格受关税影响下降,但下游消费增长可观[12][13] - **开工率**:行业开工率约 60% - 70%,公司开工率与行业同步[12] - **盈利情况**:公司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状态[5] - **其他业务** - **碳化硅**:已小批量生产 8 英寸产品,与国内外客户合作,去年销售收入约 5,000 万元,今年规划生产 5 万片,暂无明确盈利展望[25] - **光伏电站**:2.1GW 光伏电站预计四季度末供电,3.8 兆瓦风电项目正在选址[26] - **光伏玻璃**:启动首个窑炉,产能利用率不高,目前开工用于自用,无停产计划[5][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已开始部分减产,未来根据市场和下游需求动态调整生产策略,但无大幅变动[2][7] - 2025 年计划基本开支约 40 亿元,用于光伏项目结尾、有机硅下游深加工、技改及光伏电站等[19] - 去年光伏相关产品已充分库存减值,今年预计无需进一步减值[2][21] - 今年全年折旧预计 8 - 9 亿元,每季度约 2 亿元,并有集采计划[23] - 云南工业硅项目下半年启动,约 5 万吨,今年无新有机硅订单[27] - 2025 年一季度还原后现金流约 19 亿元,货币资金约 20 亿元,持续进行子公司增资和市场化再融资,已有 3 个占资引入到账 20 多亿,初步一期子公司京站规模 50 亿,公司债等项目在日程上[28]
汇川技术(30012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19日-5月29日)
2025-06-04 19:42
投资者调研信息 参与情况 - 5月19 - 29日期间共开展多场现场调研、电话会议和券商策略会,参与单位众多,总参与人数达291人,其中5月19日16人[1] - 5月20日10人[1] - 5月21日83人[1][2] - 5月22日73人[3] - 5月25日10人[3] - 5月27日33人[3][4] - 5月28日54人[4] - 5月29日38人[4][5] 地点与接待人员 - 线上为电话会议,线下在深圳龙华区和苏州吴中区汇川技术相关地址[5]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朱兴明、董事宋君恩、投资者关系总监王兴苒和经理张键明[5] 业务问题与回复 通用自动化产品成本与毛利率 - 与外资比,成本优势在研发、营销和管理低成本;与内资比,在产品设计、规模效应和质量控制带来的低成本[5] - 通过产品迭代和优化,在多方面落地实现成本下降和毛利率稳定[5][6] 中大型PLC发展 - 是拓展中高端市场核心产品,借助在多行业核心工艺突破增强客户粘性[7] - 目前中国市场份额小,未来增长空间大,预计随能力提升实现较好成长[7] 工业机器人业务 - 增长得益于强大销售平台和客户基础、区域销售网络布局及产品系列完善拓展[8] - 已在多行业应用,未来将加速布局产品系列,在更多行业突破推动增长[8][9] 气动、导轨等产品规划 - 基于客户需求拓宽产品线,通过自研和并购丰富品类[10] - 重点规划布局气动、导轨产品,打造气动产品平台,导入多领域并探索新机会[10] 电梯业务展望 - 推进跨国企业、海外客户、电气整体解决方案和后服务市场拓展,保持稳健发展[11]
兴业证券:煤炭业绩压力逐步释放 动煤分红韧性凸显
智通财经· 2025-05-16 15:52
行业周期与投资主线 - 煤炭行业处于新一轮周期的黎明前夜,短期煤价仍处于探底阶段但积极信号显现,结构性机遇逐步明朗 [1] - 动力煤非电需求有望持续释放动能,悲观预期有望修正 [1] - 炼焦煤受益于基建投资强劲发力,钢铁产业链"基建托底+地产筑底"修复格局成型,需求回暖趋势明确 [1] - 供给端成本支撑为行业筑底,当前煤价接近行业均成本线,龙头煤企凭借吨煤成本优势盈利能力稳健 [1] - 建议聚焦两大主线:业绩稳定高分红高股息煤企、具备显著成本优势且量增的煤企 [1] - 推荐组合包括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兖矿能源等8家公司 [1] 煤价与市场表现 - 2024年煤炭板块上涨4.4%,跑输上证指数8.3个百分点 [1] - 2025Q1板块跌幅扩大至10.6%,跑输大盘10.1个百分点 [1] - 2024年动力煤现货均价同比下滑11.3%,焦煤港口均价降11.1% [1] - 2025Q1动力煤现货价环比降12.2%,焦煤港口价环比降15.7% [1] - 2025Q1公募基金煤炭持仓市值环比减少35.9%至168亿元,低配幅度扩大至1.065% [1] 2024年报业绩与分红 - 2024年煤炭板块营收同比-3.7%至1374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7.5%至1530亿元,ROE同比降3.3pct至12.7% [2] - 动力煤归母净利润-7.4%,焦煤板块受价格拖累显著,归母净利润-51.9% [2] - 山西煤企因减产吨煤成本普遍上升,陕西煤业、山煤国际等成本控制优异企业毛利优势突出 [2] - 板块分红率逆势提升3.7pct至60.1%,中国神华分红率76.5%、陕西煤业65% [2] - 冀中能源、山煤国际等分红率同比提升超20个百分点 [2] 2025一季报业绩与成本 - 2025Q1板块营收同比-17%至284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9%至301亿元,毛利率环比降0.7pct至27.8% [3] - 动力煤归母净利润同比-24.1%,焦煤同比-54.6% [3] - 上市煤企整体产量同比+5.8%,销量仅微增0.4% [3] - 兖矿能源、平煤股份吨煤成本同比降幅超26%,多数企业成本降幅不及价格下滑速度 [3] - 仅新集能源因热值提升实现毛利增长 [3]
华鲁恒升(600426):夯实成本优势,产能扩张促增长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09 16: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格24.43元,当前价格20.03元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部分产品景气承压,公司内挖潜力降本增效、外拓市场提质增盈,逆势扩张促成长 [4] - 2025年Q1业绩同比承压,主要因产品价格下跌;部分产品景气承压但销量稳步增长,静待景气反转;公司夯实成本优势,多项目持续推进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260|34,226|34,290|35,863|37,027| |(+/-)%|-9.9%|25.6%|0.2%|4.6%|3.2%| |净利润(归母,百万元)|3,576|3,903|3,843|4,208|4,653| |(+/-)%|-43.1%|9.1%|-1.5%|9.5%|10.6%| |每股净收益(元)|1.68|1.84|1.81|1.98|2.19| |净资产收益率(%)|12.4%|12.6%|11.4%|11.5%|11.7%|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1.89|10.90|11.07|10.11|9.14| [3]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19.88 - 31.21元,总市值42,528百万元,总股本/流通A股2,123/2,119百万股,流通B股/H股0/0百万股 [4] - 股东权益31,736百万元,每股净资产14.95元,市净率1.3,净负债率24.89% [4] 股价升幅 |时间|1M|3M|12M| |----|----|----|----| |绝对升幅|-8%|-5%|-29%| |相对指数|-6%|-6%|-35%| [4] 可比公司估值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元)|EPS(元/股)|PE| |----|----|----|----|----| | | | |2024A|2025E|2026E|2024A|2025E|2026E| |600309.SH|万华化学|54.50|4.15|4.70|5.64|13.13|11.60|9.66| |600989.SH|宝丰能源|16.06|0.87|1.62|1.86|18.46|9.93|8.66| |平均值| | | | | |13.13|10.77|9.16| [8] 2025年Q1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77.72亿元,同比-2.59%,环比-14.09%;归母净利润7.07亿元,同比-33.65%,环比-17.20% [6] 2025Q1产品销量情况 - 销售产品258.97万吨,同比+22.92%,环比-5.53% [6] - 肥料、有机胺、醋酸及衍生物、新能源材料板块产品销量分别同比+36.74%、-1.03%、-7.97%、+22.73%,分别环比-3.91%、-11.12%、-20.68%、+1.90% [6] 2025Q1产品价格情况 - 肥料、有机胺、醋酸及衍生物、新能源材料板块吨收入分别同比-23.19%、-8.43%、-9.08%、-19.57%,环比-3.60%、-1.07%、+1.15%、-10.52% [6] 项目进展情况 - 2024年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己二酸装置相继投产;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已于25Q1投产 [6] - 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BDO和NMP一体化项目等在建项目如期推进 [6]
江西铜业(600362):冶炼端成本优势突出 Q1盈利彰显韧性
新浪财经· 2025-04-29 16:26
事件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11亿元,同比下降8.90%,环比下降10.40% [1] - 归母净利润19.52亿元,同比增长13.85%,环比下降1.2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4.76亿元,同比增长37.08%,环比增长7.04% [1] 金属产品价格与盈利水平 - 2025Q1上期所铜/金/银均价分别同比上涨11.4%/36.9%/32.8%,环比上涨2.7%/8.9%/2.5% [2] - 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4.40%/1.82%,分别同比提高1.12/0.35pct,环比提高1.17/0.24pct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多主要由于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相关处置损益变动所致 [2] 现金流与费用 - 2025Q1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5.58亿元,同比增加66.27亿元,主要系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增加所致 [3] - 期间费用率为1.22%,同比下降0.02pct [3]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5%/0.53%/0.31%/0.23%,分别同比+0.002/+0.08/+0.08/-0.18pct [3] 公司业务与成本优势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铜生产企业,形成以黄金和铜的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链 [4] - 年产铜精矿含铜约20万吨,年产阴极铜超过200万吨 [4] - 德兴铜矿单位现金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贵溪冶炼厂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冶炼厂,具有技术领先和规模效应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21/73.44/85.35亿元,分别同比-4.89%/+10.92%/+16.21% [5] - EPS分别为1.91/2.12/2.4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3/10.2/8.7倍 [5]
晨光生物(300138):25Q1业绩如期改善 全年趋势向上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同比-0.92% [1] - 25Q1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183.69%,扣非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97.83% [1] - 25Q1毛利率14.16%,同比+5.95pct,归母净利率6.38%,同比+4.15pct [3] 业务分项表现 植提类业务 - 25Q1收入8.67亿元,同比+13.78%,毛利率提升2.15pct,毛利润1.75亿元,同比+27.31% [1] - 辣椒红色素收入同比+7%,辣椒精销量同比+100%带动收入+24%,叶黄素食品级销量+50% [2] - 花椒提取物销量+15%,甜菊糖苷销量+40%且收入突破8000万元(同比+55%) [2] - 番茄红素、水飞蓟素、姜黄素等营养药用提取物销量大幅增长 [2] 棉籽类业务 - 25Q1收入7.60亿元,同比-9.49%,毛利润0.4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通过严格执行对锁经营模式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2] 费用与盈利展望 - 25Q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72%/2.54%/1.58%/2.43%,研发费用率同比+1.10pct [3]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3.65/4.57/5.64亿元,同比增速288.51%/25.18%/23.21% [3] - 当前PE对应14X/12X/9X(2025-27年) [3]
英科医疗: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业绩高增,剑指全球手套龙头-20250428
开源证券· 2025-04-28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高增,成本和产能优势显著,行业景气度高,维持“买入”评级;上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1/18.97/22.35亿元,EPS分别为2.49/2.94/3.4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0/7.6/6.5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95.23亿元(yoy + 37.65%),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yoy + 282.63%),扣非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yoy + 1239.10%) [6] - 分业务看,个人防护类收入86.00亿元(yoy + 39.16%),毛利率24.24%(+10.96pct);康复护理类收入4.58亿元(yoy + 15.64%),毛利率15.37%(+2.54pct);其他产品收入4.66亿元(yoy + 35.68%),毛利率20.52%(-1.73pct) [6] - 销售费用率3.03%(-0.61pct),管理费用率5.44%(-1.59%),研发费用率4.18%(+0.08%) [6] 一次性手套市场情况 - 预计2025年全球一次性手套销售量将达8293亿只,销售收入达136亿美元;丁腈手套疫情后增速领先且市场空间广阔,中国丁腈手套市场量价齐升前景可期 [7] - 需求端使用场景全覆盖,市场空间广阔;价格端供需关系改善,全球丁腈手套价格企稳回升;成本端原材料和燃料价格波动大,影响厂商经营,公司布局上游原料保障供应 [7] 公司产能情况 - 2024年一次性手套总产能达870亿只,同比增长5.33%,其中一次性丁腈手套产能560亿只,一次性PVC手套产能310亿只 [8] - 公司在国内拥有安徽淮北、安徽安庆、江西九江、山东潍坊、江苏镇江、山东淄博六大生产基地 [8] - 生产设备、技术、自动化程度多维度优势显著,标准丁腈手套生产线超1.6公里,设约500个控制点,良品率超99% [8] 财务预测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919|9,523|10,791|12,648|14,831| |YOY(%)|4.6|37.6|13.3|17.2|17.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83|1,465|1,611|1,897|2,235| |YOY(%)|-39.1|282.6|9.9|17.8|17.8| |毛利率(%)|13.7|23.6|20.3|20.8|21.0| |净利率(%)|5.5|15.4|14.9|15.0|15.1| |ROE(%)|2.4|8.4|8.4|9.1|9.7| |EPS(摊薄/元)|0.59|2.27|2.49|2.94|3.46| |P/E(倍)|37.7|9.9|9.0|7.6|6.5| |P/B(倍)|0.9|0.8|0.8|0.7|0.6| [9]
多维度优势塑强中国船舶国际竞争力
一季度出口表现 - 一季度中国船舶出口额达1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 [1] 成本优势 - 美国船厂新造船价格比中国船厂高达6倍 [2] - 2014年MR型成品油轮美国报价1.25亿美元,中国报价3650万美元 [2] - 2020年2200吨风电安装船美国报价6.25亿美元,中国报价3.3亿美元 [2] - 2022年3600标箱集装箱船美国单艘造价3.33亿美元,中国单艘造价5500万美元 [2] - 钢材等原材料占全船成本25%~35%,人工成本占20%~30%,设计管理成本占5%,船舶配套成本占40%~50% [3] - 长江入海口200公里范围内集聚上千家造船及配套企业,形成全球最大造船产业集群 [3] 建造效率提升 - 江南造船通过"数字造船"技术将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周期从28个月缩短至13个月 [4] - 沪东中华通过批量化建造将17.4万立方米LNG船建造周期从40个月缩短至18个月以内 [4] - 部分企业分段建造效率从2010年40余工时/修正总吨降至15工时/修正总吨 [4] 高技术船舶成就 - 全球唯一同时具备建造航空母舰、大型LNG运输船、大型邮轮能力的国家 [5] - 第五代17.4万立方米LNG船相比第一代载货量提升18%,燃油消耗降低50%,蒸发率降低50% [5] - 2024年VLCC手持订单中国企业占比77.4%,17000标箱以上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占比91.6%,LNG运输船手持订单占比从2020年6.8%升至30% [5] - 骨干企业实现三维数字化工艺模型全流程应用,三维模型共享率提升80%,生产设计效率提高20% [5] 绿色船舶领先地位 - 2024年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78.5% [6] - 全球最大15万立方米乙烷运输船、9.3万立方米液氨运输船实现批量承接 [6] - 包揽卡塔尔能源集团"百船计划"中24艘27万立方米超大型LNG船建造 [6] 产业规模与配套体系 - 中国造船厂年产能2325万吨,是美国的232倍 [8] - 拥有超过75家大型造船厂,其中10万吨以上船台/船坞56座,30万吨以上30多座 [8] - 2024年中国船厂交付新船1286艘、3912万总吨,全球占比54.6% [8] - 规模效应带来边际成本递减,单位成本逐渐降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