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普惠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数据赋能 企业“画像”
金融时报· 2025-08-19 10:36
平台功能与模式创新 - 贵州省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工商、税务、社保、住房公积金、司法、水电气等多维涉企信用数据构建立体信用评价模型 [2] - 平台创新开发"定向融资需求发布"功能 实现企业在线提交需求后1分钟内生成预授信额度 审批时间从15天压缩至3天 [3] - 采用"信用赋能+银行授信+财政贴息"综合服务模式 推出"毕惠贷""苗岭普惠贷""铜品税贷"等数字普惠金融产品 [1] 融资支持成效 - 累计帮助5961户民营小微企业获得22.2亿元资金支持 对应贴息金额1908.47万元 [4] - 工行毕节分行向中药材合作社发放300万元信用贷款 带动周边200户药农增收 [1] - 岑巩农信联社通过平台为贸易公司发放40万元信用贷款 解决企业临时周转难题 [2] 信贷审批效率提升 - 贵阳银行黔东南分行通过自动化审批流程 仅用3个工作日完成餐饮个体户贷款审批放款 [3] - 建行铜仁分行依据纳税记录为铝业科技公司发放210万元信用贷款 并协助申请2.55万元贴息资金 [4] - 金沙县信用合作联社当日响应榨油坊融资需求 发放50万元"毕惠贷"并配套30%贴息支持 [6] 企业分类与成本优化 - 将企业精准划分为A类(发展型)、B类(成长型)、C类(生存型)三类实施差异化扶持 [4] - A类企业享受贷款贴息 B类和C类企业获得增信支持 个体户通过A类评级获得3.75%利率贷款 贴息30%后实际利率降至2.625% [4] 产业覆盖与群体支持 - 重点支持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业、民族手工艺品等新兴产业 [6] - 专项扶持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创业群体 并同步实施贷款贴息政策 [6]
亿联银行从普惠金融场景探索数字化发展之路
华夏时报· 2025-08-18 17:07
公司数字化建设成果 - 通过平台开放 API开放和场景生态连接三步走战略完成100余个外部平台产品对接包括美团京东百度乐信等覆盖市场80%头部及腰部平台[1] - 累计服务客户超4000万人获得发明专利17个软件著作权140个[1] - 跨地域分布式多活架构项目获原银保监会2018年度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研究二类成果奖和人民银行2018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三等奖[1] 普惠金融行业痛点 - 客户群体分散管理成本高因小额分散特点导致传统服务模式效率低运营成本居高不下[2] - 小微客群数量众多需求多样行业分布广泛难以精准匹配信贷产品与服务[2] - 产品同质化严重且客户存留困难制约业务创新发展[2] 公司数据能力建设 - 构建企业级大数据处理平台具备采存储算取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和全场景通用数据处理能力[4] - 每天新增数据近4T建成企业级数据仓库并开发风险集市财务集市客户集市等多场景应用模块[4] - 数据覆盖贷款存款理财支付风险财务等业务场景提供查询BI分析接口标签画像实时数据等多维度服务[4] 公司模型应用与智能服务 - 运用行为预测模型识别高潜力客户及潜在流失客群实施差异化触达策略[5] - 构建全媒体智能客服平台提供7×24小时智能化服务和社交化私域一对一服务[6] 数字普惠行业趋势 - 协同化:以手机银行为中心实现多渠道互联互通和线上线下协同金融服务[7] - 体验化:通过大数据和模型分析在风控同时提供精简便捷业务流程[7] - 智能化:运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实现掌上银行流畅便捷多元交互体验[7] - 场景化:开拓生活场景专注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投资理财体验[7] - 互联化:扩大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打造移动金融消费社区[7] - 个性化:基于客户画像交易行为和偏好提供定制化一站式服务[7][8] - 移动化:结合移动金融趋势打造全渠道对公业务如票据查询银企对账回单验证等服务[8]
山东济宁:“整区授信”满足多元需求 提升授信效率
金融时报· 2025-08-14 10:39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分行指导济宁农商银行联合地方政府推出"整区授信"模式 通过政银合作、数据共享和信用体系构建 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生态 实现全区465个村(社区)及所有企业全覆盖 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1][2][7] 政银合作与数据整合 -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分行与任城区政府建立战略合作 推动20余个部门及15个镇街参与"整区授信"工作方案 打破信息孤岛 [2] - 依托社会信用平台归集120余项政务数据和1000类信用指标 融合银行征信、社保缴纳等市场化数据 为83万居民和21万家企业建立动态信用档案 形成"社会信用+金融征信"双维度评价体系 [2] 信用评价与激励机制 - 设计"信用评价—金融授信—行为反馈"循环机制 信用积分与贷款额度、利率优惠直接挂钩 居民信用积分每增10分可享受额度上升1万元(最高30万元) AAA级企业可获得最高50万元免抵押担保备用金额度 [3] - 授信结果反向应用于社会治理 对信用良好者优先推荐评优 对违约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限制政策补贴申请 [3] 产品创新与服务体系 - 在原有12项特色产品基础上新增4类产品(创业担保贷、乡村好青年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专精特新贷) 形成覆盖16种场景的"信用+"产品体系 [4] - 组建1000余人授信工作队伍 开展"四进"活动 通过"白名单预授信+现场集中签约"模式实现金融服务上门办 在34个试点村设立"信用金融服务站"提供一站式服务 [4] 风险防控与精准服务 - 各镇街建立5至7人评议小组开展民主集中评议 剔除"限劣"人员 将"升优"个人(如道德模范、乡村好青年)及重点企业纳入优惠范围 给予贷款提额和利率优惠 [5] - 为83万余名居民完成信用建档(农村居民占比43%) 发放农户贷款1.2亿元 支持657家新型经营主体 带动2000余人就业 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亿元解决"首贷难"问题 [5] 智能授信与效率提升 - 建设"整区授信大数据实验室" 构建含10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30个否决指标的信用评价模型 自动完成全流程审批 将传统3-5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2小时 [6] - 针对农业经营主体设置特色指标(如强村贷、农耕贷) 针对小微企业增加科创属性权重(如知识产权数量、专利转化收益) 实现精准画像和智能授信 [6] 实施成效与覆盖范围 - 自模式推广以来新增授信12736户(增幅24.8%) 新增授信金额8.72亿元(增幅10.1%) [1] - 将2024年"整村授信"覆盖的43个行政村扩展至465个村(社区)及所有企业 居民信用建档率达95% 企业建档率达85% 累计为7万余户信用主体提供授信 [7] - 2025年以来线上贷款占比达70% 手机银行端申请量增长135% [6]
信也科技上涨2.12%,报9.15美元/股,总市值23.19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21:56
股价表现 - 8月12日公司开盘上涨2 12% 报9 15美元/股 成交58 35万美元 总市值23 19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 公司收入总额34 81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 98% [1] - 归母净利润7 46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1 44% [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在美上市的金融科技集团 通过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金融服务进化 [2] - 业务涵盖科技驱动的消费金融 国际化业务及财富中介业务 [2] - 立足中国链接B端和C端 在东南亚国家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2] 技术能力 - 为B端机构提供营销 技术 风控等BOT一站式服务 [2] -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与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及数字普惠金融领域 [2] 未来事件 - 8月19日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在具体实施上,各类金融机构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完善多层次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体系。大型银行、 股份制银行要进一步做好服务重心下沉,发挥信息系统优势,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小微 企业。地方法人银行要强化服务小微企业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其扎根区域经济,体制机制相对灵活的优 势,用好各类政策优惠,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在继续深化完善与商 业银行合作小微企业转贷款业务模式的同时,稳妥探索开展对小微企业的直贷业务。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连续四年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2月末,贷款余额 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1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15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达到3450.58万 户。2022年前两月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57%,自2018年一季度以来保持稳步下降态势,已 累计下降2.24个百分点。 总之,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纾困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对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 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意义重大。金融机构在按照市场规律,积极发掘自身潜力做好服务的 同时,也要用好用足政策。各部门需要加强协同联动,打好政策"组合拳 ...
微众银行以数字科技之长服务小微企业成长,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14:15
核心观点 - 微众银行以科技为核心发展引擎 践行数字普惠金融道路 力挺中小微企业成长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1] - 通过精准赋能制造业 加大重点产业支持力度等方式 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1] 普惠金融服务成效 - 微业贷自2017年推出 依托数字化大数据风控 数字化精准营销 数字化精细运营三个数字化模式[2] - 截至2022年末辐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累计超34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申请 累计授信客户超110万家 累计授信金额超1.1万亿元[2] - 企业客户中制造业 信息技术 科学服务客户占比85% 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企业占客户总数超70%[2] - 超50%授信企业客户为银行无企业贷款记录的征信白户 2020年 2021年新增企业贷款首贷户均达10万户 2022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6.2万户 占全深圳70%[3] 科创金融支持体系 - 微业贷科创贷款专注于服务科创型中小微企业 双创主体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4] - 截至2022年末在全国20个省及直辖市 200多个地级市开展业务 吸引近23万户科创企业申请 占所在地区科创企业总数15% 当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渗透率超21% 累计授信超1800亿元[4] - 政银担线上批量化融资担保服务模式落地全国13个省市地区 累计授信额度超240亿元[5] - 推出科创企业专享服务专区 提供政策查询匹配 贴息代办 国高专精特新企业辅导 知识产权查询等全生命周期服务[5] - 联合智联招聘推出科创企业联合校园招聘惠蓝种子计划 2022年秋招期间吸引近27万毕业生投递简历近80万次[5] 数字化服务生态建设 - 打造企业金融品牌微众企业+ 以微众银行企业金融App为载体 累计注册企业超200万家[7] - 涵盖微业贷 企业+票据 企业+账户 企业+理财等金融服务 以及经营管理辅导 保险 商机等非金融服务[7] - 企业+宣传服务通过视频拍摄 广告曝光 直播等方式 依托线上+线下多渠道提升企业宣传声量[7] 未来发展战略 - 继续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发挥数字银行科技优势[8] - 通过强化资源配置助力培优扶强 创新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8]
业绩承压,中信百信银行陷转型困局,新董事长谢志斌临危接棒挑战重重
搜狐财经· 2025-08-11 11:35
文|木鱼 来源|财富独角兽 当数字化旗帜遭遇传统金融的转型危机,即便是背靠实力资本的中信百信银行也逐渐显现出应对乏力的姿态。 在金融科技浪潮中诞生的中信百信银行,自2017年由中信银行与百度联合发起成立以来,便以 "数字普惠金融基座" 的定位备受瞩目。其通过科技赋能在 成立的第三年就早早进入了盈利阶段,此后,虽有波折,但整体保持上扬趋势。 然而,在2024年,中信百信银行的业绩危机重现,净利润同比下滑,资产质量压力加码,科技人才缩降,叠加一年之内行长、董事长轮番更替,这家首位 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似乎站在了战略十字路口。 01 副市长转行高层迎来"大换血" 2025年7月11日,中信百信银行发布关于变更董事长的公告。公告显示,原董事长吕天贵因工作调整原因于2025年4月1日提交辞呈,6月16日,中信百信银 行临时股东大会选举谢志斌为新任董事长。 据公开资料显示,谢志斌2015年由呼和浩特副市长转而任职光大银行,正式踏足银行业,2019年2月进入中信银行,担任总经理助理,4个月后,飞速升 职,担任该行副行长,任职6年后,被委以重任,成为下一任中信百信银行董事长。 从过往履历来看,这位新任董事长谢志斌的银行业从业经验 ...
亚太区最佳核心银行技术!微众科技携手富融银行荣膺国际大奖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3
5月22日,国际知名财经杂志《亚洲银行家》公布"亚洲银行家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奖2025"获奖名单,微众科技(WeBank Technology Services)与富 融银行(Fusion Bank)凭借合作项目"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荣获其中的"亚太区最佳核心银行技术项目奖(小型银行类)"。 技术升级带动的运营成效立竿见影。新系统上线后,富融银行新产品开发周期从平均6个月缩短至3个月,显著提升该行服务个人及企业客户的数 字化能力,同时该行的非人力IT成本预计到2027年将节省53%。《亚洲银行家》认为,该项目的成功执行展现了双方卓越的创新能力,不仅充分满足 当前及未来业务需求,更大幅提升了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 富融银行首席技术官邱家骅表示,富融银行致力于通过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让更广泛群体享受便捷、高效的银行服务,此次与微众科技 合作完成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升级,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成果。 微众科技立足香港,致力科技输出,不仅积极助力香港金融机构深度应用前沿金融科技能力、提升数字化水平,更向全球客户提供数字金融和数 字基建解决方案。目前,微众科技已与香港、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卡塔尔等多家机构展开 ...
助力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新网银行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0
平台上线背景与目标 - 新网银行正式上线“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企业资金流信息,构建多维信用评估体系 [1] - 平台目标为助力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要求 [1] 平台建设与运营主体 - 平台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金融机构共同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运行维护 [1] - 平台通过归集银行账户、支付结算等脱敏交易数据,构建覆盖企业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等关键指标的资金流信用评价体系 [1] 平台功能与行业意义 - 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客观授信依据,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1] - 平台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重要支持,针对中小微企业缺乏连续稳定高质量信用记录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1] 新网银行接入与业务模式 - 新网银行已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中小微企业主可通过新网银行线上授权入口完成操作 [2] - 在严格保护企业信息权益前提下,资金流数据将纳入银行信用体系评估,为授信审批、额度管理及风险管控等多业务场景提供数据支撑 [2] - 新网银行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客群“小额、短融、高频、海量”的信贷需求特征,基于行为数据的高维变量关联决策过程,提供全在线、全实时、全客群的服务 [2] 未来发展规划 - 新网银行将在资金流信息平台加持下持续深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以数字科技助力数字金融 [2] - 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覆盖面,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信也科技上涨5.21%,报8.985美元/股,总市值22.7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7 23:34
股价表现 - 8月7日盘中上涨5.21%至8.985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642.74万美元 [1] - 总市值22.77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34.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8%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7.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44% [1] - 预计8月19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公司概况 - 在美上市的金融科技集团 [2] - 业务涵盖消费金融、国际化业务和财富中介 [2] - 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金融服务进化 [2] 发展战略 - 链接B端和C端打造开放生态 [2] - 在东南亚国家开展普惠金融业务 [2] - 为B端机构提供营销、技术、风控等一站式服务 [2] 技术投入 - 持续加大科技领域投入 [2] - 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合作 [2] - 探索人工智能和数字普惠金融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