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看新疆 |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2 09:27
文旅项目创新与运营 - 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项目通过改造3.16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建成沉浸式文旅街区 成为新晋网红地标[1] - 项目打造8场主题演出 包括班超戍边 解忧公主和亲 玄奘西行等丝路故事 采用声光电技术呈现 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1] - 天山明月城汉唐文旅街区设有14个演艺舞台和4个主题广场 融合唐风建筑与光影水幕 重现盛唐夜市繁华[1] 传统文化业态升级 - 新疆国际大巴扎设立阿凡提大巴扎馕主题馆 以两层高馕造型建筑吸引游客 展示馕文化深厚内涵[1] - 馕主题馆日均销售馕品超过1万个 游客通过邮寄方式分享新疆味道[2] - 特色咖啡店推出"馕咖啡"创新产品 将香浓咖啡注入馕制杯中 形成新疆风味与咖啡文化的新鲜碰撞[2] 客流量与消费表现 - 新疆国际大巴扎单日客流量曾连续29天突破20万人次 创下新纪录[2] - 新疆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1.3亿人次 同比增长11.15%[2] - 游客花费达1425.6亿元 同比增长11.59%[2] 文化融合与社会效益 - 项目通过全景式丝路体验空间让观众成为文明交流亲历者 增强文化认同感[1] - 不同地域 民族游客在丝绸之路观光塔下即兴起舞 以舞步交流情感[2] - 文旅产业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共享发展成果[2]
齐商银行:助力文旅企业提质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9-05 09:54
公司运营与财务 - 公司通过齐商银行获得95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支持景区活动策划和项目推进[3][5] - 贷款精准注入直接为景区增加20多万游客量[3] - 资金支持使公司创新迭代步伐稳健 后续推出云上的毕业季活动和张杰粉丝歌友会等持续聚拢人气[7] 景区业绩表现 - 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67万人次 截至8月中旬已突破80万人次[7] - 外地游客占比达30%-40% 市场覆盖面持续扩大[7] - 3月开展的云上郁花园活动包含38万株20多个色系鲜花 吸引省内外众多游客[3]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公司专注小而精的产品投资以贴合年轻人快速变化的喜好[5] - 针对11月至来年2月淡季特点 提前于去年12月策划3月特色活动抢占市场[5] - 计划对餐饮住宿停车等配套设施进行全面升级以提升服务体验[7] 行业环境 - 旅游市场在复苏中加速变革 消费习惯迭代带来发展机遇与挑战[5] - 公司通过持续迭代创新产品体系和服务来应对市场变化[5] - 明年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淄博举办 景区将作为分会场[7]
3年游客增加1400万通辽市文旅产业迈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内蒙古日报· 2025-08-30 09:34
旅游业绩增长 - 2022年至2024年接待游客人次从720万增至2122万 旅游总花费从77亿元提升至275亿元 [1] - 2025年前7月接待国内游客1420.96万人次同比增长11.73% 总花费176.9亿元同比增长4.97% [1] - 文旅企业数量从800家增至1600余家 A级景区由23家增加到37家 [1] 产业体系建设 - 规划布局"一轴三区、四大基地"体系 以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为轴贯通三大旅游集聚区 [1] - 旅游精品线路由5条增加至20条 高等级自驾游营地数量全区第一 [1] - 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入选"中国之路"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 [1] 政策与品牌发展 - 推出9方面29条文旅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1] - 围绕打造"悦来通辽"文旅品牌开展系列建设工作 [1] - "西辽河畔·文明曙光"成为全区唯一入选的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1] 未来发展规划 - 集中力量打造王牌景区、核心景点和精品线路 增加特色产品供给 [2] - 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发展协调联动 在协同合作中寻找机遇 [2] - 不断完善服务保障 丰富游玩体验 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2]
活力湖北走出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金融时报· 2025-08-27 10:37
经济总量增长 - 湖北省经济总量从"十四五"初站稳4万亿元跨越至迈上6万亿元 年均增长7.1% [1] - 三年增速位居中部第一 经济总量占中部地区比重从19.5%提升至20.9% [1] - 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大省领先和中部领跑 实现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后劲整体提升 [1] 科技创新优势 - 2024年上半年产出全球首款北斗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全球最高强度平顶脉冲磁场等重大科技成果 [3] - 武汉科技集群全球排名从2020年第29位升至第13位 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13位升至第9位 [4] - 拥有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64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湖北实验室 汇聚82位院士和41.5万名研发人员 [3] - 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达66.5% 入选国家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专项行动五个省份之一 [4] 就业与民生保障 - 全省新增就业连续四年超90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连续三年超40万人 [5] - 224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超450万人 居民收入实现与经济增长同步 [5] - 通过降费率、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等政策推动就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5] - 实施"才聚荆楚"工程和"百县进百校联万企"行动促进青年就业 [7] 消费拉动效应 - 汽车以旧换新50.8万辆 家电等产品以旧换新销售5281.74万台 [8] - 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超1600亿元 [8] - 2024年接待游客8.73亿人次(同比+13.23%) 旅游综合收入9011.61亿元(同比+18.8%) [9] - 2024年1-7月接待游客5.47亿人次(同比+14.61%) 旅游收入5717.91亿元(同比+16.07%) [9] 文旅产业发展 - 谋划和在建文旅项目1124个 计划总投资近5000亿元 [9] - 已建成投运文旅综合体项目104个 带动避暑冰雪演艺等业态发展 [9] - 推动"文旅+百业"融合 形成"大抓文旅、抓大文旅"发展格局 [8][9]
争夺名人故里为哪般?
人民日报· 2025-08-24 21:54
行业现象分析 - 各地争夺名人故里现象频发 涉及历史人物及神话文学角色如老子 李白 诸葛亮 哪吒等[1] - 争夺行为体现对文化资源开发及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视 试图通过打造IP凸显地方特色[1] - 存在急功近利心态 企图以"四两拨千斤"方式回避文化建设所需的长期艰苦过程[1] 成功案例特征 - 哈尔滨依托长期培育的冰雪文化形成"尔滨热"文旅效应[2] - 苏州平江路凭借千年文脉及苏绣 评弹等文化传承保持吸引力[2] - 四川眉州作为"三苏故里"通过有序传承"三苏文化"建立深厚文韵[2] 失败项目特征 - 盲目上马文旅项目导致仿古造景门可罗雀并造成严重损失[2] - 简单复制的文旅项目缺乏文化根基难以持续发展[2] - "孙悟空故里"等案例证明缺乏文化积累的噱头难以长期维持热度[2] 资源开发建议 - 应系统调查梳理本土文化资源包括历史名人 文物古迹 民俗非遗等[3] - 需秉持尊重历史的态度 通过耐心挖掘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财富[3] - 强调文化建设需坚持长期主义 避免短视行为和投机取巧[3] 价值导向问题 - 文化价值核心在于养心育情操 而非单纯追求经济效益[2] - 偏离正确价值导向可能引发负面社会反响如"西门庆故里"案例[2]
“村超”全国赛总决赛广东“德比” 双雄会师巅峰对决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14:48
赛事结果 - 广东肇庆金利诚峻足球队以2:0击败广东和平商会队夺得首届村超全国赛总决赛冠军[1] - 肇庆队在上半场补时阶段踢进第一个球并在67分钟由队长点球再进一球[1] 赛事规模与参与 - 全国赛覆盖34个省级行政区36个赛区从683支球队中选拔51支球队赴贵州榕江参赛[3] - 云南楚雄赛区开幕式吸引1.4万名观众 江西弋阳赛区周边消费同比增长30% 重庆丰都赛区吸引现场观众24万人[4] - 澳门市民特地组建足球队前来助阵 澳门立法会议员表示村超在澳门备受欢迎[4] 赛事战略与发展 - 村超全国赛与28个省(区、市)33个地区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城市IP和推动文旅产业发展[3] - 赛事代表榕江村超三步走战略从发动本地人民玩跃至吸引全国人民的阶段[7] - 下一步将带动世界人民一起玩并通过村超舞台做好民间交往的国际传播[7]
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全力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扎实推进大运河建设和保护 马明龙主持并讲话
镇江日报· 2025-08-23 07:45
防灾减灾工作 -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扛牢防灾救灾减灾政治责任 全力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汛情 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 提高防洪基础能力 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生态文明与文旅产业发展 - 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大运河系列重要论述 将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与长江大保护 新一轮太湖治理一体贯通 [1] - 以敬畏之心绣花功夫守护历史文化遗产 延续镇江文脉 串珠成链推动文旅产业加快发展 [1] - 融入水运江苏 推动内河航运发展 发挥大运河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 [1] 统战工作机制建设 - 研究市委统战工作责任清单和领导班子成员统战工作职责清单 紧紧扭住统战工作责任制牛鼻子 [1] - 全面把握清单要求 巩固发展党委统一领导 统战部门牵头协调 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1] - 增强统战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推动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1] 文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对市属文化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属先行先试创新性工作 政治效益社会效益放首位 实现三大效益统一 [2] - 以系统科学目标定位 合理有效评价方式 切实可行评价方案 推动企业守正创新做好主责主业 [2] -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2]
妈祖故里的生态复兴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0 08:59
项目概况 - 莆田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入选自然资源部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2] - 项目修复岸线16.72千米、滨海湿地534公顷,显著提升海岸带生态韧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 - 通过"物理+生物"治理互花米草入侵区域,种植红树林41.91公顷,营造黑脸琵鹭保育区36.47公顷 [12] 生态修复成效 - 木兰溪入海口修复区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增长60%,鸟类多样性指数提升20%以上 [14] - 北岸段海岸带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增长43%,植被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33% [14] - 紫玉湖湿地修复面积9.11公顷,投资3500万元,打造潮汐式湿地系统 [8] - 妈祖城内湾生态修复面积达22公顷,配套健身步道和3千米生态框设施 [9] 工程项目细节 - 妈祖城沙滩营地总投资1.2亿元,计划2024年12月底竣工运营,引入网红走廊、太空舱等多元场景 [4] - 完成海堤抛石理砌22万立方米、扭王字块预制吊装约11万块、六角螺母混凝土字块预制安装3.6万块 [5] - 修建消浪挡墙4.6千米,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 [5] - 湄洲湾北岸段完成海堤生态化及加固整治9.43千米,岸线整治与修复5.36千米 [9] 经济效益 - 蒋山村紫菜种植面积从1500亩增加至2300亩,因水质改善提升产品品质 [14] - 妈祖城沿岸形成特色游览路线,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成为休闲娱乐新地标 [5] - 通过退养还滩123.7公顷和退养复滩49.94公顷重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 [2][9]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悠悠文脉续华章 白山黑水谱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2 09:05
文化保护与考古发现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发现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建筑遗存,出土红山文化体量最大的玉龙等百余件玉器,与凌家滩、良渚玉器形态意蕴相近 [6] - 沈阳故宫实施太庙建筑群、师善斋、文溯阁等专项修缮工程,2025年将迎来营建400周年,修缮现场开放展示传统工艺 [8]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采用"微更新"理念修复建筑,保留历史特色同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靖宇街老字号重张 [10][12] 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 -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由第一净水厂改造而成,保留工业遗址如摇臂钻床雕塑,融合生态景观与历史记忆 [14][16] - 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引入潮流店铺和网红打卡点,"老字号"回归,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 [30][33] - 长影旧址博物馆推出沉浸式角色互动和红色舞台剧,年接待超百万人次,成为影视文旅融合地标 [28][30] 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 -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通过AI虚拟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开展情景教学党课 [16] -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立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烈士信息查询系统,已为7937位烈士找到安葬地,500余位找到亲人 [18] - 赫哲族伊玛堪技艺通过社交媒体创新传播,"90后"传承人用电子音乐混编传统曲调,黑龙江设立6处传习所,拥有8名代表性传承人 [20] 文旅融合与产业创新 - 漠河北极村依托"最北"地理特色发展生态科普、极地探索等旅游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358.4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5.8万元 [24][26] - 内蒙古锡林郭勒那达慕大会结合VR直播技术,前五天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10.8亿元 [26][28] - 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推出80余部文艺作品,如《草原之子》,近70年坚持基层演出满足农牧民文化需求 [22]
记者手记:嘉陵江畔的“双重韵味”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15:28
核心观点 - 徽县文旅产业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和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实现快速增长 旅游人数和花费同比增幅均接近29% [4] 基础设施升级 - 新建道路改善交通条件 10公里月亮峡路段不再险峻 架设亲水平台提升游客体验 [1] - 田河村修建1277米绕行新路解决车辆拥堵问题 配套5亩生态停车场满足陕甘川等地游客停车需求 [1] - 完成网络扩容工程 实现景区全域满格信号 解决此前游客视频发布困难的问题 [4] - 隧道照明方案已确定并即将施工 改善夜间行车安全条件 [4] 旅游产品开发 - 打造"银杏梦谷"高端民宿综合体 结合火锅集市广场、独栋别院和非遗体验区形成多元化消费场景 [2] - 开发13公里嘉陵江漂流项目 成为热门旅游产品 周末及节假日需提前预约 [2] - 推出"一月一活动"机制 包括和美乡村篮球邀请赛带动单场农特产品销售超10万元 [4] - 建设嘉陵古镇和三国文化展示馆 深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 [4] 行业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徽县旅游人数达75.5万人次 旅游花费4.028亿元 [4] - 通过短视频大赛等新型宣传方式有效提升景区知名度 改善传统宣传方式单一的问题 [4] - 多部门合作规范游客登记流程 提高留宿游客统计准确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