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

搜索文档
今年淄博首家A股上市公司 新恒汇今日敲钟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0 21:24
公司上市情况 - 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开盘价50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90.63% [1] - 公司是山东今年第二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也是淄博首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 [1] - 本次发行5988.89万股,发行价12.8元/股,募集资金7.666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380.71万元、76672.61万元和84207.24万元,呈现稳定增长 [3] - 2022年至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993.36万元、15234.17万元和18597.02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394.64万元、14854.58万元和17268.08万元 [3]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24061.62万元,同比增长24.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31.65万元,扣非净利润4924.13万元 [3] - 公司总资产达13.6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9.4% [3] 研发与专利 - 研发费用由2022年的4267.31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5833.31万元,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拥有36项发明专利 [3] 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集芯片封装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与封装测试服务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企业 [4] - 自主研发的激光直写曝光、卷式连续蚀刻及高精准选择性电镀等核心生产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智能卡业务核心封装材料柔性引线框架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2%,智能卡模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13%左右 [4]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用于高密度QFN/DFN封装材料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扩建升级项目 [4] 行业与区域发展 - 公司上市是淄博高新区培育"硬科技"企业、推进资本市场建设的重大突破 [4] -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淄博高新区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从设计研发到产品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4] - 淄博高新区在MEMS、光电子、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形成了集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4]
城市“金角银边”做文章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4
城市更新行动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八项主要任务,完善城市功能是核心任务之一 [1] - 政策目标是通过系统谋划和精细治理形成现代化城市供给体系,推动城市智能运行和精准服务 [1]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调科技创新与城市功能完善的双向促进关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融合 [6][7] 存量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 成都市实施"金角银边"工程,三年内对632处桥下/街旁等7类剩余空间进行整治提升 [2] - 通过场景植入和功能叠加,将闲置空间转化为休闲场所和商业热点,带动小店/夜市经济发展 [2] - 清华同衡建议结合城市体检工具,将低效园区/楼宇等存量资源改造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 [3] 城市功能提升实践案例 - 济南舜泰广场改造新增1000+机动车位和2500+非机动车位,并开发地下商业三大片区 [4][5] - 体育场地升级为多功能公园,建设足球场/跑道等设施,服务周边办公人群和居民 [5] - 芜湖市建成42座"人民城市驿站",其中20座增设"修配补"便民功能,解决户外工作者需求 [5] 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 - 台州官河古道项目同步开展招商运营和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夜间经济综合体 [7] - 专家强调更新项目需关注文化传承与消费场景创新,避免"品质高但无人问津"的改造 [7] - 住建部将建立政策协同机制,推动土地/财税/金融创新,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可持续模式 [7]
科创上涨,科创半导体设备ETF、 科创半导体ETF、科创芯片设计ETF领涨
格隆汇· 2025-06-18 16:34
科创板市场表现 - 科创100指数上涨0.87%,科创50指数上涨0.53% [1] - 科创半导体设备ETF涨幅超过2%,科创100增强ETF易方达和科创半导体ETF涨幅超过1.7% [1] - 科创芯片设计ETF、科创创业50ETF、科创成长ETF等10余只主题ETF涨幅超过1% [1]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中国证监会深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领域改革,优化制度供给,引导资源向创新领域集聚 [2]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达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专利数量占全国总量1/3 [2]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90%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2] - 市值超千亿的A股科技企业占比从10年前的12%提升至27%,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集聚效应 [2] 科创板制度改革 - 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3] - 推出6项改革举措,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3]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增资扩股,健全科创板投融资协调机制 [3] 行业分析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市场受特朗普政策影响呈"V"型震荡,中小科创股领涨后受挫但已修复 [4] - 科创板整体营收及毛利出现底部特征,盈利端呈现结构性弱复苏,半导体、IT、机械制造等行业投资规模降幅收窄 [4] - 下半年科创板预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建议关注新兴产业、高成长细分领域龙头及高科技初创非上市公司 [4]
国元股权参与发起设立10亿元新基金,原LP退出后引入广西引导基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4:32
国元证券设立建安民航启鑫基金 - 国元证券全资子公司国元股权作为基金管理人参与发起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建安民航启鑫基金,主要投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及其上下游,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2][3] - 基金原LP安徽民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自身原因退出,引入新LP广西引导基金出资1.5亿元占比15%,GP国元股权认缴出资额从3亿元增至3.5亿元占比提升至35%[2][4] - 基金存续期7年(投资期4年+退出期3年),可延长2次每次不超过1年,总存续期不超过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的存续期[3] - 基金重点关注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5G/6G、云计算和大数据、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5] - 国元股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069.1万元同比增长47.61%,净利润1919.91万元同比增长89.29%,全年新增管理规模17.04亿元[5] 券商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动态 - 2025年券商私募股权子公司新设基金动作频繁,类型包括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引导基金、并购基金和S基金等[6][8][9] - 中信建投资本管理的润信赣投接力基金是江西省首只市场化S基金,主要投资创投基金份额和非上市企业股权[9] - 长江成长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参与设立50亿元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9] - 券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方向紧跟热点,如国泰君安创新投设立的国贸国君并购基金围绕上市公司产业链寻找并购标的[8] - 行业特点包括与地方国资深度合作、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带来的退出渠道丰富[9]
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落地!中科创星“25创星PPN001”成功发行
经济观察网· 2025-06-16 21:25
据悉,"25创星PPN001"的发行由浦发银行担任牵头主承销商,由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成都银行 (601838)担任联席主承销商,票面利率2.10%,全场认购倍数3.58倍。此外,该笔科创债由中债信用 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额担保,西安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西安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反担 保。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说,创投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融资,不仅有助于其拓宽融资渠道,推动 募、投、管、退业务良性循环,也将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 6月16日,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创星")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 期定向科技创新债券——25创星PPN001(科创债)",发行规模为4亿元,期限为5+5年。 这是国内债券市场首个"科技板"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落地。中科创星因此成为全国首 个成功发行科创债券的民营股权投资机构。 中科创星表示,该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基金的出资 及置换,壮大"耐心资本"。 中科创星成立于2013年。截至今年6月,该机构在管资金规模超过120亿元,已投资孵化超过5 ...
如何解决AI等新兴产业“测不准”?制造业计量首个政策文件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8:58
计量是制造业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当前,在量子、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兴领域,还存在"测不了、 测不全、测不准、测不快"等难题。 6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 年,制造业计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突破100项以上关键计量校准技术。据了解,这是我国制造业计量 领域首个政策性文件。 近年来,我国计量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工作进展。据媒体报道,在5月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计 量日中国主场活动中,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我国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需求,新建8项国家计量基准装置。截至当时,我国已建成国家计量基准装置208项。 不过,在制造业计量事业中,还存在计量有效供给不足、计量应用赋能不充分、计量创新升级较慢等短 板弱项,制约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根据工信部发布内容,《意见》系为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 对于发展目标,《规划》展望,到2035年,国家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关键领域计量技术取得重 大突破,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前列。建成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 ...
工信部:到2027年突破100项以上关键计量校准技术,培育50家以上仪器仪表优质企业
快讯· 2025-06-13 10:18
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总体目标 - 到2027年突破100项以上关键计量校准技术 制修订300项以上行业计量校准规范 研制100台套以上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 [1][3] - 培育50家以上仪器仪表优质企业 推动建设10家以上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 [1][3] - 到2030年实现重要领域计量综合实力大幅增强 技术服务网络更加完善 [1][3] 计量技术突破方向 - 聚焦量子 人工智能 新材料 新能源等领域解决"测不了 测不全 测不准 测不快"难题 [4] - 研究量子计量 数字化模拟测量 动态量和极值量等综合参量测量技术 [4] - 开展工况环境的在线 动态 实时 远程 多参数校准技术研究 [4] 高端计量器具与标准物质发展 - 研发高精度 集成化 智能化计量器具 提升芯片 操作系统等数字技术产品集成应用水平 [5] - 加快化工 石化 钢铁等12个重点领域标准物质研制 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6] - 编制标准物质发展目录 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不确定度水平 [6] 仪器仪表产业培育 - 培育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高端计量器具龙头企业 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 实施质量品牌战略 打造高端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7] - 对标国外先进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7] 计量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一站式"服务模式 提供驻厂 驻园区等就近校准服务 [8] - 运用"互联网+计量"模式建设高效服务网络 推动计量机构"随企出海" [11] - 加强计量检定服务 依法执行强制检定目录要求 [9] 计量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升级 - 应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技术建设制造业计量数据库 实现计量数据智能化采集 [12] - 推广低能耗计量器具 研究碳计量技术支撑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13] - 推进计量资源网络化连接 实现与制造过程 质量管控一体化 [12] 政策与资源保障 - 实施制造业技术基础提升专项 推动自主计量器具纳入首台(套)目录 [14] - 支持金融机构加大融资力度 允许企业新购计量器具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 [15] - 鼓励计量机构上市融资 完善企业计量投入普惠性政策 [15]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 - 建立国际化计量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 参与国际计量比对 [16] - 引进海外高层次计量人才 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 [7] - 培养熟悉产业与计量技术的综合型 应用型人才 [7]
七部门联合发布《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到2027年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
证券日报网· 2025-06-10 15:11
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核心观点 - 到2027年重点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 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75% [1] - 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 建设5个以上高标准数字化园区 打造百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 梯次实施千个数字化示范项目 [1] - 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规上食品企业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普及 培育国际竞争力食品工业数字产业集群 [1] 重点任务与技术应用 - 运用5G 大数据 云计算 区块链等技术开发食品生产智能监控溯源 食品园区"5G+工业互联网" 原料生产供应智慧管理方案 [2] - 鼓励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产品供给 支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2] - 加快研发 生产 检测等关键工艺装备和软件改造升级 推动中小企业"哑"设备改造和关键设备更新 [2] 企业智能化升级方向 - 坚持因地制宜 因业施策 一企一策 鼓励企业开展专业诊断评价明确技术改造方向 [2] - 推动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融合转型 支持生物制造 增材制造等先进工艺装备应用 [2]
国家高新区竞速新兴产业赛道 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国50%
长江日报· 2025-06-09 08:44
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跻身万亿级产业集群 [1][2] - 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20% [1][2] - 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国50% [1][2] - 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初步形成发展优势 [2] 国家高新区经济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国家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7.1% [1] - 国家高新区聚集了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1] - 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拥有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50%左右 [1] 国家高新区企业竞争力 - 截至2024年底国家高新区集聚全国33%高新技术企业、4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独角兽企业 [2] - 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原型、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等原创技术不断涌现 [1] 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国家高新区围绕特色优势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2] - 深入实施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打造新赛道策源地和集聚区 [2] - 加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力度,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
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公布 浒墅关3家企业上榜
苏州日报· 2025-06-09 08:17
卡乐集团(CAREL)创立于1973年,总部位于意大利帕多瓦,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商用空调、冷柜 以及加湿控制解决方案。卡乐电子(苏州)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为亚太区总部。企业秉承集团 注重研发的传统,在研发投入上不遗余力,苏州压缩机匹配优化及加湿器测试实验室是卡乐集团在意大 利以外的首家实验基地。自落户以来,卡乐电子从单一产线起步,通过技术攻关与产业链垂直整合,已 构建起覆盖商用冷冻、工业加湿等领域的多元化产品矩阵,建成数字化智能工厂并获评省级绿色标杆, 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近年来,浒墅关坚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灯塔工厂"梯次培育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 业深度融合。截至目前,辖区累计建成省级标杆工厂和先进级智能工厂5个,各级智能车间34个,形成 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 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工业阀门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制造企 业,为石油、天然气、炼油、核电、电力、冶金、化工、造船、造纸、医药等行业提供阀门系统解决方 案,于1997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中国阀门行业和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首家上市企业。 多年来,中核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