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
搜索文档
三祥新材: 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2亿元,同比下降7.3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90.79万元,同比下降28.45%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8.35万元,较上年同期-3077.59万元明显改善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9%,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 [2] 主营业务分析 - 形成"锆系、镁系、先进陶瓷系"三大业务板块,产品涵盖电熔氧化锆、海绵锆等160多个品种 [3] - 电熔氧化锆业务规模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广泛应用于耐火耐磨材料、陶瓷色釉料等领域 [16] - 海绵锆销量近1400吨,市场占有率超50%,已与国内外核装备企业形成批量出货 [7][8] - 氧氯化锆销售量同比增长超50%,在锆铪分离等中高端应用领域发力 [8][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累计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9件,实用新型专利92件 [15] - 开展锆系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氯化锆已向下游固态电池工厂实现小批量供货 [12] - 控股子公司辽宁华祥开展盐酸体系下锆铪分离技术研发,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3][14] - 推进电弧炉节能改造项目,通过AI技术优化生产操作降低能耗 [15] 产业链布局与战略合作 - 与宁德时代、万顺集团合作投资的轻量化镁铝合金一体化压铸项目已顺利投产 [4] - 控股子公司辽宁华祥通过技术转让获得锆铪分离纯化技术,布局核级及半导体级锆铪新材料市场 [4] - 参股公司宁德汇智镁铝已获得IATF16949认证,批量供应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结构件 [10][11] - 拥有上游水电站保障能源供应,形成电熔氧化锆与海绵锆生产的协同效应 [18][2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电熔氧化锆和工业级海绵锆产能位居国内前列,辽宁华锆具备年产5000吨海绵锆能力 [16][17] - 实验室获得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2019年获批"福建省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19][20] - "三祥"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氧化锆产品获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 [20] - 依托福建小水电资源形成成本优势,全资子公司杨梅州电力满足大部分生产用电需求 [21] 资产与投资状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1000万元,系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所致 [23] - 应收账款3.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48%,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所致 [23] - 预付款项1336.22万元,同比增长130.28%,系采购商品预付款增加 [23] - 长期借款731.99万元,同比下降33.65%,主要因归还到期借款 [23]
三祥新材: 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变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7
募集资金变更概述 - 原项目年产1500吨特种陶瓷项目和先进陶瓷材料研发实验室变更为年产2万吨锆铪系列产品项目 [1] - 变更募集资金金额5711.33万元人民币 占实际募集资金总额的26.43% [1][4] - 新项目预计2026年9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投资回收期3.3年 总投资收益率55.46% [1][8] 原项目投资情况 - 原募投项目包含特种陶瓷项目(投资总额23327.3万元) 研发实验室(2000万元)和偿还银行借款(6400万元) [2][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特种陶瓷项目募集资金使用比例69.86% 研发实验室使用比例10.29% [6] - 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30日 受公共卫生事件 土地平整及市场需求变化影响 [5][6] 变更原因分析 - 下游需求出现阶段性波动 现有设备已满足当前预估市场需求 [6] - 锆铪作为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 应用于核能 国防军工 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 [7][13] - 全球核电复苏及国内双碳目标推动核级锆铪需求持续攀升 [7][14] 新项目具体规划 - 项目投资总额27891.27万元 建设周期15个月 年产2万吨锆铪系列产品 [8][9] - 实施主体为辽宁华祥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5亿元) [10] - 采用锆铪分离及萃取提纯技术生产氧氯化铪 超高纯氧氯化锆和核级氧氯化锆 [15] 市场前景分析 - 核级锆铪是水冷核反应堆堆芯包壳关键材料 核电建设提速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14] - 铪材料在半导体领域用作电子格栅 在航空航天领域用于火箭发动机喷嘴材料 [14] - 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对超高纯度锆铪氧化物需求急剧升高 [15] 技术及产业基础 - 公司为锆系制品行业头部企业 完全自主实现氧氯化锆 海绵锆和核级锆生产 [12] - 现有氧氯化锆产业基础可为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提供支撑 [13] - 项目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政策方向 提升关键战略材料自给率 [12] 审批及程序进展 - 项目已取得备案(备案号2507-211394-04-05-727669) 正在办理环评 安评手续 [16] - 变更议案经董事会 监事会审议通过 保荐机构浙商证券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 [17] - 尚需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1][17]
三祥新材: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变更的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非公开发行普通股1106.64万股 发行价为每股19.88元 募集资金总额220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392.36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1607.63万元 [1] 原募投项目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募集资金已累计使用16125.87万元 剩余募集资金5481.76万元 [2][3] - 年产1500吨特种陶瓷项目实际使用募集资金9570.68万元 使用比例69.86% [7] - 先进陶瓷材料研发实验室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55.20万元 使用比例10.29% [7] - 偿还银行借款6400万元已全部使用完毕 [3][7] 变更原因分析 - 原项目受公共卫生事件 土地平整等因素影响导致建设进度放缓 [6] - 下游客户需求出现阶段性波动 公司基于现有市场环境控制项目投入 [7] - 当前已建设备可基本满足预估市场需求 继续投资将增加固定成本 [7] 新项目概况 - 变更后项目为年产2万吨锆铪系列产品项目 投资总额27891.27万元 [4][9] - 拟使用变更募集资金5711.33万元 占原募集资金总额26.43% [4] - 新项目建设周期预计15个月 总投资收益率55.46% 投资回收期3.3年 [9] 战略意义与市场前景 - 锆铪作为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 广泛应用于核能 国防军工 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 [8][13] - 全球核电复苏及国内双碳目标推动核电站建设提速 核级锆铪需求持续攀升 [8][14] - 新能源产业和半导体行业发展推动超高纯度锆铪氧化物需求急剧升高 [15] - 项目实施可发挥公司现有产业链优势 提高高附加值产品规模 [8][12] 技术基础与实施安排 - 公司深耕锆系制品领域多年 具备氧氯化锆 海绵锆和核级锆的完整生产技术 [12] - 项目实施主体为辽宁华祥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司通过借款方式提供资金 利率按5年期LPR计算 [10] - 项目已取得备案文件 代码2507-211394-04-05-727669 正在办理环评 安评等手续 [16] 审议程序进展 - 变更事项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 [17] - 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批准 [4][17]
哈焊华通: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20: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89%至8.0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50%至1,228万元,但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77.62%至933万元,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 - 焊接材料行业总量稳定但结构优化,自动化焊材占比提升至75%,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主要发展方向[3] - 公司通过布局新能源装备制造和高端焊接材料市场,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协同[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12.89%,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2][14] - 营业成本7.11亿元,同比增长11.26%,增速低于收入增长[14] - 研发投入3,456万元,同比增长31.77%,显示公司加大创新投入[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17亿元,同比大幅改善[14] - 货币资金减少至1.70亿元,主要因闲置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及偿还债务[15] 产品与业务 - 主要产品包括碳钢焊丝、低合金钢焊丝、不锈钢焊丝、铝合金焊丝等上百个品种,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等国家重点项目[3] - 焊丝产品收入5.15亿元,占总收入63.96%,毛利率7.74%[14] - 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模式,客户覆盖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核电水电等众多领域[4]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国内熔焊材料行业领先企业,主持参与23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制定[5] - 拥有115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5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7][8] - 产品获得10多个国家船级社认证,客户包括中集集团、中石化、中国中车等国内外龙头企业[9][11] - 具备全自动生产线和高端铝焊丝制备工艺优势,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能力突出[12] 研发与创新 - 报告期内新增6项新产品申报,5项备案类和1项认定类产品[9] - 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机械工业联合会三等奖各1项[8] - 承担多项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包括高速列车用铝合金焊接材料研发等[7] 投资与资金运用 - 募集资金累计支出3.58亿元,尚未使用结余资金3.06亿元[17]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末理财余额1.17亿元[16][18] - 对控股子公司中达金属实现整合,上半年贡献净利润918万元[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焊接材料总产量494万吨,同比增长4.4%,出口量首次突破100万吨[3] - 行业向自动化焊材、智能焊接材料方向发展,环保型焊接材料成为开发重点[3] - 产业链协同创新和"系统制造+技术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竞争关键[3]
中船特气20CM涨停,国内新材料正迎加速成长期!科创新材料ETF汇添富(589180)大涨2.65%!
新浪财经· 2025-08-13 15:22
科创新材料ETF及成分股表现 - 科创新材料ETF汇添富(589180)上涨2.65% 收于1.057元 日内涨幅1.54%[1][2] - 中船特气20CM涨停 广钢气体涨超13% 华特气体涨超12% 聚和材料涨超7% 西部超导涨超2% 中研股份涨超1%[1] - ETF前五大权重股:沪硅产业(涨2.38% 权重8.9%) 西部超导(涨7.93% 权重2.63%) 安集科技(涨1.65% 权重5.7%) 凯赛生物(涨0.23% 权重5.57%) 天奈科技(涨2.35% 权重4.04%)[2] 新材料行业成长前景 - 新材料产业处于下游需求爆发阶段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推动加速成长[3] - 行业作为基石性产业 支撑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发展[3] 细分领域动态 电子信息材料 - 2025Q2全球硅晶圆出货量3327百万平方英寸 同比增长9.6% 环比增长14.9% 显示非存储领域复苏迹象[4] - 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比近半且复合增长率近15%[4] 航空航天材料 - SpaceX成功发射英国"锻造星1号"卫星 成为全球首个开展空间制造的国家 开启天基工业制造新篇章[5] 新能源材料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澄清反内卷传闻 强调将按法治化市场化原则推进工作[7] 生物技术材料 - 海南推进琼港合作 重点深化生物医药、高端消费品制造等领域合作[7] 节能环保材料 - 九部门联合印发《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2025-2030)》 计划2030年底前全面完成隐患整治[8]
“十五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材料汇· 2025-08-08 21:50
新材料产业规划核心观点 - 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与先导,对推动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 - "十四五"期间产业总产值突破8.2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12%以上,在超高强度钢、高性能碳纤维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4] - "十五五"期间将重点提升关键战略材料自主保障能力,目标到2030年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达到80%以上 [11] - 规划提出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规模应用"全链条发展生态,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 [7] 产业背景与发展形势 "十四五"发展回顾 -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形成若干特色产业集群,在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4] - 部分高端材料仍受制于人,如高端芯片用光刻胶、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单晶叶片等 [4] - 材料基因组、增材制造等新方法应用深化,但原始创新能力与顶尖人才团队仍需加强 [4] "十五五"面临形势 - 全球新材料科技竞争空前激烈,新材料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深度融合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新材料性能、可靠性、绿色化提出更高要求 [5] - 供应链安全与韧性成为焦点,需推动产业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5] 总体要求 发展目标(到2030年) - 突破5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建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高地 [11] - 形成20个以上国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1] - 材料生产能耗、排放强度显著下降,智能制造新模式广泛应用 [11] 重点发展方向 先进基础材料 - 先进钢铁材料:超高强度汽车钢、高耐蚀海工钢、绿色低碳冶金技术产品 [13] -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高强高韧铝合金、高性能镁合金、钛合金精密型材 [13] - 先进化工材料: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13] 关键战略材料 - 高端装备用特种材料:高温合金单晶叶片、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 [14] - 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大尺寸硅片、碳化硅/氮化镓衬底、先进光刻胶 [15] - 新能源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钙钛矿电池材料 [16] 前沿新材料 - 低维与智能材料:石墨烯规模化制备、形状记忆合金、仿生材料 [17] - 量子信息材料:量子点单光子源、拓扑绝缘体、量子磁性材料 [18] - 生物基与可持续材料:高性能生物基高分子、CO₂基材料 [18] 重点任务与重大工程 突破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 - 航空航天领域: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1200℃高温下持久强度提升20% [24] - 新能源汽车领域: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镍含量≥95%,能量密度达350Wh/kg [26] - 电子信息领域:12英寸超高纯硅片纯度达11N,光刻分辨率达28nm以下 [28] 布局前沿新材料 - 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原位聚合方法使拉伸强度提升50%以上 [40] - 量子点单光子源纯度达到95%以上,为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40] - 形状记忆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形状回复精度达到0.1mm以内 [41] 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 计划新建5个国家新材料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46] - 设立规模为1000亿元的国家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 [46] -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实行175%加计扣除政策 [46] 保障措施 - 设立新材料产业基金规模500亿元,对重点项目给予30%资本金补助 [82] - 实施"材料人才专项计划",培养100名战略科学家、1000名青年领军人才 [83] - 建立"新材料标准领航工程",制修订800项关键标准 [84]
新材料赛道受青睐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8-05 23:41
行业趋势 - 新材料领域成为上市公司战略布局核心赛道 涉及消费电子 新能源汽车 低空经济 人形机器人等多个前沿领域 [1] - 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基础 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 各国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产业安全保障能力 [1] - 行业呈现"哑铃型"竞争结构 百亿元级平台企业与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并存 中间层二线厂商或成并购标的 [4] 企业动态 - 锦富技术拟投资10 14亿元建设新材料生产基地 聚焦消费电子与新能源领域热管理材料 推动战略转型 [2] - 中化国际拟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 整合环氧树脂和工程塑料全产业链 实现强链延链补链 [2] - 珂玛材料以1 02亿元收购铠欣半导体73%股权 完善碳化硅材料布局 增强半导体客户服务能力 [2] - 新凤鸣 东睦 普利特等企业积极布局生物基材料 软磁材料 塑料改性材料等细分方向 [3] 技术驱动因素 - 新一代通信技术 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等领域爆发式增长催生高附加值新材料需求 [5] - 政策层面将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 多地出台专项发展规划提供支撑 [5] - 未来投资呈现"技术锚定 场景深耕"趋势 重点关注电池阻燃材料 轻量化复合材料 耐磨材料等细分领域 [5]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并购和产业链协同加速突破 但面临利润空间压缩压力 [4] - 细分领域竞争分化 新能源材料需扩大规模降本 电子化学品需突破国外专利 生物医用材料依赖临床转化能力 [4] - 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将获更多政策与资本倾斜 产业资本主导的协同并购加速技术产业化 [5]
产业观察:【AI产业跟踪】字节开源AI Agent Coze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4 23:13
AI行业动态 - 上智院等联合发布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平台,具备六大核心能力,支持多学科众研和干湿实验闭环[7] - 燧原科技AI算力部署规模达七万卡,推理卡"燧原 S60"支撑互联网客户及智算中心需求[30] AI应用资讯 - 商汤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日日新V6.5多模态推理大模型跨模态推理精度超Gemini 2.5 Pro,性价比提升5倍[8] - 华为发布异腾智算平台AI-Box,搭载异腾400I Pro芯片,支持多模态大模型本地运行,适配工业质检等场景[9] - 腾讯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提供多模态感知、规划等模型及云服务工具,与硬件厂商合作推动行业落地[10] AI大模型资讯 - 阶跃Step 3模型总参数321B,激活参数38B,推理效率达DeepSeek-R1的300%,2025年预计收入近10亿[11] - 字节开源AI Agent Coze,GitHub星标超6000,支持可视化开发和一键分享至主流平台[14] - 智谱发布GLM-4.5融合大模型,总参355B,激活参32B,API价格低且生成速度快,获全球开源模型第一[17][22] - 京东云开源企业级全栈智能体JoyAgent,支持多智能体协同与并行处理,已应用于零售采销等场景[18] 科技前沿 - 后摩智能发布存算一体端边AI芯片M50,物理算力160TOPS,典型功耗仅10W,支持多模态大模型本地推理[32] - 钛动科技发布全球营销Agent Navos,将传统营销周期从数月缩至几天,提升人力资源效率数十倍[28]
洪波“甬”起——宁波新材料从“看不见的突破”迈向“看得见的跃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02:58
宁波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 宁波构建"资本+科创+产业"新生态体系,加速新材料技术向规模化应用进阶,30位投资人参与"资本聚焦宁波前沿新材料产业"主题交流活动[8] - 宁波新材料产业作为"361"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大标志性产业集群之一,已聚集2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10家高新技术企业[9] - 宁波在科研平台密度和"产业+人才+金融"协同方面形成区域优势,青年科研群体活跃,制造业底座厚实[9][10] 产业生态建设 - 甬江实验室聚焦新材料与智能制造,引进23支科研团队,在纳米抛光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构建"盈诺孵化器+科创学院+天使基金"孵化体系[17][18] - 盈诺孵化器已集聚20余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覆盖泛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入驻企业视曼科技LED显示驱动芯片月订单量突破5000万颗[18] - 宁波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生态,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等平台落地,2025年上半年科技服务业投资增长37.3%[25] 企业技术创新 - 天璇新材料在光学界面材料领域实现折射率1.9的突破,预计将达2.0与世界顶级厂商持平,技术应用于AR/VR波导场景[22] - 激智科技量子点膜等高端产品2024年营收8.7亿元同比增长超40%,成为国内少数能量产量子点薄膜的企业,下游客户包括TCL等头部厂商[22][23] - 激智科技间隙反光膜提升太阳能组件发电效率0.5%-1%,目前全球仅两家公司掌握该技术,公司执行"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战略[24] 资本合作动态 - 精裕投资与净源膜科技签署全生命周期合作协议,计划助力其成为全球影响力上市公司[11] - 鑫紫投资与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达成投资意向,标志其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拓展的里程碑[12] - 多家投资机构考虑在宁波推动并购协同或二级市场合作,认为宁波企业产业化逻辑清晰是优质标的"策源地"[14] 产业未来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宁波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4682家规上工业企业有新产品产值占比42.9%[21] - 企业家期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扩容,培育终端品牌和精细化工等关键基础环节企业,构建更有韧性产业底座[26] - 甬江实验室将布局AI赋能的材料数字化研发平台,聚焦塑性陶瓷等颠覆性材料,建立动态快速响应机制[20]
聚焦于PEEK下游应用 富春染织强势进军新材料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16:17
双轮驱动战略 - 公司开启"传统+新兴"双轮驱动战略,左手夯实全球染织领军地位,右手布局国家战略性新材料PEEK赛道 [2] - 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芜湖富春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聚焦PEEK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初期注资5000万元且持股100%,后期将根据进度追加投资 [2] - PEEK作为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优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和航空航天领域 [2] - 随着3D打印技术发展,PEEK在定制化医疗植入物和复杂工业零件中的应用逐步扩大 [2] 传统业务表现 - 公司是国内领先色纱生产企业,主营色纱研发生产销售,产品应用于服饰服装家纺等领域 [3] - 上半年销售量增长10%,其中新品订单增长60%以上,近年来复合增长率接近20% [3] - 未来两年传统业务增速预计不低于10%,下半年盈利能力将逐步改善 [3] - 组建期货团队对冲棉花价格波动风险,降低大宗商品价格对业绩影响 [3] 产能布局规划 - 计划本部土地置换出100-150亩用于新项目建设 [3] - 未来荆州将成为主要筒子纱生产基地,芜湖本部侧重中高端大圆机纱线和PEEK材料生产 [3] 新材料业务布局 - 聚焦PEEK下游未国产替代领域,包括半导体、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解决方案等 [4] - 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领域应用,主要竞争对手为欧美日高端PEEK企业 [4] - 与行业技术团队深度绑定,计划实施股权激励,上半年已完成回购计划 [4] 产业协同效应 - 纺织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加速,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广泛 [4]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将提升工业场景应用,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战略协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