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地化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众多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和企业代表围绕能源转型、清洁能源等话题展开对话
海南日报· 2025-04-29 10:23
能源转型背景与中阿合作基础 - 能源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也是中阿合作的关键词 会议主题聚焦能源转型与生态未来 [1] - 气候变化威胁 经济增长需求 环境意识增强共同推动能源转型 不同国家需基于经济基础选择转型模式 [1] - 中阿能源合作具有互补性 中国在新能源 基建能力 尖端技术有优势 阿拉伯国家拥有能源资源 资本积累和潜在市场 [1] 企业合作案例与模式 -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与中国企业合作密切 50%项目由中国伙伴共同完成 [2] -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为15个阿拉伯国家提供工艺技术和工程服务 承接标志性清洁能源项目 [3] - TCL中环实施本地化战略 在中东投资建厂时注重社区文化和技术分享 [3] 合作方向与具体举措 - 中阿应完善清洁能源产业供应链合作 实现产业链延伸和补短板 [3] - 因地制宜推进合作 如利用阿曼风光资源建设高纯多晶硅产业园 [3] - 海南在新型储能 智能微电网 海上风电制绿氢绿醇等领域具备产业基础和合作需求 [4] 战略协同与愿景 -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在技术创新和可持续性方面具有战略协同 [2] - 中国企业愿意将新能源技术和能源转型最佳实践分享给中东国家 [3] - 海南期待与阿拉伯国家在能源转型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方面深入合作 [4]
丰田的本地化新元年:更中国,更丰田,更未来
经济观察报· 2025-04-28 16:09
丰田本地化战略升级 - 公司宣布"立全球 更中国"战略升级 涵盖管理 研发 产品 生产 销售 服务等全产业链本地化 [1] - 推出bZ家族全矩阵 包括铂智7 bZ5 铂智3X等新车型 覆盖SUV 轿车 跨界车多产品线 [1][8] - 本地化非表面调整 而是战略重构 中国含量显著提升 [2] 研发体系变革 - 建立中国首席工程师(RCE)制度 由中国工程师担任开发负责人 实现从执行者到决策者转变 [4][6] - 整合IEM by TOYOTA与合资企业研发中心 形成ONE R&D体系 决策权从日本转移至中国 [8] - 铂智3X由RCE柳文斌团队联合本地供应商研发 上市首月大定超15000台 [4][15] 产品与技术本地化 - bZ3福祉改装版为国内首款通过安全测试的纯电动福祉车 推出租赁服务覆盖多城市 [10] - 铂智7为首款搭载鸿蒙座舱的D级BEV轿车 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全面升级 [12][17] - 提供REEV PHEV BEV多动力选择 电池安全提前满足2026年国家标准 [9][12] 产业链合作与市场表现 - 与腾讯合作AI大模型 云计算 与小马智行合作L4级Robotaxi服务累计行驶4000万公里 [16][19]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1100万辆 智能座舱渗透率73% 驾驶辅助渗透率57 3% [16] - 电动化车型全球累计销售超3000万辆 具备多路径技术路线均衡发展能力 [19] 行业影响与战略定位 - 本地化强化安全 品质基因 非简单复制中国企业做法 避免同质化竞争 [9][12] - "全球资源+本地洞察"模式平衡技术积淀与市场适应性 探索合资模式新可能 [20] - 中国开发成果反哺全球 产品若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则具备全球竞争力 [16]
纵深推进本土化 安波福两家在华新工厂今年投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2 21:11
投资扩产计划 - 公司将于2024年下半年在华投产两家新工厂 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1][2] - 武汉连接器新工厂将成为连接器系统最大的高压产品系列智能化生产基地[2] - 英凯博上海自动化工厂将提供高压配电铜铝母排本地化解决方案 强化汽车高压电气化架构系统设计与交付能力[2] - 中国主动安全产品线智能黑灯工厂将在年内落地 提供国产化关键组件、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2] - 中国数据中心和测试中心已进入规划筹备流程[2] 本地化技术创新 - 公司首发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本地化创新方案 包括风河实时操作系统和风河虚拟化平台[1][3] - 本地化产品不含国外管控组件 不受出口管制限制 工程服务与技术支持完全本土化[3] - 基于风河软件底座整合AI技术 展出多款新一代智能汽车本地化解决方案[3] - 解决方案涵盖端到端高级辅助驾驶 AI感知系统 跨域融合数字基座 AI座舱等[3] - 所有解决方案可在国产供应链基础上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3] 市场地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是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在49个国家设有140个生产基地和11个技术中心[3] - 2024年中国最畅销20款车型中 12款搭载公司相关产品 市场渗透率达60%[3] - 公司聚焦低空飞行和具身机器人等新兴行业 打造面向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3] - 公司推进本地化战略2.0 以中国技术 人才 速度 成本和供应链构建完整中国方案[5] - 公司通过深度国产化产品助力中国汽车征战海外市场[5]
最难CEO上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2 12:20
日产新任CEO面临的挑战 - 新任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需同时应对资金短缺、合作伙伴寻找、员工士气提振、内部机制重塑、产品线更新、北美与中国市场颓势扭转、扭亏为盈及美国25%汽车关税等多重危机 [6][8] - 公司全球销量目标从490万辆大幅下调至340万辆 [10] - 计划在2027年3月31日前削减数十亿美元成本,裁员9000人并削减20%全球产能 [10] 日产内部改革措施 - 将研发到投产周期从52个月缩短至30个月,此前18个月内曾投放12款新产品 [11] - 强调需改变销量预测随意性,高管目标与实际成果差距显著 [10] - 承认过去未能更积极推动车型开发计划 [11] 北美市场战略 - 计划投资2亿美元用于"集成客户体验"项目,2028财年起扩展客户忠诚度计划 [12] - 2025财年投放新一代聆风纯电车及奇骏插电混动版,2026财年推出第四代奇骏并提供三种动力选择 [14] - 2027财年末在密西西比工厂投产电动SUV,到2027年3月31日更新78%产品线 [14] - 与三菱联合开发1吨皮卡以丰富产品阵容 [14] 中国市场自救策略 - 东风日产发布"尽兴由NI"品牌主张,推出4款新能源概念车并启动"GLOCAL"模式整合全球与本土资源 [15] - 计划投入超100亿元研发新能源技术,扩大研发团队至4000人 [15] - 首款中高级纯电轿车N7将于2025年4月预售,搭载14合1智能电驱等核心技术 [15][17] - 目标2026年底前推出5款新能源车并重回年销100万辆阵营 [17] 资金与合作调整 - 雷诺将双方交叉持股比例从15%降至10%,终止日产对雷诺Ampere的6亿欧元投资 [19] - 雷诺收购日产在印度合资公司多数股权,确保Ampere为日产开发电动车型 [19] - 公司对与本田等合作持开放态度,但认为传统车企在智能汽车领域能力有限 [21]
安意法8英寸SiC晶圆合资厂正式通线,全链构筑中国SiC产业头雁效应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3 09:06
合资项目进展 - 意法半导体(ST)与三安光电在重庆设立的8英寸碳化硅晶圆合资制造厂(安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通线 [1] - 项目包括8英寸SiC功率器件合资制造厂和三安独立运营的8英寸SiC衬底制造厂 [1] - 合资厂采用ST专有SiC制造工艺技术,全面落成后总投资预计达230亿元人民币(32亿美元) [4] - 项目规划2025年Q4投产,2028年达产,将成为国内首条8英寸车规级SiC功率器件规模化量产线 [4][6] 技术优势与产业影响 - 8英寸SiC晶圆相比6英寸有效面积增加近一倍,可提供1.8-1.9倍工作芯片数量,显著降低成本 [6] - ST拥有25年SiC研发经验,2021年已产出高质量8英寸SiC晶圆,缺陷率极低 [6] - 项目将形成完整本土化8英寸SiC供应链(衬底-外延-晶圆-封装),提升中国供应链韧性 [7] - 预计到2029年全球功率SiC器件市场达100亿美元,其中汽车/运输领域占80亿美元 [3] 战略布局 - ST在中国已实现完整产业链部署,包括与华虹合作生产40nm节点MCU产品 [10] - 深圳封装测试厂(STS)贡献ST全球超50%后端产能,累计专利110多项 [11] - 公司在中国设立7个技术创新中心,覆盖物联网/电动汽车/AI等战略领域 [11] - 本地化战略包括"中国设计、中国创新、中国制造",组建本土研发团队开发汽车级MCU等产品 [10][11] 区域经济效应 - 项目将推动重庆形成SiC产业集群,产生"头雁"效应,助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4] - 重庆作为重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将完善当地功率半导体产业链 [4] - 合资厂将为中国新能源车/工业电源/能源市场提供高性价比SiC解决方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