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赛道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半年报业绩普遍预喜!“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持续扩容,长期主义价值凸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2:52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冲高回落,下跌0 11% [1] - 成分股中巨轮智能领涨4 06%,中大力德、科瑞技术、东杰智能涨幅超3%,瀚川智能下跌3 90%、晶品特装下跌2 70% [1] - 机器人ETF盘中换手3 25%,成交总额突破5亿元,近5个交易日净流入4 62亿元,规模扩充超6亿 [1] - 机器人ETF年内规模增长超110亿,是机器人赛道共成长的优质产品 [1]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业绩 - 29只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发布2025年业绩预告,23只预喜(预增或扭亏),6只下滑或亏损 [1] - 三花智控、科沃斯、北方稀土、领益智造等6只概念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限均在5亿元以上 [1]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趋势 - 轻量化可解决人形机器人行业痛点如续航、散热、零部件性能不达标、灵活度不足等 [2] - 特斯拉、优必选等主流主机厂正发力轻量化,路径包括结构优化、零部件替换、原材料替换 [2] 机器人ETF产品特点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2] - 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布局上中下游产业链 [2]
九号公司(689009):短交通为基、机器人为翼 成长为智慧生态级玩家
新浪财经· 2025-07-11 18:37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以"简化人和物的移动"为使命,打造"智能短交通+服务机器人"平台化业务生态,产品线涵盖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智能两轮电动车、E-Bike、全地形车、割草机器人和配送机器人等 [1] - 2024年公司营收142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81%),两轮电动车营收占比达51%,割草机器人和全地形车等新业务开始放量 [1] 智能短交通业务 - 电动两轮车业务聚焦高端智能化,在品牌认知度、购买优先度和智能化性能等维度行业领先,2024年以60万+销量独占4000元以上市场第一梯队 [2] - 新国标实施推动行业向技术研发实力强、规模大的优质厂家集中,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结构性升级 [2] - 依托两轮车智能化基因与Segway品牌优势进军全球E-Bike市场,实现短交通全场景覆盖 [2] 服务机器人业务 - 公司创始团队具备机器人背景,短交通业务的智能化技术沉淀为布局机器人赛道奠定基础,当前产品包括割草机器人和配送机器人 [3] - 割草机器人行业正经历机械割草机→割草机器人、有边界机器人→无边界机器人的升级,2024年全球渗透率仅1.9%,远期目标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 [3] - 公司首创无边界规划式割草机器人,推出Navimow H/i/X3三大系列(售价999-4999欧元,作业范围500-10000平米),2024年成为首个覆盖全球10万家庭用户的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品牌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81/261.17/323.6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96/24.17/32.45亿元,对应PE为23.2/17.3/12.9倍 [4] - 主力业务电动两轮车在高端智能市场领先,新业务割草机器人、全地形车、E-Bike等开始放量,助力公司二次成长 [4]
帮主郑重:融资资金狂买4股!机器狗赛道藏着这些中长线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08 00:08
机器狗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相关公司总市值接近6000亿元 年内平均涨幅达20% 东土科技和万马股份等个股实现翻倍上涨 [1] - 6月以来有4只股票获融资资金大幅加仓 包括亿纬锂能和中鼎股份等行业龙头 [1] 机器狗技术突破与产业价值 - 国产机器狗"黑豹2.0"以10.3米/秒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保持十年的纪录 展示弹簧膝关节技术和动态重心调节系统等核心技术 [3] - 技术可迁移至人形机器人和物流无人车等领域 具有较大想象空间 [3] - 亿纬锂能提供高性能电池 中鼎股份拥有传感器专利 建设工业具备军工背景 振芯科技研发导航系统 这些公司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具有技术壁垒 [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技术突破创造增量市场 如华东理工大学实现脑机接口控制机器狗技术 潜在应用于危险区域救援 [4] - 政策支持力度大 国家"机器人+"战略明确扶持仿生机器人 深圳等地提供最高500万元企业补贴 [4] -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申昊科技电力巡检机器狗进入国家电网试用 辰安科技灭火机器狗实现"空地一体化"作业 [4] 投资筛选标准 - 技术转化能力是关键指标 如光电股份为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提供双光视觉模块及头部模组 具备多场景适配能力 [4] - 机构认可度反映专业资金动向 7家公司年内被调研超5次 光电股份获14次机构调研 [4] 行业现状与投资建议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 需警惕概念炒作 应关注拥有核心技术且绑定大客户的企业 [5] - 万马股份与多家机器人公司合作开发智连系统 建立国内首个TUV认证机器人电缆实验室 体现技术积累优势 [5] - 机器狗赛道类比十年前智能手机 未来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基础设施 [5]
永茂泰拟4.5亿投建海外基地 主营产品热销首季净利增42%
长江商报· 2025-07-04 07:34
全球化布局 - 公司拟投资4.5亿元建设墨西哥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以拓展海外市场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1][2] - 墨西哥基地选址科阿韦拉州,毗邻美国得克萨斯州,规划年产轻量化汽车零部件2500万件,涵盖涡轮增压器壳体、发动机支架等核心产品 [2] - 项目资金30%来自自有资金,70%通过银团贷款筹措,建设周期24个月,预计2027年二季度投产 [2] - 公司计划未来5年将海外收入占比从目前的12%提升至35%以上 [1][3] - 公司已在印尼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生产线项目,预计年产约500万件涡轮增压器壳体 [2] - 公司计划到2030年构建覆盖东南亚的"轻量化零部件三角网络"和"亚洲+美洲"双循环体系 [3] 业务拓展与创新 - 公司正将触角伸向机器人赛道,加大镁合金研发,已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合作开发镁合金结构件,预计下半年完成试制 [3] - 公司与拓普集团签订年纲领采购量15万吨的《铝液供应合作协议》,一期6.5万吨产能已于今年3月份建设完成 [5][6]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2.0亿元,同比增长45.9%,归母净利润1452万元,同比增长42.1% [1][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3751万元,同比增长21.3%,扣非净利润2322万元,同比增长35.1% [4] - 2024年公司销售铝合金产品约23.41万吨,同比增长约23.66%,销售零部件产品约2568.03万件,同比增长约1.62% [4] - 2024年铝合金液销量在公司铝合金业务中占比提升至57.18%,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占公司零部件板块收入比例提升至35.57%,零部件国际客户收入占比达到22.08% [4] 产能与生产基地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运行铝合金产能31.3万吨,汽车零部件2500万件以上,铝危废处置产能3.3万吨 [4] - 公司现有上海、安徽、成都、重庆等生产基地 [4]
鑫铂股份(003038) - 鑫铂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30 16:06
行业发展观点 - 公司所处新能源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较快,短期波动正常,未来光伏及汽车轻量化行业将引领绿色能源发展,产业链上下游经营情况将逐步向好 [1] - 光伏行业进入本轮下行周期最后阶段,在多方推动下正加速再平衡,今年第三或四季度有望好转 [1][2] 产品与项目情况 - 新一代光伏铝边框项目于2025年6月开始陆续投产,已向部分客户批量供货,渗透率提升将使单位盈利稳步提升 [3] - 马来西亚基地总设计产能10万吨,其中光伏铝边框6万吨、汽车零部件4万吨,光伏铝边框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盈利能力可观 [6] 公司收购与合作 - 收购芜湖必达一是为加深与奇瑞汽车合作深度,打开合作空间,在出海方面深度合作;二是为就近配套,替客户降本 [4] 公司新业务布局 - 董事长关注机器人赛道,2023年个人参股专注打磨赛道的机器人公司,该公司2025年并购专注传感器的企业,公司与相关公司合资成立安徽睿铂智动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拓展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业务,目前处于产品研发和测试中 [5] 公司盈利增长点 - 以“光伏 + 新能源汽车”为双主营,打造再生铝到下游终端产品一体化布局 - 光伏方面立足重点客户,围绕光伏产业链打造新技术和新产品 - 新能源汽车方面布局芜湖、重庆、马来西亚基地,开发和服务头部整车客户 - 依托与中南大学的合金材料研究院,在合金材料应用领域进行技术研发与业务布局 [7]
独立五年后,荣耀正式启动IPO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27 15:32
上市进展 - 公司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预计2026年1月至3月完成上市辅导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322 39亿元 控股股东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持股49 55% 实控人为深圳市国资委 [1] - 股东总数超20名 涵盖地方国资 运营商 产业链供应商等 2024年10月pre-ipo估值达2000亿元 [1] 资本运作历史 - 2020年4月独立以来已完成约6轮融资 最新一轮投资方包括中国电信 中金资本 金石投资等 [1] - 2023年底透露将通过首发上市进入资本市场 2024年完成股改 公司名称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1] 组织架构调整 - 2024年初赵明辞去CEO职务 由李健接任 中国区CMO姜海荣 销售部部长郑树宝等高管相继离职 [1] - 李健上任后新增AI研发部门 包括新产业孵化部 新商业模式拓展部 品牌营销部等 [2] 战略转型 - 发布阿尔法战略 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计划五年投入100亿美元构建全球AI终端生态 [2] - 2024年5月官宣进军机器人赛道 寻找第二 第三增长曲线 [3] 市场表现 - 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900万台 市场份额13 7% 排名第六 [3] - 拉美 中东非 亚太地区销量增长超50% 东南亚增长超100% 中东非两年增长4倍 2024年前4个月增长66% [3]
荣耀,闯入机器人赛道
创业邦· 2025-05-31 17:50
荣耀进军机器人领域 - 荣耀CEO李健在400系列新品发布会上展示了一款跑步速度达4m/s的机器人,打破行业纪录[3] - 公司早在2024年底就通过子公司密集注册布局智能机器人、无人飞行器等前沿科技领域[3][8] - 新战略将机器人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计划结合技术积累采取生态合作或自主推出产品[4] 历史技术积累 - 2018年荣耀手机AI技术助力华南理工大学战队夺得RoboMaster冠军,并参与猎豹机械臂咖啡项目[7] - 公司通过MagicOS 8.0操作系统实现意图识别人机交互,为智能终端定义新范式[11] - 2024年成立25家新子公司覆盖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单笔投资额50万-200万元人民币[8][9] 战略与资源投入 - 阿尔法战略计划五年内投入超100亿美元构建AI终端生态,目标2027年接入1000+硬件品类和激活4000万+设备[12] - 设立具身智能实验室等机构,招聘机器人算法、仿真平台等专业人才加速布局[12] - 技术层面拥抱MCP开放协议以打通AI终端生态链[12] 上市背景与业务转型 - 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聘用中介机构筹备上市,具体时机取决于市场环境与监管要求[14] - 独立时估值达400亿美元(约2633亿元人民币),2022年市场估值一度升至450亿美元(约3215亿元)[15] - CFO彭求恩明确业务转型方向:从单一手机转向AI生态公司以支撑长期价值[16] 行业竞争格局 - 手机厂商普遍将机器人视为下一代智能终端入口,华为、小米、vivo等已先行布局[18] - 华为通过云服务+大模型赋能机器人企业,小米推出CyberOne并构建"人-车-家"生态闭环[19][20] - vivo成立机器人Lab聚焦消费级市场,研发家庭场景机器人产品[22] 技术挑战 - 核心部件如伺服电机、减速器依赖进口导致硬件成本高企[22] - "具身大脑"技术需长期投入,小米通过投资+自研提升机器人泛化能力[22]
发现报告:利源股份机构调研纪要-20250527
发现报告· 2025-05-27 18:0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吉林利源精制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综合性铝型材铝制品制造企业,成立于2000年,2010年在深圳中小板挂牌上市,现有员工近千人,为多行业龙头企业提供产品及服务,拥有多项生产加工及配套安装能力,获25项专利及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投资30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中心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主要从事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铝合金深加工产品、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8][11][12][17] - 2024年度无深井石油钻杆产品销售 [9] - 按一汽弗迪订单供货,与华翔成立的合资子公司正常运行,合资公司生产门槛梁型材、电池箱体型材及横梁型材等零部件 [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人数为521人 [11] - 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采购原材料 [18] - 铝制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保险杠、防撞梁等汽车零部件制造 [17][20] - **公司发展规划与策略** - 未来坚持防风险、强管理、固根基、开新局原则,聚焦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优化产品结构,深化与主机厂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10][14][16][21][22] - 通过全面推行精益管理、强化成本管控、完善内控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及人才建设等提升运营效率 [10][14][16][21][22] - 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及政府、大股东支持保障资金安全,改善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15][16][21][22] - **公司重大事项相关** - 按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重大事项以公司公告为准,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8][12][14][16][21][23] - 近期控制权变更对公司治理结构及业务发展有积极影响 [8] - 2024年度通过董事长增持、股份回购等促进公司发展,维护股东利益 [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于2025年5月27日参加“2025年吉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投资者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互动交流 [6] - 关于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的后续计划,可参看2025年2月27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16][17] - 公司营业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 [18] - 有关公司二季度业绩情况,需关注公司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临时报告和定期报告 [11][15][19]
固态电池掘金机器人赛道!
起点锂电· 2025-05-24 16:56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首选能源方案,因其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轻量化优势 [1][25] - 机器人赛道为锂电行业带来新增长点,预计2025年成为量产元年,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7][8] - 2027年将是全固态电池量产关键节点,但成本高企和标准化缺失仍是主要挑战 [26][27][30] 机器人终端阵营 - **车企系布局**:特斯拉Optimus计划2026年产量达5-10万台,2027年突破100万台;小米CyberOne支持21个自由度;小鹏Iron拥有3000T算力;广汽GoMate采用轮足混合结构 [4][5][24] - **专业厂商动态**:宇树科技Unitree G1、优必选教育机器人、智元灵犀X2等2023年密集发布新品 [5] - **技术参数**:主流产品身高177-178cm,体重52-70kg,自由度15-38个,响应速度达0.5ms级 [4][5] 锂电企业机遇 - **市场潜力**:超40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宁德/亿纬/孚能等15家锂电企业已切入赛道 [1][7][10] - **技术协同**: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改进与机器人需求高度契合,蔚蓝锂芯/圣阳股份/欣旺达等已实现应用 [9][10] - **痛点突破**:需解决电解液爆炸风险(依赖固态电池)和研发成本压力(磷酸铁锂价格逼近成本线) [11] 电池形态适配性 - **圆柱电池**:占主流,如宇树H1搭载15Ah圆柱电池,适合人形机器人中心供电 [13] - **方形电池**:抗冲击性强,适用工业机器人搬运/焊接场景,支持CTP/CTC成组技术 [13] - **软包电池**:轻量化优势适配扫地/巡检机器人,未来固态技术将扩展其应用范围 [13] - **材料选择**:三元电池主导高端人形机器人,磷酸铁锂侧重家用/扫地机器人领域 [14] 固态电池进展 - **技术优势**:能量密度超500Wh/kg(欣旺达半固态)、续航提升50%(南都电源)、能耗降低80%(广汽GoMate) [19][21][24][25] - **企业布局**:孚能科技年内送样定制固态电池;德尔股份开发260Wh/kg模块化方案;上海洗霸突破480Wh/kg电解质 [18][20][23] - **应用案例**:创明新能源全极耳半固态电芯支持软通动力机器人4小时续航;广汽第三代机器人实现6小时续航 [16][17][24] - **产业化挑战**:当前成本为液态电池3倍,2027年前以小批量生产为主,需解决分布式供电设计问题 [26][27]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驱动**: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量产目标,配套扶持固态电池研发 [30] - **技术融合**:AI大模型(英伟达GR00T)、灵巧手设计(特斯拉22自由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性能突破 [29] - **场景扩展**:工业/医疗机器人、机器狗等将成为固态电池试验场,倒逼产业链快速产业化 [29]
东睦股份(600114):季度利润同比高增,MIM业务加速释放利润弹性
华源证券· 2025-05-08 22: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 MIM业务加速兑现利润 调整收购方案赋能远期成长 深度布局机器人赛道 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2025年5月8日收盘价20.87元 一年最高/最低24.93/12.74元 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128.64亿元 总股本6.16亿股 资产负债率56.74% 每股净资产4.73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ROE(%)|市盈率(P/E)| | ---- | ---- | ---- | ---- | ---- | ---- | ---- | ---- | |2023|3,861|3.62%|198|27.08%|0.32|7.83%|65.00| |2024|5,143|33.20%|397|100.59%|0.64|14.14%|32.40| |2025E|6,115|18.91%|553|39.21%|0.90|17.91%|23.28| |2026E|7,046|15.22%|668|20.83%|1.08|19.51%|19.26| |2027E|8,162|15.84%|799|19.59%|1.30|20.87%|16.11| [7] 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4.59亿元 同比增长32.4% 环比下降4.8% 归母净利润1.12亿元 同比增长37.6% 环比下降7.2% 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40% 环比下降9.2% [8] - 2025Q1营收中 P&S营收6.3亿元 同比增长约17.8% SMC营收1.9亿元 同比增长约5.7% MIM营收6.3亿元 同比增长约65.9% 折叠屏铰链推动MIM业务加速释放 [8] - 2025Q1净利率10.04% 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39个百分点 [8] 收购方案 - 公司拟将收购上海富驰比例由20.75%提升至34.75% 同时远致星火上翻为上市公司层面的持股 收购并表后有望增厚MIM业务利润 赋能SMC和PS业务协同发展 [8] 机器人赛道布局 - 公司参股小象电动22%股份 东睦提供材料及产能 小象提供技术工艺 完成一体化轴向关节电机(配套行星减速器)的研发和生产制造 [8] - 子公司完成锆基液态金属柔轮开发 为谐波减速器关键零部件 材料自修复和轻量化优势有望替代钢料 [8] 市场表现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6.7/8.0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39.2%/20.8%/19.6% 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3/19/16倍 [8] 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2024 - 2027年进行预测 涵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 还给出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估值倍数等财务比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