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

搜索文档
来了不见外,社区就是家(在中国·看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33
鸡鸣山社区召开中外居民民情议事会。 李爽爽摄 马努在餐厅后厨备餐。 受访者供图 官任社区俯瞰。 吴贤宾摄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虽小,但连着千万家。如今,许多外国友人到中国工作、生活,在一 座座城市扎根,在一个个社区落脚。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彰显出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书写着中 外文明交融的故事。 外国志愿者在深圳湾口岸引导过境游客。 蛇口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供图 鸡鸣山社区"国际老娘舅"库玛尔(左二)在调解贸易纠 纷。 李爽爽摄 李檀雅(左一)在蛇口街道组织的活动中学习包粽子。 受访者供图 浙江义乌市鸡鸣山社区尼泊尔籍居民库玛尔—— 当"老娘舅",有成就感 本报记者 窦瀚洋 "我要赔偿!"不久前,在浙江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国际老娘舅"工作室里,一名土耳其商人因为 商户两次延迟交货,怒气冲冲地上门寻求帮助。前来调解的也是一个"老外"——尼泊尔商人拉吉·库玛 尔。库玛尔一边安抚这名土耳其商人,一边耐心劝解商户,"延期的责任还是要负的"。一来二去,双方 最终握手言和。 义乌有"世界超市"之称,义乌国际商贸城有约7.5万家商户,商品销往全球。鸡鸣山社区因毗邻国际商 贸城,常住外籍居民来自74个国家和 ...
福州 让老城区有记忆更有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23 06:22
城市更新与改造 - 福州凤湖社区通过27.99万平方米的拆迁面积完成棚户区改造 建成5个现代化小区 创新利用住宅楼架空层打造"乐享邻里中心" 包含长者食堂 健康小屋 四点钟学校等功能 并打造全市首个"一刻钟幸福圈"[4] - 台江区华侨新村完成电力设施改造 累计拆除架空线路7.33公里 敷设电缆6.27公里 彻底解决供电安全隐患[6] - 2024年福州启动36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覆盖53570户居民 改造面积达527.6万平方米 同时更新740部住宅老旧电梯[6] 历史文化街区活化 - 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修缮94栋古厝 其中80栋实现活化利用 文化文创类商业业态占比42% 2024年接待游客超1850万人次[8][9] -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遵循"修旧还旧"原则改造 培育"杭肆"IP品牌 聚焦闽商和会馆文化 打造国潮工匠品牌 并通过"百年繁华上下杭"主题互动巡游吸引游客[9] 社区治理创新 - 凤湖社区依托"鼓楼智脑"建设智慧治理平台 实现社区信息可视化 推动政府 居民 企业间的综合治理数字化转型[10] - 台江区苍霞新城通过非营利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覆盖90多个无物业小区 开展邻里议事会解决居民诉求 并培育"管嘉婆""神奇妈妈"等自组织力量激活社区自治[10] - 烟台山订立《烟山公约》规范街区管理 包括22点结束室外活动 日间机动车禁行禁鸣 考试期间商业静默等措施 同时鼓励古厝主理人参与社区服务[11]
社区治理,不容易
虎嗅· 2025-05-08 12:18
区域政策定位差异 - A区拥有"三区一中心"高规格政策定位,包括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政策支持力度大且具有先行先试优势 [1] - B区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及东部中心重要承载区,主要承接广州市中心区域的产业和资源 [1] 资金与资源配置差异 - A区社区经费存在结余,部分社区前两年结余金额达7万元,2024年要求全部使用完毕 [3] - B区社区普遍面临经费不足问题,包括绩效迟发、办公经费削减、私车公用等,工作人员月均油费支出达800元 [3] - A区社区人员配置充足,5平方公里社区平均配备5名专干、1名组织员、2名消防专干、1名防疫专干及2名社工,另有第三方网格员 [4] - B区14平方公里核心社区仅配备7名专职人员和1名实习生,且需兼任网格员职责 [5] 基层治理现状与问题 - 尽管资源差距显著,A区与B区社区治理成效无显著差异,均以完成基本任务为主 [5] - A区基层存在"维稳"思维,实际工作以稳妥为主,避免创新风险 [6] - 考评机制不完善导致基层干部规避创新,失误可能引发绩效减少或晋升受阻 [7] - 晋升空间有限和激励机制缺失削弱基层创新动力 [8] - 社会原子化加剧基层与群众疏离,干部倾向维持现状以避免矛盾 [9] 社区资金使用困境 - 基层缺乏财政自主权,专项资金需严格按用途使用且审批繁琐 [10] - A区2024年推行社区慈善基金项目,区级财政对自筹1万元社区奖补1万元,但审批流程复杂且需后续募捐补缺 [11][12] - 资金使用缺乏明确指引,导致基层倾向少用或不用,造成资源空转或依赖财政 [13] 创新治理案例对比 - 成都社区通过资源互换(如停车位换医疗资源)和商业合作(图书馆引入咖啡馆)实现自我造血,政府提供政策背书支持资金合规使用 [13] - A区需在合规化基础上赋予基层自主权,激发内生动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 [14]
“老铁议事会” 议定民生大小事 | 社区故事会
长沙晚报· 2025-05-08 07:34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 中国铁建国际城小区通过"老铁议事会"机制解决居民实际问题,该机制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党员、业委会、物业及居民代表组成,每月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小区重点难点问题 [6][7] - "老铁议事会"采用"4+4"治理模式,包括听邻里说事、聚邻里议事、帮邻里监事、向邻里亮事四个环节,实现问题从收集到解决的全流程透明化 [6] - 2024年以来已召开议事会50余场,收集议题20余个,推动停车难、水改、垃圾站改造等12项民生实事落地 [9] 小区基础设施问题 - 小区建成年代较早(一期2012年、二期2015年),存在道路狭窄、停车位不足(原规划1600个车位无法满足需求)、垃圾站破旧等历史遗留问题 [2][3] - 外围未安装道闸导致400余家园区企业车辆及"僵尸车"长期占用车位,居民被迫违规停放绿化带和消防通道,停车矛盾突出 [3] - 地下直埋管道因地面沉降变形破裂,频繁爆管停水且存在水质污染风险 [9] 具体整改措施与成效 - 停车问题:清理"僵尸车"并升级收费系统(5进5出扩至7进8出),业主通行时间缩短40%,车位满足率从不足提升至60% [9] - 供水改造:90%居民同意后实施工程,目前完成进度达70% [9] - 垃圾站改造:成功将转运能力不足、异味控制差的地埋式露天垃圾站扩容升级 [9]
宝山创新党课形式 网友“求加更” 支部书记讲社区治理脱口秀
解放日报· 2025-04-30 09:58
现场发布了"先锋上海·宝山旗舰店"首批功能——街区治理赋能平台"慧治宝盒"。宝山区委组织 部、区委社会工作部推出"善治街区二十法",系统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宝 山样本"。 在脱口秀环节,吴淞街道第三街区党支部副书记肖莉娜以"好声音工作法"为例,分享如何将商户 的"吐槽声"转化为治理的"指南针",通过"立体化发声—分级响应—资源整合—长效评估"四步,实现问 题从收集到解决的全程管理。 罗店镇美兰湖街区党支部书记许碧丽揭秘"达人挖掘术",通过"找人要准、练手要狠、搭伙要巧"三 段口诀,将探店博主、骑行达人转化为街区治理的"超级节点",串联起商户、居民、新就业群体的共治 生态。 在圆桌论坛环节,三位新任街区党支部书记抛出治理痛点:"信任危机如何破?""流动党员如何 管?""阵地资源如何活?"资深书记结合"善治街区二十法"现场支招:用好"破冰三件套""三找三亮工作 法""街邻社工作法""阵地转型法"。从痛点到解法再到行动,新老书记在"攻防"之间亮出了治理实招。 《上海支部生活》小红书账号"知不同学"和咪咕视频的直播间里,数万名网友直呼:"原来党课还 能这么上!""下期什么时候?求加更!" 宝山 ...
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三色”润心,银龄生辉谱新篇
扬子晚报网· 2025-04-28 21:43
老干部作用发挥 - 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聚焦老干部作用发挥 创新老干部思想 队伍 活动等各项建设 以"三色"润心 挖掘老干部 老党员的经验优势和专业特长 在服务大局 基层治理等实践中彰显银龄担当 展现银龄风采 [1] 银发赋能宣讲 - 组建"银龄志愿宣讲队"10余支 宣讲员进小区 走社区 进楼院 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20余场次 受众达500余人次 [3] - 宣讲队紧扣时代脉搏 以社区"红色阵地"为基础 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通过"微课堂"形式 将理论宣讲转化为朴实语言 更接地气 更入人心 [3] 社区治理与服务 - 引导老干部利用所学所长服务基层 服务群众 聚焦群众"关键小事" 着力办好"民生大事" 收集社情民意20余条 实现群众"微心愿"5个 解决居民"关键小事"18件 [4] - 打造13支"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伍 包括"老杨家风工作室""成奶奶爱心帮帮站"等 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 [4] 文化养老与活动 - 打造"红色文化矩阵" 孵化"红杜鹃艺术团""观城快乐社"等文艺团队 累计开展惠民演出超百场 [6] - 建设"银龄乐活空间" 包括"银发书屋""金秋凉亭"等互动阵地 设有生活服务 文娱活动 康复保健等功能区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