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主可控
搜索文档
长城基金“科技+”:科技成长仍是热点,AI依然是其中主线
新浪基金· 2025-10-17 17:06
市场整体展望 - 市场近期出现震荡回调,科技板块受到波及,但此过程被视为筹码消化与蓄力,科技叙事逻辑稳固 [1] - 国内经济不存在大的失速风险,政策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提升,市场下跌风险或可控 [2] - 权益市场处于有利的宏观环境,包括积极的政策面、降息周期下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全球资本对中国优质资产的重新认知 [11] 投资机会与风格研判 - 市场机会更多是结构性的,核心矛盾在于把握不断轮动的投资机会 [2][3] - 四季度容易出现风格切换,三季度涨幅巨大的大盘成长股可能切向其他板块,切换方向需密切关注10月底市场对“十五五”规划的共识 [5] - 资金持仓从高度集中转向分散化,从海外算力转向更多相对低位并有边际景气改善逻辑的板块 [9] 科技行业与AI主题 - 北美科技投入仍在加码,国内国产算力进展如火如荼,科技行业在整体经济总量上仍有上修空间 [1] - AI驱动的诸多细分行业是需求增速快、价格比较好的主要方向 [3] - 中长期来看,AI科技仍然是成长投资机会的焦点和引擎,驱动力包括海内外产业进展、算力资本开支上修及模型应用持续迭代 [11] - 科技成长仍是市场热点方向,AI预计仍是科技中的主线 [6] 重点投资方向 - 围绕AI硬件主赛道,重点关注科技自主可控和端侧硬件,包括芯片设计制造、算力基建、消费电子、具身智能等方向 [4] - 中短期看好AI应用、半导体、国产算力及自主可控和国产化等方向 [6] - 长期看好人工智能、软件、半导体、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智能驾驶等方向 [6] - 主要关注AI应用(AI Infra、AI端侧和AI软件等)和自主可控(半导体材料和军工半导体等)方向 [10] 其他关注领域 - 看好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应用落地逻辑,参考新能源汽车、网络购物等行业的弯道超车先例 [7] - 关注中国新兴消费行业,包括谷子经济、手办、IP消费等文化消费形式,以及相关公司的出海逻辑 [7] - 有成长性的板块值得关注,包括竞争格局改善的互联网板块、高速发展的新消费领域,以及政策支持的新质生产力方向(机器人、AI、先进制造等) [8] - 10月业绩预告期赋予短中期业绩更高权重,重点关注三季报预期较好的个股品种 [9]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1016
天风证券· 2025-10-16 08:14
农业与畜牧业 - 尽管双节因素对奶价形成短期支撑,但奶企去产能趋势仍在延续,奶价周期拐点值得期待 [3] - 2025年1-7月,美国对中国大陆的牛肉出口仅约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6%,中美牛肉贸易已基本陷入停滞状态,外盘扰动因素减少为肉牛价格上行创造有利条件 [3] - 淘牛价格回升有望直接带动奶企业绩改善,且淘汰牛亏损收窄的趋势有望在较长时期内持续 [3] - 奶牛养殖领域建议关注优然牧业、中国圣牧、现代牧业、澳亚集团、天润乳业等公司 [3] - 肉牛领域建议关注中国圣牧、光明肉业、福成股份等公司 [3] 小金属(钴) - 刚果(金)钴出口配额政策落地,配额总量为9.66万吨,实际可用于普通出口的基础配额仅8.7万吨,该配额量将钴的中长期供需平衡拉回紧平衡甚至短缺状态 [3][23][26] - 配额分配基本符合预期,洛阳钼业旗下矿企获配额占比36%(年化3.12万吨),嘉能可占比22%(年化1.88万吨),欧亚资源占比12%(年化1万吨) [23] - 当前产业链库存约4个月,海运排期问题仍考验库存,延期结束(10月15日)加上海运2-3月时间,可能将库存消耗殆尽 [3][26] - 截至10月13日,硫酸钴/钴酸锂/电钴价格分别为8.25/33.6/35.6万元/吨,同期环比(9月22日至10月13日)分别上涨40%/38%/29% [26] - 建议关注不受刚果(金)政策影响的标的如华友钴业、力勤资源,以及低成本标的洛阳钼业 [3][27] 策略与宏观市场 - 国庆后A股三大指数开始小幅调整,创业板指数下跌3.86%,万得微盘股指数节后两日上涨0.66% [4] - 央行国庆后整体净回笼资金4263亿元,节后3个交易日流动性再度充裕,10月11日DR007最低回落至1.4%以下 [4] - 截至10月10日,美元指数收于98.82,周环比上行1.13%,离岸人民币报7.15,周度贬值0.16% [4] - 预计四季度将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特朗普不确定"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4] - 转债市场方面,截至9月末,沪市转债规模较7月末自然下降7.1%,保险机构持有沪市转债面值大幅下降33% [8] 公司研究(富特科技) - 富特科技是第三方车载电源龙头企业,主要生产车载充电机、DC/DC变换器及集成产品等 [9][20] - 公司下游客户覆盖广汽集团、长城汽车、蔚来汽车、小米汽车、比亚迪、Stellantis等国内外一流客户,2024年上半年小米汽车成为新增前五大客户之一 [9][20] - 公司三合一系统集成产品毛利率逐年上升,在集成化、高压化趋势下优势显著,并已率先出海建厂 [9][20][21] - 非车载高压电源系统取得突破,开发量产大功率液冷模块,解决了充电桩进入居民社区普及推广的难点 [21]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望达到29.96/36.08/42.72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有望达到1.59/2.04/2.54亿元 [9][22] 公司研究(鸿路钢构)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新签订单222.67亿元,同比增长1.56%,第三季度新签订单78.87亿元,同比增长4.19% [10]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承接的超1万吨制造合同为27个,大订单个数同比提升 [10] - 公司采用移动平均法计算钢材成本,钢价上行有望带动会计吨净利改善,去年扣非吨净利为111元/吨,同比下滑94.25元 [10] - 公司十大生产基地已投入使用近2500台焊接机器人,自主研发的焊接工业机器人已少量对外销售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1、9.4、11亿元,对应PE为16、14、12倍 [10] 公司研究(思摩尔国际)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97亿元,环比增加27.5%,同比增加27.2%,创单季历史新高 [1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2.10亿元,同比增加21.8%,实现经调整净利11.82亿元,同比增加0.1% [16] - 增长动力来自加热不燃烧及电子雾化业务,旗舰系列新品迭代成功,消费者基数扩大,公司在重点市场加强本地化运营 [16] - GloHilo系列加热不燃烧产品陆续在意大利、波兰和塞尔维亚市场推出 [16] - 调整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为13.92/20.23/27.59亿元,2026/2027年同比增幅预计为45.33%/36.39% [16] 市场数据与行业表现 - 上一交易日主要指数表现:上证综指收于3912.21点,上涨1.22%;创业板指收于3025.87点,上涨2.36% [11] - 海外市场表现:香港恒生指数收于25910.60点,上涨1.84%;道琼斯指数收于46253.31点,下跌0.04% [14] - 部分行业市值与估值数据:电子行业总市值189993亿元,市盈率71倍;汽车行业总市值194340亿元,市盈率24倍 [19] - 部分行业市值与估值数据:医药生物行业总市值314266亿元,市盈率44倍;电力设备行业总市值169901亿元,市盈率47倍 [19]
天风·固收 | 对比4月,转债TACO交易再现?
新浪财经· 2025-10-15 18:10
文章核心观点 - 短期内转债市场资金大幅流入推升估值的链条难以延续,建议保持中性偏低仓位,关注低价与条款共振的转债,把握波段交易机会,尤其关注易受关税政策影响的出口链转债的TACO交易机会 [1][8] - 中期视角下,国内微观企业业绩向上修复渐成共识,高价偏股策略或结构性占优,科技自主可控方向的小盘成长转债轮动策略有较高关注度 [8] 关税政策对市场影响复盘 - 关税升级前期(4月2日至4月7日),市场恐慌性下跌,上证指数当日跌7.34%,创业板指、科创综指等科技板块跌幅超10%,万得可转债正股加权指数下跌超12%,中证转债跌4.05%,高价转债跌幅超7% [2] - 关税反制开启后(4月8日至4月11日),市场交易关税反制逻辑,内需与自主可控成为主线,中证转债反弹2.45%,高价转债涨幅达5.38% [2] - 贸易摩擦延续阶段(4月12日至4月20日),市场避险情绪抬升,金融地产及红利行业表现占优,转债窄幅震荡 [2] - 贸易摩擦缓和后(4月21日开始),先进制造、科技板块修复带动大盘回升 [3] 行业表现分化 - 外需敞口较大的行业如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电子、家电等在关税升级前期跌幅深,且在后续修复阶段涨幅弱,例如电子、家电行业正股前期跌幅超15%,后续反弹仅约5% [4] - 内外需敞口均衡的行业如国防军工、计算机、化工、有色金属等,虽在前期跌幅较高,但在反弹市场中强势反弹 [4] - 内需为主导的行业如农林牧渔、食品饮料、银行等,前期跌幅较低且在反弹市场中涨幅靠前 [5] 重点出口链转债表现 - 部分出口链转债如化工农药行业的利民转债、苏利转债,以及纺织服饰的盛泰转债、医疗设备的奕瑞转债等,前期跌幅低且后续反弹表现较好 [6] - 部分转债如半导体板块的华亚转债、韦尔转债,军工板块的睿创转债等,前期跌幅高但后续强势反弹 [6] - 消费电子、清洁家电、医疗外包、轮胎等行业转债前期跌幅深且后续修复幅度偏弱 [6] 当前市场环境与TACO机会 - 对比4月关税1.0时期,当前10月关税政策升级已被市场部分预期,资产价格波动幅度或弱于4月,但市场仍可能偏向TACO交易 [7] - 8月末以来投资者偏向"落袋为安",截至9月末,沪市转债规模较7月末自然下降7.1%,保险机构持有沪市转债面值大幅下降33%,证券自营及资管持券规模下降约15%,企业年金持有规模下降约10% [7] - 得益于公募基金逆势增持,转债估值仍处历史相对高位,9月下旬百元平价溢价率等估值指标小幅向上修复 [7]
国产软件概念爆发,信创ETF基金(562030)上探1.8%!机构:美国拟对关键软件出口管制,国产替代加速突围
新浪基金· 2025-10-15 10:4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际地缘政治事件强化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产业的国产替代紧迫性,国内政策与市场双驱动下,信创产业正加速落地,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1][6] - 资本市场对信创及大数据产业反应积极,相关ETF基金价格上扬并获得资金流入,显示出市场对国产软件和数据安全领域的高度关注 [3][4][5] 国际形势与政策驱动 - 国际地缘政治扰动加剧,自主可控需求迫切,信创产业从国家安全角度获得国家大力扶持和企业加速发展 [1][6] - 商务部公告附件首次采用WPS格式,标志着国产办公软件替代战略取得重大突破,验证了国产软件的技术实力,并对整个生态形成示范效应 [1] - 信创产业按照"2+8+N"节奏推进,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与市场双驱动,党政信创向县乡级下沉,行业信创在金融、能源等领域加速渗透 [1] - 超长期特别国债扩容及化债方案落地,为信创采购提供资金保障,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的细化进一步夯实替换节奏 [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预计2025年信创市场规模增速达17.84%,2026年增速进一步提升至26.82% [1] - 预计到2026年,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6万亿元 [1] 资本市场表现 - 10月15日国产软件概念爆发,信创ETF基金(562030)场内价格现涨1.81% [3] - 信创ETF基金近3日连续获得资金流入,合计吸金1316万元 [3]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场内价格盘中上探1.14%,现涨0.95% [4] - 信创ETF基金成份股中,格尔软件涨停,华大九天涨超8%,信安世纪涨逾7% [3] - 大数据产业ETF成份股中,四维图新涨超6%,神州信息涨逾4% [4] 技术与产业逻辑 - 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实现新技术突破,国产软硬件市场份额有望攀升 [6] - 信创产业覆盖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外部设备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具备高成长、高弹性特征 [6] - 数字中国顶层设计激活数字生产力,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7][9] - 信创2.0有望加速,科技自主可控前景广阔 [9]
中国造出EUV,美国建立起稀土全产业链,谁会更快?这场科技竞赛太刺激了!
搜狐财经· 2025-10-13 22:02
中国EUV光刻机技术突破 - 文章核心观点为EUV光刻机是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技术突破难度极高,堪比在芯片上建造微型城市[3] - 技术挑战包括核心零部件超过10万个,来自全球5000多家供应商,极紫外光源需将锡滴加热至30万摄氏度,反射镜表面粗糙度要求小于0.1纳米[3] - 中国产业基础包括上海微电子已量产90nm光刻机并在28nm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发的SSMB-EUV光源方案可能成为弯道超车的关键[6] - 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在集中资源攻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6] - 中国可能在2025-2027年展示EUV原型机,但初期良率可能只有ASML公司的一半[9] 美国稀土产业链重建 - 文章核心观点为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是众多高科技产品的工业维生素,中国控制全球80%的稀土精炼产能[7] - 重建挑战包括全产业链重建需5-8年,美国唯一的Mountain Pass矿产量有限,分离冶炼技术几乎空白,加工产生放射性废料导致环保审批门槛高,成本将是中国产品的2-3倍[7] - 美国加速行动的措施包括国防部资助MP Materials和Lynas等公司建设分离设施,能源部投入数亿美元支持回收技术,运用《国防生产法》加速审批,五角大楼直接采购稀土永磁体[7] - 美国稀土产业链完全自主可能需要到2030年[9] 全球科技竞赛格局与影响 - 竞赛结果可能重塑未来几十年的全球科技格局[2] - 竞赛的深层意义在于形成战略平衡,实现科技自主可控,避免被卡脖子,而非单纯比较到达终点的时间[9] - 未来最可能局面是全球科技供应链出现区域化分割,形成中国主导和美国主导的产业链长期并存[11] - 人类科技将在竞争中加速进步,能够同时利用东西方创新成果的国家与企业可能成为最大赢家[11]
中美新一轮博弈对市场影响几何?
中泰证券· 2025-10-12 21:11
核心观点 - 中美新一轮博弈突发升级,其突发性与美方政治成本下降导致本轮摩擦持续性或不短,烈度或更强,谈判周期可能被拉长 [2][3][12][13] - 市场短期波动加剧,但资金面显示长线资金在下跌中积极布局,指数调整幅度预计相对可控,科技自主可控等主线依然明确 [4][5][14][15][19] - 投资策略上不可简单复制历史“抄底”模式,需区分受承压板块与受益板块,重点关注科技、能源、反制工具及金融等方向 [5][19] 中美博弈态势分析 - 博弈直接诱因是特朗普在10月10日晚间突然发文,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并可能取消中美元首APEC会晤,导致A50期货、纳斯达克指数、比特币等风险资产大幅下挫 [2][11] - 美方自7月起通过施压第三国(如墨西哥)对华加税、对生物制药和家电等行业征收100%关税、制造股权收购障碍等方式增设间接壁垒,意图在APEC会议前制造冲突以获取新谈判筹码 [2][12] - 与今年4月相比,当前美方已与多数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转口贸易渠道理顺,特朗普在商品关税问题上的政治成本显著下降,故更有持续施压的空间 [3][12] - 中方立场坚定,官方媒体肯定稀土管控,在涉及大国战略地位的问题上难以妥协,双方立场根本差异导致高概率进入长时间升级博弈 [3][12][13] - 博弈最可能结果是双方经历反复博弈后重新达成协议,但最终关税水平较此前显著抬升 [3][13] 市场资金面表现 - 节后两个交易日(10月9日-10日)市场震荡下跌,万得全A指数、沪深300指数和中证2000指数分别下跌0.36%、0.51%和0.06%,日均成交额升至2.60万亿元,较节前上升18.98% [9] - 关键下跌日(10月10日周五)ETF资金显示沪深300、创业板、科创板均获净申购,科创板单日净申购金额超过节前两周(9月19日以来)全部净赎回金额,表明长线资金托举有力 [4][14] - 杠杆资金并非去杠杆,两融余额大幅增长,担保比例水平持续增加,北向交易金额也较节前上升 [4][14][16] - 资金流向结构显示,科创、半导体、新能源、券商、AI算力与机器人板块获大幅流入,而通信光模块为明显流出板块,资金围绕科技+能源主线 [4][15][16] 行业与市场表现回顾 - 节后首周(10月9日-10日)主要宽基指数大多下跌,创业板指跌幅达3.86%,上证指数微涨0.37% [21][25] - 大类行业中公用事业、能源指数上涨明显,电信服务、信息技术指数跌幅较大 [21][25] - 中信一级行业中有色金属、煤炭、钢铁领涨,行业活跃度大多回升,有色金属、电子、煤炭回升明显 [23][25] - 市场情绪指标显示,全A换手率5日平均达1.91%,处于十年分位的93.6%,融资余额较上周末上升151.31亿元至24292.15亿元 [26][27] 投资建议与板块展望 - 鉴于博弈的突发性与持续性,不可简单复制4月“开盘抄底”策略 [5][19] - 受承压板块主要为依赖海外市场的高景气赛道,如光模块、新能源等 [19] - 受益板块包括:科技自主可控(国产软件、半导体)、对美反制工具(稀土与黄金)、长线资金托举指数的金融工具(银行/券商)、以及受益内需的港股新消费 [19] - 下周需关注中国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前值5%)、美国9月零售销售月率(预测0.40%,前值0.60%)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等国内外经济事件 [20]
大涨3.6%!大数据产业ETF领跑市场!重磅利好政策迭出+阿里全球扩张布局,516700创2年多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9-25 19:49
大数据产业ETF市场表现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盘中涨幅上探4.59%,收涨3.6%,收盘涨幅位居全市场ETF第二,上探2023年6月以来的阶段高点 [1] - 全天成交额近4000万元,环比激增426% [1] - 收盘溢价率达0.35%,显示买盘资金更为强势,伴随成交放量,或有资金进场布局 [1] 政策利好驱动因素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支持在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地区建立国际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 [2] - 国内首部聚焦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的国家标准《数据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指南》于9月22日发布,为各类组织在数据安全领域的创新实践提供清晰路径 [2] - 政策利好直接刺激了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增量需求预期 [2] 企业动态与行业前景 - 阿里巴巴宣布追加投入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巴西、法国等地新建云计算地域节点并扩建多国数据中心 [2] - 阿里巴巴3800亿元级的投入将显著带动服务器、数据中心建设等产业链环节 [2] - AI技术加速迭代,使"可信、可控、安全"的数字底座建设成为时代刚需,AI+安全领域市场空间广阔 [2] 大数据产业ETF投资逻辑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被动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重仓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细分领域 [3] - 权重股汇聚中科曙光、科大讯飞、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国长城、中国软件等龙头股 [3] - 投资逻辑包括高层号召"科技打头阵"、数字中国顶层设计激活数字生产力、以及信创2.0加速带来的科技自主可控前景 [3][4] 成分股表现 - 成分股天下秀、浪潮信息涨停,中科曙光、用友网络涨超6%,科华数据、拓尔思、易点天下等个股跟涨 [1]
首部数据安全国标发布!大数据产业ETF领跑市场!516700飙涨4.4%上探阶段高点,浪潮信息等3股涨停!
新浪基金· 2025-09-25 11:23
市场表现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盘中涨幅达4.41%,当前涨幅3.6%,创2023年6月以来阶段新高 [1] - 成分股中天下秀、浪潮信息、用友网络涨停,润泽科技、易点天下、拓尔思涨幅超5%,曙光数创、深信服跟涨 [1] 政策动态 - 国内首部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国家标准《指南》发布,将于2026年3月1日实施 [3] - 《指南》为组织数据处理活动提供系统化实践指引,填补具体实施层面的操作指导空白 [3] - 现行法律体系已包含《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将数据安全保护纳入法定义务 [3] 行业趋势 - AI技术与大模型迭代对传统安全范式形成挑战,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催生"可信可控安全"数字底座建设需求 [4] - 工业、教育、医疗、金融、法律等领域需优先开展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AI+安全市场空间广阔 [4] 投资逻辑 - 大数据产业ETF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覆盖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领域 [5] - 权重股包括中科曙光、科大讯飞、紫光股份、浪潮信息等科技自主可控龙头 [5] - 三大催化因素:科技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数字中国建设加速国产替代、信创2.0推动自主可控进程 [5]
飙涨4%!大数据产业ETF(516700)领跑A股市场!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支持建立国际数据中心!
新浪基金· 2025-09-25 10:44
市场表现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盘中涨幅上探4.23%,现涨4.14%,触及2023年6月以来的阶段高点 [1] - 成分股表现强劲,天下秀、浪潮信息涨停,用友网络涨超9%,拓尔思、易点天下涨逾6% [1] - 该ETF被动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重仓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细分领域,权重股包括中科曙光、科大讯飞、紫光股份等龙头公司 [5] 政策与行业动向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通知,支持在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地区建立国际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面向企业提供数据处理服务 [3]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已出台《"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3] - 高层号召"科技打头阵",数字中国顶层设计激活数字生产力,国产替代进程加快,信创2.0有望加速 [6] 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2025年全球大数据IT总投资规模预计约为4134亿美元,到2029年将超过7497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4% [4]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4] - 阿里集团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到2032年其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3] 技术与产业焦点 - 阿里集团提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3] - 当前大模型算力及算法能力显著提升,但高质量语料数据"供给难、流通难、使用难"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国家数据局已启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 [4] - AI技术与大模型加速迭代,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使"可信、可控、安全"的数字底座建设成为时代刚需,AI+安全领域市场空间广阔 [4]
倒车接人,积极把握买入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9-23 14:16
A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上证指数跌1.23%报3781.61点,深证成指跌1.84%报12916.61点,创业板指跌1.75%报3053.48点,科创50指数大跌2.67% [1] - 全市场超4900只个股下跌,成交额显著放量,半日成交1.71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3539亿元 [1] - 银行与半导体设备板块逆势领涨,多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港口航运板块异动 [2] - 科技与消费板块全面退潮,旅游酒店板块重挫多股跌停或跌超9%,地产股大面积下跌 [2] 港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恒生指数跌0.97%报26089.91点,恒生科技指数领跌2.20%报6120.36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17%报9261.04点 [2] - 大市半日成交1652.30亿港元,科技股与创新药板块重挫,大型科技股普跌多只个股跌超4%,创新药板块多只个股跌超5% [1][2][3] - 内银股与教育股局部活跃,内银股逆势上涨多只个股涨幅超1%,教育股部分上涨 [2] 资金流向与市场风格 - 主力资金从科技板块大幅撤离,资金避险情绪升温,市场风格切换至低估值防御板块 [1] - 银行板块获逆势加仓,南向资金对银行股净买入力度加大,科技板块遭外资持续抛售 [1][2] - 高股息属性吸引避险资金,低估值高股息的金融板块成资金避险首选 [1][2] 行业与板块分析 - 半导体设备板块延续强势,受益于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催化 [2] - 旅游地产等顺周期板块领跌,国庆假期消费预期降温压制情绪,行业融资数据疲软加剧担忧 [2] - 消费电子创新周期预期边际弱化,苹果概念回调多只个股跌超7% [3] 投资策略与展望 - 短期市场或延续震荡调整,需关注银行板块护盘持续性及节前避险效应对情绪的影响 [1] - 中长期聚焦低估值与政策确定性方向,科技领域重点布局半导体设备与AI算力基础设施,新能源产业链关注储能与智能驾驶 [3] - 高股息蓝筹如银行、公用事业作为底仓配置,在经济波动中提供稳定现金流回报 [3] - 港股市场宜把握创新药龙头企业、AI硬件创新周期及资源类周期股的高股息与供给约束价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