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法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四分之一岗位可能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南财合规周报(第191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5 21:46
行业监管 - 网信办发布算法治理阶段性成果,重点平台如抖音、小红书等开发上线"茧房评估"和"一键破茧"等创新功能 [2] - 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强调网号网证使用的自愿性,注重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群体的保护,移动端版本已对接400余款App [3]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8种不合理收费行为,包括重复收费、只收费不服务等 [4] - 35款APP因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包括智谱清言、Kimi、虚拟恋爱AI等 [5] 海外动态 - 谷歌收购Character.AI的交易遭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调查,涉嫌规避政府合并审查 [6] - 美国加州两家律所因使用AI生成虚假材料被法官重罚3.1万美元(约合22.3万元人民币) [7][8] - 国际劳工组织报告显示,全球四分之一的岗位可能受生成式AI影响,高收入国家比例达34%,文职类工作风险显著 [8] - 美国首例AI心理伤害诉讼裁定谷歌与Character.AI须面对未成年人自杀案指控,案件被视为AI心理伤害责任领域的里程碑 [8]
走好算法治理“平衡木”
广州日报· 2025-05-23 05:17
算法治理背景与现状 -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 针对算法推荐加热低俗信息、加剧信息茧房、加重观点极化等问题进行整治 [1] - 算法已深度渗透生活场景 包括购物推荐、社交话题推送、导航路线规划等 但存在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滥用问题 [1] - 快递、外卖、网约车等行业劳动者权益因算法问题引发舆论关注 [1] - 202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实施 明确禁止过度推荐、操纵榜单等行为 [1] - 2024年四部门联合专项行动直击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劳动者权益侵害等突出问题 但治理效果与公众期待仍有差距 [1] 算法治理的平衡与挑战 - 算法治理需平衡技术创新与有效监管 算法迭代速度远超法规更新速度 新兴技术风险尚未完全纳入监管 [2] - 监管需分层施策 对成熟应用加大监管力度 对初创技术保留创新空间 [2] - 算法滥用根源在于平台过度收集利用用户数据 需完善监管机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提升算法透明度 [2] 算法治理的全球意义与应对策略 - 算法治理是全球性挑战 影响网络生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 - 需提升公众数字素养以应对信息茧房 同时加强算法监管水平确保技术健康发展 [3] - 目标是在保障算法创新的同时管控社会风险 实现技术与社会和谐共进 [3]
推送算法破茧:愿你在手机上刷到更大的世界,而非自己的影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0:14
算法治理专项行动成果 - 中央网信办针对算法推荐加热低俗信息、加剧信息茧房等问题开展专项行动,督促平台优化算法功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1] - 平台已公开算法规则原理,开发"茧房评估""一键破茧"等功能帮助用户自主调节推荐强度 [1]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开发布数百条境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信息,推动算法透明度提升 [1] 平台算法发展现状与挑战 - 推荐算法推动内容产业生态发展,一季度全网月活用户达12 59亿,月人均使用时长175 8小时(日人均5 86小时)[2] - 超级平台用户规模扩大导致算法治理面临新挑战,平台实际运行情况存在监管穿透困难 [2] - 部分案例显示算法流量机制被滥用,如抖音用户编造故事骗取流量,反映算法利益导向可能掩盖真实性 [2] 算法治理创新路径 - 需建立政府、企业、媒体、科研机构及用户协同的常态化治理机制 [3] - 监管技术需突破算法不透明特性,建设多方参与的算法治理实验验证平台实现逆向监管 [3] - 建议通过用户视角对推荐算法结果进行跟踪记录和评估,实现可追溯性 [3]
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都出手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5-22 18:36
算法治理专项行动 - 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针对算法推荐加热低俗信息、加剧"信息茧房"、加重观点极化等问题开展专项行动 [1] - 重点平台签署"算法向善"南宁宣言 完善算法推荐内容审核 开发"茧房评估""一键破茧"等创新功能 [2] - 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平台系统性优化正能量内容加权推荐、用户自主选择权保障等功能 [2] 算法透明度提升 - 抖音通过"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和开放日活动阐释推荐逻辑、干预机制及治理成效 [4] - 微博公示热搜上榜规则和数据规则 上线热搜热度标签标示推动因素 [4] - 微信视频号发布《一图读懂微信视频号算法推荐》《算法破茧系列》以通俗方式公示规则 [4] 破除"信息茧房"措施 - 抖音升级"使用管理助手" 新增内容偏好评估功能可视化呈现用户浏览内容 [6] - 小红书设置"内容偏好评估与调节""探索更多"功能 支持一键浏览多元内容 [6] - 快手依托正能量算法增加对"正向""有用""温暖""信任"类内容的挖掘与推荐 [6] 推荐内容审核机制 - 微信视频号完善"好友推荐+算法推荐"双重机制 迭代识别打击模型禁止低俗信息进入推荐池 [8] - 抖音推出热点当事人核实机制 防范摆拍造假、仿冒蹭热等恶意传播行为 [8] 用户赋权功能优化 - 快手提供可滑动调节的兴趣标签管理功能 支持用户自定义内容推送强度 [10] - 微博设置不感兴趣、不看此博主、内容质量差等多种负反馈选项精准响应用户需求 [10] 治理成效与后续计划 - 网信部门承认平台算法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但存在功能使用效果不显著、推荐内容质量待提升等问题 [10] - 将开展常态化巡查 督导平台持续优化算法机制 探索多样化"破茧"路径和创新用户赋权功能 [10]
算法推荐乱象凸显,中央网信办督导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优化调整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5-22 17:36
算法推荐治理专项行动 - 中央网信办针对算法推荐乱象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治理低俗信息推荐、"信息茧房"、观点极化等问题[1] - 重点平台签署"算法向善"南宁宣言,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公开算法规则原理,开发"茧房评估""一键破茧"等创新功能[1] - 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平台系统性优化算法功能,涉及正能量内容加权、用户自主选择权、内容多样性等核心环节[2] 平台算法优化措施 算法透明度提升 - 抖音开设"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并举办开放日活动,阐释推荐逻辑和干预机制[2] - 微博公示热搜上榜规则和数据规则,上线热度标签标示推动因素[2] - 微信视频号发布《一图读懂微信视频号算法推荐》《算法破茧系列》等通俗解释材料[2] "信息茧房"破解 - 抖音升级"使用管理助手",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用户浏览内容[2] - 小红书设置"内容偏好评估与调节"和"探索更多"功能[2] - 快手通过正能量算法增加对"正向""有用""温暖""信任"内容的挖掘和推荐[2] 内容审核机制 - 微信视频号完善"好友推荐"和"算法推荐"双重机制,迭代升级识别打击模型[2] - 抖音推出热点当事人核实机制,防止摆拍造假、仿冒蹭热等恶意传播行为[2] 用户赋权功能 - 快手提供精细的兴趣偏好管理功能,用户可调节不同内容推送强度[2] - 微博设置不感兴趣、不看此博主、内容质量差等多种负反馈选项[2] 治理成效与展望 - 重点平台算法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功能使用效果不显著、推荐内容质量不够高等问题[3] - 算法治理是长期系统性工程,网信部门将开展常态化巡查,督导平台持续优化算法机制和管理规则[4]
针对算法推荐乱象,中央网信办督导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优化调整
证券时报· 2025-05-22 12:11
中央网信办算法治理专项行动 核心观点 - 中央网信办针对算法推荐导致的低俗信息泛滥、"信息茧房"、观点极化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重点平台通过优化算法规则、提升透明度、创新功能等方式响应整改 [1][2] - 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平台在正能量内容加权推荐、用户自主权保障、内容多样性优化等环节推出系统性改进措施 [1][2] - 当前治理成效初显但仍存不足,网信部门将持续督导平台优化算法机制,探索多样化"破茧"路径 [3] 算法透明度提升 - 抖音开设"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并举办开放日活动,公开推荐逻辑及干预机制 [1] - 微博公示热搜上榜规则及数据规则,新增热度标签标示推动因素 [1] - 微信视频号发布《一图读懂微信视频号算法推荐》等图文视频材料,以通俗方式解释算法原理 [1] "信息茧房"破除措施 - 抖音升级"使用管理助手",通过可视化图表展示用户近期浏览内容偏好 [2] - 小红书推出"内容偏好评估与调节"功能,支持一键探索多元化内容 [2] - 快手在算法中增加对"正向""温暖"等内容的挖掘权重 [2] 推荐内容审核机制 - 微信视频号建立"好友推荐+算法推荐"双重机制,迭代识别模型拦截低俗信息 [2] - 抖音推出热点当事人核实机制,打击摆拍造假、仿冒蹭热等行为 [2] 用户赋权功能优化 - 快手提供可滑动调节的兴趣标签管理功能,支持精细化控制内容推送强度 [2] - 微博设置"不感兴趣""不看此博主"等多样化负反馈选项 [2] 现存问题与后续计划 - 部分平台功能使用效果未达预期,推荐内容质量仍有提升空间 [3] - 网信办将开展常态化巡查,推动平台持续优化算法管理规则和"破茧"路径 [3]
“网友反映强烈”!中央网信办发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2:09
算法治理专项行动 - 中央网信办针对算法推荐加热低俗信息、加剧"信息茧房"、加重观点极化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督促重点平台优化算法功能与规则 [1] - 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平台签署"算法向善"南宁宣言,系统性完善内容审核、算法透明度及用户偏好管理 [1][6] 算法透明度提升措施 - 抖音通过"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及开放日活动公开推荐逻辑、干预机制及治理成效 [2] - 微博公示热搜上榜规则与数据规则,上线热度标签标示推动因素 [2] - 微信视频号发布《一图读懂微信视频号算法推荐》等图文视频材料向用户公示算法原理 [2][6] "信息茧房"破解创新 - 抖音升级"使用管理助手",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用户近期浏览内容偏好 [2] - 小红书推出"内容偏好评估与调节"及"探索更多"功能,支持一键获取多元化内容 [2][6] - 快手通过正能量算法强化"正向""有用""温暖"内容挖掘与推荐 [2] 推荐内容审核机制 - 微信视频号采用"好友推荐+算法推荐"双机制,迭代识别模型禁止低俗信息进入推荐池 [3] - 抖音推出热点当事人核实机制,打击摆拍造假、仿冒蹭热等恶意传播行为 [3] 用户赋权功能优化 - 快手提供滑动调节兴趣标签功能,支持用户自定义内容推送强度 [3] - 微博设置"不感兴趣""不看此博主"等负反馈选项精准响应用户需求 [3] 平台公告与功能升级 - 抖音公告多措并举赋能用户管理推荐内容 [6] - 小红书发布内容偏好调节功能指南 [6] - 微信视频号优化算法推荐并上线兴趣探索功能 [6] - 哔哩哔哩推出个性化内容推荐算法新功能 [6]
大数据时代,莫让“算法”变“算计”
人民网· 2025-05-14 09:12
算法治理现状 - 算法已深度渗透日常生活 涵盖购物推荐 社交话题推送 导航路线规划等领域 [1] - 算法不合理应用导致三大乱象:信息茧房 大数据杀熟 诱导沉迷 侵蚀个人权益并扰乱市场秩序 [1] - 202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实施 明确禁止过度推荐 操纵榜单等行为 [1] - 2024年四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 整治信息茧房 大数据杀熟等问题 取得显著效果 [1] 算法治理挑战 - 企业以技术中立为由规避监管 算法逻辑不透明导致用户维权困难 [2] - 用户过度依赖单一平台 加剧信息偏食现象 [2] 治理路径建议 - 需健全法律制度 明确平台主体责任 提高对大数据杀熟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2] - 创新技术治理手段 允许可控环境测试算法 监管部门动态监测破解算法黑箱 [2] - 网络平台应开通投诉渠道 推广多平台比价工具 提升市场透明度 [2] 行业发展方向 - 算法需平衡效率与公平 在法治框架下注入向善价值观 [2] - 构建多方协同的共治生态是实现清朗网络的关键 [2]
用户自选内容推荐强度 能破“信息茧房”?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12:20
平台算法透明度提升举措 - 小红书、微博等App推出新功能,以饼状图展示用户浏览内容偏好分布,支持用户调节个性化推荐强度,分为"减少推荐""默认强度""增加推荐"三个档位 [1][2] - 用户可删除不感兴趣的内容标签,并添加其他内容分类标签,自主决定平台推送内容 [2] - 哔哩哔哩App在"首页推荐内容偏好测试版"中展示用户偏好分布,用户可固定、删除、添加偏好标签 [3] - 抖音、快手暂未上线类似精细化调节功能,但抖音公开算法原理、社区规范和治理体系,快手公示热搜榜单排序规则和算法运行规则 [3] 用户对算法推荐的担忧 - 算法推荐系统深度介入日常生活,引发对"杀熟""信息茧房"及算法解释性不足的担忧 [4] - 网友尝试通过"喊话"大数据对抗算法,如批评商品价格、要求优惠、表达内容偏好,希望反向驯化算法 [4] 政策监管与平台响应 - 202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实施,要求平台提供关闭个性化推荐选项及删除用户标签功能 [4] - 微博、微信、哔哩哔哩、抖音、小红书等App上线"个性化推荐"开关,为用户提供灵活选择 [5] - 2023年11月四部委发起"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等问题 [5] - 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在专项行动宣布后公布一系列治理措施 [5]
平台算法从“黑箱”走向透明
证券时报· 2025-04-29 06:28
算法透明化趋势 - 抖音、小红书、美团等平台近期加速算法公开化进程,抖音首次公开推荐算法原理,美团推出八项算法改进举措包括骑手防疲劳和订单分配算法公开[1][2] - 微博优化热搜算法并增加热词解释标签,美团计划年底前取消骑手超时扣款,转向正向激励[2][3] - 行业主流判断认为算法治理是互联网企业2025年必修课,透明化既是重塑数字文明的抓手,也可能挑战部分平台商业模式[1][5] 算法机制与行业实践 - 抖音算法不依赖内容或用户标签,而是通过神经网络直接预估用户对内容的行为概率(如"看完了""点赞"),再推荐高概率内容[3][6] - 美团算法优化受京东外卖竞争压力驱动,京东通过为骑手缴纳社保等举措攻擂,迫使美团调整运力与用户需求平衡[3][5] - 小红书、抖音等平台通过多样性推荐机制(如多兴趣召回、扶持小众兴趣)试图打破"信息茧房"[6][8] 监管与行业挑战 - 2023年监管部门针对"大数据杀熟""信息茧房"等问题启动专项行动,美团、滴滴等平台接受调研座谈或分类指导[5][6] - 算法失范可能导致三层面问题:个体认知窄化(信息茧房)、市场公平受损(大数据杀熟)、社会价值观撕裂(流量至上)[5][8] - 部分平台算法公开被质疑为变相宣传,仅公开改进措施而未披露核心规则,缺乏第三方监督佐证[6][8] 算法与社会价值 - 美团算法公开后,订单分配规则明确以骑手安全和收入优化为目标,同时保障用户准时收餐[7][8] - 行业专家提出算法需注入人性温度,例如降低消费者对限时送达的苛刻预期,增加弹性协商空间[8] - 算法治理核心应指向"科技向善",杜绝纯追逐流量与利润,转向促进人的成长和社会安全[8]